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72节

只见投稿人的名字似乎有些眼熟……

再往研究机构看去,只见上面填着普林斯顿大学的弗里克化学实验室。

紧接着沃伦发现了一件更惊讶的事情。

投稿的论文不只是一篇,而是两篇……

沃伦默默地看向了搁在办公桌角的日历。

记得上一次《科学》对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改性PDS材料论文进行“highlights”才过去了半年,他无法相信,仅仅半年的时间,便足以再写一篇与“改性PDS材料”同等水平的论文。

解决了锂枝晶问题之后又解决了穿梭效应?

这也太夸张了!

不过陆舟的学术声誉摆在那里,沃伦还是对这篇论文拿出了足够程度的重视,一行一行地认真研读了起来。

然后,他便犯了难。

到了午休时间,坐在隔壁办公桌的贝洛克站起身来,正准备去解决下午餐的问题。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旁边的同事,正眉头紧锁的盯着屏幕,没有丝毫离开座位的意思。出于好奇,他便走了过去,站在沃伦的背后看了几眼。

“陆舟?那个普林斯顿的教授?”

沃伦一丝不苟地看着论文,随口回道:“是的,我觉得普林斯顿大概不会有第二个名字念起来这么怪的教授……”

贝洛克语气带着几分诧异:“难以置信,这才过了半年……而且还是两篇稿件一起投?”

“而且还是锂硫电池,显然他有搞了一个大动作,”盯着电脑屏幕的,沃伦伤脑筋地转者手中的圆珠笔,“两篇论文,一篇论文是关于空心碳球比表面积和孔径对多硫化合物扩散速率的影响研究,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HS-空心碳球材料的研究,两篇论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于应用……怎么办?”

贝洛克迟疑了下,说道:“我觉得陆教授的学术声誉还是可以信赖的,不如把是否有资格登刊的问题,交给审稿人去判断?”

沃伦头疼道:“我知道,但问题是,这个审稿人是谁?”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贝洛克的脸上也浮现了一丝难色。

“关于HS-的空心碳球材料的论文还好说,很多做碳纳米材料方向的教授都有审稿能力,可是这另一篇论文……”想了想,他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找数学教授呢,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人不多。找有机合成领域的大牛呢,能看得懂陆舟论文的人又少之又少。

在有机材料这个不大不小的圈子里,做碳纳米材料的人很多,做空心碳球的研究团队也不少,但做计算材料的……说实话,实在是太少了。

很多人做到最后都改行当了码农,年薪也翻了一倍不止。而那些不忘初心坚持下来的人里面,能做成大牛的也少之又少。

因为奇迹一般诞生的改性PDS材料,陆舟已经被那些做计算材料的同行们捧成了上帝,都指望着他像大卫·肖拯救计算化学一样拯救他们。

要说从这些人里面找一个有资格给陆舟审稿的教授,还真难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

思忖了片刻之后,贝洛克试着提议道:“要不还是联系巴旺迪教授?”

“可他是研究碳纳米方向的吗?”沃伦皱眉道,“而且我听说最近他很忙,已经推掉了很多期刊的审稿邀请。”

“但他已经两次担任过陆教授的审稿人,只有他对他的论文比较了解。”贝洛克说道,“还是说,你有更好的人选。”

“那就写信再麻烦他一次吧。”犹豫了片刻,沃伦立刻做出了决定,将两篇论文拖进了用来存放重要稿件的文件夹。

关于这两篇论文是否有资格登刊,从一开始他便没有怀疑过。

如果穿梭效应真的能够被这种HS-材料遏制,这项成果毫无疑问将是开创性的。

刊登在《科学》上,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第320章 在学术界,想法是最不值钱的

这段时间里,陆舟一直都有在关注同行们的动向。

在Arxiv网站上,关于空心碳球与硫单质混合复合材料的论文整体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虽然生物和化学这些偏向工科的领域,一个创新的想法并不是决定性的重要,因此学者们将论文投稿在Arxiv上占坑的热情,也远不如纯粹数学、理论物理、计算机科学这三个方向,但这种词条增长的趋势,还是直观地反映出了学术界的风向。

与此同时,通过专业的学术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也能明显的发现,最近关于空心碳球的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不过相比之下,这些成果并不具备HS-1那样的开创性。

当然,也不排除各大研究机构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为了更大的野心,把阶段性的成果压在手上没有发表,正秘而不宣地憋着大招。

毕竟像是优美科、日亚化学这样的企业,虽然很乐意在专利授权成本低于违法成本的情况下与陆舟展开合作,但显然还是更热衷于将专利权握在自己的手上。

从上次与卡罗迪特的会面,陆舟便看出了些端倪。想都不用想,比利时的实验室肯定已经开足了马力,准备抢下这个高地。

如果是这样的话,陆舟就得加快速度了。

……

三月中旬,从《科学》那边收到了过稿的回信之后,陆舟和远在金陵的杨旭约了个时间,开了个简短的视频会议,商讨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会议开始之前,陆舟将HS-1的相关资料发到了杨旭的工作邮箱里,其中有已经投稿期刊发表的数据,也有暂时还没公开的。

也正是因此,视频通话一开始,杨旭立刻便问道:“你和我发的邮件里面是?”

陆舟言简意赅说道:“新的实验计划,相关的资料都在邮件里,样品不久之后也会寄到。简单来讲,我需要你帮我尝试寻找能够稳定合成HS-1材料的方法。”

萨罗特的实验室中制得HS-1材料的方法,存在比较大的偶然性。甚至在严格意义上来讲,HS-1只是反应中的副产物,通过离心分离以及进一步提纯才得到。

哪怕不考虑HS-1材料本身有限的工业应用前景,就冲着这低效的生产方法,也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

首节 上一节 472/1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深空之流浪舰队

下一篇:末世超神觉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