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404节

“是。”王黼不敢怠慢,赶紧指挥一边的太监宫女,膛赵桓进了侧殿,半响之后,就见赵桓身上披着一件龙袍被人抬了出来。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黼一见赵桓身披龙袍,想也不想,就拜倒在地,山呼万岁,在他身后,诸如蔡京、李邦彦、李纲等人纷纷也拜倒在后。山呼万岁,一时间整个垂拱殿内万岁之声连绵不绝,传之甚远。

“真的完了。”杨戬在宫城之外,听着皇宫内的山呼之声,一下子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真的是完了,和梁师成不一样,梁师成是站在赵桓这一边的,可是自己却一直想着帮助赵楷登基,现在赵桓登基之后,第一个要杀的肯定是自己。

“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是要陷寡人于不义吗?”一阵阵山呼之声,震动山河,将赵桓从昏迷中惊醒过来,或许他自己就是从来没有昏迷过,这个时候面对众人的山呼声,也不得不清醒过来。只是看到自己身上的龙袍之后,更是失声痛哭起来。

这个时候的他,心情是很郁闷的,哭起来的时候也是真心实意,金人即将兵临城下,这个时候登基称帝,简直就是要了自己的性命,自己的能耐哪里能力挽狂澜。虽然帝王之位距离自己很近,充满着诱惑,可是这个时候的他,根本就不想登基。

“皇儿也已经长大成人了,当了十年的太子,对国事也是了如指掌,父皇已经老了,国事繁重,渐渐力不从心,若是再呆在帝位上,就会坏了国家大事,世人说朕荒唐倒没有关系,但是朕不能因为自己的老迈而葬送了祖宗的基业。”赵佶面带笑容,亲自将赵桓搀扶起来,在赵桓不可置信的神色当中,将他搀扶到了皇位,又将一边的玉玺交给赵桓。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纲等人见了之后,顿时一阵山呼万岁。赵桓就这样不知所措的,带着复杂的心情登上了皇位,虽然面对群臣,河山掌握在手中,但是赵桓没有任何兴奋之色。因为金人已经兵临城下。

赵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垂拱殿,朝堂的事情已经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最起码现在没有任何关系,梁师成跟在身边,低声说道:“官家,船只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官家一声令下,就能离开汴京。只是?”

“走水门,过运河,金人的铁骑虽然厉害,但针对的也是汴京城,不会在这个时候追击我们的,我们还是有机会的。”赵佶想也不想,就对梁师成说道:“人数要少一些,随扈的大臣们也要仔细挑选,不能太多,这样会影响行军速度。”

“是。”梁师成不敢怠慢,心中盘算这哪些人用带,哪些人不用带。别人不知道赵佶心中的打算,但是他却知道,想蔡京等这样的大臣,都是赵佶的心腹,自然是要走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他自己,梁师成想了想,说道:“陛下,若是这边的大臣们都走了,京中恐怕就无人了,仆臣愿意留在这里,为陛下打探消息。”

赵佶面色一愣,看着梁师成一眼,一丝复杂之色一闪而过,点了点头,说道:“也只有你这个老家伙忠心耿耿,这样也好,你与新皇交好,与杨戬他们不一样,想来你留在京师,新皇也不会说什么的。”赵佶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想要****,京中就需要留下人手,眼前的梁师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疡。与赵桓交好,甚至帮助了赵桓许多次,也只有这样的人留在京师,才能帮助自己传递许多信息。

“谢陛下。”梁师成顿时松了一口气,和赵佶所想像的不一样,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赵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自己。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桓登基就意味着赵佶身边的大臣们失去了恩宠,自己留在京师,或许凭借着昔日和赵桓的一点交情,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只是这一切不能说出来,否则的话,如何能左右逢源?

“母妃,现在太子已经登基,父皇已经退位,您这边?”一处宫殿之中,赵构恭敬的对一个美妇说道。

“还能怎么样?”韦妃平静的说道:“我虽然为妃,但是官家已经多年没有来我这边了,日后青灯古佛而已,有时间你来看看为娘,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韦妃目光闪烁,不经意中,一个雄壮的身躯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脸颊上顿时出现了一丝红润,但很快就消失了无影无踪,继续恢复到原来清冷的模样。

正文卷 第九百九十九章 出逃

“母妃,现在太子已经登基,恐怕会对孩儿不利。”赵构苦笑道。他也没有想到,金人会来的这么快,原以为赵佶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可是赵佶会在夜里禅让皇位,让他的一切准备都已经付之东流,甚至有可能引起了赵桓的注意。大家都是聪明人,赵构并不认为自己的一番表演会让赵桓相信,从今天赵桓召集的人马中,就能看的出来,赵桓实际上并不相信自己,这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那又如何?只要你没有其他的心思,难道他还会杀了你不成?”韦妃曳说道:“更何况,这个天下当家的人还是你的父皇,至于新皇,你认为他还有多少的权力不成?你父皇在位数十年,现在只是禅让皇位,不是驾崩,新皇毫无威仪,世人只是会害怕你的父皇,而不会忠于你的兄长。”

