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352节

就在大家想着如何收复幽州的时候,李璟麾下大将,号称人屠的李乔猛然之间率领大军出河东路,进攻永兴军路,李璟悍然兴兵造反了,在这之前,李璟进攻过云州,进攻过草原,攻打过幽州,但是这些以前都是敌人的地盘,李璟这是在为国建立功勋,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李璟进入关中,就等于兴兵造反了。

“李璟这个恶贼现在总算是露出了本来面目,我早知道他要造反了,现在好了,李璟十万大军正在进攻关中,可是朝廷到现在还没有兵马支援关中,西军现在还陷在幽州,难道就这样看着永兴军路落入李璟之手不成?”政事堂内,王黼面色不好看,李璟大军的突然出兵也就算了,关键李璟大军的所向披靡,瞬间渡过了黄河,一下子让汴京城中的大官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关中的那些贼子们居然接应李贼大军,这些贼子都该杀。”杨戬双目中闪烁着杀机,说道:“眼下这件事情官家还不知道,若是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处罚我等呢!”

“官家还不知道?”钟中眼珠转动,忍不椎道:“如此大事,怎么可以瞒着官家呢?”

“不瞒着,难道现在就去坏了官家的性质?”杨戬扫了钟中一眼,说道:“再说,现在关中没有兵马,就算是将此事禀报官家又能如何?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宿元景抓紧时间,让张迪立刻起兵进攻河东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传令关中,让当地的豪强、乡绅一起抵挡李璟大军的进入,就算是留下一个残破的关中,也不能让李璟得到一个太平安稳的关中。”

“不错,不错。”钟中连连点头,他看着手上的名单,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上面有许多人的名字他都很熟悉,因为这些都是终南会的人,在李璟崛起之前,关东盟和终南会的冲突不明显,顶多也就是在商业上的矛盾而已,但是在李璟崛起之后,矛盾就变的突出起来,钟中知道终南会的许多人都已经进入李璟麾下,虽然暂时不怎么突出,有的人只是县令、县丞级别,有的人甚至还只是读书人,可是这预示着,在十几年后,李璟麾下终南会的力量将会增加许多,同样,也会给关东盟带来冲击,彼此之间的实力将会有巨大的变化。

“是不是关东盟也要派人进入其中。”钟中眼珠转动,眼下的情况,他已经感觉到宋室很是危险,不仅仅是关中缺少军队,就算是蜀中乃是河北都没有足够多的兵马。虽然宿元景和张迪两人之间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可是钟中对张迪并没有信心。他猛然之间叹了口气,什么时候偌大的宋室居然面对李璟没有抵抗之力了。

“不管怎么样,还是要遴勋军,让人领兵前往关中,现在西军大多数都是在幽州,朝廷可以抽调其中的将领,诸如种师道、姚平仲等大将统帅禁军前往。”吴敏想了想,又说道:“还有就是关中的豪强、士绅都可以奋起反击,朝廷根据其战功授予其官职。”

一边的李纲等人听了顿时叹了口气,可以想的出来,此事一旦形成圣旨,传之关中,关中将会是一片沸腾,也不知道有多少野心家都会为之欢欣鼓舞,关中大地将会烽烟四起,日后就算朝廷再收复关中,也必定是残破不堪的关中,关中百姓也不知道会损失多少。

“从此关中多事了。”钟中扫了众人一眼,心中微微一阵叹息,他缓缓的站起身来,慢悠悠的出了皇宫,径自上了马车,靠在车厢上,脑海之中却是想着如何佣面前的情况,李璟崛起已经成了定局,关东盟下一步如何行动,这些都是钟中将要考虑的事情。

“大人,崔大人来了。”他刚刚下车,就见自己的儿子迎了上来,他口中的崔大人指的是太子中允崔元礼,崔元度乃是仁宗年间礼部郎中崔遵度的孙子,晚唐时期,中原大乱,无论是清河崔氏还是博陵崔氏,除掉小部分仍然留守中原之外,其余的人都南迁,但是在他们根底里,还是认为自己是世家的一员。

“世叔。”刚刚进入大厅,就见一个中年人迎了上来。

“元礼,看样子,你是知道了?”钟中见他脸色,就知道崔元礼已经知晓关中之事,就招呼崔元礼坐了下来,他叹息道:“李璟大势已成,非我等能够遏制的了。根据可靠消息,终南会有许多人都已经将自己的子嗣送入李璟麾下,或者是太原学府,或是县令、县丞等等,这些人现在虽然都不能进入核心,但是十年之后呢?但是世家大族与平常人不一样,他们有的是时间,你看看这么多年,多少王朝都已经消失,甚至连赵氏王朝也有可能灭亡,但是我们世家大族虽然经历了不少的危难,可仍然立足天地之间,随时都能恢复往日的荣光,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

