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 第230节
每每一想到这里,赵顼的眼眶就湿润了。
得师如此,夫复何求?
一生的承诺,必将信守!
有鉴于此,那些跪倒在地上,几乎是要逼宫的司马光等老臣,就显得愈发令人厌恶。
其实赵顼觉得,这些臣子早就可以清除出去了,但事实证明,一味的罢官并不能解决问题,反倒让这些臣子博得同情,由下而上地反抗。
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无能,灰溜溜地请辞,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不过有些人并不是能力不成,纯粹是立场问题。
完全站在士大夫的利益上,不顾国家天下,变法支持的,他们必然要反对。
因为变法触及了士大夫的利益,将资源重新分配,强国强民。
而在这些臣子看来,此乃自取灭亡之道,天子应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与百姓何干?
岂能用士大夫的利益,去满足庶民的要求?
这种大宋百年重文轻武后养成的极端心态,是变法的最大阻碍。
直到对外战争节节胜利,才堵住了士大夫的嘴,也令许多明理之人转而支持。
国家强则民强,与其守住现有的地盘,不如向外开拓,获取更大的资源。
以前大宋战胜得不到好处,战败就丢地赔款,让人看不到希望,现在思维是该改变了。
所以求和派的阵营不断缩小,直到不久前,自行消亡。
剩下的保守派,虽然主张打仗,但依旧抱着老观念不放,正是以司马光为守的一群臣子。
其中司马光也是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集贤院大学士,所以很能折腾。
此时,赵顼看着司马光的目光,一如当年英宗赵曙看向首相韩琦。
他也不说,就看着你。
司马光迎着天子的目光,闭上了嘴。
那个意思已经十分清晰,让他乞骸骨。
这三个字听起来不吉利,其实是自请退职的意思,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一般来说,天子还会给臣子加封,以示功成身就。
如果不知趣,可以去请教一下尸骨已寒的韩琦。
看着前方,那道至始至终都很淡然,让天子冲锋陷阵的背影,司马光身子一颤,缓缓把头垂了下去,再也不发一言。
第六十四章 黄裳驾临前线(为盟主“ 路人小黑”加更!)
司马光一下子没了气,保守派官员也蔫了下去。
黄尚立于百官之首,感受着自身的气运升腾。
调和阴阳,宰执天下!
这是宰相的权柄。
对内治理国家,他没有将那些反对者一棒打死,而是操控大局,令他们不战自败,不攻而亡。
对外征伐敌国,此前的大理、罗殿、自杞、交趾只是小打小闹,西夏才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
它占据的河套地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的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河流纵横,水草丰美,足以养出良驹,地理位置更是上佳,能居高临下,南望关中和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占据河套,就等于抢到了个南下关中、逐鹿中原的理想根据地,对中原王朝来说,控制了河套,就意味着有了阴山屏障,可以有效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大宋想要真正崛起,灭了西夏,夺回河套,是关键的一步。
灭了西夏,再北上重夺燕云十六州,灭契丹!
如今第一步,已经接近成功。
感悟着冥冥中的气运加持,黄尚双手合起一揖:“陛下,此战西贼必破釜沉舟,臣愿往前线,确保万无一失!”
赵顼起身,来到黄尚面前,握住他的双手:“先生且去,后方一切有我!”
这种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纵观历朝历代,没有这样的信任与支持。
那还能说什么呢?
只待前线大捷!
……
……
“黄裳来前线了?”
“卧槽,真来啊,宰相亲至,那又是什么职位,天下兵马大元帅?”
“没文化真可怕,明明是三军大都督!”
首相即将驾临的消息,以最快速度传到前线,三军士气大振,飞虎军专门露宿的营地中,几人却聚在一起,脸色古怪。
“黄裳真要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五人自然是林阑、南丁、叶闲、班涛和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