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升级避难所 第327节
原因很简单,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自己提出的挖洞直攻外星生物巢穴的计划准备掘进设备,而他预计的外星生物巢穴最深处至少在地下一千米以上,甚至可能更深。
在这样的深度上,就算是垂直挖,一千多米按照每天十几米的推进速度也得挖三四个月,更不用提还要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和掘进工作中所可能遭遇的战斗。
而考虑到这是一次进攻,需要向下输送部队和各种重型装备,以及大量作战会用到的弹药补给和其他物资,斜向向下挖掘比垂直打洞无疑要合适的多。
但斜向的话,根据勾股定理,这条斜向的隧道无疑要比垂直的竖井长很多,工期也同样会被延长很多。
慢慢挖,这当然不是说不行。
军方的计划安排的时间虽说是半年,但进攻前的各项准备,以及进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顺所耽误的时间,多方因素综合起来,军方给自己的计划订的时间其实预留有九个月,并且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顺延。
事实上虽然高层要求缩短对外星生物的反攻时间,军方也加快了自己的计划,但他们却已经做好了这至少要打一年的准备。
所以陈新的进攻计划如果能够在一年之内完成,也还是在高层和军方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的。
但对于陈新自己来说,一年的时间还是长了一些,而且他必须要为计划留出富余时间,不能完全指望计划顺利。
因此掘进速度就成了一个关键的因素了。
“这个掘进速度能够加快吗?”陈新向工作人员询问着,同时自己也在用系统的升级界面打量着这台盾构机,查看是否能够通过系统升级的方式提升其掘进速度。
工作人员挠了挠头,有些苦恼的说道:“我们也想加快掘进速度,但是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和刀盘的材质和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来说,现在用的这个刀盘就已经是我们能做出来效率最高的刀盘了。
想要加快掘进速度,就只能对刀盘进行改造,要么改变结构,要么提升材质,但这两点都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
说着,工作人员更是向陈新详细的解释了这台盾构机现在所用的刀盘有哪些优点,以及它的材质和结构的详细情况。
工作人员虽然不知道陈新关注盾构机是所为何事,但肯定是有这方面的需要的,所以对于陈新提出的问题,他还是尽可能的回答着。
听着工作人员的解释,陈新微微蹙眉,虽然他可以用系统升级的方式提升刀盘的材质和结构,让它效率更高,但这所能提升的效率并不多。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即便改进了刀盘,效率再怎么提升,也最多只能将推进速度再提升50%就是极限了。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了,只要能够保证这个速度,完全可以做到在原本的计划时间内完成整个隧道的掘进,甚至能够有富余的时间留出余地。
但这对陈新来说,还是不够,毕竟他需要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除了掘进之外的作战时间。
无论是地层深处的外星生物巢穴本身,还是分散与地下洞窟中的数量庞大的外星生物,军方对其的进攻和清剿都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仅仅只是挖条隧道下去就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那留给军方用于作战的时间无疑就没有多少了,这显然不符合陈新想要快速在短时间内解决洞庭湖战区问题,以应对中东地区可能出现的敌情的想法。
当然,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洞庭湖战区的问题,陈新也不是没有其他方案。
比如说将军方现在的攻势暂停,转为防御态势,封死外星生物攻上地表的可能,然后一边进行掘进,一边将部队和人力转投到预防中东地区的防线构筑中去。
等到防线修好,掘进的进度也进行的差不多,再重新展开攻势,解决洞庭湖地区的外星生物的问题。
不过这个方案只是备选计划,在这之前陈新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缩短掘进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于是他向工作人员问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能不能把刀盘换成钻头?”
第797章 不实际的想法
盾构机的刀盘能否换成钻头?
