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777节

“天下太平在乎治,但眼下商人当道,世人只知道金钱,不知道道德文章,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赵吨说道。

李甫认真的看了一眼赵鼎,这恐怕才是赵鼎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商人,趁着这次机会,准备再次将商人压下来,又听见赵鼎说道:“看看秦耕,不过一个小的商人而已,仗着钱财,能够知晓两关布局,这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以前商人能够买通读书人,现在商人能够影响军队,日后商人还能干什么?或许能够操纵朝局了,读书人心中好歹还有浩然正气,商人唯独逐利而已。”

赵鼎恐怕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会在千百年后得以实现,商人不仅仅拥有无数的财富,的确能够以财富来掌控国家,操纵国家权柄。

李甫点点头,面色凝重,读书人之中是有垃圾存在,但读书人还是有好人的,可商人不一样,他们有的时候为了钱财,无恶不作,现在在大唐,这些商人地位比较高,最起码,有名的士绅见官不跪,以前,莫说一个县令,就算是一个衙役,这些商人见到之后也无可奈何,商人见到读书人,天生矮上三分,现在呢?有些商人根本就看不上读书人,甚至有些读书人羡慕商人能够赚取大量的金钱,舍弃读书,加入商人行列,让那些大儒们无可奈何,只能是心中愤懑。

“政事堂可有决议?”李甫询问道,抑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是有一套方案的,没有方案,就算是李璟也没有任何办法。

“第一,查,查遍天下所有的商人,只要有漏洞,就严查到底,相信商人逐利,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漏洞的;第二就是税收,朝廷准备对商人征收重税,陛下仁慈,废除了人头税,按照自家的田亩进行征税,一方面对商人也只是决定在一府范围内,只征收一次税收的,这显然是不行的,下官认为已经扩大到一县,天下之本不是那些商人,而是在百姓,朝廷可以降低田亩税,增加商税;第三商人之后,不得入朝为官。”赵鼎这三条几乎就断绝了商人晋升之道,将商人变为纯粹的“韭菜”,任何官员都可以来割一下,当然,割的最狠的还是朝廷,征收重税,还有商人愿意为商吗?

“这第三条,是不是太狠了一些。”李甫沉吟了片刻,方说道:“要知道,这商人之中,也是有才慨士,比如曹大人不就是如此吗?赵兄一口气断了这些人的前程,是不是太狠了一些,就算政事堂通过了,陛下那边恐怕也不会通过的。”

“陛下那边自然是不会通过的,但前面两样呢?”赵鼎笑道。

“你啊,你啊!”李甫瞬间就明白赵鼎的心思了,赵鼎身为首辅,还是李璟的丈人,一口气提了三个意见,李璟就算不愿意,但三条意见一条都不准,恐怕赵鼎这个首辅也当不成了,李璟总是要给首辅一点面子的,三条同意两条为正常,更不要说,最近商人做的实在是过分了,三条都同意,未必没有机会。

谁说宗师不会使用权谋的,只是不屑而已。?

正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诡异

李璟看着手中的奏折,望着眼前的李甫和赵鼎一眼,一个面带笑容,一个低着脑袋,面色平静,顿时哑然失笑,将手中的奏折丢在一边,笑道:“怎么,今天两位先生一同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最近的商人是活跃了一些,但若像奏折上写的这样,我大唐的商人恐怕要死一半了。”

赵鼎和李甫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只听赵鼎说道:“陛下,商人逐利从这次事件中可以看的出来,唯独限制商人,才能维持我大唐的统治,一个秦耕是如此,全天下也不知道有多少的秦耕,陛下,老臣认为应该未雨绸缪啊T待商人千万不能纵容。”

李璟点点头,早中原并不怎么明显,但是在欧洲,商人最后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李璟还是很清楚的,欧洲也不知道多少皇室都是死在商人手中的⊥算是明朝后期,商人也同样十分厉害,明朝几乎就是灭在这些商人手中,眼前的秦耕是这样,日后中原未必不会是如此。

赵鼎看的分明,顿时知道李璟心中已经生出一丝动摇,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果然听李璟说道:“商人逐利本身就是天性,但不能因为逐利而动摇了国法,就让政事堂拟一份法律,约束一下商人,至于最后一条就算了,商人之中也是有杰出人才,一刀斩,让商人之后不能当官,显得朝廷苛待天下人,不过,无论是商人也好,或者是商人之后也好,不得和经商家属在本地为官,这一条一定要加上去,官商勾结乃是朝廷的大忌,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

