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879节

“肃王?”王瓒面色一阵变幻,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着步,口中沉声说道:“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道来。”

于是,王郴便将他们狩猎回程时遭遇赵弘润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王瓒,只听得后者眉头微皱。

良久,王瓒皱眉说道:“你们不该将其关在城外。……本是一件小事,可你们这么一弄,确是彻底得罪了那赵润。”

“那是十三兄的主意……”王郴连忙解释道:“父亲不知,那赵润是何等的嚣张跋扈,还说什么他的名讳写作『弘润』,就念做『跋扈』、念做『咄咄逼人』,丝毫不将我王氏一族放在眼里。”

其实这一些,王郴方才就已经说过一遍,因此,王瓒听罢也没有别的什么反应,只是摇头说道:“尽管如此,你们还是不能将他关在城外……”

见父亲这么说,王郴心中微微有些吃惊,小声问道:“父亲,那赵润,果真权势很大么?”

“唔。”王瓒点了点头,凝声说道:“赵润,并非是寻常的皇子,今年开春的时候,他连大梁的宗府都给扳倒了,你不是奇怪你十三兄的祖父(赵来峪)为何会来到我安陵么?为父可以告诉你,你十三兄的祖父,正是被那赵润排挤,失去了对宗府的掌控……”

“宗……宗府?”

王郴面露吃惊之色。

别看平民百姓,除大梁那边外,很少对宗府很少有知情的,但是在贵族圈子里,宗府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尤其是在姬姓赵氏王族,以及像姬姓王氏这样的公族心目中。

因此,骤然听到赵弘润连宗府都扳倒了,将赵成恂的祖父赵来峪从大梁踢走,踢回了安陵,王郴顿时目瞪口呆。

“那……那怎么办?”王郴惊慌失措地问道。

王瓒摆了摆手,示意小儿子稍安勿躁。

尽管王瓒并未见过肃王赵润,但是对于那位肃王的事迹,他却多有听闻。

他并不担心小儿子王郴得罪了那位肃王,毕竟双方都是出自一个祖宗,就算稍有摩擦,相信那位肃王也不会将眼前这个小儿子往死里整。

王瓒更加在意的,是他小儿子王郴口中所说的粥厂。

安陵城外的难民,王瓒知道;以他小儿子王郴与赵成恂为首的一帮坏小子,搬空了县仓内的库米,售卖到外县,他也知道。

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兴趣过问此事。

饿死些难民怎么了?哪国没有饿死过人?

然而那位肃王,却命令他安陵县的县令严庸开设粥厂,施舍米粥给城外的难民,这个讯息,让王瓒感觉到了情况不妙。

而那位肃王对待他小儿子以及安陵赵氏赵成恂的态度,更让王瓒意识到了危机。

“郴儿,这几****乖乖呆在家中,不许外出……”

就在王瓒叮嘱自己小儿子的时候,忽然书房外急匆匆奔来一名家仆,上气不接下气地禀告道:“老爷,不好了,鄢陵军占据了我安陵的南城门。……随后,有一伙人前往了县仓,劈开了门锁,检查了县仓内的仓米。”

王瓒心中咯噔一下。

他当然明白这件事究竟是何人主使:除了那个肃王赵润,谁有胆量占据南城门,且私自打开县仓检查仓米?

在王郴惊愕的目光中,王瓒神色凝重地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

也不知过了多久,又有一名家仆前来禀告。

“老爷,府外了一行人,说是肃王驾到,让老爷亲自出门恭迎。”

『果然来了……』

王瓒面色微变。

他并不在意赵弘润一行人摆架子,毕竟赵弘润的身份地位,的确要比他尊贵,亲自出门恭迎,这并没有什么。

他担心的,是那位肃王此番来意不善。(未完待续。)

正文 第567章 :登门问罪

诚然,赵弘润此番是兴师问罪而来,不过在王瓒亲自来到府门外恭迎的时候,赵弘润却并未给后者甩脸色看。

然而,这却让王瓒心中更加忐忑不安起来。

将赵弘润迎入北屋的大厅,王瓒没敢高坐主位,他在将赵弘润请到宾客的首席后,便坐在对过,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跟在赵弘润身后有些不知所措的安陵县县令严庸。

“严县令,你也坐啊。”

赵弘润笑眯眯地指了指下首的坐席,微笑着对严庸说道,言行举止仿佛他才是这座府邸的主人。

“是、是……”严庸诚惶诚恐地连连点头,随即低着头坐在赵弘润的下首。

他不敢抬头,因为安陵王氏的家主王瓒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别看严庸是安陵县的县令,可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介傀儡而已。

早些年,当他希望从安陵王氏这边寻求帮助时,曾塞了银子才得见这座府邸的管家,后者对他呼来喝去,毫无尊重之意。

至于眼前这位安陵王氏的家主,抱歉,严庸根本没有资格求见。

而此番赵弘润大驾来到,王瓒居然果真亲自出门恭迎,这着实让严庸大为震撼,从而也终于明白了身边这位肃王殿下,他的权势究竟有多么的巨大。

片刻之后,府上的下人奉上香茶,赵弘润时而抿几口,时而咂咂嘴,仿佛是对奉上的茶水颇为满意。

反观王瓒,却显得有点不自然。

原因为何,因为赵弘润自坐下后,就没有再开口,使得厅堂内一片沉寂,一股无形的压迫力笼罩了整个厅堂,让王瓒隐隐有些喘不过气来。

气势,这是个很玄妙的东西。

它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却能让人战战兢兢。

并非是什么荒诞玄学,事实上,气势就是底气,是十足自信的外在体现。

首节 上一节 879/30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火线精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