大魏宫廷 第734节
见赵元俨表明了立场,魏天子也不再藏掖,如实说道。
俨王爷点点头,随即忧虑地说道:“弘润性情刚烈,臣恐此事闹大……”
魏天子瞧了一眼俨王爷,忽然问道:“二王兄对此有何看法?”
赵元俨思忖了片刻,摇头说道:“臣以为,诸王之举,有些不妥。”
“『诸王之举』……指的是逼宫么?”魏天子笑吟吟地问道。
赵元俨太熟悉魏天子这位内敛锋芒的四王弟了,闻言连忙说道:“说是逼宫,这恐怕有些夸大,只能说……利令智昏。”
魏天子深深地望了一眼赵元俨,心中稍微有些失望。
不可否认,赵元俨也是一位贤良,但他身居宗府宗正这个位置,就势必会为姬赵氏一族考虑,就像魏天子坐在魏国君主这个位置上,自然而然会首先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一样。
不同的角度,使得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出现了差异。
简单地说,魏天子事实上想铲除一部分拖魏国后腿的王族势力,而赵元俨呢,却必须保证所有姬姓赵氏一族的利益,这就是最根本的分歧。
当日,魏天子与俨王爷聊了甚久。
待等结束了谈话后,双方都不是很愉快,毕竟三川这件事的影响实在太大,大到有些人不顾后果联合起来,利用宗府对朝廷施压,对天子施压。
“宗府……违反了规矩。”
当大太监童宪听到魏天子这句喃喃自语时,吓得面色有些发白。
毕竟在上一回,当他听到魏天子喃喃自语『吏部过于庞大了』的这句话后,没过多久,魏天子就借助当时还不是肃王的赵弘润的手,在当时吏部负责的科场中查出了舞弊之事,硬生生将吏部给拆了。
那么这次呢?
“童宪。”
冷不丁地,坐在龙案后发愣的魏天子忽然开口道。
听闻此言,大太监童宪一个激灵,连忙说道:“陛下,老奴在。”
只见魏天子咂了咂嘴,缓缓说道:“你去朕的观鱼池,数数池子里还有多少条金鳞鱼,都捞起来,派人送到肃王府的鱼池里去。”
童宪闻言睁大了眼睛,他岂会听不出魏天子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意思。
“都……都捞起来么?”
“唔。……另外,那劣子惦记的紫竹、斑竹,也一并移植过去吧。对了,朕亲自栽培的花草,你命人转移到凝香宫去,就说是朕送给沈淑妃的。”
听得魏天子在那一句一句地嘱咐,童宪只感觉后背发凉。(未完待续。)
正文 第472章:肃王回都
洪德十七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赵弘润几乎是踩着年末的点这才返回王都大梁。
回到大梁后,赵弘润叫芈姜、乌娜、肃王卫们皆先回肃王府,只带着沈彧、穆青等寥寥几名宗卫,策马来到皇宫。
“恭贺肃王殿下征讨三川凯旋而归!”
守卫宫门的禁卫军统领靳炬与附近的禁卫们躬身恭贺这位肃王殿下。
也难怪,毕竟朝野上下有许多人算到今年年前赵弘润不可能提早返回大梁,也就没有操办迎军凯旋的仪式,等着来年来春再补上。
也正是这个原因,兵部也没有发文催促砀山军与商水军返回大梁复命。
不得不说,这世上聪明人还是挺多的。
“呵呵,多谢诸位。……赏。”
赵弘润接受了禁卫们的恭贺,毕竟当初他还在皇宫里当皇子时,禁卫们与他的关系就相当不错。
而赵弘润的性格就是,你对我客气,我对你便愈发客气。反之,亦是如此。
在打发了禁卫后,赵弘润率先来到凝香宫,向他母妃沈淑妃请安问礼。
由于此时沈淑妃早在一两个月前便从魏天子口中得知他儿子赵弘润已顺利平定三川的事,因此平日里倒也不是日夜担忧,气色颇为不错,还忍不住调侃儿子,怎么不将那位叫做乌娜的新准儿媳带来给她瞅瞅眼。
居然被自己母亲调侃、戏弄,这让赵弘润对他多嘴的爹暗恨不已。
而在与沈淑妃聊了半个小时,并许下『明后日都来凝香宫用饭』、『带着芈姜、乌娜、苏姑娘、羊舌小丫头等人来凝香宫做客』的种种承诺后,赵弘润这才得以脱身,前往垂拱殿。
当赵弘润来到垂拱殿时,大概是未时两刻左右,当时魏天子正与三位中书大臣在垂拱殿内批阅奏章。
可待等赵弘润入内之后,蔺玉阳、虞子启、冯玉三位中书大臣,居然一个个以各种借口奏请天子允他们病假。
蔺玉阳说他头疼,虞子启说他肚子疼,更离谱的冯玉居然说他儿媳要生了,要赶回去庆贺。
看着三位中书大臣逃也似的离开垂拱殿,赵弘润摇了摇头。
“据儿臣所知,中书右丞冯玉大人的公子,今年才九岁吧?够能耐的啊!”回想起那句离谱的借口,赵弘润忍不住说道。
“呵呵。”魏天子笑了两声,说道:“童宪,回头记得提醒朕,给冯爱卿置备一份礼,贺他喜得爱孙。”
大太监童宪那是多圆滑的人,闻言借机说道:“老奴即刻就去准备。”
说完,他也离开了垂拱殿,就剩下魏天子与赵弘润父子在那大眼瞪小眼。
良久,赵弘润舔了舔嘴唇,似笑非笑地说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池鱼都学乖了。”
“是啊。”魏天子深受感触地说道:“这城门还未烧起来呢,这池鱼啊,全跑光了。”
刚说到这,忽听赵弘润淡淡说道:“凝香宫殿外的草木儿臣看到了,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