“臣等遵旨。”赵鼎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李璟真的放弃了最后一条,而让政事堂出手,虽然有了限制,但他相信,政事堂的人绝对能够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抑制这些商人的存在。

“南征大军粮草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吗?”李璟又询问道。

“回陛下,已经解决,粮草已经重新起运,想来很快就能到韩将军的军中,只是这段时间风浪比较大,所以船队在航行的时候,还是心翼翼的。”赵鼎赶紧说道。

“按照道理,这些人生活在大海之上,大海每年起大风大浪,这些水手不能说每次都能预测的到,但也应该知道一些,不可能每次都会翻船吧!”李璟皱了皱眉头,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卫星云图,但李璟从来不敢衅这个时代的人,诸葛亮能预测大风,而且还是三天三夜,沿海一带的百姓难道就看不出台风吗?

“陛下,人力如何能猜测到上天的情况,大海茫茫,非人力能够预测的,韩世忠和吴玠两人能够顺利抵达李朝,并且站稳脚跟已经是上天垂怜了,我等凡夫俗子岂能祈祷大海能够风平浪静呢?”赵鼎赶紧说道。

李甫也点点头,虽然两人也认为海边的百姓或许能预测天气,但是在大海之上,想避免台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陛下,出事了。”这个时候,外面的杜兴闯了进来,脸上露出一丝慌乱,让房间内的三人面色一紧,能让暗卫指挥使如此紧张和慌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出了什么事情?”李璟面色阴沉,这几天他的心情可实在好不了哪里去。先被人洗劫了边疆,然后又被人啪啪打脸,心情能好到哪里去呢?

“运粮船只遭遇风暴,被摧毁了,三万石粮草葬送大海。”杜兴赶紧说道。

“这么看,韩世忠这次恐怕要缺粮十天左右了?”李甫低声叹息道:“韩世忠手中的钱财很少,想要在当地购买粮草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若是想保证十万大军的生存和战斗力,恐怕只能走郡王的道路了。”

李璟嘴角抽动,缺粮十天,韩世忠为了生存,恐怕也只能是走掠夺的道路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李璟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说道:“传旨韩世忠,让他在中南便宜行事。”

“是。”赵痘能是叹了口气,按照以前那种策略,虽然进展很慢,但最起码还是有些把握的,但现在来说,战争恐怕是向另外一个方向前进,未来的结果是怎么样,在场的众人没有任何人能够猜测的出来。

“接连两次都遭遇风暴,这风暴是不是来的太频繁了一些。这才多少天,距离上一次,五天都不到吧!”李璟阴森森的说道:“朕不相信风暴来的是如此频繁,你们呢?”

赵鼎等人也是露出一丝苦笑,若是真的,大唐这次运气实在是太背了,可若是假的,那事情就不一样了,这分明就是让大唐十万大军葬身中南,那影响可就不小了,就算是李璟也不能承担这样的损失。上次草原大战,损失了十万骑兵,李璟和大唐上下并不感觉到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这十万骑兵都是草原异族,但韩世忠所率领的南征大军,却是中原青壮,损失了十万青壮,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一场大败。

“既然陛下怀疑,那就派人去查。”李稿了一下眉头,他并不认为这件事情有什么问题,大唐的粮草多是商人运输,只有将粮草平安的运到前线,这些商人才能得到钱财,若是没有运到,就算损失再重,朝廷也不会理睬的,现在粮草损失在大海之上,可以说承担运转的商人颗粒无收,损失无数金钱,按照商人逐利的性格,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没有一个商人愿意让自己的金钱付之东流,更没有一个商人愿意得罪朝廷,但事情没有绝对。

“不错,是要去查一查。”赵鼎也点点头,至于韩世忠,众人却没有多少,李朝原本就有许多的粮食,韩世忠乃是名将,只要攻克州县,就能得到众多的粮草,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决定着李朝不可能抵挡住大唐的兵锋。只是事情发生在国内,就能说明许多问题。

“那就让暗卫和刑部一起去查。”李璟点点头,心中实际上也不怎么相信此事会是人为,若是人为,那事情就变的严重了』管怎么样,查一查还是让人心安一些。

正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前朝余孽

赵鼎和李甫两人退了出来,两人站在滴水檐下,两人朝身后的房间望了一眼,最后化成了一声长叹,赵鼎脸色上钢一丝沉思。 .

