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651节

从上午走到傍晚,才有三分之二人马走进了褒斜道,看起来人困马乏的根本走不动道儿,把刘光国给气的直接回眉县城睡觉去了。

眼不见心不烦。

李如樟无所谓,慢悠悠的走着,也不赶时间,但是不得不说,这路是真他娘的难走,道路狭窄崎岖不说,还有些湿滑,难走得很,尤其是战马,才走一天多就有十几人滑倒,最后李如樟干脆下令全军下马步行算了。

他自己也差一点滑倒。

前方杜松也送来消息,说两个士兵摔断了胳膊,还有一匹马帅死了,要往回送。

这才刚开始进军就开始有损伤了,还是非战损,这要是等到了目的地,还得损失多少?

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家底子,他不无目的的设想过,如果萧如薰大势已成,他带着榆林军投靠过去才迂位,要是只是自己一个人,萧如薰最多看着李如松的面子给个总兵,还是没有多少实权的那种。

但要是带着整支部队投靠过去,那意义就不同了。

军队是自己的立身之根本,这一点李家子弟都清楚,被他们的老爹李成梁教导的明明白白。

所以他走得很慢很慢,很在乎自己的部下们。

当然,就这样子,就算他一心为国,想走的快都难。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李汶自己带领的主力部队身上,他比李如樟更早几天进入陈仓古道,刚走一段时间还好,一天以后,道路开始变得难走起来,人通行都难,就别说那些辎重车马了。

一个人和一支商队或许还比较容易通过,但是一支大军却是难上加难。

有些地方的道路非常狭窄,车马通过极其不容易,牛马拉不动,还要几人合力推才能推动,还有些地方年久失修,通过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心摔到哪儿就没命了。

他算是明白当年曹魏为什么以十倍于蜀汉的国力却一直在被动防守而无法组织起十分有效的进攻了。

不仅是自己天灾人祸政变兵变不停歇,不仅是皇帝大臣互相怼,外朝内宫不安分,不仅是北边有鲜卑东北有公孙东南还有孙权一直闹腾——

最最最最最最关键的是!

这秦岭的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太白不欺我,不欺我啊!

李汶看着如龟速一般行进的大军,感觉自己终于理解了当年被困在子午谷里面的曹真是什么心情了。

往前前不了,后退又不甘心,叫天天不应截地不灵,士兵牛马累死的累死摔死的摔死

这仗还怎么打?

这蜀道饶是到了现在,到了大明朝,经过唐宋元三代修缮,结果还是这个样子,前进如此困难,真难想象汉末三国时代,这蜀道又是如何的难走,诸葛亮又是以什么样的代价翻越秦岭进行北伐的。

正文 八百六十六 封妻荫子

李汶十分心疼。

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看着那不断上升的非战损伤亡数量,那些摔死的摔伤的士兵和牛马,还有损失的大车辎重,他都觉得十分心疼。

这样下去,等到了汉帜时候,自己手上还有多少兵马可以用,还有多少粮食可以吃,士兵还有多少力气可以征战?

自己都这个样子了,其他两支人马呢?

李如樟就不说了,不管是有心赶路还是有心磨蹭,这路都不好走。

但是还真别说,杜桐的路还真比他的路好走一些,从天水南下,一路上都有相对平坦的河谷可以利用,进兵相对容易,遇到水流充沛的地方还能安排船只运送粮秣辎重,节省人力。

所以虽然路途遥远一些,但是走起来却反而轻松,损失也不大。

不过他们的行军速度依然缓慢,每天前进的路途也不多。

看着不断被消耗掉的粮食和水,看着不断下降的储量,算着自己手上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李汶是真的忧心忡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非打不可,不然就是坐以待毙。

他怎么能对这些叛军服软呢?

不管是作为三边总督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尽管他也对万历皇帝退位和泰昌皇帝的登基有诸多疑虑,但是事已至此,诏书在手,他也无暇多问多管,只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叛军造反,切断粮道,他不会坐以待毙,不论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官位,他都义无反顾。

哪怕只有一战之力,这一战也必须要打。

而相比于李汶三路大军的进展缓慢,麻威三人的工作则轻松多了。

邓子龙带着三万兵马就顺着河谷北上去安排防线了,鸡头关派人修缮、安排火炮和伏兵,然后安排各种守城工具,设置各种障碍等等。

虎头关也是一样,各种修缮各种增强,到了留坝也是一样,设下五千兵马在留坝进行防守,在留坝布防。

在留坝西面有一座关隘叫做柴关,留坝巡检司驻地就在柴关,邓子龙派兵偷袭了柴关,然后发现柴关已经人去城空,一个人都没有了,倒是还有些东西可用。

邓子龙思考了一下,派人把柴关内能用的东西全部带走,在柴关内安排了很多陷阱,打算狠狠的坑一把李汶,让他们尝尝做惊弓之鸟的味道,再拖拖时间。

然后邓子龙考察了一下从柴官到留坝的这一段路,联合之前发现那些路的路况,意识到从宝鸡那儿将粮食转运到留坝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粮道之脆弱可想而知。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拉长运输补给线的话,真的不出一个月,他们的粮道就要崩溃了。

经不起一点点打击。

自己手上虽然只有四万兵,但是在这山区当中,根本没有给一万军队排兵布阵整体冲锋的条件,一千人对一千人就差不多了,否则根本展不开,他们要打也只能一队一队的上,根本谈不上兵僚势。

相反,优势还是自己更大一点。

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说不定这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战,若是不能把握会将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的往前推,那么自己死后孩子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一战不仅为了大业,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可以有个好的起点。

于是邓子龙信心满满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事。

首节 上一节 651/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