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594节

实际上,会试一结束,能够上榜的人都是进士了。后面的殿试,还有馆选朝考,也会综合考虑会试、殿试、朝考的成绩,其中会试的成绩占六成比例。一甲子周楠是不抱幻想的,庶吉士也被他放弃了。

殿试说穿了,就是给进士们排名,考时务策一道。考生们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又没从过政,朝廷也不指望他们能献上治国良方。随意写,只要格式对了,没有违制的地方就算过关。这场考试的要点是书法,没错,就是看谁的字写得好。

会试的名单一出之后,基本上谁做状元、榜眼、探花,谁做庶吉士,天下人心中都有个谱——你按照名次排下来基本上是八就不离十——这一科,不出意料,前三名被徐时行、王锡爵和余有丁承包了,李材得了第十六名庶吉士稳了。

至于周楠的老朋友徐养大,也中了,就是名次惨了点,倒数第十三名。

徐阶:“不然,庶吉士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子木休要放弃了。”

这老头没有烧糊涂吧,我名次这么低怎么选馆?周楠心中这么想,口头却道:“自然是不敢放弃的,不过,考得不好,奈何!”

徐阶抚须缓缓道:“一场会试考得不顺算得了什么,后面不是还有两场吗,这两场可都是你的强项。殿试考时务策,那些书生如何比得上你这个宦途老人?馆选考诏、论、疏、诗、赋,这些你在随侍天子的时候可是写熟手的。”也就是说,殿试写的是政论文,馆选是机关公文写作。如果周楠自谦第二的话,没人敢称第一。

徐阶道:“殿试估计会从赋税改制上出题,你不是刚跑了一趟山东吗,正好用上,你这份折子先不忙上,改一改直接可以用到考场上去。”

“啊!”周楠抽了一口冷气,立即明白,殿试的题目其实并不需要保密,就算泄露出去也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这场考试是行测和申论的综合体,并不是你文章写得好,事先做了准备就一定能拿高分。

因为治国大政方针本就是会有极大的争论,好坏也说不准。关键是你要切合现在的政治潮流和未来朝廷将要实行的政治举措。

说穿了就是为未来政治的预测和建议,这玩意儿,别说考生,就连朝堂大老们也说不清楚,判分标准也非常唯心。

皇帝之所以派自己去山东调研,那是在为殿试做准备啊,说不好也是为未来大改革探风试水。

自己经过周密调查之后所写出来的文章,难不成还被其他人比了下去。

徐阶敏锐地把握到这一点,也明白这是皇帝对周楠的恩典。

经过殿试之后,周楠说不好要成为简在帝心的新贵和未来改革的弄潮儿之一。

未来的一代权相也初具雏形。

周楠心中腹诽:难怪老徐头急吼吼地要家我一个儿子过继给他孙子,作为交换条件,真精明啊!毕竟我是他的孙女婿,是外姓人。将来权柄在手,不买徐家的帐他们也没个奈何。如果我的儿子成了徐家的长房长孙,家业继承人,徐家有事自然不能不管。

老徐能够权倾天下,这份眼光和心计确实了得。

佩服,佩服!

第四百八十章 终生难忘

嘉靖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是今年春闱新科会士们终生难忘的日子。

因为今天大家要进皇城参加殿试。

今天这场殿试相当于给大家排名次,一旦名次排好。一甲头三自然毫无例外地进翰林院。另外,过得九日,还得朝考决出六十六个庶吉士人选。

进翰林院的也就六十九人,其他三百余人也都是陪太子读书,走个过场而已。因为会试成绩在其中占决定性因素,因此,除了派名靠前的百余人外,其他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就算后面两场考试考砸了,也不失为进士之位。

依旧是卯时,天将亮未亮的时候,三百多新人在礼部官员的率领下,由今科头名案首会元申时行打头鱼贯进入午门。

不,未来的翰林院编修内阁首辅申时行现在还叫徐时行。

在这里,历史好象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改变。据周楠所知,申时行在今年的春闱中并没有中会元,只不过是在殿试之后被皇帝钦点了状元。至于真正的会元是谁,史料上因为没有记载,周楠也无从知晓。

这个申时行还好乡试的时候没有拿第一,否则,那就是继成化年首辅商相公之后又一个大三元了,那又是何等的荣耀。

今日殿试对朝廷百官来说是一件好事,这地方已经被会士们占领了,大伙儿自然也不用过来上早朝,天气尚凉,在家睡懒觉多痛快。

“看来,今年的状元人选已经定了。”在周楠身边,一个考生低声说。

周楠心中好奇:“定了吗,谁呀?”

“还能是谁,自然是走在最前头的徐汝默。”那人看了看申时行,眼神且羡且嫉。

其实,殿试入场顺序并不是说会元就得走在最前头。有的时候是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有的时候则是按照省份一省一省的新人顺序进入。

今日申时行被安排在最前面领头,显然朝廷已经认可了他是一众会士之首。

又有一人插嘴,小声道:“徐汝默敦厚君子,又拿了第一,朝廷点他为状元,难道不可以的吗?”

“也是,徐时行本就是苏州名士,得状元也没有什么话好讲,谁叫咱们技不如人呢?”那人叹息一声:“今日是个欢喜的日子,可我们这些走在中间两头不靠,最是恼火。”

“是啊!”身边的人都低低叹息。

听他这么一说,周楠立即明白。其实,今天这一群会士总体来说分为四个档次。最高档次自然是以申时行、王锡爵他们为代表的可以竞争一甲前三的精英中的精英。二等则是前一百名有望考进翰林院做庶吉士的人。你也别小看庶吉士,将来可是有资格做宰辅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居正。

最差一挡就是拍在后一百名的像徐养大那样,翰林无望,估计考完这两场就要派去六部观政三年。实习期满,直接下到地方做个七品知县。至于将来的在仕途上能够走多远,全凭造化。但因为没有翰林身份,头上始终横亘着一张透明天花板,一个知府到头。运气好,或许可以当一两任没多少权力的省布政使然后退休。

这群人今天就来是开开眼界的,无欲无求,当做一次旅行。毕竟,以他们将来的成就,将来能够进皇城见到天子的机会估计也不多。

最尴尬的就是周楠他们这种夹在中间的考生,努力一把或许能考中庶吉士。但有更大可能是滑到最下面一档去。

几个人小心地议论起来,惊动了礼部的官员。

他们回头看了一眼,想要呵斥,可看了看周楠,却闭上了嘴巴。

礼部是徐阶的基本盘,里面大多是徐首辅的门生故吏。现在的礼部尚书严讷好象和周楠关系密切,周大人倒是不好惹。

哎,周大人啊,你就不能小声些吗,不要让咱们为难啊!

走在前面的徐时行回过头来,责备地看了正在说话的同年一眼。

几个进士不痛快了,狠狠地盯回去,口中小声嘀咕:“神气什么呀,这不是还没点状元吗?”

申时行是个老实人,顿时脸一红,将头转开。

首节 上一节 594/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