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634节

【鬼晓得,我只知道他们物理很强。至于数学,连个院士都没有!】

【国际数学家联盟也是够有魄力啊,很多人9岁的都还在等着呢,这才24岁就把菲尔茨奖颁给他,会不会有点太早了?】

【不然呢?就不说哥德巴赫猜想了,现在连NS方程的千禧难题都被他搞定了。你真的觉得,拥有菲尔兹奖是他的荣幸?而不是反过来的?】

……

会场内,掌声渐渐平息。

此时此刻,陆舟并不知道,当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念出他名字的那一刻,网络上发生了什么。

也并不清楚,那些注视着他的人们,此刻究竟是如何的激动。

在全场目光与镜头的簇拥下,穿着正装的他走到台上,从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森重文的手中,从容地接过了菲尔茨奖的奖牌。

这位老教授和陆舟握了握手,代表国际数学家联盟送上了祝贺。

“恭喜你,来自华国的学者。”

陆舟微笑着点了点头:“谢谢。”

随着第一位获奖者的揭晓,颁奖典礼继续进行。

没有任何悬念,第二位获奖者是来自德国的彼得·舒尔茨。

这位一篇博士论文开创了一门“状似完备几何学”、平均两篇论文一枚世界级大奖的牛人,在算数代数几何领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陪跑两届菲奖只是因为大家对他的“p进类完美空间理论(P.S理论)”并不了解,而在他利用P.S理论对朗兰兹纲领做出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之后,已经没有人能怀疑这项理论工具的出色。

相比起前两位众望所归的获奖者,往后公布的两位获奖者稍显逊色了几分,但毫无疑问也是数学界顶尖的强者。

其中一位是来自剑桥大学的伊朗裔学者考切尔·比尔卡尔,另一位则是斯坦福大学的澳大利亚学者阿克萨伊·文卡特什。

前者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库尔德难民,而后者是唯一一位同时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均获得奖牌的澳大利亚人……并且,当时他只有十二岁。

当四位学者的名单全部公布之后,会场内再次响起了掌声。

看着台上的四人,索菲·莫雷尔的表情有些落寞,轻咬着下嘴唇,一句话也没有说。

坐在她旁边的莫丽娜轻轻叹了口气,安慰了自己的导师一句:“……您还有机会。”

会场的另一侧,同样望着台上,久久不语的张玮忽然叹了口气。

站在他旁边,许辰阳安慰了老朋友一句:“……这太可惜了。”

张玮摇了摇头:“没什么。”

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再等到四年之后的下一届数学家大会,他就过了四十岁的年龄限制了。

虽然很遗憾此生与菲尔茨奖无缘,但他的心中也不禁有些安慰。

无论如何,首位华国籍菲尔茨奖学者依旧诞生了。

即便这份荣耀不是由他带回……

看着台上的四位菲奖得主,张玮忽然开口说道:“24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许辰阳微微愣了下:“在普林斯顿读博,还能干什么?”

“那一年我也刚到哥伦比亚大学……”说到这里,张玮忽然停住了话头,摇了摇头,语气带上了一丝释怀,“输的不冤。”

……

颁奖之后。

四位获奖人坐在了一起。

坐在陆舟的旁边,彼得·舒尔茨趁着摄像头没对着这边,戳了下他的胳膊,向他挤了挤眉毛。

“嗨,咱们又见面了。”

陆舟笑了笑:“是啊,好久不见。”

两人最初认识是在15年的美国数学家大会上,而且说来也挺巧的,当时两人也是同样站在颁奖台上。

只不过一个领的是柯尔数论奖,一个是柯尔代数奖。

在那之后,因为学术上的交流,两人一直有过邮件的往来。

上次去德国的时候,陆舟原本就打算到波恩大学拜访他的,结果不巧地赶上他外出访问交流,于是便没有去成。

舒尔茨笑着说道:“恭喜你,最年轻的菲尔茨奖得主,你把让-皮埃尔·塞尔的记录几乎刷新了一届大会的时间。”

陆舟笑着说:“谢谢,也恭喜你!”

这个记录原本舒尔茨也是有机会打破的,因为“完美空间”的理论诞生于他22岁那年,而次年正好是201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当时的“完美空间”并没有得到代数几何学界的普遍认可,仅仅只是帮他拿到了博士学位。

舒尔茨:“NS方程已经被你搞定了,接下来呢?你打算研究哪个方向?”

陆舟想了想,简单地回答道:“关于L流形在等离子体物理问题上的小应用。”

“依然是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吗?”舒尔茨叹了口气,做了个无奈地表情,“说真的,你就不打算考虑下代数几何这个方向吗?”

代数几何是纯粹数学中主流方向之一,而且单就影响力而言,说是最主流的方向也不为过。然而让很多人遗憾的是,出身于格罗滕迪克学派的陆教授,似乎唯独对祖师爷的研究方向并不感兴趣。

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已经有这么多天才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也不差我一个吧。”

首节 上一节 634/1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深空之流浪舰队

下一篇:末世超神觉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