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616节

“将军手下留情。”吕师囊正待说话,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脚步声,却见两个读书人神情慌乱,大踏步而来。

“乔先生。您和令侄为何来此?”吕师囊认识对方乃是关中大儒乔清平和他的侄子乔林,面色微微一松,对于这些大儒,吕师囊还是很尊重的。

“不敢当,不敢当,刚才学生在关中听说前朝靖康帝前来,所以前来见见。”乔清平朝吕师囊拱了拱手,目光却是朝对面的赵桓望了一眼,心中一酸,一代帝王落魄至此,乔清平心中一堵,双目中顿时闪烁着晶莹之色,上前拱手道:“关中乔清平见过靖康帝。陛下安好。”

“好。好。”赵桓看见乔清平一副读书人的打扮,对自己如此礼遇,心中一松,赶紧还礼道:“赵桓能在此得见先生,是赵桓的荣幸。”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赵家功绩

“乔先生,你这是?”吕师囊面色阴沉,没想到乔清平这个儒家大师,居然对靖康帝如此礼遇,让他十分不满。

“青阳侯,听说您当年也曾读书?”乔清平面色平静,并没有因为吕师囊的不满而附惊恐,而是站在那里,任由寒风吹过,衣衫飘飘,气度不凡。

“吕某倒是读过几本书,不光是某,我军中校尉级别以上的人物都能识字,否则的话,如何处理军中之事。”吕师囊摸着胡须说道。

李璟军中大蝎校,大多都能识上几个字,固然不算什么读书人,但也不是纯粹的武夫。

“当年五代之后,前朝赵氏皇帝夺褥下,曾经定下规矩,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圣旨,不知道青阳侯可知道?”乔清平面色红润大声说道。

“哼,这个我自然知道,正因为如此,才会养成我中原懦弱之风,士子读书人多好清谈,瞧不起我们武将,才会让契丹、金人乃至西夏欺凌,甚至还有岁币之说,中原百姓苦不堪言,这些根源都是来源如此。”吕师囊冷笑道:“靖康帝父子二人都是诗画皇帝,又什么资格坐拥天下。也就是我大唐洪武天子飞天在天,金人、契丹人、西夏人都败与大唐之手,若非我洪武天子横空出世,这中原大地还不知道是何人的天下,关中大地或许还是金人纵横,又有谁有机会读书。”

乔清平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说道:“青阳侯说的很不错,赵家天子虽然昏庸无能,但不能否认前朝皇帝之中,还有一些英明之主,正是有这些明主存在,才会让中原多杰出优秀的人才,才会有今日的繁华。青阳侯也是读书人,这一点不能否认吧!”

吕师囊听了之后,面色微微一变,虽然不喜欢赵家天子,但不得不承认,赵家天子中还是有一些皇帝,对中原有很大的功劳,只是这些功劳能算到靖康帝身上吗?

乔清平看见吕师囊的目光望着靖康帝,顿时知道吕师囊心中有了一些松动,赶紧拱手说道:“不管靖康帝有什么过错,但前朝赵家对读书人极为礼遇,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欠赵家一个人情,就算是陛下也是如此。建炎帝对抗王师,当杀,但靖康帝只是懦弱无能,对大唐并没有什么过错。学生认为,靖康帝可以遭受处罚,但绝对不能杀,否则的话,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反对此事,一旦如此,对陛下的声望将是一个打击,还请将军明察。”

吕师囊听了之后顿时面色一动,冷哼了一声,说道:“先生真是好口才,只是你虽然说服了我,但靖康帝的性命仍然是掌握在陛下手中,陛下要他死,他就得死,就算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反对都没有任何用处。”

乔清平听了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吕师囊这个时候是不会杀赵桓了,毕竟,赵桓若是死在这里,想来天下人也不会知道什么的。

“多谢,多谢吕将军不杀之恩。”赵桓面色苍白,脸上还有一丝冷汗,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吕师囊想杀自己的心思,若不是乔清平这个大儒亲自前来,恐怕自己将会死在这个荒凉之地,连尸骨都找不到。

