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144节

林阿二继续抓着头:“周老爷你和县尊不是仇家吗?”

周楠:“谁说的,叫你回去就回去,废什么话。”

“是是是,小人这就回去求县尊。”

……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说的是淮安城。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说的也是淮安城。

从汉朝开始,淮安就是黄淮地区,中原第一大城。

此城位于万里沃野之上,在这个年代,黄河夺淮入海。淮安城正好位于黄河、淮河、大运河的水运枢纽,天下财富尽聚于此,乃是整个大明朝排名前十的大城。

按照如今的城市规模和GDP计算,明朝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京畿、南京、苏州、扬州、CD、广州、杭州、临清州、淮安、开封。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奇怪,这个排名中好象钻进来什么奇怪的东西,临清州又是什么?

临清州是山东的一个直隶州,也同样是大运河漕运枢纽。淮海是黄淮和江南物资的转运地,而临清州却负责将河南河北山东的物资输送到京城,同时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地位超然。在明朝的时候,世人一说起山东,首先想起的就是临清州而不是首府济南,就好象后人提到福建只知有厦门而不知福州一样。

作为一座历史名称,水运枢纽。淮安得渔盐之利,经济极为繁荣。

据周楠在安东县衙看过的资料,如今整个淮安城有人口五十多万,在这个时代已是十分的惊人。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算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规模了。

要知道,在明朝嘉靖年间,即便是第一大城北京,人口也恰恰突破百万。

这是周楠第二次到淮安,心情自与上次苍仓皇逃难时大不相同

下了船,他也不急,安步当车,在城中逛了一气,直走得脚软,才寻到一家出租的房子。

他所租的院子在鞠通巷,这里距离府衙没几步路,上下班也方便。

淮安城颇大,总体来说分为南北两大块。北面位盐河和黄河之间,乃是府衙、山阳县衙和盐道、漕运等各大机关的治所。以黄河为界,南面则是普通百姓的居民区。

考虑到自己将来会在淮安住很长一段时间,家小都要接过来。现在家中已经有四口人,将来还有添丁,地方不能太小。周楠所租的房子很大,是两进的院子,地方倒是清净,就是有些阴暗,两个小天井借来的那点天光也可怜。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年代的房子采光普遍不足。

这间宅子总面积加起来达惊人的四百多平方,每月租金不过一两三钱,也就一千块钱人民币模样,这才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购置了些简单的日常用品,胡乱在街上吃了晚饭,周楠就上床睡觉。

没有灯光污染,没有噪音污染,隐约有水声远远传来,那是黄河和盐河的涛声。

突然间,周楠睡意全消,竟是失眠。对于未来,他心中也是没数,也不知道这个朝廷的官应该怎么做,特别是这种整日埋首案牍的事务官。

做衙役,做师爷,直接面对的是黎庶百姓,有事处理起来立求简单粗暴,在最短的时间内快刀斩乱麻。可现在蹲机关了,以往的为政经验却完全用不上,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政绩。

第二日,周楠带着对新岗位的兴奋和担忧顶着熊猫眼去了府衙。

古人有官不修衙的传统,说句实在话,安东县的衙门破破烂烂的,又小,很多房子因为年久失修,畅风漏雨,每年都要简单休整。而这府衙却好大一片建筑,都是白墙青瓦,显得整洁。

在这样的地方上班,应该是一件让人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签押房说明来意之后,等了半天,就有一个衙役过来引周楠进去。

跟着衙役一路走去,里面又有不同。府衙分为前后两部,不用说,后衙是知府居所。

前衙则是各大部门的办公场所,分为正堂、同知厅、经历厅、理刑厅、礼吏兵刑工户六房。

除了这些部门,还要诸如巡检司、江防厅、司狱司、课税局等外派机构,分驻在城里城外各处。

中国自古都实行的是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国家公务人员的数量都少。比如一个县级政区,也就知县、县丞、主薄、巡检四个官员,再加上县学和六房典史,不超过二十个人吃皇粮。

等到了府一级,几百万人口,事务繁多,官员的数量就开始膨胀,衙门规模也大得惊人。

很快,周楠到了理刑厅,在院子里等候。

和所有的衙门一样,为了防火防盗防被雷劈,衙门里都没有大树。

院子里立了几口碑,定睛看去,正是朱元璋所写的《大诰》,内容不外是警告官员们要廉洁奉公,休要残害百姓,否则国法难容。

周楠对朱重九这篇杀气腾腾的文章嗤之以鼻,要想马儿跑,总得喂些草。就知府衙门这规模,一年下来,没几万两银子的根本就维持不下去。可一个知府的每年俸禄才多少,五十两有没有。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照磨,这几大官员的所有俸禄加一起,不超过三百两,还要养家糊口,要想做事,可能吗?

这制度上先前就要缺陷,老朱家太天真太抠门。

内容毫无价值,倒是字写得不错,显是名家手笔。

正观摩着,推官就传周楠进去。

淮安推官姓熊,名仁,身材不高,是个大胖子。此时天气尚不热,又是早晨,熊仁官袍的掖下还是有两团明显的汗湿。

同时到场的还有另外三个知事,周楠上前一一见礼。

明朝下级官员见了上司,也没有跪拜一说,只作揖了事。正要五体投地,那是觐见皇帝时才有的礼仪。

当然,你如果有资格见到天子,起码也是四品以上的高官,也不用下跪。

周楠暗自庆幸自己穿越到的是明朝,如果穿去我大清,官场往来,见到比自己职位高的人就下跪磕头,非憋屈死不可。

熊仁倒没有什么架子,一把扶住周楠,豪爽地笑对身边的几个手下道:“各位,你们成天不是在本官面前说起咱淮安府出了个写得一首好诗词的周子木吗,今天这人就在你们面前了。”

周楠心中失笑,这话听着怎么像是总算捉到一个活的了?

他分别和三个知事见了礼之后,又说了自己还有些私事需要处理,能否请三天假?

熊仁大方地说:“也对,周知事昨夜刚到,以后又要在府城安家,确实有些琐事需要料理,准了。你先去自己房中看看以前积下的卷宗,明日就可以休沐。”

又有两个衙役过来将周楠带去一个大约三十平方的房间里,说以后这屋是知事老爷视事的场所,另外,他们二人也归周知事使用。

首节 上一节 144/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