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354节

“摆明着是来看我们两败俱伤的,可笑的是朝廷,还真的以为金人会履行约定,一次联军已经让对方看出了朝廷的虚实,人家随时都会盯着你这块肥肉,朝廷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危险,还想着和金人联合。真是愚蠢。”王璞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这天下人都是如此,尤其是蔡京这些人,他们瞧不起武将,自以为能够掌握武将的生死,却不知道,那只是自家的武将而已,面对的是金人这样的豺狼,蔡京老胳膊老腿的,金人也是他能够掌握的。”张孝纯心中生出一丝怒火。若是蔡京这样的臣子,现在的天下哪里会变成如此模样。

李璟笑呵呵的点了点头,正待说话,忽然看见李甫走了进来,脸上还露出喜色,只见他跪倒在地,大声说道:“王上,恭喜王上,贺喜王上,陇西李氏族长李霄前日前往献陵祭拜的时候,见献陵光芒闪烁,龙吟之声连绵不绝,此人上前发现宝顶之上有宝剑一柄,宛若是龙泉剑,当下不敢怠慢,赶紧呈献给王上,现在其人就在外面候旨。”

“龙泉剑?”王璞猛的站起身来,双目赤红,大声说道:“李大人,可是当初高祖皇帝佩剑龙泉剑?”

“正是此剑。”李甫得意的说道:“此剑乃是人主之剑,大义之剑,今日为李霄进贡,说明王上乃是天命所归。”

“呵呵,只是一柄佩剑而已,因为高祖皇帝而得名。”李璟心中一阵欢喜,但是脸上还露出一丝矜持,说道:“本王出身陇西李氏,也久闻此剑,只是没有想到此剑仍然留在陇西李氏。”

“王上继承大唐雄风,骨子里流淌的是高祖皇帝的鲜血,如今号令四方,当需要王者之剑,龙泉这个时候出世,正是说明王上当开创大唐万世。”王璞忍不住大声说道⊥是张孝纯脸上也露出激动之色,他记得有传言,龙泉剑已经陪葬献陵,或者是陪葬昭陵,不可能出现在世上,现在在这个时候,居然有龙泉现世,莫非此子真的是真龙天子不成?张孝纯望着李璟,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复杂。

“传。”李璟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奥秘,但却不会说出来,这个时代,有的时候,需要一些神即包装自己,使得自己拥有大义。

正文卷 第六百三十四章 王世子

“草民李霄拜见王上,王上万年无期。”李霄手捧龙泉剑大踏步走入大殿之中,公孙胜看着宝剑一眼,轻轻的上前将悬挂在墙壁上的地图遮了起来,就算以后成为宗正又如何?李璟需要的是大义,这个宗正也只是一个泥菩萨,随时都能放弃的。

“龙泉剑?”李璟走上前,将龙泉剑抓在手中,丝毫没有看一边的李霄一眼。

李霄面色阴沉,他乃是李氏的族长,这个时候亲自来进献龙泉剑,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过厨已,李璟得大义,李霄得宗正之位。按照道理,李璟应该给予自己礼遇,没想到李璟连看都没有看自己一眼,就将龙泉剑融手中。

虽然说是如此,李霄也只能是将这份屈辱掩藏在心里,低声解释道:“王上,原本龙泉剑被称之为七星龙裕,当初欧冶子在七星潭边逐渐,所以有七星之名,您看,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所以叫做七星龙裕,只是避高皇帝讳,所以叫做龙泉剑。”

“天子一方面是上天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是天下的儿子,所谓的避尊者讳,哪里有那么重要,上古圣皇都没有这样的规矩,以后我大唐也不必如此,这柄宝剑还是叫七星龙裕吧!”李璟皱着眉头说道。

一方面,李璟不喜欢龙泉剑这样的名字,太普通了,自然不如叫七星龙源的好听,来的高大上,另一方面因为皇帝的尊称,让天下人都避讳,写的时候缺笔,或者用其他的名字来代替,甚至都不允许同名的现象出现,李璟认为这是不人道的行为。

张孝纯正待说话,却见王璞朝他曳,只能是将心中的反对收了回去,静静的站在一边,不在说话。

李璟自然不知道两人的模样,他将七星龙裕收了起来,打量着李霄一眼,说道:“既然你是陇西李氏的人,按照宗族的规矩,你是本王的大伯,当这个宗正之位倒是很合适的,从今日起,你就为宗正吧!”

