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深空之流浪舰队

深空之流浪舰队 第621节

“他们会渐渐怠惰的。”

“整个工期太长了,漫长到让我们这个短命的物种感到绝望。”

“不工作会死亡吗?不会死亡!工作压力实在太小,我们也不可能通过压榨工人劳动力的方式,强迫他们工作……”

就在这一天,行星堡垒已经到达了既定位置。

刚刚脱出曲率泡,双方立刻派遣了一大堆科考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预计将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各种千万吨TNT当量的大型核聚变照明弹闪耀在星空当中,这些照明弹就像一个个明亮的小太阳,暂时照亮了这一片黯淡的宇宙。

在这之后,人们将会选择是留还是返回的问题。

如果要留在这里,两个文明将会把行星堡垒中的大量工程机械全都卸下来,开始正式的工程。当然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以外,大家的普遍意见是要留在这里。

张远等一小部分人却忧心忡忡地,将目光投注到更加遥远的时光当中。

他们在这几天的讨论当中,越来越觉得人们似乎高估了自己的决心,高估了人类本身雄心壮志。

整个气氛太乐观了,真的太乐观。新人类政府制定的计划有很大缺陷,特别是人员动员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缺陷……

“到时候,你偷一下懒,我偷一下懒,整个工期就延误了。你再偷一下懒,我再偷一下懒,整个文明立刻就失去了原先的精气神。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工程对人类大为有利,可是……人类依旧是一种利己的生物啊。”

乐观是一件好事。但过于乐观就容易高估自己。

日不落帝国想要衰弱吗?日不落帝国不想衰弱,日不落帝国的达官贵族不想衰弱,平民百姓更不想衰弱。

米国人想要衰弱吗?米国人也不想,没有人想要衰弱。

“然而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明的衰弱,不仅仅是外来的挑战者,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把他们竞争下去了,更多的是内部自身的原因……”

“……是因为他们的社会,他们的制度、政策以及人们群众的精神状态跟不上时代了,才会让竞争对手有了可趁之机。”

“我们的文明也一样,一个文明是动态变化的,不会一成不变。我们的政策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才能让整个文明不断前进。但现在出现了一个不变量,也即必须要一直坚持这个大工程,这就让未来的政策出现很大的困扰……”

面对洋洋洒洒,数百名高级官员联名的建议,这些文明高层全都处于一种淡淡的茫然状态,还专门为此召开了特殊会议。

最终,舰长先生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么,张远先生,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我们不可能强制征召工人去干几千年的活,否则这个政府变成独裁政府,迟早要被推翻。”

张远微笑着说道:“建议当然是有的,最好的方法是缩短工期。将原先两颗战星的工程量,缩短到一颗,大家可以参考备选方案17。”

备选方案17是张远的好朋友,物理学家约翰教授设计出来的一种方案。

一般情况下的方案是建造两颗行星堡垒,其中一颗放置于远方120-200天文单位处,用于观察中子星的对撞,另一颗去干扰两颗中子星之间的相互绕转,用于缩短碰撞时间。

否则,人类还要等待十多万年才能够等到中子星对撞,这个时间太悠久了。

十多万年,对于人类来说绝对不现实。寿命更加长久的托斯人,也不可能等待这么长久的时间。

“所以,这颗用于缩短中子星对撞的行星堡垒必不可少。”

“但另一颗放置于120天文单位处的战星,是不是可以节省下来,不去建造?”

约翰教授的17号备用方案,在精心计算过后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只建造一颗行星堡垒,也是足够的。

就目前的天文学观察,120天文单位处,并没有合适的行星。而观察中子星对撞的设备最好依托行星建造,那样才有更大的几率,观察到所需的数据。

人们是否有可能不通过建造行星发动机的方式,将一颗行星推动到120天文单位处呢?

当然是有的!

答案就是……利用那颗必须要建造行星堡垒的巨大引力,将另一颗星球拽拉过去!

人类既然至少要建造一颗行星堡垒,那就让它发挥出更多的作用,第一是用自身的引力,勾动另外一颗星球的运动,将另外一颗星球带到120天文单位的目标轨道后,才是第二目标,去与中子星做三体运动,又或者是其他什么方式,去缩短两颗中子星之间的相互绕转。

星球与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就像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一样,能够相互之间形成动力源。

就拿曾经的地球-月亮双星系统系统来举例,正因为万有引力的存在,双方才会形成一个系统。

地-月系统并非简单的月球环绕地球运转,而是地球、月球共同环绕着地月系的质心旋转,只不过地月系的地球质量大、月球小,其共同的质心大概距离地心4800公里处,被地球给包裹进去了,看上去就变成了单纯的月球环绕地球运转。

一旦在地球上安装大量的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偏离自己的轨道,那么月球也会跟一起过来,一时半会间不可能将它给甩掉。

同样的道理,在月球上边安装发动机,使月球发生运动,也会干扰到地球的运动。

如果真的要“流浪地球”的话,让月球当做一个恒定的引力源勾动地球跑路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案,毕竟地球薄薄的地壳可撑不住那些强劲的行星发动机。

而张远等人比较建议的17号方案就是这个了,只建造一颗战星,开动它去勾动另一颗星球,把它给强行吸过来,改变其轨道。

这样一来,人类也不需要建造第二颗行星堡垒,只需要在这颗大冰球上安装各种观测装置即可。

“如果将工程期限缩短一半,对我们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些官员纷纷露出了沉思的神情,计划听起来很好,但是技术难度毫无疑问大了一个量级。

一颗星球的运动可不是开车啊,不是说想要左转弯就能够左转弯,想要右转就能够右转,在其巨大的惯性作用下,想要从左转弯变成右转弯,可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想要勾动其他星球运动,需要利用其本身的惯性,还需要精准计算,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撞上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一位科学家的眉头挑了挑,缓慢的开口道:“张先生,17号方案中,选中的这颗大冰球个头挺大的,直径足足有两千公里,虽然它的密度很低,质量也不高……但是想要让这颗大冰球跟着我们的行星堡垒一起跑,双方的距离得足够接近引力才足够大,计划才能够成功。”

“在五百多年后,两颗星球的距离会达到距最近的程度,有一次引力勾动的机会。所以我们的行星堡垒,最好要在五百年内,将轨道挪移到同一高度……”

“但如果两颗星球的位置过于接近……太危险了!两颗星球不再绕转,而是一前一后的模式。”

“我们的战星得跑得足够快,行星发动机得有充足的马力,否则双方的距离在引力的作用下,会越来越接近,指不定就撞上了,到时候可就全都完了!”

张远笑着说道:“是啊,就是因为如此,才是所有人类努力工作的动力啊!他们不努力一点,两颗星球就直接撞上了!”

首节 上一节 621/9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诸天在线

下一篇: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