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789节

虽然官场人不少,但真正能看的清楚这件事情也并不多,虞允文受到天子的信任,在官场上也有不少人嫉妒此事,这个时候原本如日中天的虞允文,居然被发配到距离京师亿万里之遥的中南半岛,在那里垦荒,在许多人看来,这绝对是失宠的表现,锦上添花者不少,雪中送碳的却是很少。这个时候李定北前往,可以收揽人心。

“儿臣遵旨。”李定北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朝阳门码头上,倒是聚集了几个人,这些人都是虞允文的好友,听说虞允文即将远行,纷纷前来相送,只是和以前相比,朝阳门码头倒是显得有几分冷清。

虞允文看了周围一眼,深深的叹了口气,很快就将这种情绪抛之脑后,在他接到圣旨的时候,他就知道有现在的情况,官抽况自古都是如此。

“彬父,此去万里之遥,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逼一杯,一路顺风。”王十朋手上端着一杯酒,在他旁边,胡铨、赵逵几个好友脸上也都露出担忧之色,众人是好友,对于虞允文的遭遇感到一丝愤懑。

“多谢诸位。”虞允文却是满面笑容。

“哎k彬父在朝中也有一丝声望,为陛下办事也是勤勤恳恳,就算是去了中南,但也是挂了左都御史,算不得贬官吧b些家伙!”胡铨曳,心中一阵不屑。

“谁说没有人相送的?”这个时候,背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众人就见赵鼎等政事堂的几位大学士站在远处,众人一阵激动。

“拜见大学士。”虞允文脸上也露出激动之色,纷纷上前拜见。政事堂的几个大学士位高权重,平日里事情众多,现在居然前来相送虞允文,足见对虞允文的重视程度。

“彬父此去身兼重任,一定要心谨慎。”赵鼎从身后下人的手中接过一杯酒,说道:“若是老夫再年轻二十岁,必定会前往中南半岛,只是以后恐怕是没有机会了。”赵鼎却是化成了一声长叹。

“所以陛下才会疡彬父前往,年轻就是好啊!”王穆言语之中多了几分嫉妒≡己也不知道谋划了多久,才进入政事堂,成为大学士,这家伙这边呆两年,那边呆两年,回来就能成为政事堂的大学士,是何等的轻松。想不让人嫉妒都难。

胡铨等人却是听的满头雾水,虞允文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却不敢回话,只是接过赵鼎的美酒喝了下去,再三拜谢。

“此去路途遥远,彬父当心为好。”耶律大石笑呵呵的说道。

“多谢前辈提醒。”虞允文赶紧说道。

“时候也不早了,我等也要回去了。”赵鼎看了胡铨等人一眼,点点头,招呼张孝纯等人准备告辞而去,虞允文等人也躬身相送。

“咦X王来了。”耶律大石忽然看见远处一辆马车缓缓而来,燕京将军梁仲亲自护卫,身后还有十几个劲装卫士护卫左右,马车旁边还有两个内侍相随,马车上的徐上绣着一个“秦”字,顿时面色大变,赶紧说道。

正文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下南洋

“秦王!”虞允文看着缓缓而来的马车,脸上顿时露出感动之色。

“臣拜见秦王殿下。”虞允文赶紧上前,拜倒在地,其他的赵鼎等人也纷纷上前,心中却是一阵复杂之色,没想到秦王李定北居然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城门之下。

“几位先生也来送虞老师的?”车门打开,露出李定北的身影来,就见他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朝众人拱了拱手,说道:“父皇国事繁忙,不能来送虞老师,所以让絮前往相送。”

“臣虞允文拜见陛下。”虞允文听了面色激动,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他还真的没有想到,李璟会让自己的儿子来送自己,这是何等的恩德。

“父皇说了,红河新城十分重要,若不是政事堂的几位大学士不能长途跋涉,恐怕是几位大学士前往了,老师是父皇最信任的臣子,也只有老拾往,才能让父皇放心。”李定北脸上露出一丝欢喜之色,虞允文是自己的老师,日后也是自己最信任的臣子,有了李璟的肯定,恐怕朝中人物敢向其发难。

“臣虞允文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赖。”虞允文感激涕零,朝皇宫行了一礼,有这一句话,恐怕就算是虞允文死在红河新城,他也心甘情愿。

王穆看的分明,心中在嫉妒的同时,更是庆幸自己做的决定,大唐皇帝果真是看重中南半岛,王家提前在中南半岛留下棋子,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先生此去路途遥远,学生原本不想麻烦先生,但希望先生到了中南半岛之后,能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告诉学生,学生感激不尽。”李定北笑眯眯的说道。

虞允文和赵鼎等人都没有想到李定北居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一愣,脸上更是钢出欣慰之色,暗自感叹难怪李璟会杨定北作为继承人,就冲着眼前的觉悟,也让人感觉到秦王李定北的不俗之处,了解一个地方,并不是从地图上或者奏折上了解,而是从当地的风俗习惯上了解,就冲着这一点,就能说明李定北的不俗之处。

“臣一恩记殿下吩咐,一定会将李朝的风俗习惯告诉殿下。”虞允文赶紧说道。他也乐意加强和李定北的联系,免得常年在中南半岛,到时候,天长日久,恐怕会让李定北忘记自己。

“不,先生说错了,不久之后,这天下就没有李朝了,只有中南半岛,上面的州县也会和中原一样,成为大唐的领土。”李定北挥了挥手,意气风发的说道:“等先生归来之日,学生一定在十里之外,迎接先生归来。”