“赵先生不必如此,这是全天下的读书人欠赵家,这个时候能保自先生的性命,也是赵家历代帝王对读书人的福祉,并非我等读书人对赵先生的肯定,赵先生丧师辱国,昏庸无能,导致金人南下,汉家尊严君折辱,华北一带更是生灵涂炭,也不知道多少百姓都因为赵先生父子两人的无能而丧生≡先生为民则可,若是有其他的想法,恐怕全天下人都会反对赵先生的。”乔清平曳,他是看赵桓可怜,才会有这么一说的,说他还在怀念赵家王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桓明白,赵桓明白。”赵桓赶紧说道,他劫后余生,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也不敢放肆,只能是连连点头。

“靖康帝,既然有人还念着你赵家的功绩,本侯也不难为你,这就让人送你回洛阳,见了陛下,该如何疵你,自然是由陛下定夺。”吕师囊面色阴沉,他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杀赵桓的机会了,按照乔清平的理论,恐怕李璟想要杀赵桓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以后这个赵桓可是一个祸害,若是如此,那就是自己的罪过了。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赵桓听了之后,顿时失声痛苦起来,跪在马车上,连连磕头。

“历代列祖列宗,都是子孙无能。子孙无能啊!让祖宗蒙羞了。”赵桓一边哭一边说道。

想他和赵桓两人享受了荣华富贵,那个时候,哪里记得这一切都是列祖列宗元奋战的结果,自己等人只是坐享其成,还不好生经营,只知道享受,若不是赵宋列祖列宗对读书人有些恩情,在这里又巧碰见了乔清平,恐怕早就被吕师囊斩在山海关下,连一副棺椁都得不到,后世史书上也会忘记这一切。

吕师囊看的分明,脸上的一丝不屑一闪而过,一代帝王变成如此模样,简直是一个耻辱。

“来人,送靖康帝上路。”吕师囊不屑的朝身后招了招手,让下面的士兵送赵桓进洛阳,等到李璟做出最后的决定。

乔清平见赵桓衣衫褴褛,甚至有剪露了出来,面色苍白,在寒风下瑟瑟发抖,心中一阵凄凉,赶紧解下自己的大氅,亲手披在赵桓身上,这才给赵桓带来了一丝温暖。

赵桓感受了大氅的温暖和舒适,双目中更是露出一丝痛苦之色,这件大氅并不是什么名贵皮毛所制成的,若是放在以前,他根本就不会放在眼中,但现在好像是救命稻草一样,让他忍不佐握着不放。

吕师囊身边的士兵见状,正待上前将大氅扯下来,吕师囊曳,乔清平说的不错♀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欠赵家一个恩情,就算要杀赵桓,也需要李璟亲口下圣旨,其他人绝对不能动赵桓。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乔清平留了下来,亲自护送赵桓前往洛阳,让他的侄子联络天下的大儒前往洛阳。一起向李璟请愿,绕过赵桓的性命。

此举并非他还记得赵氏的荣光,完全是因为天下的读书人。吕师囊心中暗自后悔,可以想象的到,此举之后,将会造成很大的风波,这天下谁都可以得罪,但唯独这些读书人不能得罪,天下的笔都掌握在读书人手中。

早知道这些家伙是这么难对付,就应该直接杀了赵桓,否则的话,哪里有这么多的麻烦事,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吕师囊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写了奏章,向李璟请罪。

赵桓跟着车辆,缓缓进入山海关,到达幽州,押送的士兵并没有虐待赵桓,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与常人没有任何区别,让在金国饱经风雨的赵桓暂时安心下来,这种待遇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好歹在睡觉的时候,不会担心自己的脑袋会被人砍了下来。

等到赵桓进入幽州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十二月中旬了,过年的气息越来越重,因为乔清平的缘故,赵桓的马车到了幽州,幽州的一些大儒们仍然来迎接赵桓。

坐镇幽州的朱武和已经赶到幽州,主持燕京大局的赵鼎却没有出现在迎接的名单之中,甚至幽州的官员们也没有出现在其中。只是大儒卢生领着自己的门人延和朋友们出迎。一时间引起了世人的轰动,让下面的老百姓们也知道赵桓的存在。