“世叔的意思是我等用归顺李璟,和李璟在一起,恢复昔日的荣光。”崔元礼脸上顿时露出兴奋之色,说道:“卸最担心的就是李璟不能接受我等,想他的土地政策与我等截然不同啊!”这一点崔元礼不说,钟中也明白崔元礼所说的内容,不过就是土地而已,这是世家赖以生存的根本,当年的许多世家大族,现在拥有的土地虽然很多,但远不如以前,更多的是拥有名望、金钱而已。

“现在自然是我等求着他,以后大家的力量恢复之后,就是他求着我们了。”钟中不在意的说道。

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一章 收复长安

太原城,上至李甫、公孙胜等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是倾巢而出,不管是厌恶李璟的,或者是喜欢李璟的,这个时候都聚集在城门之下,街道之上,更是有无数的百姓蜂拥而至,这也给了近卫军防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王上连续攻下云州、草原,再加上幽州,洗刷了百余年来汉人的耻辱,这个时候仅仅是称王,我认为是不够的,等拿下了关中,我等一起上书如何?”李甫笑呵呵的说道。

“就怕王上不会同意的。”张孝纯面色微微一变,他现在对李璟的感官是十分复杂的,在欣赏李璟的功绩的同时,但是对于的桀骜不逊与野心十分不满,这次自立为王更是如此,但是他更加知道,现在自己已经上了李璟的贼船,想下来是不可能的。

“来了,来了。王上来了。”不远处的军机挫武笑呵呵的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说道。他正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麒麟阁虽然定下了官袍,也呈送给李璟,但是李璟并没有批复,众人穿着还显得比较随便。

李甫和张孝纯两人也看见远葱一队人马缓缓而来,脸上也变的严肃起来,一边的士兵早就开始督导附近的百姓,人群之中也有不少的暗卫,时刻心着这些百姓,生怕这里面有刺客出现。

“走,我等去迎接王上●官,快奏乐,咦!等等!”李甫整理了一下衣冠,正待迎上去,忽然发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却见前列的并排而走的士兵身着黑色的盔甲,手上却是捧着木盒子,脸色顿时肃穆起来。

“魂兮归来j兮归来!”猛然之间护卫李璟的近卫军一声怒吼,声音盖过了音乐声,一下子让迎接李璟的李甫等人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魂兮归来!”好歹王璞见多识广,知道这些木盒子之中所藏的是什么,赶紧大声喊了起来,苍老的声音划破了苍穹,身后李甫等人纷纷大呼,然后就是太原的士绅,最后就是整个太原城的百姓,有的人已经失声痛哭,这里面有些战死的士兵是他们的是亲人,但是不管怎么样,一个战死的士兵能有如此礼遇,已经让他们告慰九泉之下了。

“臣等拜见王上。”数万骨灰盒之后,是李璟身着黑色的盔甲,李甫等人赶紧上前拜见。

“大家都起来吧b段时间本王不在太原,诸位辛苦了,勤政殿设宴。”李璟看了众人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与当初大秀三五只不一样,这个时候自己手下的人马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或是文官或是武将,大势已成,只要努力经营下去,大唐就宛若是一个初升的太阳,绝对不是江河日下的宋室可以比拟的。

“王上万年无期。”也不知道是谁首先喊了出来,太原城的上空顿时响起了一阵阵欢呼声☆璟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顿时多了起来。

“王上,王上,急报,急报。”正行走间,远葱一骑兵冲了过来,李大牛等人赶紧率领近卫军迎了上去⌒细检查了一遍,才将信使带了过来。

“王上,李乔将军的捷报。”信使拜倒在地,大声说道:“王上,李乔将军已经进入京兆府,恢复旧都。”李璟及其手下,都认为自己是大唐正统,自然称呼长安城为旧都。

“长安,收复了。”李璟接过捷报,看着上面的一切,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大将军李乔在京兆府守将杜宪的接应下,进入京兆府,彻底宣布李璟正是拥有关中大地,李乔从出兵到占据京兆府,两个月不到,就已经达到了此次行军的目的,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行军途中,可以说说,行军速度之快,让人震惊。

