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 第110节
张远对这些装置并不陌生,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使用诀窍,在走廊上跨越式地飞舞着。
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生产间里边有许多工人正在工作。
张远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叶开富正在对着一个电子屏幕专注着什么,不过并没有跑过去打招呼。
其实生产间里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只不过为了增加大家的熟练度,管理层还是决定以饱和工作的方式进行培养。反正培养起来总是没错的。
整一套工业流程走马观花地参观下来,开动的机器并不是很多。
飞船里边的太空工业生产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先说说缺点,首先是“萃取”这一非常常规的过程,没有办法直接实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水和油放在一个瓶子里然后剧烈摇晃,利用不同溶质在水与油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溶质分离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地球上实现非常简单。但在太空里就费劲了,在太空中由于失重,水与油是无法分离的。
类似的道理,精馏,吸收,沉淀,鼓泡等化工过程在无重力区也没有办法简单实现。
但是,正因为没有重力,离心机这玩意开始大放异彩。
只要用上离心机,相当于制造人工重力,精馏,吸收,沉淀,鼓泡又可以完成了。
而且在太空中的离心机,不再受到重力环境的干扰,能够造地更大,并且精纯分离出更加纯正的物质。
赵师兄问道:“这个超重力精馏机能够产生500个g的重力加速度,它的分离速度是地球上精馏塔的多少倍?你知道公式吗?”
张远皱着眉头,思考了一分钟。
填料塔关联式是什么来着……
“7.9倍!”
赵青锋微微惊讶,没想到这小子连这么冷门的公式都知道。
不过也只是微微惊讶,对于天才,自然有对天才的期望。
“很不错,精馏的速度与加速度的1/3次方成正比。只要旋转地越快,化学提纯的速度也就越快。”
“在我们月球上,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硅提纯工业,可惜你现在没有办法看到。通过反复地酸化以及蒸馏,能够提炼出极高纯度的纯硅锭,纯度大概99.9999……%,大概是15个9,而地球上的工业,只能提炼出11-12个9的纯度,然后因为氧气等各种原因,很难再进一步了。”
纯硅锭是芯片的基础。
纯度越高,芯片的良品率自然而也会越高。所以月球变成了尖端制造业的中心。
两人继续往前移动。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前面这台机器是大名鼎鼎的YS-3D光刻机。
它大概一层楼的高度,看上去有点像一个大型烤箱。
只不过,这家伙暂时被冷落了,因为“地球时代号”根本生产不出任何芯片。里边到底有什么精妙的结构,张远没有办法看到。
“3000年后,它会不会已经坏了?”
“不会,你以为是放在家里的电视机,长久不用会坏掉?”
赵青锋笑着说道:“我们事先已经特殊处理过。这里可是宇宙空间啊,没有氧气的氧化腐蚀,虽然会有一些量子运动,保留几千年依旧不成问题。”
说的倒也是,真空环境再加上超低温,几乎任何东西都能保存很长很长的时间。
甚至,包括人类以及动物的尸体,也能够长久保存。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太阳系中漂浮着的人类尸体已经超过了五万具,有的安全返回,有的死不见尸,就这么静静地隐藏在太阳系的某个角落中。
在几年前,张远曾经亲眼见证,一艘无人机带回来一具宇航员的尸体。
他干瘪地如同一具木乃伊,浑身被冰霜包围。
脸上依旧没有散去的惶恐,诉说着最后那一刻的遭遇。
这是一百年前,建设太空电梯时失事死去的工人,名叫“卡特?布莱登瓦德”,一百年后,终于落叶归根,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
在过去,人们举目银河,在星座中描绘着英雄。
而现在,我们依然仰望,但英雄已是冰冷之驱。
一个文明想要发展,必然会伴随着牺牲,张远只是希望岁月静好,在未来,人类能够少经受这样的灾难……
第七十九章 天文台
再前边的这一台机器,是传说中的工业母机,工业的核心。
母机是制造机器和机器,通常被用来制造各种高精度的机床,是重启文明的重中之重。
不过,这玩意也同样处于封存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开启。
再周边的这一台是重金属3D打印机,也是目前唯一开动着的超大型机器,它可以用来生产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零部件。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者陶瓷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
也就是说,从电脑中设计好设备后,它会自动吐出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就成。
“这位同学,只能看,不能摸,千万不要乱动。搞坏了你可赔不起!”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张远东张西望的样子,连忙发出警告。
他们很不喜欢张远这样的参观者。
在这个地方飞来飞去的,如果真的撞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