如果是其他人问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可能连回答都懒得回答,直接送那人一个白眼就完事了。
但问这个问题的是陈新,工作人员就必须认真考虑该如何回答和解释,才能够让陈新明白这不可能,同时又给他留面子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工作人员看来,这个想法依旧是不可能。
虽然盾构机的刀盘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钻头,但工作人员也明白,陈新的意思是盾构机前面那个如同大平板一样的刀盘能不能换成那种尖头的钻头。
毕竟那种尖头的钻头在很多人看来,钻孔打洞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以至于很多动画片或者一些科幻作品里,都有那种前面装个大钻头就可以在土壤里快速掘进的机器存在。
具体的原理解释起来相当的费口舌,不过却有一个相当浅显易懂的解释,那就是如果螺旋状的钻头真那么好用,为什么大家都不用那样的钻头来挖洞呢?
答案自然也很简单,自然是不好用,大家才不用那样的钻头的。
事实上只要对钻头稍有了解的人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钻头的结构前端都基本上是趋于平整的,很少有非常尖锐的钻头存在。
这主要是钻头通常要用来钻硬物,如果钻头尖做的太锐利会很容易就磨损掉,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因此大部分的钻头都采用了尽可能平整的头部设计,用硬质金属打造,以增强其耐久度。
而盾构机的刀盘,那其实是一个带有沟槽的旋转机构,上面安装有大量的刀片,用以切削岩石和土层,虽然可以被视为一个巨大的钻头,但这并不意味着盾构机的刀盘就真的是钻头了。
盾构机的刀盘在地下工作时,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层,这些不同的地层硬度不一,导致刀盘的受力非常复杂,并非是螺旋钻头那种在均匀介质中工作,可以不考虑受力的情况。
所以动画片和科幻作品中那种前端是钻头的机器终究只是想象,而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
听完了工作人员的一番解释,陈新自然也有些尴尬,觉得自己的想法异想天开了一点。
不过他的想法也并非全无可能,毕竟手握系统,陈新可以做到很多其他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当然,就算有系统作为靠山,陈新也不会盲目的赢来,眼下既然专业人士都说换钻头不可行,他也不会强硬的说非要试试看不可。
最合适的办法还是先做个试验,像当初构建穹顶都市和生态圈一样,做几次模拟实验,自然就能够知道是否可行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新也没有继续为难人家工作人员,只是告诉他可能需要一台超大型盾构机来执行任务之后,便离开了工厂。
——
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陈新首先便是将从工厂带回来的盾构机图纸输入了自己的腕表之中,然后用纳米分子将其投射出来。
看着眼前被投射出来的盾构机模型,陈新一边研究着这个模型,一边思考着该如何进行升级改造。
盾构机的原理说白了就是前端不断地切削,然后后面则将一截一截的管片安装到挖掘出来的管道当中,从而实现快速构建隧道。
所以影响盾构机工作效率的,也就是前端刀盘切削的效率了。
这也是之前陈新为什么想把这个刀盘换成钻头的原因,在他看来钻头的切削效率无疑是要比这个刀盘高的。
虽然工厂里的专业人士说这不太可能,但陈新却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想法。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陈新首先将盾构机的图纸进行了升级,调整成了前端是一个大钻头的形式。
然后启动了虚拟模拟系统,打算来模拟测试一下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
然而结果却让陈新感到失望,因为钻头是实心的,在地下钻探过程中因为不断地切削、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量无法散热,最终没有挖掘多远就因为局部高温和磨损而损坏。
显然,这个方案确实异想天开了,也不太切实际。
因此,陈新很快调整了思路。
既然钻头不太切实际,那调整刀盘的结构呢?