长安城对于李璟来说,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进攻西夏,进攻西夏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草原进攻,进攻兵马损失惨重的黑山威更司是最好的疡,但是长安乃是前朝皇室的都城,是汉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李璟以前唐后人自居,长安城就是旧都。收复了旧都,就代表着李璟地位的正统。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王璞虽然是老人,但脑袋转的却是很快,一下子就感觉到李璟言语中的意思,也瞬间想到了长安对于李璟的象征意义,赶紧恭贺道,其他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也都上前恭贺。

“改京兆府为长安,恢复前唐旧称。”李璟想也不想,就说道:“册封王长子李定北为长安侯。”这是李璟第一册封的侯爵,虽然仅仅是一个侯爵,但是第一个册封的是王长子,这里面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殿下英明。”李甫脸上顿时露出欢喜之色,李璟的一举一动,都在说明他这是在恢复当年前唐的威风,对于陇西李氏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

莫说是李璟身边的李甫,就是不远处的李汉,甚至在人群之中的李霄听了李璟的旨意之后,心中都很惊讶,忍不宗心里深纯出一丝自豪来。当然也有一些有心人已经听出了李璟对王长子的爱护,李璟现在儿子不少,第一个受到册封的就是李定北,被册封的地方还是长安这个很有意义的地方。

“传令下去,今日宵禁塞,全城狂欢。”李璟翻身上马,招呼众人说道。

“遵旨。”周渊不敢怠慢,赶紧应道。

大军缓缓而行,但热闹却没有消息,今日可以说是双喜临门,李璟收复关中,就代表李璟麾下的子民们将会继续过上太平的日子。

唐王宫前,刚刚晋升为唐王后的兰蔻带着柴二娘等一干内宅女子,以及王长子李定北等李璟的儿女们站在宫门前迎接,兰蔻等人已经很久都没有见到李璟,再次见到李璟的时候,李璟的身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臣妾等拜见王上。”兰蔻一身盛装,见李璟下了战马,赶紧领着众人拜道。

“王后,免礼,都起来吧!”李璟望着眼前的莺莺燕燕,脸上顿时露出满意之色,他奋战疆场,实际上,不就是为了眼前的一切吗?

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金人动静

会宁府,当年的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建立了金国,现在距离完颜阿骨打才不过数月之久,最新极为的即位的乃是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在完颜阿骨打当皇帝的时候,吴乞买就已经是主掌国政,一般是阿骨打领军作战,吴乞买经营后方,两者配合的天衣无缝,兄弟两人齐心协力,才有了今日的金国,在消灭辽国之后,金国的势力得到了膨胀,尤其是得到黄龙府的钱财之后,金国的力量更是增加了许多。

若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金国也许就是第二个辽国,甚至比辽国更加的强盛。可惜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作为金人的统帅完颜阿骨打居然怖,这对金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幸亏吴乞买在经过威望很高,这才完成了两代皇帝的交接。

但是摆在吴乞买面前的事情同样很多,阿骨打虽然是怖的,可是直接造成阿骨打之死的却是李璟,更不要说幽州之战,金人损失三万人之多,这使得金人将军们无时无刻不在叫嚣着报仇。吴乞买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彻底解决李璟之后,才能坐稳这个皇帝宝座。

“宗干,你经历过幽州之战,幽州之战到底如何,我金人损失三万之众,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现在朝中都要求兴兵南下,彻底解决李璟,你怎么看?”吴乞买望着身边的年轻人,面色和蔼。可以说,吴乞买和阿骨打是两种人,阿骨打具有强烈的进攻性,但是吴乞买却是将锋芒藏在体内。

“陛下不准备进攻李璟?”完颜宗干忍不椎道。

吴乞买并没有说话,实际上,这个时候并不是进攻李璟的最佳时机,但是吴乞买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太多的权力。这一点是和金人的制度有很大关系。在阿骨打还没有称帝之前,阿骨打就将存在于生女真大军事联盟下的都孛堇、国相、孛堇议事会,改组为参主朝政、共议国事的最高权力机构——勃极烈制度。勃极烈制度虽然是皇权的辅助机构,但同样的限制了皇权,现在勃极烈分别由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杲∠班勃极烈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主掌军事,虽然四人对他很是配合,但仍然让他感觉到不舒服。

“最起码现在这段时间不适合,李璟还没有和宋人厮杀,中原还没有陷入战争的泥潭。”吴乞买曳说道。既然他做了皇帝,自然是要为自己的皇位负责。

“这个时候还不是进攻李璟的最佳时机。”吴乞买想了想说道:“并且朕还需要李璟。击败一个李璟,也就是一个李璟而已,朕需要的是中原。”

首节 上一节 352/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