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424节

周楠心中大喜:来了,来了,王府最近为了贴补福建前线的谭纶果然是穷得叮当响,经受不住每年二十万两银子的诱惑跑来和我谈条件了。不对……怎么是个女子的声音?

周楠疑惑地回过头去,就看到一条雍容华贵的身影:“你是?”

“子木先生,可算是追到你了。”那女子从路边的杨柳树丛中出来,朝周楠微微一笑。

借着灯光,周楠看到一张端庄美丽的脸。

这脸如此的熟悉,竟然是自己去年年前在白云官见过的嘉善公主。

她……怎么是她来了。

尊卑有别,毕竟是皇家的长公主。周楠忙一作揖:“臣周楠见过公主殿下。”

“我不是,别乱说。”嘉善连连摆手:“快快起来说话。”

周楠会意,皇家公主大夜里和一个男子见面,传出去可是有损名节的。况且,他老周还差一点做了她的丈夫:“是,公主殿下说得是,就恕臣无礼了。”径直站直了身体,抬眼打量。

却不想,公主也看过来。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碰在一起。

嘉善毕竟是个女子,虽说是个寡妇,可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小脸微微一红,将眼神挪开:“周大人,你……这个给你。”说着就将手中一个小包袱递给了周楠。

这嘉善看年纪大约二十一二,可这一羞,竟如青春少女般美得不可方物。而且,她身上自有一种雍容华贵,看得周楠心中一颤。

禁不住想:这妇人……险些成了我的娘子,也不知道过她一起搭伙过日子又是何等光景……罢,今日之事关系生死,我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做甚?

忙打开小包袱一看,里面竟然是以前那个周楠周秀才留在刑部的旧档卷宗。

有此物在手,周楠悬在半空的那颗心总算是塌实了,就问:“你可知道此物是什么?”

既然不方便叫她公主殿下,有不知道名字,只能以一个“你”字代替了。

嘉善摇头:“却是不知道,还请教子木先生。”

第三百五十一章 子木先生何以教我

这东西关系到周楠的性命,自然不会对第二人说起:“这是我托陈公公找的一些资料,涉及以往的一件案子,也不甚要紧。”

嘉善公主对这种小事自然不关心:“方才陈公公将此物交给我,说周大人想出了为福建前线筹集军饷的法子。又道,若大人的法子可行,可将此物交给你自行处置。”

说吧,就用一双精亮的丹凤眼看过来。

周楠突然一笑:“想不到你对朝廷军国大事如此关心。”

嘉善:“我和王爷从小在一起玩耍,家中也没有多的兄弟姐妹,毕竟是骨肉亲情啊,却不忍心看到王爷整日为福建前线长嘘短叹。”说着,她叹息一声:“以前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福建前线那边的军饷自有他操心,当时大家觉得这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每年多筹几十万两银子的事儿,换自己坐在他这个位置,东挪西借,轻易就能将这事给办成。”

“可换成自己,这才知道当家的难处,才知道想要做成一件实事的不易。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看人挑水不吃力,自己挑水压断腰。”

说到这里,她神色有些抑郁。可想,自从裕王系开始全面介入朝政之后,才发现要想让嘉靖朝这条到处漏水的大船继续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是那么的难。

看她如此忧虑,周楠心中也为她们兄妹感情而感动。

他在现代社会是独生子,对手足之情也没有多深刻的认识。穿越到明朝之后,和周杨也说不到一块儿,很多东西都理解不了。

普通人家尚是如此,更何况是皇族子弟。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帝位,多少亲王掐得头破血流,成为生死仇家?

这样的感情,在残酷的宫廷中弥足珍贵。

刚才大约是嘉善公主走得实在太急,额上微微出汗,饱满的胸脯微微起伏。

周楠忙指着路边的两块大石,道:“你我还是坐下说话吧!”

又从袖子中抽出一条棉布手帕垫在石头上。

古代可没有餐巾纸一说,吃完饭擦嘴,天热出汗擦脸都用手帕。

见周楠如此细心,嘉善心中欢喜,谢了一声坐下去。

周楠也一屁股坐在另外一块石头上,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就算严党这次不被正人君子彻底铲除,严分宜今年已经八十有一,气血已衰,在首辅的位置上也坐不了几年。过得两年,王府也参与政务,担负重任。躲是躲不过去的,与其自怨自艾,还不如好好想想这事当如何解决。”

嘉善喃喃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说得好的。”似在回味这句话。

“君子当知难而进。”周楠侃侃言道:“小严当初为福建筹集军饷总的来说有三条路子,其一,从国库挪借。他身为内阁首辅,圣眷极隆,户部畏惧他的权势,必然不敢反抗。如此,严嵩子吃卯粮,借新债还旧债,倒也能将帐目抹平。”

听他说起正事,嘉善提起了精神,摇头:“此法不可行。”严党垮台,中央各部院人事变动剧烈,进了许多新人,他们未必都卖王府的帐。而且,朝廷革新,到处都伸手要钱,给谁不给谁,上上下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户部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周楠一笑:“当然,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行的,却并不是因为户部怕被人弹劾。”

嘉善心中奇怪:“为什么?”

周楠:“那是因为户部已经没钱了,实际上这几年严党从户部那里借到的钱越来越少,到最后已经无钱可挪。”实际上,到嘉靖末年,国家财政已经迎来了空前的经济危急。

国库太仓银长期都维持在几千两的规模,简直是骇人听闻。

嘉善:“是这个道理。那么,严嵩的第二条财源是什么?”

周楠:“勾结地方缙绅,利益输送、权钱交易,这才严党最大的财源。”比如卖官粥爵、卖盐引……

“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听到这新鲜的现代名词,嘉善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微笑道:“子木先生说话真有趣。”这种事情,王府的清流自然是不会做的。

虽说清水池塘不养鱼,可至少现在下面的人不敢。

周楠:“第三条,就是小严和福建浙江的倭寇勾结,养贼自重。”这事,王府更不可能干,那是卖国啊!是要掉脑袋的。

“原来严嵩是靠这三种手段筹款,子木先生一席话叫人茅塞顿开。”嘉善更是忧愁:“如今天气已经热了,再过得三个月,秋高气爽,正是用兵的时候。可惜二华先生那边连部队开拨的银子都发不出来,如何是好?”

二华先生就是福建巡抚谭纶,谭抚台号二华,世人又以二华先生称之。

首节 上一节 424/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