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470节

“你也别说这样的话了,我该怎么做?”

史文江:“还能怎么样,好好读书,考个举人,言尽于此,告辞!”

看着他的背影,周楠苦笑: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不小心,周某自己把自己的路给走绝了。

想到这里,我们的周大人急忙揣了自己写好的八股文,叫道:“窝头,去雇一顶轿子,我要到恩师家去,今天晚上就不回来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考期临近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文章写得不错,甚得我心。”看过周楠递来的三篇文章,又批改了半天,王世贞连连点头,一脸欣慰。

周楠问:“恩师,学生这次能中吗?如果题目没打中……又该如何是好?”

王世贞:“其实,以你现在的制艺水准,举人功名还是可以搏一搏的。大考临近,先要放松心态,放下执念。”

“那么说来恩师也不敢笃定这三篇文章就是考题?”

王世贞:“为师既不是太上老君又不是如来佛祖,怎么知道?”

周楠:“如果一题也中不了,只能靠自己的真本事去作了。学生学养浅薄,这次只怕不乐观。”是啊,就拿交给王世贞的三篇文章来看,上面圈圈点点,依旧被改得面目全非,也狠狠地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王世贞:“这个时候知道担心了吧,还不快下去背熟。”

“是,恩师。”周楠只得回到客房,将经过老师批改的文章誊录下来,然后背熟。

他却不知道王世贞的心思,以他现在的制艺水准,如果提前知道考题,自己去作还是能拿到好成绩的。只不过,中国古代讲究严师出高徒,对于学生的赞扬做老师的通常都很吝啬。自然会将他批得狗屁不如,如此才能端正他的学习态度。

在王世贞家住了一夜,周楠第二日到了司礼监和几个秉笔聊了一会儿天,说了自己因为忙着考试,想和其他的教习换一下课的事情。

司礼监的人很给面子,说这是小事,周大人明天有课,再将下一节课调到后天,连续上两日,也好腾出时间备考。科举是大事,大家都能理解。

周楠想起师公的案子,虽然这事问起来有些冒昧,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一个秉笔道,这事司礼监和内阁商议过。虽然说王总督的案子是严嵩执政的时候办的,严党被清理,他也该平反了。可王总督吃败仗这事也是事实,只能按照朝廷制度秉公办理。

好在这场败仗乃是多种因素综合爆发,也不能让王总督一人承担。

内外诸相商议了一下,决定革除王大人所有官爵,遣送回乡交付地方官看管。

现在王总督的陈情表已经到了通政司,等交到内阁拟票给出处理意见,再递到司礼监批红,王大人就可以回苏州太仓老家养老了。

周楠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师公总算是保得一条性命,活着就好。

只是,他老人家被遣送回太仓之后,逢年过节都需要去官府那里报到,汇报自己前一段时间干了什么,也终生不得离开老家,确实有些不体面。

不过,太仓王家乃是地方望族,想来官府也不会为难。

第三百八十三章 士不可不弘毅

整整一天周楠都处于忙碌之中,忙着将手头的公务都处置干净,实在处置不完的就交给史文江。又将手下都召集在一起训话,说本大老爷要去参加顺天府的乡试,在没出考场之前,不会再来衙门了。有事情你们自己酌情办理,实在吃不准就交给史先生。

本官不在的时候,史先生可以全权代表我。

经过安抚和解释,史文江答应再站一班岗。说,周大人你如果中举,在下继续为你效力。否则,我自另寻活路。

周楠还能说什么了,惟有苦笑。看来,自己也只有中举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忙了一天,次日,周楠进了内书堂,开始给内侍学生们上课。

刚进学堂,就听到下面低声议论:“三赐先生到了。”

周楠一听,楞住了,自己什么时候得了这么个绰号,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在这两日,京城勋贵和内廷圈里,周子木的名头更响。你想啊,周大人随侍君前代表皇帝给京城各大道观布施,两次差事都办得龙颜大悦。第一次,皇帝先后三次封赏,周先生的委任状拿到手软;第二次,长公主殿下也是三次赏赐财物。

这样的恩宠,国朝以来前所未有,即便是当年权倾天下的锦衣卫陆炳陆指挥使也不过如此。

虽说周大人将来很有可能被成为天子女婿,不能做官。可他在陛下那里有不小的影响力,简在帝心就是权力啊!

在京城勋戚和内廷圈心目中,老周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皇权的代言人了。

众学生看老师的目光中自多了一分崇敬。

周楠心里不是滋味,咳嗽一声:“上课了,为师今天要教的内容是《隋唐租庸调制的沿革,以及和我大明朝丁亩的关系》。所谓租,就是田赋;庸,身庸;调,徭役。唐代在以前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田租、身庸、户调三者合一的赋役制度。北周时的裴侠征收庸,用以代役。隋文帝开皇十年,规定丁男五十岁免役收庸,允许交布帛以代替力役……我朝实行的是丁亩分离制,人口徭役和亩税单独征收……”

“……如此,问题就来了。有贫困家庭劳动力充沛,可名下却没有田产,国家也征收不了多少赋税。而有的人家却良田千亩,在征丁口的时候也征不上来多少。显然,这个丁亩分离的税收制度不甚合理……”

周楠本是基层公务员出身,熟悉地方民情。他和其他教习授课的时候子曰诗云不同,专授经世济用的学问,加上口才了得,听起来非常有趣。

倒不是叫学生们不学圣人之言,其实,在场的两百多学生谁不是十年寒窗出来的。就其学问未必就输于周楠,真叫他们去考,大家中个秀才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人都是内廷的精英,将来是要做内相治理天下的,如果不知道周楠教授的学问的价值。

一个个都听得如痴如醉,并在心中计较,当年我若是执政司礼监,又该如何改革这一弊端?

丁亩合一本是张居正新法的重要内容。

张居正改革有三项重要纲领:一条鞭法、考成法和清丈天下田产丁亩合一。

简单说来,就是清被大户人家隐匿的人口和土地,增加税务规模;将实物税和徭役统统折合成银子;并以完成这两项任务的数据做为官员的考核标准。

到清朝雍正的时候,四阿哥更进一步,直接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一体服役。

没错,周楠今天所教授的内容就是张居正的隆万大改革。

这事周楠想过了,明朝之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财政崩溃;二是小冰河期天灾,百姓衣食无着,只能揭竿而起。试想,如果崇祯年天灾的时候,朝廷有钱赈济百姓,能拿出军费镇压叛乱,何至于让黄太极拣个大便宜?

要要充盈国库,张居正新法是救大明朝的唯一良方。

首节 上一节 470/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