“臣谢过王上。”李霄听了之后,心中大喜,万般算计,总算是得到这份官职,想到自己的付出,想到自己儿子之死,他心中顿时生出了无限的感慨,还有一丝愤怒,自己做了宗正,居然没有册封自己的爵位,不说像李应那样封一个穆王,好歹一个侯爵总是有的吧!连一个爵位都没有,仅仅只是一个宗正,传扬出去不是让世人笑话的吗?他好像已经看到了身边的几个人脸上的戏虐之色。

“西夏公主李青萝已经在来太原的路上了,此事恐怕需要宗正亲自走一遭,迎接西夏公主入中原。”李璟忽然说道:“虽然西夏公主也只是来做一个偏妃的,但我中原到底是礼仪之邦,不能让人酗了中原,由宗正亲自前往迎接是最好了。”

“王上圣明,王上还需要稳住西夏,让我等专心应付朝廷,西夏还不能出问题,否则的话,只需随便派出一名官员就可以了,所以这次恐怕需要宗正大人亲自走一遭了。”公孙胜眼珠转动,笑呵呵的说道:“王上,臣以为我们这个时候应该举行一尝大的仪式,欢迎公主的到来,毕竟已经和亲了,王上和西夏也算是兄弟之交,王上未来一段时间大军都要是要对付朝廷,西夏也算是我等一个比较安稳的后方。”

“不错,公孙先生所言甚是。”李璟点了点头,对李霄说道:“此事关系到我李氏江山社稷,就不用劳烦其他人了,由宗正亲自迎亲,屯田侍郎李汉在城中准备一番。宗正以为如何?”

“臣遵旨。”李霄面皮一阵颤抖,他是来撬动李璟江山的,可不是帮助李璟的,拿着钱不干活是最好的,哪里想到,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宗正,一上任就给他做一个迎亲使,简直是奇耻大辱。一开始他就是想着拒绝,但是想到自己的七星龙裕已经献给李璟了,现在若是反悔,恐怕一切都拿不回来了,想到这里李霄只能是忍了下来。

“有点意思,就这样的,还能忍下来。”李璟望着李霄离去的背影,笑呵呵的对身边的众人说道:“你们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忍下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是忠臣吗?”

“若不是忠臣,那就是奸臣,老臣以为,这个新出炉的宗正大人,恐怕是另有所图吧!”王璞笑呵呵的说道:“毕竟以前是陇西李氏的家主,再怎么有钱,但不是王族,现在却是王上认可的王族,有些事情不适合大臣们参与的事情,他这个宗正却有机会参与了。”

“王老先生的意思是?”李璟听得出来,王璞言语之中或许是在说李霄,但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这个决定可不是好下的。

“王上,如今王后已经确立,当立王世子,臣等请王上立王世子,以确定王室传承。”张孝纯也出演说道。

“本王年纪轻轻,现在确定王世子是不是早了一些?”李璟重新坐了下来,众人的意思不在乎拥立之功,这些年纪还在自己之上,就算这些人都死干净了,自己也不会死的。众人只是想着唐军的安全,免得出了意外之后,自己的势力分崩离析,众人也不会有好下场。

“王上可知道孙策?老臣以为王上如同江东小霸王,王上每战必定冲锋陷阵,臣等知道王上神勇,但弓矢不长眼睛。王上,这万一?还请王上早定王世子。”王璞正容说道。

“还请王上早定王世子。”张孝纯等人纷纷出言说道,就是公孙胜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王上,这王世子是王世子,并非太子。”李甫见李璟还有一些迟疑,忍不住劝说道:“王上现在虽然拥有大义,但并不代表,王上的儿子也是如此,王位也并非父子传承的,宋室江山不就是如此吗?当年宋太祖若是早日立下太子,哪里有宋太宗什么事情?或许,那个时候宋室江山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好,既然诸位都有如此看法,传旨下去,册封王长子李定北为王世子。祭告天地、宗庙。”李璟想了想,还是决定册封王世子。这些人说的有道理,弓箭不长眼睛,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倒霉,恐怕自己打下来的疆土只能是便宜了别人。