虽然李下达了圣旨,但在圣旨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将日益上扬的商人狠狠的教训一顿,可李甫和赵鼎两人脸上并没有任何高兴的神色,反而心中生出一丝担心来,或许南方大军粮草的事情还真的像李所说的那样,这件事情的背后另有奥秘,这才是天大的事情。

“平静的大唐下面,也是汹涌澎湃啊!”李羔轻的叹息了一声。若这件事情的背后真的有问题,那说明在平静的朝局下面,有一批人正在想着颠覆大唐江山,这是李甫最不能允许的。

“宗正,你说赵氏血脉基本上都被除的差不多了,为何还有人在背地里干一些阴司勾当?”赵鼎忍不住低声询问道。他还真的想不清楚,现在大唐上下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各安其事,大唐繁荣昌盛,居然背后还有一群时刻想着兴兵造反的人,这显然是让人震惊的事情。难道赵宋的血脉还有吗?

“赵家别的本事没有,血脉可是多的很。”李甫正待说什么,忽然想到了什么,面色微微一变,脸上更是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论子嗣之多,当今皇帝李丝毫不下于赵宋天子,赵家天子生孩子最多的大概就是赵佶了,按照李现在的步伐,恐怕等到退位的时候,孩子还会更多,日后李家血脉也不知道有多少,这个时候说赵宋,实际上也等于说了李。

“若是如此,那日后可就不妙了。”两人都知道,若这件事情的背后,真的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只能是赵家的后人,当年赵家列祖列宗也不知道播了多少种子,这些年过去了,皇家的宗谱恐怕都已经没了记载,但宗谱这东西可是深入人心的,在民间总是有人记得起来的♀些人一起闹事,事情可就不妙了。

“百余年过去了,赵家有些人都成为普通百姓了,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享受过荣华富贵,又有多少人以自己乃是皇室之后为荣?又有多少人会有此野心?”李甫曳,说道:“刘秀、刘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陛下一样,中兴祖宗的基业,我倒是认为,是前朝的一些官员们,他们在新朝统治之下,并没用到什么好处,心有不甘,所以才会在背后使一些阴司勾当。”

李甫倒是了解很,并不是每个赵家宗室都能成为刘秀一般的人物,而且是主动成为刘秀的人物,赵家和刘家不一样,刘家在当年,在地方上可是掌权的,最起码也是当地的豪强,但是赵家不一样,赵家诸王多在京师圈养,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力,一生的富贵命,倒是那些在新朝中,没用到什么利益的人,心有不甘,才会联合在一起,找一个没落宗室,打着恢复赵宋的旗号,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真是该死。”赵兑手捏成了拳头,狠狠的击打在左手掌心之上,前者只要找到姓赵的人监视一番就可以了,但若是后者那就麻烦打了,天下没有从大唐王朝得到利益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士绅、商人乃至现在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也是幽,侦骑起来是何等的困难。

“慢慢来吧性的是,陛下已经改变对南征的决策,只要南征十余万大军没有什么问题,南方就不会乱,南方不乱,正常恢复生产,天下也就不会乱。”李甫曳,新朝新气象不错,但新气象下面也是有不少暗潮涌动的。

燕京,潘启年面色阴沉,哪怕自己有把柄在老者手中,这个时候也十分恼火,忍不椎道:“老先生,前后相距不过五天,就有风暴前来,这,这是不是太急了一些。”

“老夫如何不知道,但老夫告诉你,这一次我们根本就没有出手。”老者转过身来,冷哼了一声,说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恐怕真的是遭遇了风暴。”老者也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这里面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朝廷恐怕已经有了警觉,甚至已经在安排查探了。”潘启年双目中有一丝慌乱一闪而过,他可不是傻子,他相信李更不是傻子,就算第二次真的是风暴所导致的,可一旦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和怀疑,就意味着暗卫即将出手。

“李真的是好运气。”老者何尝不知道这一次恐怕会有大麻烦,顿时长叹道:“放心,老夫会将所幽线索全部斩断的,不会连累到你身上的。嘿嘿,暗卫虽然不错,但六扇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老者戏谑的看了一眼潘启年,若不是潘启年将会起重要的作用,恐怕这次这个棋子也会抛弃。

“多谢先生。”潘启年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虽然有些作用,但自己还不是这里面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承诺,潘启年才发现自己的背后已经湿透了,现在想象都害怕。

“只要你对我大宋忠心耿耿,陛下肯定会奖赏你的。”老者宽慰道:“这次前来,就是因为太子需要一个伴读,你的轩子很不错,太子殿下准备雁的轩子为伴读。”

潘启年脸上刚刚钢的笑容再次消失,他的轩子才六岁,就被人弄走,说好听点是伴读,实际上不就是人质吗?潘启年面露苦涩,却又不敢反对,只能是强笑道:“能得太子殿下的垂青,是犬子的福分,等下小人就去准备一番。”

首节 上一节 77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