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 第1029节
当年人称东李西麻的两大将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氏虽然还有门面,有爵位有带兵将领,但是威望远远不如和萧如薰更加亲近的麻氏,麻氏的威望更大,有爵位的人和带兵的将领更多。
麻氏跟随萧如薰起兵北伐奉天讨逆,而李氏则扮演了一个并不光彩的两头下注首鼠两端的角色。
说白了,李氏能得到今天的地位纯粹是急流勇退,把辽东的家底子交给了萧如薰,这才活了下来。
否则不用等隆武元年的大清洗,萧如薰登基之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大军进攻辽东,精锐的镇南军会直接冲到辽东把辽东李氏集团给埋葬掉。
李成梁对此一清二楚,所以投降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直接把自己当作一个养老的老人,什么事情都不过问,让萧如薰觉得已经没有李成梁这个人了,以此来避嫌。
大清洗风暴期间,李氏除了带兵的几个子弟在军队里面之外,全部族人都被李成梁叫到家里和他一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萧如薰说什么都立刻照办,绝对不打折扣。
李氏摆出了束手就擒的姿态向萧如薰表忠心表清白,这才在大清洗之中侥幸存活下来,而原辽东集团中的两个家族因为和京营和朱应槐有一些牵扯,被灭门了。
即是如此,李氏也一句话不说,一副束手就擒的姿态,终于夺过了劫难,等到了萧如薰任命李如松外出征讨的结局。
当天李成梁就召开了家族宴会,和家人一起喝酒庆祝,欢庆自己终于度过了劫难。
但是李氏的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若要完全解除,就需要一个很大很大的功劳。
萧如薰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我想要相信你们不怀疑你们,但是你们缺乏功劳,我需要你们提供给大秦一个功劳,当作投名状,这样,我就相信你们了。
李成梁立刻明白了萧如薰的用意,让李如松好好的干,一定不能违背皇帝的命令,皇帝让他怎么打他就怎么打,皇帝让他怎么杀他就怎么杀,皇帝要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也要照办。
不能有丝毫忤逆之处。
他所率领的军队里有无数萧如薰的眼线和死忠,他的任何不轨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甚至有可能被当趁下当场处决。
根据萧如薰下手的狠辣程度,李成梁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正文 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炉
萧如薰的帝位已经基本上稳了,大秦的朝政也稳了,天下军权财权政权基本上完全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他的位置稳如泰山,他的权力远超历代皇帝,更不是万历皇帝可以相提并论的。
他果断发动大清洗把所有可能反对他的势力一扫而空,一个不留,留下来的都是十分聪明会办事的应声虫。
所以李氏不会得到任何帮助,如果出事,连反抗一下都做不到。
李如松深深明白自己的处境,再也不复当年的嚣张,当初拳打巡抚侮辱文官的天子第一号嚣张武将已经没了踪影。
而当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去观看京都城的情况,感受到了黑水密探的强悍之后,深深的为萧如薰的手段所折服。
“黑水密探无孔不入,居然在他国也能渗透到如此境地,只用些许人手就能做到数万大军才能做到的事情,为我大军营造出如此有利的局面。
只需要我大军冲杀过去,一切就成为定局,大秦皇帝陛下虽然远在北京,但是倭国的一举一动,沮皇帝陛下的掌握之中啊”
李如松放下了自己手里的千里镜,深深地叹息着,叹息着萧如薰的强大。
当初那个和自己在兵部门口据理力争毫不退缩的年轻将军已经成为了这样一个威压天下的可怕的帝王,现在每次想起来当初的一幕幕,李如松甚至会产生自己是否在做梦的错觉。
自己曾经仗着身份和实力欺负过萧如薰?欺负过大秦的隆武皇帝?
现实无数次的告诉他,他没有做梦,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全部都是真实的,不是假的,他能活到现在也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身边的李如梅和李如樟也是如此感觉的。
皇帝的强悍,皇帝的威压天下,眼前的这一幕,或许只是一悄絮影,习惯了在万历皇帝和文官的夹缝中间生存的前明武将们感觉自己三生有幸,居然可以在活着的时候一睹始皇帝和前明太祖皇帝的威风。
反正有人就这样说,说当今皇帝陛下的权力和威势纵观华夏千古,只有祖龙皇帝和前明太祖皇帝可以相提并论。
他们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
比如前明时期,辽东军最精锐的部分都是他们自家的私兵,自己出钱养着,给吃好的喝好的,然后打仗的时候和自己一样拼命,但是现在,整个大秦的军队都变了。
从上到下七级制度,一级管一级,真正可以管理军队的反而是那些地位比较低的基层军官,高级武官基本上无法和士兵有什么接触,而且也没那个必要——
士兵训练好了送来,你只需要带兵打仗就行了,听命令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费心训练。
带兵的武将不管练兵,练兵的教官不管带兵用兵,大秦军队有统一的训练模式,训练出来的都是熟练掌握大秦军队号令且进退一致听指挥的士兵,稍加战偿练就能成为精兵。
日常训练则是基层军官代劳,大将只需要视察就可以,根本也用不着天天盯着。
要不是战争时期,这些中高级武将每每总觉得自己似乎并不需要存在,并不需要费力维持,这支军队依然可以好端端的存在。
李如梅和李如樟也在军队里面带兵,原先的军队被打散重编或者干脆退伍为民,新接手的军队就是那种感觉。
完全不生疏,完全不需要更多的训练,一上手就能听懂指挥按照旗号和战鼓声前进后退组成阵型分散出击等等。
如果硬是要描述他们的感觉的话。
失落。
对,略有些失落,感觉自己很多地方都插不上手的失落感。
但是他们都是在前明的诡异局面下生存的武将,对于这一切都是门儿清。
这是皇帝把握军权不使武将作乱的方式。
今上陛下通过兵变登基,上一个这样干的是赵匡胤,再上一个是郭威。
郭威就不说了,情况不一样,赵匡胤做了什么,大家也不是不清楚。
今上不杀武将,不夺兵权继续任用,给钱给爵位给官职给尊荣,什么都给,看似和赵匡胤完全不同,看似对大家十分的信任,看似也和朱元璋划清了界限。
但是,难道他就真的那么信任大家?
个别极其聪明的武将通过建国前后的种种蛛丝马迹,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才算是明白了萧如薰下了一盘什么样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