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336节

他却不知道,一个流言在军器局衙门里传开:“知道吗,我们的周大老爷方才夜里把师娘子叫去房中侍侯了。”

“咝,竟有此事,我倒大老爷怎么将师娘子一家安置在公房居住,原来图个方便。”

“什么叫图方便,倒不是这个原因。知道白天来的那个九公子是谁吗?”

“不就是余二的外甥吗?”

“你懂个屁,是外甥女。”

“啊,是女子,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我干了一辈子忤作,男女还是分得清楚的。知道那九小姐是谁吗,我们大老爷的娘子。”

“啊,是大老爷的娘子,大老爷不是在淮安另有夫人吗,怎么又钻出来一个娘子?”

“是平妻。”说传谣的那个忤作唾了同伴一口:“平妻知道吗,就是和大妻平齐,三媒六聘正式迎进门的。听说,九小姐也是京城大户人家的小姐,大老爷是下了聘礼的,大婚的日子都定了。你想啊,一成亲,余二不就是大老爷的舅舅了。”

“难怪九小姐一到衙门,周大老爷就把人给放了,还如此照顾,原来是一家人啊。不对……不对……”那人突然抽了一口冷气:“大老爷和妻家舅母娘……这这这……”

“你快住口,小心传到大老爷耳朵里去,发配你去做苦工。”

“是是是,我可什么也没说,你也别害兄弟我啊!”

谣言就好象长了翅膀,只一夜就传遍了整个军器局。

就连老郭也听到了,不住摇头,对侍侯自己的衙役说:“不可能,周行人身为清流言官,怎么可能做这种事自坏名节。而且,大老爷执身正,是个道德君子。你们若再乱嚼舌头,须饶不得。”

他和周楠接触的是已经长了,知道周行人一向不喜欢去青楼楚馆的,对于男女之事也兴趣缺缺。

老郭大概是衙门里唯一不相信这个谣言的人,周楠若是知道,只怕会感动到流泪:智者啊,知己啊!

第二百七十八章 六指琴魔段提学

周楠已经笃定师娘子为了义哥儿,必然会乖乖就范,下去之后必然会和谈婆商量撤回对余二的控告。

这刁妇现在估计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本官也不急。

至于武员外,再关押这也没什么意思。毕竟是同乡人,传出去不好。

可就这么放了,面子上也挂不住,到显得他周大人葫芦官乱判葫芦案。

让顺天学政出面拨乱反正也好,自己正好借驴下坡。

到时候,自己大可装做委屈的样子:武新化和师娘子通奸证据确凿,不是本官不秉公执法,无奈上司压力大,扛不住。朝廷出奸佞了,奈何。

最好还能让段提学骂上几句,直接被赶出衙门才好。

被赶回来之后,他周行人只得放人,清官的名声就这么竖起来了。

这是其一。

最要紧的时候,如果触怒了段提学,对自己的这场考试却大大有好处,说不好还真过了这一关。

哈哈,一石两鸟,果然妙计。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心中奇怪,人家段提学身为主考官,直接掌握着生员科举的生杀大权。你周楠不但不去讨好,反刻意得罪,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吗?

事情恰恰就微妙在这里。

周楠和段提学发生冲突,那是因为公事。大家政见不合,为政方法不同,自然会有矛盾。

上下级之间,同僚之间发生矛盾,朝廷是要鼓励的。所谓: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如果官员们万众一心,亲如一家,皇帝就该不开心了。

因此,有的时候,上层建筑甚至会主动挑动下面的人内斗,而他们则居中调停平衡。

如果今天周楠和段提学因为这件案子闹起来,甚至闹到面红耳赤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未来的加试如果段大人敢将他周楠刷下去,就有因私废公徇私报复的嫌疑。

现在是年初,在大明朝该死的考成法的制度底下,都察院已经分派到弹劾大臣的任务,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在京城四品以上的高官,摩拳擦掌准备来个新年新气象。

可想,等到周楠落榜之后闹起来,御史们必然会像嗅到血腥喂的苍蝇蜂拥而至。

这个政治后果段提学承受不起,只要他不傻,必然会捏着鼻子放周楠过关。

“今天必须彻底激怒段提学,把事情闹大,闹响。”周楠得计,一大早兴冲冲地抱着卷宗进了城,自去顺天府贡院拜见段承恩。

这个段提学也是莫名其妙,本官上次好生过来拜见,本打算大家若谈得拢,你就算要我一些心意,也没什么,却挡了。现在却主动召见,还要被本大人逼着录取,何必呢?

周楠腹诽,拱手唱了个肥诺:“行人司行人暂属工部虞衡清吏司军器大使顺天府密云县潮河所生员周楠拜见提学大老爷。”这么长一串话,有职有司又有功名、身份,长长一串差点让他一口气没接上来。

心中道,这职务不能再兼了。再兼得两个,本官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非累死不可。

施完礼,周楠将手头卷宗递到段提学案头,道:“提学,这是武秀才通奸案的卷宗,还请过目。”

说着话,就定睛看过去。

却见段承恩大约五十来岁,瘦瘦小小,颧骨高高坟起,眼眶深陷,如同一具骷髅。他下颌有一丛雪白的山羊胡子,眼睛精光闪闪,看起来不是个好对付的人。

段提学戴着表示身份的进德冠,一身大红袍,胸口绣着一只锦鸡,看得人好生羡慕。

最奇特的是,段大人右手小指外侧还多了一根手指,竟是少见的六指。

段承恩点点头,打开卷宗,一边看,一边说:“本官乃顺天府学政官段承恩,按照朝廷制度,游学士子都必须要学政衙门报备。衙门也有教导生员,督促起读书的职责。听说周大人将淮安生员武新化捉拿入狱,并欲用大刑法,此事可真?”

说着话,他右手第六跟手指微动,如同正在手挥五弦,弹一阕《笑傲江湖》之曲。

明朝实行严格的户口制度,百姓出门必须有路引,无故不得离乡。但有功名的书生不在此例,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游学天下。

首节 上一节 336/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