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升级避难所 第167节
第390章 重型机甲
如何建造能量塔?这个问题恐怕只有陈新自己能够回答得上来。
按照事先的设计,最重要的当然是打一口直通地下的深井,用以开采深层的地热资源。
而且考虑到重复利用,以及地热该通过何种介质进行传输使用的问题,还需要打另外一口同样深入地下的深井,用以将水或者空气输送回地下。
所以总计两口的深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少的。
至于地面部分的能量塔主体,这反而比较简单。
在有了供热枢纽的建造、设计与使用经验之后,对于能量塔的主体,即便不是陈新亲自动手,交给其他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能够设计出个差不离的东西,尽管效果可能没有陈新亲自动手来的好。
“所以要建能量塔,还是一样的先打井。”陈新看向了曹达仁,现在的曹达仁是临市组建的供热枢纽施工队伍的领导者,打井的活当然还是要交给他。
“可是这个问题我应该和作家你说过吧?我没有合适的钻机,而且经验上也欠缺,这个问题你要怎么解决?”曹达仁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回答,没有能够钻到几千米深地下的钻机,他也没办法接这个活。
对于这一点陈新之前就已经听曹达仁说过,自然也想好了解决的办法:“钻机不用担心,火车站那边恢复正常物资装卸之后,我已经通过科研部门的人向他们的上级部门反映过情况了,之后会有一台深井钻机被送到临市来,而且还会有一支有着深井钻探经验的石油钻井队伍过来协助,这方面的问题不用担心。”
“石油钻井队伍?他们经验很丰富吧?”曹达仁听到陈新已经准备好了钻机和钻井队伍,脸上的表情忽然有些不太自然。
和专业的石油钻井队伍相比,曹达仁不过是一个打水井的,在打井这件事上二者无论从经验还是技术上都存在着差距,曹达仁颇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觉得这支队伍的出现会取代他。
陈新并没有注意到曹达仁的情绪变化,只是对他说道:“钻机和钻井队伍到了之后,深井的钻探工作就可以展开了,到时候‘达人’你和他们多配合一下。”
“好的,我知道了。”曹达仁没有在陈新面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心里却已经转过了好几个念头。
“另外就是钻井地点的选取,还请张教授你这边多辛苦一下,争取尽早把钻井的地点选定,等钻机来了就可以直接开始钻井。”陈新看向了一旁的张教授,向他拜托着:“另外深层地热该如何开采我们也没什么经验,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张教授你多提意见和建议,好让我知道该怎么改进。”
“放心吧,老头子也就能做点这些事情了,不会耽误事情的!”张教授哈哈一笑,答应了下来。
陈新微微颔首,见事情已经说完,这才对两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先走一步了。”
说完,陈新便离开了开会的营地,朝着军营的方向走去。
目送着陈新离开,曹达仁和张教授对视一眼,忽然曹达仁开口向张教授问道:“作家最近是在忙什么?看他好像一直都呆在军营那边,每天忙到很晚才回来睡觉。”
曹达仁只是一时好奇,却也有些想要探究陈新究竟在军营里到底在做什么,让他能够调动如许多的资源。
一台能够钻探深井的钻机与一支石油钻井队伍,这可不是谁都能随便调动的,而陈新却可以开口就要来,这很难不让曹达仁产生好奇。
“谁知道?和部队扯上关系的事情少打听,国家机密,知道的越少越好。”张教授却直接摇了摇头,收拾好桌上的地图之后便准备离开了,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回头对曹达仁说道:“有些事情不该知道还是别知道的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不要去奢望自己不该奢望的东西。”
说完,张教授便走出了房间,而曹达仁听了他的话却表情变得迟疑和犹豫起来。
——
军营内,陈新所在的房间外面是两名装备了重型武器的特种兵在守卫着。
他们身上原本的外骨骼被陈新进行了一番升级,现在已经变成了《使命召唤11》里AST机甲那样的重型机甲一样的东西。
全覆式的装甲牢牢包裹着他们的身体,胸口的部位还原了游戏里的设计,加装了两块厚重的装甲板作为防御遮挡。
右肩是一门12.7mm转管机枪,由背部的机械臂连接,平时挂载在背部,需要使用时会伸到前方由右手握住,通过与头盔的瞄准系统直连来操控,每分钟一千两百发的射速堪称凶猛,足以撕裂战场上一切轻型单位。
而右肩则是一个装备了两个六联装57mm火箭弹发射巢,一共可以发射12枚57mm火箭弹,与目前军方装备的小口径航空火箭弹弹药通用,面对坦克一类的重型载具,也能够有相当不错的杀伤。
虽然看上去装备的武器不多,但就这两样却已经足以让这种重型机甲在战场化身最凶猛的单兵战争机器了。
更何况陈新还贴心的在机甲的左腿上装了一个折叠式的迫击炮,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单膝跪地就可以架起迫击炮,为战场提供炮击支援,同时右手还可以握住机枪,化身火力点保护自己。
这种重型机甲陈新一共改造了五台,两台用于守卫他的办公室,而另外两台则守在了存放核原料的仓库,由四名特种兵轮流使用,保证人歇机器不歇,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保护。
至于说最后一台,则已经被第二次来营地的直升机运走,交给军工系统的研究人员逆向破解,准备进行仿制。