“臣等遵旨。”王黼等人脸上顿时露出欢喜之色。

正文卷 第六百三十五章 窝里斗

“着实可恶,梁师成等人隐瞒了关中之事,到现在父皇还不知道关中已经失守,私自下令关中的富户造反,就算日后我们得到关中也将是一个残破的关中。”赵桓在大厅内走来走去,有些不满的说道。

“殿下,这不仅仅是梁师成等人的意思,甚至老臣等人都有这个一丝。”钟中苦笑道:“李璟势大,姚平仲现在还没有来到禁军就任,一旦让陛下知道这件事情,恐怕陛下震怒,随便选上一位将军,征讨关中,弄不好会出大事的。”

“是啊!殿下,梁师成等人虽然可恶,但是毕竟眼下局势如此,否则的话,郑大人也不会和梁师成等人联合在一起了。”郑观音摸着肚子,美目流转,笑吟吟的说道。

“哎,郑卿,本宫帮你瞒住了,就怕郓王和康王他们会出手,将此事告知父皇,虽然你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就怕父皇不能理解啊!”赵桓眼珠转动说道。

“哼,群臣的意见就算是陛下也要认真考虑一番,无论是郓王也好,或者是康王也好,一旦将此事告诉陛下,如何能在群臣面前立足?”钟中不在意的说道。这些大臣们虽然彼此之间有争斗,但这个时候,面对李璟都是万众一心,一心想要将李璟击败,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李璟的政策会损黑人的利益。

赵桓脸上闪过一丝阴沉,忍不椎道:“都怪王黼那个家伙,若不是他劝说父皇征辽,哪里会出现关中空虚,三十万大军无论是放在河北也好,或者是关中也好,李璟哪里有这个胆子进攻关中。”

钟中听了面色一动,摸着胡须点了点头,实际上当初对是不是联合金人夺饶州,朝廷内部是分两种意见的,有许多人都是反对的,唯独童贯、王黼等人是赞同的,他们想要的就是功勋,现在幽州还没有夺嚷来,朝廷更是损失了近三十万大军,耗费无数的钱粮,更不要说,因为三十万西军离开关中之地,使得关中空虚,李璟轻松拿下关中,使得他自立为唐王变的更加名正言顺。

“这件事情,臣以为殿下不能轻举妄动,进攻幽州当初殿下是反对,唯一支持此事乃是王黼。”钟中笑呵呵的说道:“王黼此人阴险狡诈,无恶不作,京中的那些太学士们早就反感此人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正义之士,愿意为国锄奸。殿下不如稍等上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听说王黼和梁师成关系不错,现在进出两家府邸,都不用走正门,直接经过耳门就可以了。”郑观音忍不椎道:“官家可是视梁师成为肱骨,这样能除掉王黼吗?”

“若仅仅以为幽州之事,或许还真的不能将其如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加上这件事情,官家岂会相信此人。殿下,您就等着王黼奸贼丢官去职吧!”钟中站起身来,颤巍巍的告辞而去。

“殿下,这又是为何?”郑观音嘟囔着徐,对赵桓撒娇道。

“这件事情就不要说了,你也不要问了⊥当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记住了吗?”赵桓眼珠转动,曳说道:“你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好生养胎,最好能生一个王子来。”赵桓好像想到了什么,面色阴晴不定。

“是。”郑观音低着头,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等去了王黼之后,我等就出去踏青。”赵桓想到钟中临走时候的样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他也没有想到因为李璟的出现,居然能够帮助自己解决这么多的麻烦,他想了想,说道:“你去宫中见见母后,和柔福说说话,就说太子哥哥无能,她喜欢长安锦恐怕是不能给她找到了。”

郑观音面色一动,顿时知道赵桓心中的含义,赶紧应了一声,这样的事情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甚至已经做过许多次了。

王贵妃处,赵佶风轻云淡,在王贵妃服侍下,喝了一口清汤,吃了一口五彩锦鸡,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按照道理这个时候柔福都过来请安了,今日怎么未曾见到?”

“嬛嬛正在闹脾气呢0段时间太子答应她从长安弄一匹长安锦来,可是昨天郑观音说,这长安锦恐怕是弄不到了。所以正在生气呢!”王贵妃笑道:“实际上,这长安锦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不如蜀锦和苏杭的丝绸好看。您看,臣妾这一身,就是用苏杭的丝绸织的,光滑如同剪一样。”王贵妃十分得意的扬起手臂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54/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