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737节

李鼓励商业,忘记了商人逐利,工厂丛生,连种地的百姓都少了,更不要说土地了,朝廷收的粮食少了,一旦灾年到来,李拿什么来赈灾。要不是李甫说这件事情,李恐怕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农商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陛下。”李大牛飞马而来。

“换上便装,领几个人跟朕下去看看。”李面色凝重,摆了摆手,这个时候大军已经渡过了长江,进入江淮之间,江淮仍然是中原的产粮大地,同样的,这边因为靠近长江,商业发达,瓷器、盐业、丝织品等等,都从这里流入四面八方,甚至海外诸国,李很想看看这边的情况,是不是像李甫所说的那样。

“绯红,你去看看怎么回事?”后面的一辆马车之中,李氏感觉到大军停止,心中好奇赶紧让绯红去查探一番。

“回夫人的话,陛下准备白龙鱼服,看看民情。”半响之后,才听见绯红熊了过来。

“哦,那就一起下去吧!”李氏想了想说道。

李看见李氏一身白色,并没有说话,美色当前,李心中有事,只是领着几个人朝远处走去,隐隐可见远葱一个小村子,村庄秀美,哪怕是在冬天的时候,秋天的时候,仍然能依稀的让人看到村庄的和谐。

村口活水一方,村口周围有许多的农田,按照道理这个时候已经秋收完毕,但田地里应该还泳草根留在田里面,但李并没有看见这些,而是看见了一颗颗桑树,上面的树叶枯黄,幽已经光透透的,没有任何东西,相信春天的时候,这里面又是碧绿的一片。

李弯下腰,打量着土壤,土壤帜气息比较浓烈,说明土壤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旁边就是水沟,连接村头的活水,这是一块上等的水田,此刻却成了桑田。

“一片好农田啊,可惜了。”李微微叹息道。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若不是因为丝织品在市面上卖的比较好,海外诸国特别喜欢中原的丝织品,导致商人主导,农民改变了这种种植方式,眼下还好一些,长此以往,如何了得?

正文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萌芽

村子很热闹,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一片太平盛世,李璟等人走进小村,顿时吸引了不少的童子前来观望,半响之后就见一个老者在几个青壮的搀扶颤巍巍的走了过来。毕竟村子里来了一群陌生的人,自然是引起了百姓的警惕。

“这位大官人从何处来?”老者打量着众人一眼,李璟身穿锦袍,面色英武,气势雄浑,李氏倒是温婉可人,身后的李甫、李大牛等人,要么相貌儒雅,要么孔武有力,看上去倒像是一家人。

“晚辈从建康而来,看见此地阡陌纵横,一片太平景象,故而前来见识一番。”李璟笑呵呵的说道:“没想到乱世之中,居然还有如此模样,倒是让人敬佩。”

“这位官人,若是在前几年,哪里有如此模样,也只有这几年,天子圣明,我们这些老百姓才有安生日子啊!”老者摸着白胡须哈哈大笑道:“您看看现在,家里虽然不能说余粮多少,钱财多少,但最起码日子还能过下去,赋税也不重,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老人家,刚才我们来的时候,看见村头不少的田地都重了桑树?那田都是上好的良田,为何改种桑树呢?”李甫微笑道。

“这位先生说的,我们这边一亩田每年的收成才赚多少银钱,若是种上桑树,用来养蚕,用来种蔗,能得到更多。”老者旁边的一个青壮得意洋洋的说道。

蔗实际上就是甘蔗,甘蔗在周朝就已经出现,在宋代的时候,江南就开始大面积的种植,这是制糖的原料,随着商业的发展,江南种植甘蔗的人更多。商人驱利,同样也带动了百姓追求更多的银钱,去年风调雨顺,朝廷的赋税并不高,甚至粮食多是从占城、高丽等地进口。

李璟鼓励商业,国库充盈,才能减免百姓赋税,从外国进口或者抢夺粮食,国内丈量土地,虽然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但同样的,产生的后果就是大家维持基本的粮食保障之外,然后大家都去赚钱。国内粮食将会大幅度减少,威胁到朝廷的安全。

“不错,种粮食是比不上种这些东西。”李璟点点头,心中却是一阵沉重,在没有高科技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增加粮食的数量,天长日久,就会造成大唐粮食缺少的局面。

“哎,以前我们这些人哪里会想到这一点,也只有当今圣上圣明,许多人都愿意去当个商人,能赚到钱,能养家糊口,有了钱就能让自己家的孩子读书,日后就能飞黄腾达,岂不是很好?”老者得意洋洋的说道:“所以说这一切都要感谢皇上圣明啊!”

