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302节

却见里面全是黄澄澄的金豆,分量至少有二十两。

周楠禁不住哈一声:“朱兄,这么多金子,你还在喊穷,原来是在我这里装X啊!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既然有钱了,咱们弟兄今日还真得出去热闹热闹。”

朱聪浸:“子木豪爽,就这么着,紧着这钱使,不醉不归,不花光不许回家。”

听到这话味道不对,周楠急问:“这钱是我的吗,怎么回事?”

朱聪浸:“对,是你的。咱们前番不是给九公子出了一本诗集,红了,这些都是第一版赚的钱!”

“红了?”

“红了!”朱聪浸突然跃起来,疯狂大笑:“大卖,大卖啊!一版下来,扣除本钱,咱们仨一共赚了上千两银子。我拿六成,九公子两成,子木两成。你以前不是数过银子实在太重,还是兑换成黄金携带方便,我帮你换了,这不都给你带过来了。”

“老天开眼,老天开眼。这才是第一版,下来咱们还能出上五六版,虽说比不上头版,但再卖个三四千两当不在话下。哈哈,哈哈,我家的黄脸婆看到俺递过去的六百两银子,脸都笑烂了。”

“这几日对我可好着呢,还说以前是她性子急叫我受委屈了,让我不要放在心上。嘿嘿,我是谁,奉国将军朱聪浸,天纵英才,黄脸婆,你就跟我本老爷过好日子吧!”

朱聪浸农奴翻身把歌唱,意气风发,手舞足蹈,状如疯癫。

周楠一阵无语:这个让九公子出诗集的点子可是我出的,怎么变成你的创意了?

估计是以前朱聪浸被妻子压制得太狠,此刻就把持不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由朱聪浸的情形可以看出,巨大的经济压力对夫妻感情的戕害是何等之烈。

自己刚才以为朱同学是在炫富,说要拿这钱出去喝花酒,想不到竟然是自己的分成,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姓朱的真是会算计,真是义不行贾啊!

周楠正穷得厉害,被他阴了一道,心中大苦。

正盘算着如何将这厮给撵走,荀芳语就端着一盘切好的梨进来。

原来,昨天得了周楠的吩咐后,荀芳语一大早就打发窝头和黄豆到乡下去买梨。也是这二人运气,刚揣了钱出门,就碰到了水果贩子,价钱也公道。二人就偷懒,买了一车回来。

朱聪浸和阿九二人到周楠这里一向是大摇大摆直闯而入,周楠去军器局的这段日子,朱同学来过几次,和荀芳语也见过面。

因此,荀芳语也没有什么好回避的。

见朱聪浸在书屋里涨红着脸,如同困兽张牙舞爪,她吃了一惊,手中的梨差掉掉地上去。

周楠急忙接了过去,心念一动,顿时有了个主意。

他装出面色大变的模样,惊叫:“娘子,你怎么过来了?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啊!你听我解释,你听我解释呀!”

荀芳语被丈夫激烈的反应惊呆了。

周楠一把抓住几上的金子塞到她手里:“这钱是朱大人送过来的,是外面的生发。我事先不知道的,并非要故意欺瞒娘子。这钱可不是我的私房钱啊,现在都给娘子,若私藏一厘,叫那天上的雷打下来,把我轰成炭花儿。娘子保重身子要紧,来人啦,送姨娘回屋歇着。”

就把满头雾水的荀芳语推出屋去。

等到她离开,周楠哭丧着脸对朱聪浸道:“朱兄,家有悍妻,我也是没有法子,今天这酒你我怕是吃不成了。”

朱聪浸抽了一口冷气:“子木,你也畏妻如虎……一个小妾你也……”

周楠装出非常羞愧的样子:“朱兄,你却不知道,我这小妾乃是淮安豪门庶女出身,有钱得很。名下的产业就有五千多亩地,另外还有店铺和宅子无数。兄弟在官场上的招呼应酬,都是她掏的钱。”

“正因为如此,兄弟是吃人口软,拿人手短,平日里对她也让上三分。却不想,人家却越发地厉害,平日里对兄弟管束极严,动辄就是一顿打骂。为了钱,兄弟我忍了,我这日子过得苦啊!”

“在下夫纲不振,叫朱兄笑话。”

听他这么说,朱聪浸想起自己在家中的惨状,不觉同病相怜:“理解,我能理解。我就说,你小妾这么丑,子木竟然肯纳。还有,你为什么不接大妻来京,让小妾随身侍侯,原来是这个缘故。女人,真是老虎啊!”

二人就着梨喝酒闲话,交流偷藏私房钱和如何应付家中悍妻的心得,关系又亲近了一层。

最后,周楠忿忿道:“朱兄,世人笑我弟兄二人畏妻子如虎,那是他们不懂得你我的治叫智慧。女人是要哄的,家和才能万事兴。”

“对。”朱聪浸连连点头。

周楠:“什么叫害怕妻子,那是敬爱好伐?难道我等敬爱自己的妻儿还有错?只要咱们自己一家和睦,别人怎么看又有什么关系。这个扒耳朵,我还真做了。”

朱聪浸感动得流下眼泪:“子木此言深得我心,易求千金宝,难得一知己。有你这么个知己,朱某今生无憾。”

周楠总觉老朱这话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在家里休了几日假,周楠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去王世贞那里上课,到下午申时才回家。回家之后,陪荀芳语说说话,看看书,日子过得悠闲,都不想去上班了。

军器局那边有消息过来,说房山李家铁矿的货又被退了两次。李高不依,整日黑着脸,好象要搞什么鬼,行人不可不察。

周楠想了想,也是时候和李高谈谈,只要他肯服输,以后不在找本老爷的麻烦安心做个摆设,他家锻炼出来的铸铁倒是可用。

既然不能将这鸟人赶走,那么事情就不能做得太绝,彼此都留些缓和余地为好。

第二百五十二章 明朝第一才女

大明嘉靖四十年年末,京城知识界开始流行一本叫《饮水集》的词集,其中收录了十几首诗词。

书籍用的是上好的宣城洒金熟宣,外面还包着蓝布做的书套,装帧极为精美。当然,价格也不便宜,每本价值白银一两。

明朝的书籍价格弹性很大,也没有一个标准。贵的如大内内书堂出版的《四书》每本能够卖到十两白银;便宜的则是坊间看过就扔的小说书儿,一钱银子不到,如果你觉得这种书不值得花钱购买,还可以租回去过瘾,每天也就三五个大子儿。

内书堂出版物是工具书,是可以收藏入馆,传给子孙的;坊间的小说之所以便宜,那是因为这只不过是用来解闷的快消品。贵有贵的理由,便宜有便宜的说道。

但这本《饮水集》一两银子一本则纯粹是不讲道理了。

首先,明朝普通人家一年忙到头,刨去一大家子吃喝拉撒,也就攒下三四两银子,用这么多钱去买一本诗词集子有必要吗?

首节 上一节 302/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