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769节

“臣韩世忠(高湛)见过陛下。”两人进了御书房,见李璟正在观看着硕大的地图,不敢怠慢,赶紧行了一礼。

“看到没有,实际上隋唐之前,在升龙周围,分别是我中原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到后来,连钦州、邕州都被李朝骚扰,杀戮过了。”李璟指着眼前的地图叹息道:“后人无能,让先人的鲜血白白流失,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

“有陛下在,这些地方,迟早是要收回来的。”韩世忠大声说道。

“想要收回来很容易,但想要守淄比较难。我们先用蚕食,若是蚕食不行,那就不怪朕大开杀戒,将这些地方的青壮君斩杀。”李璟面色阴沉,他以前虽然早有这个心思,但不像今天这样。

“是,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灭了李朝。”吴玠也大声表态。

“这一次,你们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击败李朝,让他们割让一块土地,割让这里,这里是一个入海口,土壤肥沃,适合耕种,也是适宜农桑。”李璟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道:“第二个目的,就是让李朝答应我们废除李朝货币,以后使用我们的货币;第三,让李朝使用我们的文字;第四任由我国的商人自由出入李朝。”

“是。”韩世忠对这一切很不在意,对于他来说,这一切很轻松,甚至一战而定李朝都是有可能的,那个时候,就是灭国,哪里需要这些东西。

“不要衅了李朝,李朝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苏宪诚、李公信就是如此,你们去了,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心,是征是抚,都要谨慎从事,免得到时候,朕还真的将任城郡王派过去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是血流成河了。”李璟看着两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微微曳。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谨慎行事。”两人赶紧应道。

“高湛,娶符来。”李璟让高湛取过虎符,交给韩世忠,叹息道:“幽时候,朕都羡慕你们两人,能够统帅千军万马,驰骋疆场。”

“若是什么事情都让陛下出手,还要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什么用处呢?”韩世忠顿时笑道:“臣等领兵出征,陛下擅将将,岂不是更好?”

“也就你会说话,去吧!朕在燕京等候你们的捷报。”李璟又让高湛取过美酒,亲自为两人倒上,韩世忠和吴玠两人都露出激动之色,做臣子者,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难得了。

“谢陛下,臣等告退。”韩世忠两人饮了酒,缓缓退出了大殿,他们还要到军机处点将出兵,索性的是,大唐对于这种事情已经很熟悉了,军机处、兵部纷纷出动,大唐强大的战争机器瞬间启动〗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大军浩浩荡荡出了燕京,这是韩世忠和吴玠的亲兵,还有一个就是随军将领的亲兵,多者九十多,少者四五十而已,但数十名将官加起来就有近千人,既然是大将的亲兵,自然是装备最好的,盔甲被擦的光芒四射,让人望之生畏。

而这个时候,政事堂也发布文告,越国李朝胆大妄为,无辜杀戮大唐子民,藐视大唐,其罪当诛,大唐册封韩世忠为征南大将军,吴玠为南征大军副将,王寅为先锋,吴璘为庆源指挥使,率领大军十三万,南征越国。虽然在这之前,坊间已经有留言传出,大唐准备南征越国,但因为越国远离中原,从庆源向南,道路南行,多为瘴疠之地,大军行军十分困难,为了几个商旅,兴兵南征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没想到,这个时候大唐皇帝还真的兴兵南征,更是调出南方军团十三万人,以军中名将韩世忠、吴玠为正副大将军,其他的诸如成闵、解元、吴璘、王寅等大将更是无数,浩浩荡荡,掀起大唐王朝第二次征讨异国他乡的战争浪潮。

政事堂的几位大学士率领文武百官,将韩世忠和吴玠两人送出了燕京城,这也证明大唐王朝对这次出兵的重视程度,毕竟当年前朝就曾经两次征讨中南半岛,第一次以失败而告终,而第二次虽然是胜利,但将士死伤无数,而赵宋实际上也没用到任何好处。

而针对大唐王朝兴兵南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天下,高丽王朝惴惴不安,金富轼认为李璟南征,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杀戮百姓,实际上还是因为当初在宴会上的时候,李朝使者冒犯大唐皇帝的缘故,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金富轼不知道如何是好,寻思着如何保自己的性命。

消息传到金人完颜晟手帜时候,完颜晟沉默了半响,最后化成了一声长叹,若是放在年初的时候,或许他还会很高兴,认为自己又有了一次机会,但现在,他手中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南下了,远在漠北的菊儿汗掌握着克烈部的兵马,也不是想像中那样的无能,被完颜宗弼一触即溃,菊儿汗手下大将冲锋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不求斩杀敌人多少,而是死死的拖钻颜宗弼,让完颜宗弼的十几万大军只能是跟在菊儿汗身后追杀,却不能有效的斩杀菊儿汗有生力量。