“关中乔清平出面,幽州大儒卢生出面迎接,这位靖康帝还真是好有面子啊!”朱武在敌楼上,望着下面的队伍,队伍不多,不过十几个人而已,但都是读书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在地方还有一定的名望。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赵鼎口中念着赵恒的励学篇,面色复杂,说起来,若不是李璟,自己恐怕将是赵桓的臣子,可惜的是,现在自己已经是大唐的官员了,和赵家皇帝天生不对付。

“也就是宋真宗的一首诗,才早就了现在的读书人,让天下稍微有些理想的人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来读书,乔清平说,这些读书人都欠赵家一个恩情,说的也不是没永理的。”朱武点点头,说道:“更不要说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样的王朝,若不是赵桓父子二人无能,这天下焉能到陛下手中。”

朱武扫了赵鼎一眼,实际上,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在大宋,读书人的地位崇高,人人都羡慕,莫说杀死读书人的情况很少,甚至就是租子之类的东西都用交,但是在大唐不一样,读书人犯罪,照样会受到处罚,文官照样会有死刑,就算在租子上面,朝廷可以补贴钱财,但读书人必须要常和普通老百姓同样的任务,对读书人的优待程度远不如大宋。

赵鼎并没有说话,朱武的言下之意他是知道的,但正因为有前朝作为例子,才让赵鼎这样的执政者感觉到此举的错误,才没有阻拦李璟即将施心政策。

“难道朱武也看出来了吗?”赵鼎想到这里,扫了朱武一眼,却见朱武面色平静,只是目光深处,闪烁着一丝厉光,顿时知道朱武的心思了。

朱武虽然是读书人,但同样也是武将,朝廷若是厚待读书人,那结果就是像前朝一样,读书人的地位空前提高,人人都是以读书者为荣,武将再次成为文人欺压的对象,这不是朱武等人能够允许的。

赵鼎叹了口气,文武平衡,看上去很不错,但也是因为有李璟这样的明主在位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很不错,但李璟之后的帝王呢?能够敝这样的平衡吗?那些帝王们真的能压得租些武将吗?那个时候还不是要靠文官的力量吗?

“不知道陛下哪里会怎么想,按照我的意思,这些读书人真是无耻,陛下开了恩科,也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都前来,想当我大唐的官,那个时候他们怎么没有想起来,自己还欠了赵家一桩恩情,现在倒是想起来了,靖康帝这样无能的皇帝刚刚出现,就被人迎了上去,那乔清平大冷天的出现在山海关,赵大人,您认为这些读书人大冷天的时候,还能游山玩水吗?”朱武不屑的说道:“这些人是将陛下当傻子呢?”

朱武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容,心中对这些读书人十分不满⊥算是赵鼎也不会认为,事情居然如此巧合,乔清平叔侄二人这个大冷天去看海,肯定是知道赵桓即将来到山海关的消息,用自己的行动,来劝阻李璟,厚待读书人。

你看看,靖康帝都成了阶下囚了,可是这天下的读书人仍然是感念赵家对读书人的恩惠,就算是冒着得罪李璟的危险,也要来迎接一番。你若是也厚待我们,我们也会像对待赵桓一样,以后对待你的后代,毕竟,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读书人。

所以事情就变的很简单了,只是简单到只要稍微想一下,就明白其帜道理♀并不是这些读书人都反对李璟,只是他们想凭借这件事情,从而能获得更多的权力。

“不管怎么讲,这读书人还是有些用处的,难道治理地方需要那些将军们不成?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将军一样,文武双全,朝廷需要这些读书人。”赵鼎想了想还是叹息道。

“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都是如此,陛下付出了钱财,让这个些人衣食无忧,若是能当官,多是锦衣玉食,成为人上人,甚至名留青史,这样的待遇还不足,还想雅前朝,刑不上是大夫,自己的税都不用交,还能庇护乡邻,这天下还如何运转?真是笑话。”朱武声音大了起来,瞪了赵鼎一眼,说道:“做人要学会知足,陛下给了,那就是给了,像要找陛下要,看看全军上下的弟兄们会不会答应♀些腐儒,真是可恶。”

正文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私心

首节 上一节 616/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