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135节

“抚台和刘将军都是知军之人,自然懂得打仗需要钱粮。两军对垒,要想大获全胜,首先就要断敌粮道。贼军若是没有后勤补给,不用我们去打,自己先乱了。”

“倭寇以海为路,补给线位于茫茫大海上,确实无迹可寻。不过,却不是断不掉。”

“小生听人说抚台以前和倭寇战于海上,常常在船上一住三月。自然知道,要想保障粮路,单靠大船直接运输,时日漫长不说,路上耗费也是巨大。因此,多以海上岛、礁、沙为据点,建船坞,立府库,一程程接力。倭寇从海上来,大海上的岛礁沙也就那么几处,如此看来,倭寇的补给线很轻易就能画出来了。咱们把这条线画出来,把这些岛礁一个一个占了,倭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然溃散。”

“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果然好法子好法子啊!”刘显驰耸然动容,满面震撼。

周楠心想:这不是废话吗,明朝一直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片扳不得下海。如此,对于越海而来的敌人也是措手无策。我这个战法就是借鉴了第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的蛙跳战术。

见成功地震撼住刘显驰,他心中得意,索性拿起唐顺之的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靖江到崇明岛,然后再到黄海的长沙、北沙,最后深入到大洋深处,在一片沙州处停下来:“这里是三片沙,是三个挨在一起的小岛,正好位大海中心,是扶桑到南直隶中段。按照海船行船速度计算,倭寇从扶桑而来,到这里船中饮水刚好用尽,需要在这里补充。如果小生没有猜错,这里应该是倭寇的大本营所在。我军不妨乘倭寇还在苏州,直接抄了他的老巢,断其后路。”

“丝!”刘显驰大抽了一口冷气,略一想,又大叫:“妙啊,妙啊,抚台,我看这事值得一搏。周楠,真无双国士也!抚台,干吧,末将愿为前军。如果不能拿下三沙,你砍了我的脑袋。不不不,我自己跳海。如果不幸殉国,还望抚台照拂末将家中妻儿。我没有儿子袭职,就三个女儿尚未出阁,还请抚台给她们寻个好人家嫁了,要找老实人。”

大约是太激动,他有点语无伦次了。

“这个方略好啊!”唐顺之一脸的惊讶:“倒是值得一试。”

他郑重地看着舆图:“是得打上这么一仗,不然,我至匪退,我走匪来,终究不是了局。显驰,你要做这个前锋也可以。虽说为国效力马革裹尸而还是我等为官者为人臣的本分。不过,却不能轻易言死,也不要说晦气话儿。”

说罢,唐顺之正色地端详周楠,眼睛里有闪闪亮光,就好象是在看一块宝贝。

周楠有点得意洋洋了,作揖道:“抚台谬赞了,小生也是大胆进言,狂悖无礼,恕罪恕罪。”

心中又想:这不废话吗,这个军事计划就出自你手,我只是照搬而以,事实证明这一战乃是空前大捷,能不是好计策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下月,唐顺之率主力前往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于海上发动进攻,大获全胜,消灭倭寇一千二百多人,击沉其兵船十三艘,缴获无数战利品。这是当年在海上御寇少有的一次大捷。

他一揖到地:“愿追随应德公,为军之前瞻,不破楼兰誓不还。”

刘显驰大叫:“好,想不到周楠你一芥书生也有此豪气,咱们就走上这一趟。”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好,非常好!”唐顺之高声大笑:“看到你,倒想起老夫年轻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豪气啊!也罢,你就留在老夫身边赞画军务吧!”

唐顺之对刘显驰道:“显驰你先回兵备道做好准备,进军三片沙计划不变。此事既然你已经知道,却不过外传。等一切准备好,本抚将以再次招抚苏州的名义出兵,对大洋中的倭寇老巢雷霆一击。”

当天晚上,周楠就开始为唐顺之治疗坏血症。

治这种兵其实也不需要用药,补充大量的蔬菜水果就好。

从饮食起居抓起。

就问唐顺之平时喝茶吗?回答说,卯时即起,洒扫庭除,喝茶恐睡眠不足,一切足以乱人心性的诸如酒、茶、葱、算、韭之物都不用。平日里,也就喝白开水。

周楠摇头:六荤不粘,茶盐不进,老唐你是常凯申的前世吗?