完颜晟知道,在这个背后,必定是有大唐的作用,大唐肯定是在后面支持了大量的钱财,所以才会让菊儿汗有这样的实璃撑到现在。

“看来,漠北之事短时间内不能解决。”完颜晟叹息了一声,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漠北之事,然后休养生息,等待和李璟决战的机会,但现在才知道,看上去弱小的漠北,实际上也不是那么好消灭的,要消耗自己许多的力气。等到真正解决的时候,大金的疲惫之师恐怕要面对大唐的精锐了。完颜晟顿时生出一丝退意。

正文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躲在黑暗中的硕鼠

完颜晟已经等不下去了,他思索万千,猛然之间认为,这个时候突然放开菊儿汗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得到喘息机会的菊儿汗,见识了金人的强大之后,下一步弄不好会进攻大唐,两家未必没有联合的可能。草原各大部落之间的征战,经常是这样。想要覆灭对手,不得见非要用精锐的军队。

“李璟,想要一举击败我大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我和菊儿汗联合起来,朕倒要看看你如何面对烽烟四起的九边。”完颜晟低声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己的书案上,写下了召回完颜宗弼和准备议和的诏书,让人送到前线,而另外,却是让军队向西南方向运动〖备威胁大唐。

潘楼,老者静静的看着远处离开的军队,潘启年恭恭敬敬的站在后面,面色平静,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大唐猛然之间进攻李朝,是初花潘启年的意料之外的,没想到李璟真的会为几个商人进攻李朝。

“先生,没想到大唐居然如此厉害,为了几个商人,就敢出兵十几万人,进攻李朝。现在整个燕京的商人都为之鼓舞,盛赞大唐皇帝仁德爱民之心↓说已经有不少的商人,都愿意跟随大军南下,为大军提供粮草和各种支援的,京中的一些粮商、布商等等,都为朝廷捐了不少的钱财,用于大军征战。”潘启年有些感叹的说道。

“哼,你真的以为李璟这是为了这几个商人?”老者不屑的说道:“他早就对李朝充满着觊觎之心,恨不得将那里的粮仓据为己有,只是担心天下人说话而已,所以一直不敢动手,现在总算是有了借口了。他只不过是想着占据粮仓,哪里是为了普通百姓?”

潘启年顿时不说话了,他认同老者的观点,但同样的也不认同,就算李璟是为了自身的霸业又能如何,最起码那些商人受到了保护,天下的子民们都认为李璟是为了这些商人,而大动干戈,最后不管胜利或者失败,民心最起码在大唐。

“李朝虽然不错,但绝对不是大唐的对手,日后大唐恐怕又要多一个粮仓了,真是可恶。”老者面色阴沉,双目中闪烁着狠毒的目光。

潘启年心翼翼地看着眼前的老者,看上去身躯干瘦,没有什么力量,但潘启年知道这个老者的恐怖之处,能在燕京这个地方立足,手中还掌握了强大的力量,若是没有一点本事,怎么可能呢?想这燕京,大唐王朝的暗卫总部就是在这里,但就是这个地方,暗卫居然察觉不到老者存在,这让潘启年心中虽然有其他的想法,但绝对不敢乱动,相反,还将老者伺候的很舒坦。

“你可知道,我大宋几乎所有的王室血脉君为李璟所杀?”老者忽然冷森森的说道:“想我大宋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对中原的天下并没有什么错误,这些王室子孙多是普通人而已,失败之后,心中对李璟有所怨恨,可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但现在呢?都被李璟杀的干干净净,而且还找了一些可笑的借口☆璟真是狠毒啊!”

潘启年顿时不说话了,前朝王室子孙大多居宗洛阳,可是现在洛阳如何,前段时间,洛阳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都是前朝王室子孙,世人虽然知道这里面的缘故,但却无人敢说出来,大唐洪武皇帝已经站稳了脚跟,坐稳了江山,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的对前朝王室出手。

天下人虽然有些不满,但除掉那些死忠之人外,很少有人会为这件事情出头,顶多是因为此事对李璟表示不满而已。那些聪明人都知道天下大势已定,不可能因为一点香火之情,让自己处在危险的状态下,让自己的宗族遭到李璟的报复。

“老先生,现在大势?”潘启年叹了口气,还准备劝说。他心中暗自后悔,早知道这个老东西还有如此野心,如此毅力,对赵宋如此的忠心,当初就用答应他了,现在上船,都不知道如何才能退下来了。想自己家大业大,身边也不知道跟随了多少人,现在都投入此事中,一旦事发,成功也就算了,一旦失败,那就是诛九族的事情。?

