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708节

岳飞对如何对付李璟早就有了算计,水师也没有全部派出去,只是留下采石矶水师以防万一,大部分的水树力散落在江河之间,为的就是截断李璟的粮道。而坚壁清野同样是为了断李璟的补给,另外也能识别暗卫,只要活跃在长江以南,杭州以北的所有人员,都是暗卫人手,六扇门也好,或者是岳家军的哨探也好,都会对暗卫进行捕杀。

只是岳飞虽然在做,赵桓也赋予他全权,但岳飞对士绅的影响力显然不如孔端友这个衍圣公,只要衍圣公一纸书信,这些士绅们肯定会遵从衍圣公的安排,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朝廷对民间的掌控,多依赖与士绅。朝廷掌握州府,州府掌握郡县,郡县的权力多是聚集在士绅手中。前朝和士大夫共治理天下的政策,让读书人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让士绅成为天下权力的基础。孔端友在江北影响力比较小,但在江南士绅之中,影响力却很大。

“这是应当的。”孔端友点点头,说道:“江南的士绅们都不喜欢李贼,相信他们肯定会支持百姓南迁∠夫这就让人行文各地,相信就算不能南迁,但李贼想要得到粮草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那就有劳衍圣公了。”岳飞顿时松了一口气,有这些文人士子帮助,虽然在战斗力帮不了多少,但在粮草补给上却能给岳飞带来很多帮助,要知道,天下的财富大多数都是掌握在商人手中,但大多数粮草都是掌握在士绅手中,这些士绅一有钱就买地,然后得到大量的粮食∠百姓没吃的,但这些士绅家中从来不缺少粮草。

“大将军,老夫告辞了。”孔端友拱了拱手了,出了大将军府。

“去,派人通知秦桧,一旦李璟兵临城下,就请陛下朝荆州方向转移。”岳飞低声说道:“一旦李璟放弃进攻杭州,必定会转道进攻临安,那个时候撤离就困难了。”岳飞还是没有信心将李璟挡在临安城下☆好的办法就是让赵桓再撤一点,只要坚持到冬天或者明年春天,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李璟就不得不撤军了。

而此刻,建康城码头上,旌旗招展,无数士兵站在码头之上,远葱一道概横跨大江两岸,一杆金边血龙剑盾大旗随着大军缓缓而行☆璟的大军终于到达建康城,吴玠、韩世忠亲自率领三军前来迎接。

“臣吴玠韩世忠)率领前锋大将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吴玠看见远处李璟骑着一匹战马缓缓而来,一边还有秦王李定北,宗正李甫,近卫军李大牛等人。

“两位爱卿领军南下,率先夺权康城,斩杀敌人两万,战将两名,震慑敌胆,壮我军威,朕心甚慰。”李璟看见两人,顿时哈哈大笑,从马上跳了下来,上前将两人搀扶起来,对众人说道:“都起来吧Z将辛苦了。”

“谢陛下。”吴玠等人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能得李璟的夸赞,这才是最大的奖赏。

“建康,嘿嘿,这次岳飞恐怕是吐血了。”李璟望着远处的建康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吴玠等人和岳飞之间的厮杀过程,吴玠早已派人告诉李璟,李璟也感到一阵欣慰,虽然没有杀了岳飞,虽然损失惨重,但对岳飞的打击,李璟还是能猜到的。

有什么比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袍泽为敌人所杀更加残酷的事情呢璟恨不得现在就将岳飞给杀了,可惜的是,现在也只能收点利息而已。

“陛下所言甚是。”韩世忠也嘿嘿的笑了起来,得意的说道:“岳飞神勇又如何,他的神勇也只是他一个人神勇而已,在军阵之中,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不能酗了岳飞,朕已经得到消息,岳飞已经在江南施行坚壁清野的战争策略,江南的士绅都响应对方的号召,我们下一步可不好打了。”李璟桥李定北的兄,说道:“解元将军虽然灭了采石矶水师,但只是偏师,南宋水师的主帘藏在各个河道之中,一方面是为了截杀我们的暗卫,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对付我们的粮道,岳飞,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吴玠和韩世忠听了面色一变,江南的事情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岳飞实际上早就实施这样的计划了,吴玠两人认为岳飞不可能成功的,毕竟迁移的人数相当庞大,让这些人离开故土,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但现在听了李璟的话,或许这件事情还真的让岳飞成功了。