又看唐顺之的饭菜,周楠更是大吃一惊:什么饮食习惯,怎么尽吃垃圾食品,不得病才怪。

原来,唐顺之是标准的肉食动物,三餐无肉不欢,且只吃肉。你就算将素菜端到他面前,他也不会动筷子。

问他为何如此,回答说,肠胃不好,吃素就会拉稀,索性就不吃了。

周楠这才明白唐顺之因为肠胃的问题,估计消化不了植物纤维。如此一来,常年类月,身体极度缺乏维生素C。

他就吩咐厨房将橘子和素菜捣成汁液煮沸了,让唐顺之没事就喝上几口。

第一百二十章 有两个选择

唐巡抚不喜欢蔬菜,但对蔬菜汁果汁却不抗拒,尤其是周楠还叫厨子在里面加了蜂蜜和砂糖,还放了牛羊奶的情况下。觉得这东西不错,就当成了日常饮品。

唐顺之过得两日之后周楠说他弄得这个汤汁不错,老夫以前常觉口中发干发苦,现在口舌生津,清爽得紧。精神也好了许多,不像以前看上几份公文就觉眼感头昏。

周楠只叮嘱,药不能停。

按照老唐的情形来看,他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没有合成维生素的前提条件下,要想彻底治好唐顺只的坏血病,没有一年半载不可能。

周楠本以为自己献上了出击三片沙的妙计,又亲自调理唐顺之的身体,怎么也算是他夹袋中一等一个智囊了。也抖擞起精神要打干一场,顺便在献上几条计策什么的。

可惜事实证明自己纯粹就是想多了,唐顺之虽然用他,却直接把他打发去了帐房算帐。原来,唐巡抚下来之后找人查了查,知道他精通算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周帐房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去。

可怜周楠整天泡在堆积如山的帐本里,皓首穷经,两眼昏花。他又不会打算盘,只能靠笔算。帐目这种东西直接关系到前线将士的衣食住行,若是弄错一个数字,引起严重的后果。要被人打屁股不说,搞不好还要砍头。

唐顺之治军极严,对手下众人,无论亲疏都不留情面。

此差事干得战战兢兢,一天下来,真是心力憔悴,苦逼到了极点。

至于随时唐巡抚身边,摇鹅毛扇,耍尽军师派头也就此流产。现在的周楠变成了一个技术官吏,通常是好几天见不到唐老大人的面,就算肚子里装着再多穿越者的见识也没有显摆的机会。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四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身上的棉袍也换成了夹衣。

他身体健康,最近又发了胖,坐在密不透风的帐房一天,身上的衣裳都被汗水泡透了。

这一日周楠正在行辕里计算一个数据,一个帐房走过来将一张单子递给他:“子木,你速度快,这个帐你算一算,今天就要算出来,下边还等着采买呢!”

周楠接过来一看,笑道:“也就是一批普通木料,尺寸也短,想必不是用来造战船的,不用那么急。”

那帐房道:“子木,真耽搁不得。实话同你说吧,这些木料是用来做棺木的,抚台大人已经尽出主力于海上,直捣倭寇老巢。此战规模空前,我军定然有不少死伤。别到时候阵亡将士运回来了,棺木还没有采购,这个责任咱们可担不起。”

“什么……抚台领军出击了。”周楠手中的笔落到地上。

“是的,两日前就出征了。”那个帐房:“用兵当速……子木,子木,你脸色有些不好,是不是病了?”

“没……没事。”周楠有点失魂落魄。

本以为做了唐顺之幕僚之后,出击三片沙自己应该随行的。按照真实历史记载,这一仗明军会获得空前大捷。作为参与者,自己多少也能分些功劳。倭寇抢劫了苏州、常州、常州、松江四府,老巢里钱财应该不少,随便弄一点就能少奋斗三十年。另外还可以弄个官儿当当。

兵凶战危,他也怕死。但是,这次是随主帅一道出征,作为一个文职人员,多半会坐在船上观海景。

首节 上一节 135/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