“臣多谢殿下厚恩。臣先告辞了。”虞允文心情激动,朝李定白拜了一拜,有朝胡铨等人拱了拱手,顿时上了一边水师战船,他将通过战船随着运河而下,然后从长江入海,直接去中南半岛。

李定北目送着对方的身影离去,微微露出一丝不舍之色,现在虞允文只是教他读书,并没有教他为君之道,但从虞允文的言行之中,李定北仍然感到虞允文粗浅的政治智慧。

“殿下放心,虞大人此去之后,再行归来的时候,必定是一个成熟的大臣,必定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张孝纯看出了李定北的不舍,赶紧劝慰道。

李定北点点头,说道:“张大人所言神识,孤也相信虞先生归来的时候,必定已经成长起来,必定会得到父皇的重用。”

赵鼎等人也纷纷点头,当虞允文的背影消失之中,众人这才簇拥着李定北回了皇宫,而在燕京城,李定北亲自在朝阳门码头送虞允文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顿时一阵大哗,而赵鼎等政事堂大学士也陪同相送,这些人哪里还不知道虞允文可不是贬谪,而是受到天子的重用。

这些人更是心中后悔,早知道这个时候就用去送一下虞允文,能够加深一下虞允文之间的交流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能在秦王面前露个脸也是好的。想那胡铨等人也算是在李定北面前露了脸,看在虞允文的份上,李定北也会照顾这几个人的。

当然,还有一些目光敏锐的人,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南半岛上,洪武天子连虞允文这样的得辽将都派了出去,这下谁都知道李璟对红河新城的重视程度了。这是一个法外之地,有许多事情,都可以操作的,一些人顿时生出了无限的兴趣来,使得南下中南半岛的人更多了。

一些大地主原本失去了土地之后,似乎已经认命,但此刻,在朝廷开了这个窗口之后,这些人再次生出无限希望,一时间,下南洋的更多了。似乎下南洋也成了一个潮流。

一些人原本还担心中南半岛的安全问题,而随着虞允文的南下,世人都知道在中南半岛是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否则的话,大唐皇帝也不会让自己的心腹前往了。

“陛下,现在燕京乃是整个华北前往南洋的人众多,臣担心的是,天长日久之后,整个华北都无人耕种土地,这些人都去了中南半岛,臣以为此事还是用认真规划一番才好。”半个月后,赵鼎等人顿时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去南洋的人太多了,也会影响中原的事情。

“恩,此事都是一个问题,日后大唐的铁骑将会踏足更多的地方,人口迁移也是一件大事,朕看政事堂也要合理规划一下,首先是那些土地比较少的地方,比如西北之地,百姓贫困,朝廷首先要考虑他们。”李璟也点点头,百姓同样是趋利的,李璟给的好处比较多,这些人前往红河新城,将会得到耕牛、种子,更重要的是土地,只要你有本事,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土地,就冲着这一点,也有许多人冒险前往。但这对于新生的大唐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陛下圣明。”赵鼎顿时松了一口气,西北一带土地贫瘠,一旦有旱灾出现,多是造反的祸乱之源,李璟此举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正文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会宁府的风

李璟说了一番之后,忽然停了下来,赵鼎等人面色一愣,悄悄的望着李璟一眼,却见李璟的目光落在一边墙壁上的地图上,脸上还有思索之色。

“秋高气爽,正是出兵的最佳时刻啊!”果然李璟笑呵呵的说道。

“陛下。”曹璟面色一变,忍不椎道:“陛下不是制定了今年的战略计划的吗?明年的时候,再对金人动手,现在?”

这大唐虽然兵马强壮,但像已经这样,每年都会来一场大战,今年已经和金人干了一场,最关键的是,越国那边正在厮杀,这个时候再次对金人进军,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战争,对国库的要求也太高,曹璟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赶紧上前劝阻。

“陛下,最近金人方面已经兴建了佛寺四座,黄金打造的佛像也已经有三尊,高约数丈,金光闪烁,光彩照人啊!”赵鼎也出言说道,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正是在婉转的向李璟表示,李璟腐蚀金国上层的计划已经取得了成功,看看短短数月之间,黄金佛像都打造了三尊,而且是高约数丈,至于寺庙就更多一些了,这就足以说明,暂时没有必要对金人动刀动枪的了。

“你们啊!朕不过随口说说而已,哪里会真的动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朕还是知道的,对付金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那么轻松就将其消灭。”李璟曳,说道:“你们也不能光想着让金人过上安逸的生活,毕竟完颜晟还在,他还是很清醒的。”

“臣等明白。”众人脸上钢出一丝尴尬来,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这些年李璟主管对金作战之事,众人治理国事,配合的倒是很不错,这个时候众人想起来,总感觉有些惭愧。

“普闻大师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心了,完颜晟若是发现不对,恐怕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普闻大师。这段时间书信来往要加强一些,尽量多催促普闻大师回来吧!”李璟忽然想到了什么,认真叮嘱道,作为一代雄主,李璟认为完颜晟还是明白事理的,一旦发现金人权贵都陷入了享受之中,强大的金人军队已经不复当年一般的勇猛,必定会猜疑普闻大师,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普闻大师,断了念想。

“陛下,那些金人已经享受习惯了,离开了奢华,心中就不适,就算完颜晟杀了普闻和尚,恐怕也没什么作用。”王穆不在意的说道。在他看来,只要任务完成,就算死了一个普闻和尚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算他佛法高深,也只是一个佛法高深的和尚而已,在大唐皇帝面前,这一切都不算什么。

首节 上一节 789/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驸马

下一篇:席卷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