在这样严密的保护下,陈新所做的工作其实很好猜,他正在进行对聚变反应炉的图纸设计,并且在尝试着手制造一个微缩反应堆来验证他所设想的结构的合理性。
第391章 微型反应堆
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做一个模型比完整的造出一个东西要容易很多。
毕竟模型就那么小小的一点,要不了多少材料,也要不了多少工夫。
但真正做过模型的人,尤其是做过1:1完全真实还原模型的人会告诉你,做一个模型有的时候会比做真的更难。
因为把一个小东西做大容易,但要把一个大东西做小很难。
陈新要做的虽然是一个微缩版的核聚变反应炉,但对技术的要求却一点也不比真的造一个大型反应炉来得低,甚至于对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更在大型反应炉之上。
大型核聚变反应炉虽然要求严格,但大型设备所允许的公差还是有一定余量的,可是当你将设备等比例的缩小之后,原本的公差余量也会随之缩小。
比如说在大型设备上±5的误差,到了等比例缩小的模型上,可能±0.5的误差都不能有,模型越小越是如此。
尤其是当你还要完全还原大型设备的结构和功能的时候,这种越小加工精度要求越高的零件,很多时候造价是比大型设备要求的零件夸张许多倍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现有的核聚变反应炉技术中,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上阻挡中子以及以及等离子体、防止高能氢离子飞溅以及未来作为热交换的结构称为第一壁,在核聚变堆材料选型中,这个第一壁的要求极高。
现实里可以通过将第一壁加工到一定厚度来实现对中子的阻挡,但当模型比例缩得很小的时候,这个第一壁的厚度就会变薄,这种时候想要继续维持它对中子的阻挡,就对它本身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第一壁本身是一个消耗品,随着中子对第一壁的轰击,它的表面是会起泡的!
大型设备可以靠着厚度来延长使用寿命,定期进行更换避免整个第一壁被穿透。
但对小型模型来说,这就非常要命了,毕竟总不可能说反应堆转几下就停下来换耗材吧?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核聚变装置越做越大的原因所在,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导致只能将设备做大,才能够保证达到预期的性能,从而实现核聚变的点火。
然而陈新想要做的,却只是一个用于验证技术的模型,如果不是实在太夸张,甚至想做一个能摆在桌上那么大。
不过最终他还是对现实进行了妥协,没有真的造一个铁人同款LED灯,而是一个大约一人多高的微型反应堆。
虽说是模型一样的微型反应堆,但陈新之前设想的核聚变反应炉该具备的结构和功能在这个微型反应堆上都有复现,并且它是可以真的点火发生反应,且反应可控,能够持续稳定输出能量的。
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对制造这个微型反应堆的材料和工艺都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
好在陈新的图纸是绘制之后,经由系统升级之后的产品,而他用来制作零部件的工具也是系统出品的机械臂和工作台,因此在加工精度和零件质量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制造这个微型反应堆的材料,陈新选择的是部分核心零件自己通过系统升级来获得,而其他部分则找国家的科研部门要,获得材料之后再用工作台和机械臂来加工。
为了加工这些零件,陈新不仅对自己的机械臂又做了一次小范围的升级,更是在军营的办公室里按照自己避难所里的工作台又做了一张一模一样的,具备图纸绘制、扫描和升级功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新才能够升级供热枢纽、能量塔以及这个核聚变反应炉的图纸。
而在图纸升级之后,不仅优化了技术上的设计,同时也对零件也做了一些优化,专门调整了升级方向的图纸对零件的要求得以简化和降低难度,也让陈新制造一个微型反应堆验证技术的想法可以实现。
因为只是个微型反应堆,相关材料需要的并不是很多,一些稀有材料更是用量很少,所以在直升机来跑第二趟,拉走陈新升级过的重型机甲的时候,也就顺道把他需要的这些材料给运来了。
不得不说,在飞机恢复了飞行能力之后,至少在运输上变得便捷了很多。
陈新在拿到了航空快递送来的材料后便直接开始了微型反应堆的制造工作,不过因为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他每天基本上是上午去处理其他事情,下午才会来到军营制造微型反应堆的零件,直到晚上回去睡觉。
这种规律作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被人摸清楚行动轨迹,无论是绑架还是暗杀或者跟踪都很容易被找到破绽和机会。
但好在陈新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呆在有着一整支特种部队驻守的军营,出门也不过是走到距离不到一百米的营地,还有战斗小组全程贴身护送保护,安全问题还是有足够的保障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新对微型反应堆的制造工作也得以顺利的进行,各种精密的零件被制造出来,然后又被组装了起来。
很快,这个微型反应堆的裂变炉部分就已经完成了。
