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能复制所有生物的能力

我能复制所有生物的能力 第159节

他做这些,为的是进军航天。

“杨振教授,我想请你出面,担任公司的法人代表。”

“陆宁啊,没问题,到时候我喊上我一些学生一起加入你的航天公司。”杨振教授同样没有拒绝。

凡是被陆宁复制过的教授,全部都被陆宁知会过去,他们都将加入新创立的燕京航天公司。

哪怕只是挂个名,但是噱头必须要足,因为这样的话才能拉到更多投资。

这就是陆宁的大动作——集合人才,发展航天。

不过,一个公司的运营无疑非常繁琐,步骤也很多。

“杨振教授,这个航天公司就交给你们团队负责。”

无奈的陆宁只能把运营又甩手给杨振教授。

毕竟这个公司是以他为法人。

“没问题。”

杨振教授没有拒绝,把一切都揽下。

杨振教授作为国内的金字塔存在,手上的人脉自然很多,运营一个航天公司,根本不需要陆宁担心。

“等米国那些科学家来到我国,确定加入公司后,我将发起第一轮融资。”杨振教授马上进入身份角色。

“好。”

陆宁脸上露出笑容。

术业有专攻,其实对于企业的事情,他真知道的不多。

还是当个甩手掌柜舒服。

5月份,是真正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个月。

十一位米国博士,先后离开米国,进入华夏,入股燕京航空公司,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先例。

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新闻开始报道。

全国人民无比振奋。

大家似乎看到了华夏化蛟为龙,翱翔九天的画面。

“十一位米国博士全部加入新成立的燕京航天公司,将为我国进行航天工程的研发。”

新闻继续报道。

而另一边,确定了米国十一位博士加入公司后,杨振教授和陆宁汇报了声,便开始进行第一轮融资工作。

不出意外,融资将长达十年,预计融资不下百次。

燕京航天公司一放出融资的消息,国内就疯掉了。

钱好像变的不是钱,不管有钱没钱,所有富豪和企业都想过来掺和一脚。

这可是由国内定海神针的杨振教授坐镇,不仅有国内几位顶尖科学家,更是包括米国十一位得到过诺贝尔奖得主所加入的公司啊。

包赚不亏。

融资的金额每天都蹭蹭蹭的往上涨。

半个月后,融资的金额就突破了一千亿。

除了个人和公司外,燕京航天公司更是得到了国家以及银行的大力支持。

每个人都想参上一股。

人们已经可以想象的到,这个拥有如此之多顶尖人才的民营航天企业将来的成果会是多么的惊人。

融资还在继续。

而且除了华夏外,其他国家也开始加入。

这么多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研发团队,是史无前例,开创先河的。

燕京航天公司的信息很快就被各国给扒出来。

特别是米国,米国在全力调查此事。

法人代表是杨振。

这是华夏科学界的一把手。

再看下去,还有几位华夏的顶尖科学家。

虽然公司上写着是民营企业,但是各大国家已经把这个企业当做了华夏国家插手的国企。

米国国家想不到这一切都是陆宁在控制,哪怕他们发现陆宁,也只会把他当做华夏国家的一部分。

只有华夏国家有些怀疑陆宁。

他们看到公司的股份中,陆宁占据了20。

这个数据不正常,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占据的了这么多股份。

而且最近国内几家新成立的公司都和陆宁有关,并且陆宁也都占据极大的股份,甚至隐隐是以陆宁为主导。

不正常。

但是国家也只是怀疑。

他们知道陆宁是个天才,并且私底下与国内几位教授私交都很好。

况且陆宁没有做违法的事情。

加上杨振教授与国家代表的谈话,让国家放心,只当做幕后是杨振教授。

“你们放心,我这次聚集这么多米国的科学家,为的就是发展我国的航天项目,力求为我国在宇宙开疆扩土!”

这是杨振教授的保证。

于是国家更加不留余力的支持。

不过,暗地里,陆宁已经被国家重点关注。

只要他露出一点危害国家的事情,就会被当即请去喝茶。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盘中之脑和航天

陆宁来到严学俊的实验室。

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当中。

复制了那么多的科学家,陆宁脑域不断扩张,特别是这些日子很少进食,一直进行光合作用,让他的大脑活跃度再次有了小范围的提升。

在他全力研究下,半个月后。

一个盘中之脑诞生。

“不容易啊。”

陆宁盯着这个盘中之脑有些感慨。

这个大脑是由黏菌、食电细菌还有人类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神经元细胞组成。

由三种不同物质组合而成的生物大脑。

生物大脑只有人脑大小,但是和人脑不同的是,它主体是由黏菌组成。

这个生物大脑之前并没有学习过什么,一开始就被陆宁放入培养皿进行繁殖。

直到它长成这类似人脑大小。

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吸取营养液,用以维持自身生命,已经算是另类的生命体。

此时的生物脑被放在一个盘子上,盘子大小三十平方厘米,一方面能够提供养分,另一方面盘子也是一个高密度的微电机阵列。

上面排列着十万个铂金电极,每个电极就是一个探针,能够探测到这个板子上的十万分之一部分的脑细胞电信号。

假设有100万个活体脑细胞的话,那一个探针探测到的就是十个脑细胞聚在一起的电信号。

铂金电极可以放电刺激脑细胞,也可以接受到脑细胞放的电信号。

陆宁可以用电信号刺激电极战略上的神经元细胞,并且记录它们的放电活动情况,以此对盘中大脑进行训练。

现在的盘中之脑玩的是一款简单的乒乓球游戏,就是乒乓球落下来,它用板子去接。

盘中大脑只用了五分钟就学会了如何玩乒乓球游戏。

“陆宁,这个生物智脑比普通人工智脑快很多啊。”

严学俊对实验数据感到吃惊。

他没想到陆宁创造出的这个生物大脑,竟然如此优秀。

“确实。”

陆宁点点头。

经过研究,同样的游戏,盘中大脑的学习速度比普通人工智能快,它只要五分钟,而人工智能学会要花费90分钟。

可见盘中大脑是优于人工智能的。

不过有优点也有缺点,盘中大脑虽然学习速度更快,但是最后的游戏水平还是不如高级的人工智能。

一个是学会,一个是玩的好。

“看来也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人工智能,比如量子计算。”

陆宁思考道。

至少在量子计算上,人工智能暂时是跟不上的。

“可以考虑把两者结合。”

“以后开发生物芯片。”

这是陆宁接下去的研究方向。

已经相当于脑机接口。

算是和另一个研究项目不谋而合。

首节 上一节 159/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水世界开局打捞核潜艇

下一篇:全球御兽:我抓住了系统漏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