怀着这样想法,陈新再次对图纸进行了升级调整,将盾构机原本的刀盘升级成了中心略凸的形状,并且优化了结构。
这一次效果倒是令人满意,虽然在掘进效率上提升并没有太多,但这台调整过的盾构机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挖掘。
这样的结果无疑给了陈新鼓励,同时也让他明确了思路。
放弃了并不太切实际的钻头的想法,转而对盾构机的刀盘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提升它的工作效率。
盾构机的刀盘在地下主要是将土壤或者岩石松动、破碎和挖掘出来,因为体型巨大的关系,其工作时的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慢吞吞的。
毕竟如果快了的话,所带来的摩擦产生的热量也是惊人的。
陈新尝试过将盾构机刀盘旋转的速度加快一倍,但带来的结果却并不是工作效率的提升,而是同样的刀盘上的刀头因为高温发生熔化和磨损,最终整个刀盘损毁。
这无疑给陈新造成了极大地限制,让他需要去思考更合适的方案。
虽然系统升级可以做到正常情况下做不到的事情,但该遵守的基本物理法则还是要遵守的,陈新如果不能完善一个合理且可行的方案,那即便是系统升级,也只不过是造出来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工业垃圾来罢了。
所以陈新必须认真构思一个合理的方案,同时还要在合理之余做出突破,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事情。
尤其是他还需要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好让军方能够尽快开始实施,节约时间。
“哎,看样子又要加班了!”陈新苦笑一声,却并没有太多的沮丧,而是振奋了精神之后,投入了工作之中。
第798章 计划开始
洞庭湖地区的冰冻的湖面上,一群工兵正在对着冰层进行钻孔,并在钻探到一定深度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埋了进去。
他们并不是要把冰层炸开,而是打算用爆炸产生的震波来对地下进行地质勘探,并且确定地下洞窟的位置和走势。
这是在为陈新所制定的掘进式进攻方案做准备。
虽然陈新在设计这个方案的时候,就对如何防御地下洞窟中那些外星生物对盾构机和隧道的破坏做了准备,但是如果可能,无论是军方还是陈新自己,都希望找出一条能够规避那些现有地下洞窟的掘进路线。
这样一方面是可以节省很多麻烦,毕竟如果能够不受干扰的直接向下挖到外星生物的巢穴,然后直接进攻,那真的是非常省心省力。
对于军方而言这无疑是最理想的状态。
至于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尽可能减小在掘进过程中的施工难度。
陈新为这次掘进任务所准备的盾构机长度至少有七十多米,直径也有十几米,如此巨大的体型如果因为挖到某个空腔而造成机器掉落下去,无疑是会对机器造成极大的损坏的。
所以规划出一条合理的掘进路线,就成了整个计划推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而在这些工兵埋着炸药的时候,在原本市区的位置,另一批工兵则在配合着工程人员在进行着紧张的施工。
他们的任务是在这里挖出一个用来安放盾构机的基础大坑。
虽然这次掘进攻势不像修地铁那样需要先挖下去再把盾构机吊下去,但还是需要事先开挖一个坑,清理出起始位置,以方便掘进的。
毕竟整台盾构机有几十米长,重量惊人,挖掘又是有着一定角度的斜向下挖,不可能让整个盾构机的尾巴翘到天上去的。
在工地上,陈新正在视察施工的进度。
“工期很紧,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陈新向一旁的施工负责人询问着。
因为无论是高层还是军方,都希望尽快解决洞庭湖地区的问题,所以对工期卡的非常死。
“请您放心,我们将工人分成了三班,24小时歇人不歇机器,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础坑道的建设!”负责人一副言辞凿凿的样子,显得非常的有信心。
事实上对于完成施工,负责人确实很有信心,一方面是他有着充足的人手,军方甚至提供了一部分工程兵来协助施工。
另一方面则是这项施工本身就不是什么特别复杂和工程量很大的施工,只不过是挖一个深坑,完成盾构机架设的基础坑道而已。
虽然施工要求非常严格,工期也很紧张,但还是在一个可以完成的范围内的,只不过需要非常高效的去施工,没有任何时间去失误和浪费罢了。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太苛刻的要求,只要保证施工当中不出差错就基本上可以保证这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了。
陈新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这位负责人表现的如此信心满满,他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而在施工进行的同时,在工地的一旁一台巨大的盾构机正在进行组装。
这是陈新用一台从工厂订购的盾构机成品通过系统升级之后获得的这次任务所需的盾构机。
上一篇: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下一篇:这世界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