比起聚变反应来说,裂变反应无疑要好控制的多,加上人多年以来对核裂变技术的研究,一个微型的裂变炉并不是多难做出来的东西。
当然,这个不难是针对陈新而言,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依旧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因为反应堆越小,所需要的核燃料的富集度就越高,同样对反应堆的控制要求也就越高,制造的难度和成本也是直线上升的。
而且不要讲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与核反应堆混为一谈,二者从原理上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本身是没有核反应的,它不过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释放出来的具有热能的射线,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而已。
但核反应堆则是利用物质在核反应发生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来产生热量转化为电能,二者无论是从体积还是效率上来说都有着天壤之别。
陈新能够制造同位素温差电池,但制造小型核反应堆,这可还是是第一次。
第392章 点火成功
“裂变反应堆点火准备,倒数3,2,1!启动!”虽然房间里只有陈新与前来观看陈新启动反应堆的政委和指挥官,但陈新还是很煞有其事的进行了倒数,这才按下了反应堆的启动按钮。
随着陈新按下按钮,面前这个两米多高、同样两米多宽,看上去如同两个圆饼叠放在一起的反应堆开始进入了运行状态,发出了嗡嗡的轰鸣声。
一旁的政委和指挥官都十分的紧张,颇有一种大气都不敢出的感觉,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军人,但面对核反应堆启动他们还是第一次,加之因为现代人类对核能的敬畏,两人此刻的心理也不免有些微妙。
核裂变还好说,这种技术早已实用化,虽然说小型的核裂变反应炉有些惊人,但也还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聚变反应炉可不一样,不说人类还未曾掌握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单只说为人们所最为熟知的聚变反应产物就是一直以来悬在人类头顶,如今却被厚厚的尘埃所遮挡的太阳。
聚变反应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将恒星的能量束缚于一个小小的容器之中,驾驭它那足以毁灭一切的能量。
凡人何以束缚太阳?纵使是在神话之中,也未曾有过这样的传说。
即便翻遍全世界所有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恐怕也仅仅只有炎国人的祖先有过后羿射日这样以凡人之躯挑战太阳的故事。
现在,一颗太阳的力量就被束缚在眼前这个小小的机器里了吗?
尽管站在一旁看着陈新忙碌的两人都知道,这并非一颗真正的太阳,与恒星之间的差距也是微尘之与泰山,但它所能够释放出来的能量依旧是惊人的,热核聚变反应所能够达到的温度依旧与一颗恒星无异。
陈新真的能够控制住它,将恒星级的温度约束在这个小小的机器之中,安全无危险的驾驭住堪比氢弹爆炸的威能吗?
万一出现什么危险,这东西要是爆炸应该堪比核爆吧?
在陈新之前,虽然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可控核聚变,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科研机构研究出了能够真正意义上稳定运行的可控核聚变装置,陈新所制造出来的这个微型反应堆还是世界首例。
如果真的出现了不可测的情况,是先冲上去挽救设备,还是先将陈新这个对国家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的“科研人员”送到安全的地方?
同样的想法出现在了指挥官和政委的脑海里,两人默契的对视了一眼,很快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真的如果发生意外,那就一个人冲上去尽可能的抢救设备,阻止反应堆爆炸,而另一个人则在第一时间将陈新带走,送到安全的地方。
陈新并没有注意到身后两名军人的交流,他此刻全部的精神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眼前的反应堆上。
虽然这是借助了系统之力造出来的反应堆,系统的可靠程度也早已得到了证明,但陈新还是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这可是核反应堆,就算只是个微型堆,一旦发生意外泄露或者爆炸,后果也同样不堪设想。
而且最关键的是,在陈新制造出这个反应堆之前,没有人尝试过将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叠加在一起。
因此也没有人知道,一个裂变反应堆和一个聚变反应堆放在一起出了问题之后究竟会造成怎样可怕的后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新又怎么敢有丝毫的松懈呢?
上一篇: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下一篇:这世界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