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 第144节
黄尚来广西前,向赵曙进言,将游师雄调任为邕州军事判官,借他之手来整顿军务,清查空额。
不仅是他,当黄尚进了正厅,还看到种师道笑吟吟地起身行礼。
种家对这位三元魁首很是看重,而种师道没有功名,暂为幕僚。
张载门下铁三角,齐聚广西,大干一场。
“广南西路的禁军只剩五千人?亏空严重到这种程度?”
三人入座,当游师雄和种师道将暗中调查的情况道出,黄尚都大吃一惊。
游师雄其实早就动身了,之所以现在才来见黄尚,就是要调查广西兵力的真实情况。
如今的大宋,军中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已经极为普遍。
足额满编,这四个字就是笑话。
黄裳的老家,荆湖南路的不少州,吃空饷到达五成。
那已经够夸张了,而广南西路更是到达荒谬的程度,有的营甚至只有两百人不到,吃空饷到达七成!
种师道解释:“这并非禁军糜烂至此,而是水土不服,北人如果在这里驻扎,回去的时候,十名禁军往往回不去一半,故而禁军畏惧两广如虎,到了荆湖一带便称以病重,在附近找个州县养病。”
黄尚问:“上面不管?”
游师雄苦笑:“朝上诸公大约是知道的,只是这种事情得过且过,闹起来,谁都不好办。”
福祸相依,游师雄资历尚浅,本来这个调派不容易,但正因为这里是广西,才能安排。
大宋其他地方冗官,官员数目臃肿至极,到了两广岭南,没人愿意来,尤其是前途远大的进士。
既然说到军事实力上面了,黄尚趁机讨教。
游师雄游学多载,种师道将门世家,都能接触到许多消息。
此时一一道出,黄尚才知道大宋军队的糜烂程度,有多么夸张。
数十年前,看一支军队的强弱,从人数就能直观反应。
越是精锐的部队,空额的比例就越少。
如果是精兵强将,那基本上空额只有一成,也就是一营有四百五十人左右。
超出这个数字,只有东京开封府的上四军了。
但现在,看人数也没用了,几十年不经战事,京营的禁军已经烂掉了。
那是真的烂了,不是水土不服。
“如今大宋号称百万,但真正可堪大战的精锐,大致上只有二十多万,以陕西一带最为精锐!”
黄尚这么一算,只觉得触目惊心,不禁摇了摇头。
不光怂,还弱。
再不改变,就是等死。
好在辽国西夏现在也不行,天下各国的状况,不是比谁强,是比谁更弱。
什么时候外敌强盛了,比如女真起来了,什么时候大家就都完蛋。
黄尚知道,这个问题要慢慢来。
“变法必不可少,只是王安石太过理想化,我要调整把关!”
黄尚心中有了想法。
等到第一批轮回者离开,那二十多年的过度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强盛大宋。
对于王安石变法,南宋至晚清许多人都采取批判态度,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要为北宋亡国背锅。
黄尚没有来到这个朝代时,确实不知谁对谁错。
但就目前所见,北宋亡国,咎由自取。
王安石是个理想主义者,许多改变确实超前,有些不合实际,急功近利,倒是正合了那句话——
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
但若说北宋亡国是因为他的变法,那可拉倒吧!
北宋现在的情况,大致上就是一个人身体里患了重病,看起来一身肥肉,其实外强中干,周围还有几个虎视眈眈的恶徒持着刀要砍你,虽然高矮胖瘦各有不同,却都是威胁。
这种情况,还指望着浑浑噩噩过下去,不思改变,你不亡国谁亡国?
这不是危言耸听,兴致勃勃要平乱大理,立下战功的广西高层,第二天就迎来了晴天霹雳。
他们派出十营禁军,往罗殿边境,破叛军,迎太子,结果……
惨败。
连段延庆的面都没有见到,数千禁军就被早已埋伏的大理叛军分割重创,各自逃散。
禁军指挥使当场阵亡数人,领兵的沈起则在左右的拼死下杀出重围,带领残兵败将,逃回广西。
邕州边境,黄尚前来接应,看着浑身浴血的沈起,眉头微不可查的一动。
这位逃回来的广西二号人物,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