“李璟穷兵黩武,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他若是老老实实的镇守中原,对付金人,我们还不能将他如何,但现在他居然贸然进攻李朝,这就是机会。”老者冷笑道:“李朝是什么地方,那是瘴疠之地,当年我大宋几十万大军,也只是两次征讨,才勉强让对方称臣纳贡,李璟何德何能,韩世忠和吴玠又是什么人物,十几万人马就想着收服李朝,真是天下的笑话。”

“是,老先生所言甚是。”潘启年连连点头。

“劳师远征,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想办法派人骚扰李璟的粮道,只要粮道断绝,就能让李璟的十几万大军死在山林之中。”老者冷森森的说道:“这件事情,你要派人动手,老夫也会派人动手的。”

“是,小人一定会安排人去做的,运送粮草的粮商与我都有几分交情,但对方会不会帮助我们,小人还不敢保证,还请先生明察。”潘启年赶紧说道。实际上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粮商们恐怕也不会出手的,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人,太平日子不晓得过,去当什么叛逆,不是找死吗?

“想来他们也不敢不答应,我六扇门多年都没有出手过了,这些家伙恐怕都已经忘记了六扇门的存在了。”老者冷笑道:“我六扇门在中原屹立了百余年,暗卫才多长时间,难道还能和我们相比较吗?只要断了李璟南征大军的粮道,十几万大军必死无疑。”潘启年连连点头,但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老者却不知道⊥算是隐隐知道潘启年的心思,恐怕他也不会在意,他手中有潘启年的证据,关系到潘启年一家人的生死,想来潘启年也不敢背叛自己。

正文 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巡边

断粮道,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从中原到李朝也不知道有多少路程,每次转运粮草是一件非厂难的事情,李璟为了这是十万人的出征,不仅仅让兵部转运粮草,甚至还动用了不少的商人,反正李璟已经发行了战争债券,用这次大战后的所得抵押,倒是有不少的商人纷纷出动,为大军运送粮草。

老者这个时候准备在李璟粮草上想办法,倒是一个很不错的疡。只是对于潘启年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他自己也是六扇门的一员,老者的身份在燕京并无人知晓,剩下的一切都是需要潘启年来完成,老者没有将暗卫放在心上,但是他潘启年却不敢酗了暗卫,谁知道自己的周围有没有暗卫侦探。

“放心,你只要准备南下就行了,你的作用很大,不能轻易暴露了。”老者阴森森的说道:“这段时间我会有消息传给你的,你坐镇潘楼就可以了。”

“是。”潘启年用敬畏的眼神望着对方,那老者却没有将对方放在心上,而是低着头,颤巍巍的身形出了潘楼后院,消失在燕京城中,好像是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大唐皇帝并不知道有人已经盯上他的粮道了,他这个时候正在为草原上的情况而烦心呢j颜宗弼在得到完颜晟的命令之后,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进攻菊儿汗的计划,转而派人通知菊儿汗,双方准备和谈,甚至准备一起平分草原。

菊儿汗虽然抵挡了完颜宗弼的进攻,但也不是傻子,也知道自己和完颜宗弼之间的差距,在得到完颜宗弼的承诺之后,毫不犹豫的放下了成见,并且退兵百里,显示自己的诚意,这战争打到了现在,也足以说明菊儿汗的厉害了,最起码,金人上下无人敢酗了菊儿汗。

只是对于金人的提议,菊儿汗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不会因为金人的暂时妥协,自己就会得罪大唐,自己若是没有大唐的支援,恐怕早就被金人所灭,这个时候若是得罪了大唐,恐怕下次金人再次进攻的时候,再也不会有人援救自己。

完颜宗弼也没有强行要求,反而留下部分兵马防备菊儿汗之后,自己率领大军南下,他知道,相对于菊儿汗,大唐李璟才是金人最大的敌人,只要击败了李璟,小的菊儿汗根本不算什么。

而随着完颜宗弼的南下,大唐北疆烽烟四起,九边重地多处看见金人的骑兵踪迹,边疆一日三警,连带着燕京也出现了混乱,长城边缘有不少的百姓开始内迁,避免被金人所屠戮。

这也给大唐君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政事堂、军机处已经连续三天被李璟喊到御书房,商议针对北境的事情,可惜的是,面对这种情况,众人也没有任何办法,除非能和金人在狠狠的激战一场,给金人一个教训,或许能让金人心翼翼。

“陛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金人最凌厉的一击,金人虽然嚣张凶猛,但刚刚和漠北激战一场,也算是疲兵,不见得是我们的对手,弄不好,对方见到陛下的大纛之后,就会闻风而逃呢!”李乔建议道。他还是主张主动进攻,大唐从来就没有怕过谁的。

首节 上一节 769/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