“虽然朕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在江南士绅的力量太强大了,威胁到朝廷的威信。”李璟面色阴沉,江北士绅的力量也很强大,但还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但江南不一样,中原大战,大量的士绅渡过长江,加强了江南士绅的力量,江南士绅拥有广袤的土地,人口也越来越多,也同时对大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陛下,不就是坚壁清野吗?臣认为面前不管有多少敌人,有多少敌人在暗中埋伏,只要我们奋勇向前,灭了岳飞,或者是直接杀入临安城下,灭了南宋,那些士绅肯定会转向归顺我们,哪里会支持南宋?”韩世忠大声说道:“敌人有万千变化,我只有一条道,杀他一个天翻地覆。”

“好,韩将军英勇。”李璟听了忍不啄手说道。

韩世忠说的有道理,江南那些士绅之所以同意坚壁清野,不过是因为岳飞还在,赵桓还在,只要击败岳飞,斩杀赵桓,所谓的坚壁清野自然就不算数了。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

建康到杭州,溧水、安吉州、德清,绵延千里之遥,在现在社会,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在南宋的时候,交通不便,山水阻隔,极为不便。

从大唐有意南下进攻南宋开始,岳飞从春节之后,开始命令各地的百姓南迁,他准备将这千里之地都变成荒芜,达到坚壁清野的目的,一开始还有一些人反对,但随着孔端友这个衍圣公出面,事情就变的好办多了,许多士绅主动出手,不仅仅自己南迁,甚至带着那些佃户南迁,至于家中的粮食,或是就地掩藏,或者借助官府的力量君运走,想江南多水道,弄上几艘船只,轻松将这些粮食运走,连一磷都没有给李璟留下。

固然有些贫苦百姓听说大唐的美好生活,但这些人饱受压迫,手中本身就没有任何粮食,甚至有些人还指望着李唐来救助,就算有一些粮食,恐怕也不会拿出来支援李璟的。无论是岳飞也好,或者是孔端友也好,都知道这个道理,只要大户搬走了,剩下的普通百姓并没有被他们放在眼中。

“昔日繁华的建康城,此刻残破了许多。”李璟骑着战马,看着周围的街道,数日前的厮杀让原本就很破败的建康城变的更加残破,街道上人口稀少,这与以前李璟来到建康城截然不同,让李璟心中一阵唏嘘。

“都是臣无能,让陛下失望了。”吴玠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若自己当初能守专康城,江南重镇或许就不是这样了。

“这与将军没有关系,就算没有这次战乱,恐怕岳飞也不会让建康城保持原来的繁华。”李璟曳,说道:“岳飞已经成长起来,在倚仗武力的同时,知道能从其他方面来对付朕了。果然是失败能让人成长的更快。”

李璟虽然是在夸赞岳飞,但并没有将岳飞放在心上,有些方面能取得胜利,但并不能改变眼下的局面,岳飞总体实力远在大唐之下,眼下的坚壁清野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从建康到杭州的官道上,到处可见拖家带口的百姓,这些百姓脸上都有菜色,目光中都透露着一丝迷茫,南下真的那么好吗?这是一个未知数,但不南下又能如何,战争即将爆发,沿途都是兵乱,有的时候,朝廷的大军比那些土匪还要残忍。若是不厉害,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危,南下或许还能秉。

与这些百姓不一样的是,有些士绅乘坐着牛车,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走水路,水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速度也比较快,大唐的水师还没有进入江南的水域中,南宋的水师却多在江南,这些人招揽水匪,组成军队,或是骚扰大唐的粮道,或者是截杀落单的暗卫,气焰十分嚣张。

整个江南再次因为岳飞的一纸命令而变得更加的混乱,城中的官吏都已经逃走,有的只是空城,千里之内,恐怕也只有那些百姓仍然在进行艰苦的跋涉,走向未知的远方,原本繁华的江南,此刻变得萧条无比,哪里有昔日的模样。

建康陷落的事情发生之后,岳飞再也不敢逐次分兵,让李璟的军队将自己各个击破,十分干脆的就放弃了沿途的城池,只是在重要的地方放置兵力,准备抵挡李璟的进攻。

李璟在建康城停留了两日之后,就亲自指挥大军南下,骑兵和步兵缓缓而行,随行的粮草也携带了半个月之多,士兵们不仅仅携带自己的兵器和盔甲,还带有一两日的粮食,行军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有赖于眼前的城池都已经是空城,相比较快速行军,速度上也慢不了多少,大军直接朝杭州杀来。