“儿臣明白了。”赵构赶紧说道。

“你先回去吧!毕竟你已经成年,在宫里呆着有些不妥。”韦妃招呼自己的儿子说道,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是皇宫大内,还是要心一二。

“是。”赵构正待离开,忽然见韦妃贴身太监走了进来,在韦妃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韦妃顿时面色微微一变,最后化成了一声长叹,他忍不庄问道:“母妃,可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你的父皇准备巡视江南,今夜就走。”韦妃想了想,对赵构说道:“京畿之地,显然不是你呆的地方了,你今夜立刻跟随你的父皇,离开京畿。”

“什么,巡视江南?”赵构听了面色一变,他不是傻子,赵佶所谓的巡视江南,恐怕是要逃离汴京,难怪他要在这个时候就急急忙忙的将皇位传给了赵桓,甚至连祭祀天地都没有,原因就是因为金人即将杀到汴京来,所以才会如此。

只是金人即将到来,整个汴京城都是在混乱不安之中,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有赵佶这样的人来坐镇汴京,稳定汴京民心,赵佶不发挥一丝作用也就算了,居然带头离开汴京城,这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原本就不怎么稳定的汴京民心将会瞬间崩塌,许多富户、大员甚至大臣们都会紧随其后,离开汴京城。

“不错,正是要巡视江南,除掉郑皇后之外,其余的后妃大臣们都会留在汴京。”韦妃捏紧了手中的绣帕,脸上闪烁着一丝阴沉,赵佶这是在逃跑,可是逃跑的时候却是将自己留在汴京,这让韦妃心中如何不怒。

“父皇连母妃都留在这里,更不要说儿臣了,儿臣肯定也会留在汴京的,嘿嘿,倒是新皇,刚刚即位,就出现这种事情,道君皇帝一旦离开汴京,整个汴京城都会变动,防守汴京更是无从谈起,难怪父皇急急忙忙的将皇位传给太子了,原来早就有了算计。”赵构嘿嘿的笑了起来,猛然之间又想到了什么,顿时笑道:“不行,我得要去劝说一下父皇,最起码也要做给新皇看看⊥算他走,看看能不能将母妃也带走。”说着朝韦妃拜了一下,这才退了下去。

垂拱殿内,刚刚等上皇位的赵桓兴奋之情还没有消失,就接到消息,赵佶已经率领蔡京、杨戬、王黼等大臣准备从水门离开汴京,前往江南巡视,一下子就好像是晴天霹雳一样,震动了赵桓。

“他,父皇他想干什么?”赵桓一下子傻了,坐在宝座上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好歹也是当了十年的太子,也懂得一些军国大事,知道眼下金人已经突袭至汴京城下,汴京城最需要的就是稳定,民心稳定、军心稳定,上下一心,才能薄汴京城,可是赵佶在这个时候离开汴京城,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陛下,此事不能等待,立刻前往水门,劝阻太上皇,这个时候,一旦太上皇离开汴京城,整个汴京城群龙无首,又如何能抵挡金人的进攻。”李纲首先反应过来,大声说道:“京中百姓一旦知道此事,又如何能抗金。”

“李大人所言甚是,陛下,此事只有陛下亲自前往,才能劝阻太上皇,二来,就算留不撰上皇,陛下也用让天下人都看见陛下坚守汴京之心,这样就算是没有太上皇,有陛下在,也照样能稳定军心。”钟中瞪了李纲一眼,这个家伙实在是不会说话,什么是群龙无首,有天子在,那就是群龙有首。

“对,对。”赵桓反应过来,赶紧命人准备仪仗朝水门而去。钟中说的有道理,不管赵佶会不会留下,他都要做一个姿态,向天下人做一个姿态。

水门之下,乱糟糟的一片,大家不是傻子,赵佶这边一动,蔡京、杨戬等亲信大臣带着家眷也跟随赵佶一起,朝江南而去,大队人马护卫左右,船只就有数百艘,浩浩荡荡,拥挤在水门之下,不过盏茶时间,道君皇帝即将离开汴京巡视江南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汴京城,汴京城一阵大乱,一些家财万贯的人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也都有纷纷收拾行装,带着家人朝水门而来,准备跟随赵佶离开汴京。

