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410节

见得书屋,阿九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祖父大人。”声音小得像是只奶猫,显然是畏徐阶极甚。要知道,阿九以前是多么无法无天的一个人啊!

徐阶放下手中的书,奇怪地问:“子木,你怎么和阿九在一起来见老夫?”

“恩相,下官今日去白各庄正好遇到九小姐,听她说起相府和严家的婚事。”周楠道:“恩相,云卿昨日想必已经禀告过你福建布政使的事。严党倒台就在朝夕,你现在又何必将九小姐朝那个火坑里推?下官表示不能理解,还请阁老收回成命。”

徐阶:“云卿昨日是找过老夫,老夫也和徐布政使见过一面,此事甚好。不过,君子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严家,就得信守承诺,婚事不能更改。”

“恩相……”周楠悲愤地叫出声来。

徐姐阶打断他,只淡淡看着阿九:“小九,你是徐家人。徐家正是用你之时,你可愿意去严家?”

阿九面色惨白,垂泪:“孙女愿意。”

“那就好。”徐阶笑道:“子木,这是老夫家事,与你无关。若没有事,下去吧!”

这人是铁了心要害阿九,就为了能够让严嵩失去警惕之心,这可能吗?周楠气往上冲,叫道:“恩相,严家马上就要完蛋。你以前的名声已经坏了,人家都说你是严嵩的小妾。现在连自己的孙女都送给别人做妾,宰辅的体面呢?周楠现在已经是你的门人,今后还有何面目见人?”

情急之下,他再忍不住和徐老头翻脸了。

这话说得难听,徐阶却一脸淡然:“别人诽我笑我,且由他去,十年之后你再看他。”

徐老头还真是油盐不进啊!

周楠想起后天阿九出阁时可怕的情形,背心出了一层热汗,叫道:“徐相,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和九小姐在一起,又为什么替她当说客吗?”

徐阶:“为什么?”

周楠:“因为九小姐肚子里怀有我的孩子。”

“啊!”阿九低呼一声,嘴巴大得可以塞进去一个鸡蛋。

周楠:“徐相,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白各庄吗?就是九小姐带信让我去的,说是她身怀六甲。如果嫁去严家被人识破,那就是一场滔天大祸,想让下官拿个主意。”

你徐阶不是死活要害阿九吗,我就给你来个釜底抽薪,让你做不成这事。

“畜生,你这个畜生啊!”徐阶一张脸变得铁青,愤怒地将手中的书朝周楠额头上抛去。

周楠一把接住扔地上,红着眼睛看着徐阶:“阁老,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你老拿个章程出来。”

“滚,给我滚!”徐阶眼睛都红了,浑身都在乱颤。

“阁老,下官告辞!”周楠昂扬而去。

他知道,自出了这个门,自己和徐阶就是彻底地翻脸了。不过,为了阿九,值得。

第三百四十章 还有这种说法

“子木,《小人之使为国家》这一题出自何处,怎么解?”王世贞问。

周楠:“此句出自《大学》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大学》是至善之学,其最末两段倒数第二段是讲为政,用贤;最后一段讲财政,不与民争利。尤其是那句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应该翻译成:与民争利的官员,就连贪官都不如。贪官损利,聚敛的官员损义,危害更大。国家实行善政,反贪腐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要与民争利。”

他今天感觉自己头脑特别清晰,说得兴起,继续道:“如今国库空虚,朝廷自当精兵简政,节省各项开支。至于政务的事情,有的时候可以让地方缙绅和乡贤代为管理。此谓:大社会,小政府。”

“好个一个大社会小政府!”王世贞听得眼睛一亮。

中国自古有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县一级地方政府也就知县、县丞、巡检区区三五人吃财政饭。民间有事,乡老自己就处理了。

乡老是什么人,其实还不是如他这种读书人、大地主大官僚,而朝廷的整个文官系也都出自于此。

周楠对与这句话的立意正契合了文官们的心思,作成文章想不拿高分都难。

自己这个学生虽然品行不端,却是个有玲珑心窍的。教授起他的学问文章来,通常都会举一反三,比起所谓的淳良君子却要轻省许多。

最近,周楠的文章越做越流畅。虽然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却也叫人挑不出错了。

他的八股文开口就是圣人之言,春秋大意,直接站在政治正确的高度,形如衙门里的公文,枯燥到极处。也不知道他那绮丽的诗词是如何写出来的?

王世贞:“那么,如果以这句来做时文,该如何破题?”

周楠心思一动,念道:“《传》这于小人专利之祸,则必究其极焉,夫专利之小人,无所不至也。苟一用之,而其祸和胜言哉?”

“这个反问句用得好。”王世贞精神大振,刚才自己还嫌周楠的八股文可读性差,结果他就给自己来这么一句,真是优美隽永。这种文章,科场上大可去得啊!

看来,自己这个学生是开窍了,也不枉老夫调教了这几月,费尽心血,。

王世贞这半年来忧心身陷牢狱的父亲,感觉身体逐渐不好。如果不出意外,以后也没有精力再收徒,周楠很可能是他太仓王元美的关门弟子。

周楠文章越来越好,诗词堪称天下第一。将来进了官场,以他的机灵劲,前程还能小了。

学生有出席,王世贞这个做老师的也面上有光,禁不住抚须哈哈大笑。

得老师夸奖,周楠心中也是得意。他最近学业进境飞快,感觉将来上了考场也有些底气。就问:“恩师今日心情极佳,可是师公那边有好消息?”

王世贞微笑着点头:“先前为师刚去了诏狱总算见着你师公了,他老人家能吃能睡,身子骨也硬朗。我又去三法司问过,父亲大人的案子很快就会有个定论。如果不出意外,不日就能得恩旨出狱回乡。”

周楠心中欢喜:“恩师,此事可真?”

王世贞点点头:“已经有六七成把握,朝中已经有正直君子仗义执言,科道和兵部已经上了折子为你师公当年兵败蓟县一事鸣冤。内阁已经收了折子,并拟了票,只等司礼监批红。”

周楠急问:“票拟上怎么说?”

王世贞道:“如今内阁首辅一职空悬,三大阁老联名批示,说你师公虽然作战不利,致使外寇侵入边墙。却勉强能守住一反,并未丢城失地。《大明律》规定,地方官丢城失地,当斩首弃市。不过,你师公没有丢失一城一地,不能判处死罪。若仅仅因此受国法,将来试问谁人还敢带兵?”

“看来,师公他老人家最后被罢官夺职回乡养老。只要人平安就好,恭喜恩师。”周楠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救了师公一命,也算是报答了师恩。

在真实的历史上,王抒因为兵败而被斩首。看来,历史还是可以改变的。

王世贞奇怪地看了周楠一眼:“子木,你不是在通政司当职,消息比为师灵通多了,怎么不知道此事?”

首节 上一节 410/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