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14节

  鹅厂需要什么和他们这帮高管需要什么,不是一码事,鹅厂需要的是报表数字好看,他们不介意怎么实现这个目的,是收购还是内部培育,内部培育最好,内部能培育也是向资本市场证明我们这家公司的生命力,培育不了那就收购。

  而他们肯定希望内部培育,这样他们能有很多权力,去收购成熟公司,体系已经成熟了,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小得多。

  因此公司的利益和高管的利益,再到员工的利益,它们之间只是有重迭。

  林甲听到詹妮的话展颜一笑:“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当陈元光在MIT埋头做研究的时候,林甲已经拿着他的授权书和鹅厂完成了初步谈判。

  最终谈判结果就是他们从鹅厂手里拿到了八百万的投资额度,副导演的头衔以及暑期档上映的机会。

  “就这?”陈元光问道,他以为林甲在说笑,没想过林甲能够从鹅厂那把已经谈好的利益分配方式再改动一次。

  相当于已经切好的蛋糕,她跑过去说不能这样切,我们要重新切。

  “没错,就这,鹅厂凭什么不答应?作家很多,但是有你身上这么大宣传价值的作家就这一个,鹅厂的影视板块想打翻身仗,证明自己有实力和阿狸竞争,还不得付出点代价?

  再说,他们付出的这点也不算什么,八百万投资额,对他们来说就当投宣发了。

  当然如果这部电影能爆的话,估计他们得肉痛。”林甲很得意。

  在谈判完到电影拍摄的这段时间,陈元光远程指导电影布景师的工作,为了把未来的一些细节设计好,陈元光甚至还自己学了怎么用作图工具,然后把大致样子画出来。

  巴文迪审完论文,投出去是五月底,论文发出去,巴文迪很痛快地批了陈元光的请假申请:“莱特,工作和生活需要平衡。

  你之前工作太辛苦了,回去可以多休息一会。

  除了论文有问题要改的话,我可能会找你,其他时候我不会来打扰你的假期。”

  陈元光只申请了三个月,巴文迪给他批了四个月,太人性化了。

  “这次回去事情很多,先是论文答辩,这个应该很快一天左右就搞完了。

  然后是毕业典礼,包括班级聚会,院里的一些活动,耽搁的时间可能久一点。

  最后就是电影送审前样片已经剪好了,我们可以先看样片。

  剩下的时间足够我们进行一个漫长的旅游了。”林甲在回燕京的飞机上跟坐在他身旁的陈元光掰着手指算。

  求追读~

第25章 电影上映前夕

  喷射机两万五千里的航程,陈元光却觉得自己已经度过了几个世纪。

  阿美利肯本身没有什么新奇的,但自己这次回国相当于要被正式推上时代的舞台。

  虽然从拿到去未来船票的那一天开始,他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到来,早晚会成为舆论的焦点,风云中心,但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他没想到。

  还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不过作为一名网文作家,他确实很期待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搬到大荧幕上。

  如果《吉隆坡往事》是抄袭的未来的作品,他都不会这么期待,正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心血。

  “欢迎,这位就是陈先生吧,果然一表人才。”詹妮对陈元光和林甲二人非常客气。

  林甲一看她那样子,就猜到了对方提前看过样片,对样片质量非常满意。

  这种内部看片会,说是内部看片会,鹅厂作为出品方,他们的高管肯定最早就看过了。

  林甲代陈元光把手伸出去:“詹妮,好久不见。”

  詹妮面色不变,依然是职业假笑:“林女士,提前庆祝我们这次的合作能够大获全胜。”

  《吉隆坡往事》的八百万投资额度由林甲家族集团旗下的影视投资公司代为投资,他们再和陈元光另外签订了分红协议,陈元光享受投资额度百分之八十的分红,影视公司享受百分之二十。

  简单来说,收益减去成本,赚的钱陈元光能分80%,亏了他不用承担损失,有点对赌协议的味道。

  詹妮并不知道,她以为林甲占据了大部分好处,所以想接近陈元光,在两人之间埋钉子。

  她提前看过样片,结合陈元光的学术实力,詹妮有预感,对方会一飞冲天。

  鹅厂不介意提前投资,把《吉隆坡往事》的后续ip给签下来。

  “我相信元光,也相信鹅厂的能力。”林甲同样的职业假笑。

  在座来了很多人,一个一百人的小型放映场地坐满了人。

  从战狼2开始,流量电影已经式微,去年的《我不是药神》更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流量电影只能赚钱,赚不到大钱,大爆不了。

  你得到了流量明星粉丝群体的票房,势必然就会失去绝大部分正常观众。

  鹅厂对《吉隆坡往事》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成为和唐人街探案一样的爆款,所以主角没有用流量明星,都是找的演技派。

  唯一用了流量明星的,是以陈元光为原型的那个角色。

  陈元光脑海里过了一遍,都没把对方的脸和名字联系上,一直到放主演名单的时候,他才联系起来:“原来是他啊。”

  电影放映完之后,在座沉默了几秒后,掌声开始响起来,因为这部电影很精彩,和科幻结合的非常好。

  科幻的元素不多,但是和推理结合的非常精彩,合理性、逻辑性和情节都拉满了。

  “鹅厂果然大手笔,吉隆坡往事居然是请的郭帆来当导演。”陈元光感慨道。

  今年年初的时候流浪地球上映,票房46亿,这部电影不仅让战狼封神,导演郭帆同样成为了业内科幻片的代表人物。

  他之前还是网文界扑街的时候,有幸混进过一个大神群,大神群里的作家们经常冒出来讨论群里某位大佬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了。

