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80节

『莫非是那个叫温崎的士子耍我?』

赵弘润有些不高兴了,挥挥手示意那名小吏自顾自去,看是否有考生需要蜡烛,而他自己,则目视着那小吏的背影深思,他有些怀疑,那个叫温崎的考生是不是在耍他。

突然,赵弘润的余光撇见了一件事。

原来,是左手边从他所站的位置开始数的第二间号房,该号房内的桌上明明已经没有蜡烛了,但是那名考生却对那名贩卖蜡烛的小吏视而不见,反而挥挥手叫其离开。

『……』

赵弘润凝视了片刻,心生几分疑色。

他悄悄走了过去,不动声色地打量那名考生。只见这位考生身穿明白镶青边的绸缎质地的衣衫,面目清秀,一看就知道是出身富贵人家、极少吃苦的公子哥。

“你桌上的蜡烛也用完了,为何不买几根呢?”赵弘润试探着问道。

那名考生上下打量了几眼赵弘润,虽然赵弘润脸上带着面具,但是他身上华贵的服饰与身后五名身披甲胄的宗卫,无疑透露出他并非等闲的身份。

“你是……巡考?”这名考生似乎并不在意科场内不许随意说话的规矩,反问起赵弘润来。

见此,赵弘润压低声音,用略微沙哑的声音说道:“你不用管我是否是巡考,你只要回答我的问题。”

“看来阁下是巡考没错了……”那名考生笑了笑,耸耸肩说道:“不过科场内并没规定,考生就必须回答巡考的问题。本公子可以选择不说。”

『这口音……本地人?是出身这陈都大梁的本地权贵家公子么?』

赵弘润略微一思忖,淡淡说道:“的确,不过本巡考也可以选择对你格外严格地看管。……种招、朱桂,去搬一条凳子来,从此刻起,盯着这位公子的一举一动。”

“是!”种招、朱桂二人抱拳而去。

那一瞬间,赵弘润从这名考生的眼中看出了惊慌之色。

“巡……巡考大人您这是做什么?”那名考生结结巴巴地说道:“学生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巡考大人何必动怒呢?”

『这家伙……不对劲!』

赵弘润心下冷笑一声,淡淡说道:“那就回答本官,为何你方才不买些蜡烛呢?你能保证晚上不会用到么?”

“我……”那名考生张了张嘴,半响才说道:“学生是这样想的,反正当下是白天,买了蜡烛也没啥用,不如等晚上再说。”

『晚上?难道晚上还有人卖蜡烛?』

“……”赵弘润望着那名士子,刚想开口询问却又忽然感觉不妥,于是乎就装作了然的样子,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说罢,他带着宗卫们紧走几步,追赶上之前那名卖蜡烛的小吏,招呼他来到了无人之处。

“入夜之后,你还会在这里贩卖蜡烛么?”

那小吏不明究竟地望着赵弘润,摇摇头说道:“入夜之后是另一班的人,我们负责白天,他们负责晚上。”

“好了,你去吧。”

“是。”

那名小吏离开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赵弘润眼中闪过几丝狐疑之色。

『倘若那温崎没有戏耍我的话,奥秘应该就在晚上的那些蜡烛中……是不同的蜡烛么?有意思,就赌赌看罢。』

正文 第四十八章:继烛(二)

傍晚酉时左右,便有另一班的小吏过来向考生贩卖蜡烛。同样他们也是提着两篮的白蜡,挨个询问号房内的考生。

不需要开口,只需摇摇头或点点头就能交流。

而今日白天遭赵弘润恐吓的那名考生似乎在等这批的白蜡。

终于,那名小吏提着篮子走到了那名考生面前,手中的白蜡在他面前晃了晃,似乎在询问这位考生需不需要白蜡。

只见那名考生瞧了一眼对方后,默默地做了一个手势。

他做出的手势很有意思,左手伸出食指,而右手摊开,似乎是要六根白蜡的意思。

而瞧见这一手势,那名小吏仿佛是明白了什么,从左边的篮子里先递给对方一根白蜡,又从另外一只篮子里取出五根白蜡,一先一后放在了那张考桌上。

考生扫了几眼那从左边篮子里拿出来的白蜡,将其摆在后五根蜡烛的右侧,随后从那五根白蜡中随便抽了一支出来,放在了碗中,朝着那名小吏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小吏会意,从篮子里取出火舌子,替这名考生点燃了蜡烛。

小吏离去了,而那名考生继续坐在考桌前,仿佛聚精会神地仍旧思考着题目。

一支白蜡,大概能燃烧半个时辰不到的样子,这名考生一根又一根地点着那五根白蜡,这一点,就是差不过两个多时辰,转眼便到了亥时两三刻,将近子时。

将近子时,这已经是很晚了,夫子庙内众多号房里的考生们,他们大多已经蜷曲在铺着草席的石榻上歇息了,盖着一条又脏又薄还散发着徐徐霉味的棉褥。

但也有一些考生还没有入睡,比如说刚刚这名考生。

此时,就连那些举着火把的巡考官也很少再来这里了,而附近的学子们又大多已安歇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终于拿起了那一根被排在最后的白蜡。

俨然这根白蜡是有什么蹊跷的,但是从外观看,它与先前的五根白蜡并没有什么不同。

蹊跷在于……

“啪。”

一声轻微的脆响,那考生将那根白蜡的下半截掰断了。

原来蹊跷在于这根白蜡的下半截内部。

考生侧耳倾听着,见四周没有什么动静,便迅速地从那下半截白蜡中央那原本是用来安置烛芯的地方,抽出了一支很细很细的卷纸,大约只有筷子头那么点粗。

首节 上一节 80/30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火线精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