李璟心中苦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商业的繁荣能让自己快速的发展起来,但同样的,以后商业将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后果,这些不良后果也将在以后继续得到体现,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一时间让李璟有些哭笑不得。

“呵呵,皇帝陛下自然是英明神武。”李氏忽然在一边笑吟吟的说道,虽然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但她看的出来,李璟此刻十分恼火,否则的话,也不会面色凝重。

“老人家,只要生活过的好,一切都好,大唐只是会越来越强大的。”李璟扫了李氏一眼,拍着大腿说道:“如今大唐已经击败了南宋,即将一统天下,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对,对,大唐皇帝英明神武,都是我们这些老百姓的福分啊!”老者连连点头,周边的青壮也都如此,现在虽然不能说是锦衣玉食,但总比以前要好得多。

“老人家,好好保重身体,以后这日子还会越过越好的。”李璟拍着老者苍老的大手说道。

“好,好。”老者浑浊的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惊讶,虽然李璟身着便装,但他还是能从李璟身上的气势上感觉的出来,眼前的这个大官人身份不一般,但是他绝对没有想过,对面这个人居然是当今天子,自己刚刚口中谈论的人物。

李璟离开了小村庄,这样的村庄,大唐也不知道有多少个,但管中窥豹,让李璟知道天下局势,商业发达,人人都渴望着金钱,就算是在农村,也多是种植桑树、甘蔗等等这些经济作物,相对于水稻多是少种。眼下还有许多百姓是在观望中,但不久之后,相信很多地方都会跟风,天长日久,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此事?”李感些担心的说道:“是不是用下一道圣旨,否则的话,日后对天下不利。”李甫担心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农民放弃种植庄稼的事情,更重要是贪腐的问题,试想,以前一个商人在官员面前是没有地位的,生死掌握在官员手中,可是现在呢?这些商人是受朝廷保护的,偏偏赚的钱比当官的也不知道多多少,当官心中岂会甘心?于是当官的利用手中的权力扶持商人,从商人手中得到金钱,商人利用金钱收买官员,从而得到更多,社会风气瞬间破坏,日后长此以往,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

“此事回去再说吧!”李璟曳。实际上,李璟知道有些事情比李甫想像的更加可怕,不仅仅是贪官污吏,不仅仅是粮食根基,更重要的是,商人一旦有了金钱,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权力,得到地位,这就是资本主义萌芽。索性的是,后者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孕育,自己绝对是看不到了。眼下要做的还是前面两种,在不久之后,有些恶果就会得到体现,所以现在就要未雨绸缪。

“自古以来商人趋利,臣认为农业才是朝廷的根本,商人虽然重要,但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维持朝廷的稳定。”李甫说道:“臣听说在有些地方,商人通过钱财掌控一县运转,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历朝历代有些贪官污吏不就是如此吗?”李璟皱了皱眉头,说道:“那不叫商人,叫做豪强。”李甫说的话太过于夸张,资本主义哪里有那么容易兴起的,恐怕还要几百年,李甫这么说,只是想改变朝廷鼓励经商的国策而已。

正文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草原危机

草原的夜晚,天空明朗,一片寂静,一处水源旁边,伯颜身披一件大氅,站在中军帐前,天空帜明月带来一丝清冷,让秋天的草原更加显得有些荒凉。

“大将军为何在此?”副将术律走了过来,笑呵呵的说道。旁边却是一个汉人副将,比较年轻,正是将军杨再兴,受封兴平侯。实际上,官位在术律之上♀是蒙古骑兵队伍的标配。

“两位难道不感觉到这两日有些诡异吗?”伯颜摸着胡须说道。

“诡异?”杨再兴一阵迟疑,说道:“末将倒是没有感觉到,我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截获完颜宗弼的粮草,大军游荡,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诡异之处,若是真的有诡异,或许就是完颜宗弼恐怕支撑不住了,一旦被萧巍哥大将军追击,这功劳就不是我们的了。”

