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676节

至于这有什么用?

那用处可大着呢。

找到了那个零色散的能带,就等于找到了他们所要找的莫特绝缘体。

当他们在这个二维结构材料上施加了一个小的栅极电压,向这个莫特绝缘体添加一定量的电子时,单个电子便会与石墨烯中的其他电子结合在一起,允许他们通过他们之前不能流到的地方。

在整个过程中,陆舟他们一边降低材料的温度,一边继续测量材料的电阻。很快他们便发现,当温度下降到101k开始,电阻的下降速率达到一个突兀的峰值,而电阻的数值也急剧向零逼近。

很明显,这便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并不冲突,尤其是在材料学这一行。

当然了,除了这些通俗易懂的研究之外,还有很多更深奥的理论工作在里面,也有很多即便是陆舟也没想好该如何解释的问题。

比如在11°附近的超晶格的禁带宽度该如何解释,比如在该角度下形成的莫特绝缘体具体该由什么序参量来描述……

或许以后会有人来完成这些更深入的理论工作,也或许他们的合作伙伴会感兴趣完成这些后续的工作。

总之,他们通过n掺杂的方式改变了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并且对修饰过的二维材料的重叠角度进行了调整,最终在新的角度上找到了他们追寻的“半填充”结构。

当温度达到101k时,这种新材料如他们想象中的一样,发生了超导转变。

虽然101k同样谈不上有多么的高温,但相对而言,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惊人的成果。

一脸激动地看着陆舟,康尼继续说道“教授,我们该如何给新材料命名?”

陆舟的表情有些微妙“……你们确定让我来命名?”

说实话,他取名字的本事,一直不怎么样。

对于这一点,他还是相当有自知之明的。

然而这两人显然不是很懂他。

不只是康尼,就连奇里克教授也笑着说道“当然,这个工作理应有你来完成。”

盛情难却,陆舟不好意笑了笑,认真思忖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叫sg-1吧。”

sg算是超导石墨烯(supernductg-graphene)的缩写,虽然他也可以用制备方法或者化合物类型来命名,但从功能上进行命名还是更便于区分一点。

毕竟,考虑二维材料的堆叠方式以及复杂的化学处理方法,可以被归于n型掺杂的石墨烯材料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一开始没什么信心,但想出来这个名字之后,陆舟心里还是挺满意的。

当然,光是他满意还不够,自然还得征求下另外两名合作者的意见。

“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

康尼……

奇里克……

见两人忽然间都不说话了,陆舟略微迟疑了下。

“……怎么了?”

康尼和奇里克教授相视一眼,朝着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没什么,sg-1就sg-1吧……只是这么令人激动的发现,我还以为您会想一个听起来稍微酷一点的名字。”

仔细想想,这家伙取名好像一直都是这个风格。

从改性pds到hcs-2……

早知道,就不该把起名的机会让给他。

陆舟“……”

第454章 真的不考虑上市吗?

大概在年初的时候,pablo·jarillo-herrero实验室在石墨烯超导研究的项目上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果,为超导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平台。

即,当两片石墨烯重叠转角接近11°时,能带结构会接近于一个零色散的能带,导致这个能带在被半填充时会转变成一个莫特绝缘体。

当时这个研究成果,引发了相当大的轰动。

虽然在不少外行人眼中看来,1开尔文的超导转变温度实在谈不上有多出色,但事实上这个项目其实却充满了潜力。

至于为什么,首先必须得明确一个很基本的概念,即超导转变温度是与材料载流子浓度成正比的。

因此,理论上只要能提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便可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的上限。

做一个很简单的数据对比,石墨烯在前述条件下载流子浓度只有1011-2,然而转变温度却达到了1k。

相比之下,铜氧化物的超导转变温度大概在100k左右,而等效二维材料载流子浓度却是在1014-2的量级上。

即便不懂化学,也能通过数字直观的感受到,石墨烯材料相对于传统铜氧化物材料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优越性。

至于如何提高石墨烯的载流子浓度,方法也有很多种,从掺杂目标上可以分为n型掺杂、p型掺杂,从掺杂材料源上可以分为金属掺杂、小分子掺杂、基底掺杂、晶格掺杂等等。

而石墨烯材料的优势,也正是在这里。

二维材料的原子级薄片可任意堆叠组合形成新结构,这些新结构材料往往具有新的性能。而这种近乎无限的可能性,也正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首节 上一节 676/1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深空之流浪舰队

下一篇:末世超神觉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