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深空之流浪舰队

深空之流浪舰队 第128节

他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满脸通红。

通过一个通宵的计算,复杂的湍流问题已经被完美地转换成神经网络方面的问题!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社团被划分地异常清楚,将这些社团分区域的处理,再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进行整合,就能清晰地描述湍流问题。

这种成就感仿佛整个人打了鸡血一样,在云端飞舞。

也顾不得睡觉,随便在餐厅里吃了一点早餐,张远带着自己一晚上的成果,兴奋地展示给丁兆东院士看。

“有不错的想法了么?”

丁院士看到这张图的第一眼,眉头紧皱,“这是什么?”

“是的,您看,这是一个神经网络的转化结构……”

但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听着张远的诉说,丁院士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他的嗓音开始情不自禁变大,“你这个想法的确非常好!但是,我总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张远又问道:“……的确还有几个大问题,如何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拓扑复杂曲面?如何实现全局方法?”

丁院士思索片刻,斩钉截铁地说道:“想要联系分析与拓扑,可以尝试着使用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调和微分可以看做是一个光滑的矢量场。”

“……然后保持上同调类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些问题。”

两人一直狂热地讨论了六个小时。

丁院士很忙,经常会有人打电话找他,结果今天一谈到兴头,全部都推掉了。

因为他真正意识到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突破。

到最后,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大胆地尝试!就算最终方向是错误的也不要紧。其他的工作你暂时也不用做了,所需要的实验我会帮你申请,全力研究这个问题吧!”

张远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那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心潮澎湃的感觉,让他整颗心如同核聚变的火光一样,熊熊燃烧起来!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捕获神秘森林中的猎物。

严格意义上,上一次的论文并不能算。因为所有的灵感都是父亲提供的,但这一次不一样了,主体是自己把握住的。

张远握紧了拳头。

加油!

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整个写论文的过程很困难,就算清楚了大方向,还是有无数的细节问题需要搞清楚。如果不是使用电子稿,而是纸质草稿纸的话,张远估计,这些废弃的草稿纸堆起来比自己整个人还要重。

再加上,湍流问题是实质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真真切切的实验,才能论证一个方案的好坏。否则,就算口头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人会相信。

但地球时代号上边的实验条件不怎么样,就算张远的方案再好,也不可能拿母舰的核引擎来做实验。所以,最重要的等离子湍流实验,暂时做不了。

等离子湍流不能做,还有各种其他的湍流,譬如说管道流体实验,这些并不成问题。

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实验室中响起了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

实验结果,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完美。

“……很不错的结果,即便不是等离子湍流实验,这份成果,也已经足够伟大了!”丁兆东教授带头鼓掌:“恭喜你!”

亲眼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他脸上微微带着一丝红晕,“等离子湍流实验,可以发送回去,让地球上的科学家去检验。我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第九十六章 一颗新星的崛起

丁院士略有点意味深长地说道:“湍流问题啊,被你父亲在三十年前解决了一次,心中又被你解决了一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希望你能够不忘初心,在这条困难道路上继续奋斗下去。”

“有了这篇论文,你已经可以提前毕业了。”

“恭喜你。”

“恭喜!”

后边的几位师兄、师姐也在不停地讨论今天目睹到的奇迹。他们一个个都兴奋地摩拳擦掌,包括赵师兄、罗师兄,还有安娜小姐。

人类历史上,截至目前最优秀的湍流问题解法,竟然出现在这个贫瘠的实验室当中。

被这个天才的师弟抓住,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他们从来都没有看好过张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稍稍帮助了一下。

没想到最终的结果远远好于预期。

一颗新星的崛起!

“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请我吃麻辣烫了吧?”安娜小声嘀咕了一句,她本来还想调戏一下张远的,不过当着这么多大师级人物的面,根本就不敢。

“谢谢,由衷地感谢大家。”张远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些同行在这一过程中给与了诸多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论文还没有办法这么快出来。

真正将实验结果出来后,那种成就感以及踏实感,远远不是言语能够描述的……

一个星期候,张远终于将这篇论文完完整整地写好,然后递交到了深空大学创办的学术期刊《万物理论》当中。

……

随着一年期限将至,木星,这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已经近在咫尺,用肉眼观测,会发现它已经如同磨盘大小。木头般的纹理很漂亮,是由薄层大气中不同纬度上温度的差异所形成的。

在木星旁边有一颗小小的类地星球——木卫二,也即人类目前为止,最外围的太空基地。

首节 上一节 128/9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诸天在线

下一篇: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