“荒唐,荒唐。”李纲掌管禁军,望着水门乱糟糟的情况,老脸上一片阴沉,这一切都是道君皇帝鼓捣出来的,否则的话,岂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皇帝陛下驾到。”身边的禁军大声呐喊,声震如雷,在夜空中响起,刀枪林立,寒光闪烁,这才将码头上的混乱给制止了,那些如狼似虎的禁军勉强开出了一条道路来,让赵桓的銮驾朝水中的龙舟行来。

龙舟之上,赵佶看见远处的銮驾,脸上顿时露出复杂之色,他并不想离开汴京,但是面对如狼似虎的兵马,他没有任何办法,最起码,也要保证大宋江山的传承,若是汴京城破,还需要他在江南建立新的朝廷,当下对身边的内侍招了招手,轻声说了两句。内侍连连点头,出了龙舟。

“陛下,太上皇说了,他到江南游玩两天之后就会回来,您现在已经是天子,天下的大事就依靠您来决断了~上皇已经是闲云野鹤,江山对于太上皇来说,已经是昨日之事。”内侍来到赵桓面前,将赵佶的话赶紧说了一遍。

正文卷 第一千章 同心协力

“金人大军压境,汴京城需要太上皇坐镇,这个时候,太上皇离开京师,京师必定动荡,满朝文武又如何能抵御强敌?”赵桓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恼怒之色,死死的盯着不远处的龙舟,恨不得现在就走上去质问对方。

“陛下已经是大宋之主,有陛下在汴京,汴京城自然是稳若泰山,太上皇在与不在实际上都没有任何关系,陛下,还是请回吧!”远处梁师成走了过来,脸上露出一丝怜悯之色。他知道这个时候赵佶离开汴京,对刚刚即位的皇帝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但是遭遇这种情况,梁师成也没有任何办法。

“太傅,你看这码头上?”李纲忍不篆目而视,大声说到:“太上皇离开京师,大张旗鼓,京十中的百姓,拖家带口,这个时候都想着离开京师,在他们眼中,连太上皇都对汴京防御没有任何把握,更不要是其他人了,新皇刚刚登基,尚无威仪,如何能服天下苍生,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太上皇坐镇的时候,太上皇却远离京师,如何了得?”

赵桓听了点点头,心中虽然对李纲有些不满,但在这个时候,对李纲的芋好了许多。只是望着远处的龙舟,心中一阵愤懑,却没有任何办法。

“龙舟已经启程了。”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呐喊声,却见硕大的龙舟正在缓缓而行,逐渐驶出码头,朝水门而去,不久之后,就能顺着运河缓缓而行,直接朝江南而去。

“父皇。”赵桓看着远处的龙舟,心中一阵冰冷,自己的父皇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大宋江山,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能逃的性命,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朝廷,就算是汴京出了事情,为金人所灭,赵佶也能在遥远的江南建立新的朝廷,至于赵桓的生死,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就算是将皇位让给赵桓,也是让赵桓当做替死鬼的。

“陛下,大敌当前,这个时候还是早日回去商议如何退敌才是正理。”李纲在一边劝说道:“太上皇虽然已经离开,但是满朝文武和汴京城中的军民还在,金人轻骑杀来,后备不足,想来也不会持久,只要抵挡一段时间,等到了大雪覆盖的时候,金人粮草周转困难,肯定会离开汴京城的。”李纲还是很冷静的,就算赵佶离开之后,也只是短暂的慌乱之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不错,陛下,太上皇既然已经离开,这汴京城中就再也没有掣肘之人,陛下主宰江山,小的金人又算什么?”钟中老当益壮,大声说道:“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上下团结,小的金人必定会在汴京碰得头破血流。”

“金人残暴,若是被其攻破城池,我等所有人都会为金人所杀,既然如此,我等还不如奋起反抗,凭借汴京坚固的城防,在皇帝陛下指挥下,必定能够消灭金人。壮我声威!”梁师成的声音在人群之中响起。

“对,对,那金人不就是一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吗?我们宋人还怕了他们不成?”人群之中,忽然有人大声怒吼道。梁师成的一番话在这个时候还是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京城被攻破没关系,但若是因为此事,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受到了影响,这些老百姓心中就不爽了,一些豪侠激起了心中的血性,也紧随其后,发出了心中的怒吼。

“好,好。”赵桓心中激动,忍不子舞着袍袖,忍不住大声喊道:“大宋必胜,大宋必胜。”

“大宋必胜!”钟中、李纲等人也紧随其后,很快码头上就响起了一阵阵山呼之声,整个汴京城的军民士气一下子调动起来,山呼之声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水门之外,龙舟缓缓而行,赵佶坐在椅子上,望着外面的漆黑的夜空,猛然之间又听见背后传来的山呼之声,面色顿时变了变。他从里面听出了不屈的怒吼声。

首节 上一节 404/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