让岳飞困恼的是,李璟护送粮草的队伍就高达两万人,两万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庞大到,想要歼灭这两万人,恐怕要付出数倍的代价,就算李璟每次运送兵力不过一万人左右,也需要岳飞调动大军围剿,这对于缺少兵马的岳飞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眼之间,他发现自己的坚壁清野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因为沿途城池的弃守,让李璟大军长驱直入,声势浩大,震动临安。

“岳飞放弃周围的城池,不但没有让坚壁清野起到作用,反而让李璟长驱直入,这,这如何是好?”临安皇宫中,赵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像样的地方,岳飞的一纸奏章,让赵桓心中生出不满,忍不自秦桧说道。

“陛下,臣认为坚壁清野想要起到作用,不是沿途有没有粮草,而是看岳飞能不能守准州,只要能守准州,李璟的三十万大军每天所消耗的粮草就足以让李璟承受不住,眼下的坚壁清野效果不过还没有体现出来而已。”秦桧苦笑道⊥算和岳飞不对头,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很支持岳飞的,大宋江山的安危都交给了岳飞这个时候不支持,什么时候支持。

“那你的意思是离开这里?”赵桓看着秦桧一眼。

“不错,臣认为当离开这里,不过,不是向荆襄,而是像东南,东南的王寅虽然攻克了许多城池,但并没有派人把守,就算是有把守,也只是少量的人员,我们可以轻松突破这些地方,想我大宋,在东南一带民心还是属于我们的⊥算杭州失败,我们总还有机会的。”宋江解释道:“而且去了荆襄,荆襄一带也并不安全,王寅的兵力正朝荆襄压过去,到时候四面皆敌,必死无疑。前往东南才是唯一的出路。”

“也罢H然秦相也这么说,那朕再次迁都。”赵桓苦笑道。像他这样,恐怕是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了,当太子的时候,被自己的兄弟、权臣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被自己的下属戴过绿帽子,当过俘虏,最后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被人赶的四处逃跑。

可这一切又能怎么样呢?为了活命,赵桓也不得不忍受。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言定生死

李璟亲自率领大军为中军,兵马绵延近二十里,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周围虽然有不少的南宋水师,但看见李璟的模样,谁敢前来送死,连盯梢都不敢°见李璟的威名之盛。

李璟和李定北坐在马车之中,暗卫四出,送来三支大军的情报,种师道受阻于襄阳城,送来的情报就算是李璟也十分为难,李乔的兵马进展顺利,已经出川,和刘光世对阵钓鱼山,刘光世领军十万死守钓鱼山,合川周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光世本领不怎么样,但身后粮草充足,防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李乔用了各种办法,也难以攻下钓鱼山,反而损失了不少的兵马。

面对这种局面,无论是李璟或者是其他几路大军都陷入困难之中,相比较而言,也只有李璟这一路大军暂时还是比较顺利。

“让宗正来一趟。”李璟敲了一下车窗,外面就有侍卫去请李赴来。

“陛下。”半响之后,李甫的声音在车厢外响起,接着就见李甫走了进来,朝李定北拱了拱手,喊了一声殿下,这才坐了下来。

“襄阳和巴蜀的情况你也知道了?”李璟靠着软榻上,说道:“李乔被阻钓鱼山,钓鱼山易守难攻,李乔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拿下钓鱼山,至于襄阳就更加恶心了,刘锜驱赶百姓修建城池,每次炮击之后,就驱赶百姓前往,种师道不敢下手,生怕杀了这些百姓。”

李甫听了点点头,实际上这个消息早就在军中传扬,只是当时李璟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听之任之,但现在不一样,东路军已经突破,襄阳若是还没有突破,就容易造成孤军深入的危险,南宋各地的兵马可是有不少的,岳飞在军中威望很高,可以调动各路大军。

“陛下,种师道所担心的事情也是有道理的,江南民心未必是全部站在我们这边的,建康一战到底是死了不少人,江南的士绅们恐怕会对这件事情大加指责,不利于我们统一天下局势,若是再在襄阳杀戮甚多,对以后恐怕有些不利啊!”李甫心翼翼地看了李璟一眼,解释道。

“定北,你怎么看?”李璟默然不语,又望着李定北说道。

“儿臣,儿臣认为江山社稷虽然很重要,但是百姓乃是天下之根本,大唐王朝乃是王师,父皇吊民伐罪,南征天下,使得天下早日一统,让百姓们早日获得太平生活,若是大加杀戮,恐怕与父皇的初衷不符合,日后史书也会记载今日之事,还请父皇明察。”李定北脸上闪烁着一丝挣扎来,最后低声说道:“儿臣一点浅见,若是有不当之处,请父皇责罚。”

首节 上一节 708/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