  他们会在群里聊,具体哪个导演,哪个演员,如果出品方大手笔投资,群里的其他作者就会恭喜那位作家,他的心血没有被白费。

  后来大家渐渐不聊这个了,因为他们发现越是大手笔越喜欢改原著,越喜欢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

  那时候陈元光就很羡慕那帮能被改编的大神,他以为自己写东京恋爱小说的,一辈子也不会有改编机会。

  结果没想到,不仅作品被改编,还是大手笔投入,原著还没有怎么改。

  林甲说:“鹅厂有实力,他们之前投资了很多电影,自己也主导了很多电影的发行,加上背靠鹅厂这座大山,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请到顶级的卡司。

  请到郭帆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当时鹅厂签他的时候,流浪地球还没上映呢。

  而且对郭帆来说,流浪地球是他第一部成功作品,他需要更多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吉隆坡往事》原著不错,剧本不错,加上背靠鹅厂,他会接下来再正常不过了。”

  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他们在阿美利肯的时候一直等到四月份才去电影院看到,电影放映结束后老外都在鼓掌。

  即便是以未来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除了画面不行,其他都算得上一流,其精神内核更是堪称顶级。

  陈元光问道:“我发现他没怎么改我的原著,是因为你和鹅厂提了吗?”

  林甲摇头:“我怎么可能去限制鹅厂要遵守原著,这太难了。

  我估计是因为科幻推理,对逻辑性要求特别高,他改就要全部推倒,所以干脆没有改。

  他好像只加了一些少年和他父亲之间情感的表达,埋了李侦探过去背景的线,估计是为出续集和番外。”

  “后面你应该要配合在申海接受采访,进行路演,到时候伱有很多机会能够和郭导聊的,你可以问问他怎么想的。”

  这类背景不放在国内,过审过得特别快。

  电影在过审的时候,鹅厂的营销策略已经开始了。

  “江大本科生一年内连发两篇Nature,他还甚至还拿了这个奖。”

  “发顶刊、写小说、拍电影,这位本科生十项全能!”

  “95后天才的传奇人生!”

  鹅厂开动他们的宣传机器后,陈元光的名字几乎在短短一周内传遍了华国的大江南北。

  Nature是真是假很容易查到,科幻新星奖也是有迹可循,影视作品改编更是上映在即,大量证据证明这些报道是真的。

  舆论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作为江大最知名的校友,雷君转发了江大官网关于此事的微博,并评论道:

  “同样是20岁,我的20岁怎么和人家的20岁差距这么大呢?恭喜学弟,《吉隆坡往事》已经买到了,这周周末就看!”

第26章 鹅厂的宣发组合拳

  雷君的微博配了《吉隆坡往事》纸质书的封面,当然还有小米手机照相的logo。

  “雷总你也是学霸”

  “这就是学霸之间的惺惺相惜吗?”

  “太牛了,苦逼科研狗在实验室刷到这条微博眼泪都留下来了,同样是人,你怎么这么秀?”

  “本科2篇Nature,你还是人吗?”

  “简直无情,我终于理解我导说的,有人看上去是人,其实是猴子,有人看上去是人,其实他可以不是人是什么意思了。”

  “原来我以为我是人,现在看来和真的人相比我是猴子。”

  关于猴子和人的话题,网友们能玩一年。

  江大方面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更是笑嘻了,天降流量莫过于此。

  就问问伱们江城科技大学有没有这样的流量!

  去各省市招生的时候腰杆都直了不止一倍。

  《吉隆坡往事》在上半年的时候就出版了,它的出版有点默默无闻,最大的宣传爆点就是书封上大刘的推荐语:

  “科幻和推理的完美结合,所创造的世界和设计的诡计都如此真实”

  等到新闻媒体把2477和陈元光联系到一起,然后再把陈元光的光荣事迹一报道,《吉隆坡往事》销量瞬间蹭蹭蹭的往上涨。

  电影还没上映,大家还看不起书吗?

  这是知乎的黄金时代,大牛们还没有离去,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涌入,知乎还没有为了赚钱丧心病狂。

  上面的回答质量还很高。

  “如何看待陈元光?是造神还是真神?”

  “谢邀,因为这段时间宣传的很凶,所以我去下了nature电子版,翻了下他发的两篇nature。

  首先说结论,单纯从论文来看绝对真神无疑,第一篇论文关于蛋白质模拟进化,挂的一作和通讯作者都是他,第二作者是迈克尔·莱维特,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合作者。

  第二篇论文是关于对小材料数据进行分析,输入它的一些属性然后推测它其他属性,同样一作和通讯作者都是他,第二作者是来自MIT的巴文迪教授,也是化学领域的顶级大牛。

  如果造神,除非他是这两位大牛的亲儿子,不然别人凭什么把一作让给你?单纯的钱是无法打动诺奖得主的。

  我看了下他谷歌学术的主页,他还有一篇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上,如果Nature子刊也算Nature,那么他已经发了三篇Nature。

首节 上一节 14/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