术律也点点头,笑道:“同是为帝国效力,只要灭了金人,这功劳是谁的都无所谓。将军这么说,莫非是察觉到什么了?不如说出来,一起参详一下,去将李先生请来。”

半响之后,就见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朝三人拱了拱手,说道:“下官军法处李光见过三位将军。”李光前朝大臣,以敢于纳谏而闻名,被任命为伯颜麾下执掌军法,铁面无情。年在草原上奔波,经历沙场,让李光身上少了几分儒雅,多了几分肃杀。

“李先生乃是读书人,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伯颜进了大帐,大帐内生了火,让大帐内多了几分温暖,众人闻火炉坐了下来‘颜说道:“近日哨探四出,归来者甚少,击杀敌人的数量固然可观,但敌人哨探如此之多,显然是不寻常的。我们大唐的哨探十人为一队,半个时辰轮换一次,这几日每次归来,十人都不得满,一次是这样,但数次是这样,就有些不正常了。”

杨再兴面色一愣,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尴尬,他冲锋陷阵可以,但对于这种指挥方面还是差了一些,这个时候听伯颜这么一说,顿时感觉到事情的确有些不对。

“不错,大将军这么一说,的确是有问题,不管是运粮队也好,就算是有千人乃至一万人,也不可能派出如此多的哨探,还如此密集。看来,我们的前方恐怕是有大部队了。”李光点点头。

“谁来了?金人还有援军,他们国内能派出两三万精锐已经不错了,就算加上归顺过去的部落,五六万人已经顶天了。”术律哈哈大笑,不在意的说道。

“金人已经掌控辽地多年,燕京以北当年就是辽人的膏腴之地,若是强行征兵,十万大军也不是没幽。”伯颜幽幽的望着面前的火光,说道:“现在陛下南征,北方草原交与我和萧将军之手,一旦有失,恐怕大唐北境就不会为我所有。陛下去年放弃征讨江南,转而支援北境,安抚北境,就是为了此事。”

“将军的意思是?”李光试探道。

“此地距离长城已经不远了,也就是金人运送粮草的必然通道,本将军决定驻扎在这里,不再东进。”伯颜想了想说道:“冬天将至,只要我们防守一段时间,等明年陛下缓过神来,一起进攻金人,必定能灭金人』光我们不动,吕将军、萧将军的兵马也不动,现在我们占据优势,金人占据劣势,我们不动,金人损耗更大,完颜宗弼屯兵土牧儿台,距离金人大本营很远,冬季来临,粮草运转不便,若是不出意外,必定会撤军,这样一来,我们还能敝绝对的优势。”

“将军这么做,自然是稳妥的,但末将担心的是萧巍哥将军不会这么做的。”李光摸着胡须苦笑道。萧巍哥生性暴躁,当初被李璟击败,就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草原上虽然是两支兵马,互不统属,互相配合,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萧巍哥和伯颜两人暗地里互相争斗,都想成为骑兵第一人♀一点从伯颜宁愿单独领军侧击金人,也不愿意和萧巍哥同时执掌几十万骑兵可以看的出来,当然,这背后也是有李璟的缘故,庞大的骑兵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谁都不放心。

“我写一封信给他,相信为了陛下的大业,他会同意的。”伯颜不在意的说道:“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人查探到前面到底是谁?若是完颜宗弼的大队人马,那自然是好事,若是其他人?恐怕就不妙了。”众人听了点点头,若是其他人,说明金人已经抽出手来,这个时候防守成为最佳疡。

李光嘴巴微微张了张,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实际上,他认为若是不写信还好一些,一旦写信,萧巍哥或许还有其他的想法,但这毕竟是对萧巍哥的不信任,李光还是决定不说出来。

首节 上一节 73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