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04节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蓝色起源方的故事有些颓唐,他们发现成本很难压下来,未来在和SpaceX竞争中依然没有胜算。

  更别说马斯克的星舰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等星舰把运输成本压低到每公斤不足15美元之后,蓝色起源就等着被淘汰吧。

  在这个成本对比下,蓝色起源在太空运载上将再无任何存在的可能。

  “林,光甲有没有考虑过做类似星舰的超大运载当量的可回收火箭?

  因为根据我们的了解,哪怕是开拓者二号,在运载能力上依然无法和星舰高达100吨的当量相比。

  现在开拓者二号的发射成本有优势,但等到星舰成熟后,开拓者二号也将要没有优势了。

  考虑到空间站需要发射大量的模块到近地轨道,降低运载成本对光甲来说非常有必要。”蓝色起源的工程师问。

  他们当然是动了自研不如买的念头。

  他们不指望买星舰这个级别的技术,而是寄希望于光甲航天研发星舰成功后,他们可以买开拓者二号。

  周瑾说:“我们当然有类似的计划,但最大的困难依然是在发动机上。

  星舰采取的猛禽发动机,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追上。

  你应该也清楚猛禽它是一款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它的开发难度非常非常,之前从来没有过同类的发动机上天。

  不管是SpaceX现在的主力发动机梅林还是说欧洲在用的火神,蓝色起源的BE-4,火星五号的F-1,这些发动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燃料浪费。

  只有猛禽,它是几乎不想浪费每一点燃料,疯狂程度让我想到了毛子之前做的闭式循环煤油发动机。

  我们内部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发动机上,如果蓝色起源能够帮我们搞到猛禽发动机的技术参数和相关材料的合成路径,我想我们很快能够拿出属于光甲航天的星舰。”

  像梅林发动机以煤油为燃料,然后因为结焦的问题无法让预燃室富燃运行,因为如果让预燃室富氧运行的话,意味着把高温高压的气态氧灌了进去,几乎在一瞬间就会把精密的、低容错的涡轮叶片吹得用不了。

  因此当时阿美利肯人都认为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们放弃了,不相信存在某种合金可以承受如此恶劣的条件。

  然而毛子们做到了,苏联解体后,阿美利肯人把毛子实验室里的发动机和特种合金都给挖出来,靠着技术资料进行了复现,发现毛子真的把可以承受预燃室内富氧的恶劣条件的特种合金造出来了。

  毛子死,对阿美利肯的航天事业是一剂超级强心剂,毛子航天的精华成果都被阿美利肯继承了。

  至于为什么到今天集合两家之长的NASA都无法上天,这点得问阿美利肯科研机制到底怎么了。

  这下是真这体怎了。

  听到周瑾问能不能把猛禽发动机的技术资料拿来,甚至更过分的材料合成路径,在座蓝色起源的工程师们感觉到自己的大脑受到了攻击,这是我们能做到的吗?

  “好了,不开玩笑,我提点现实的,蓝色起源能把你们的BE-4发动机技术拿给我们参考一下吗?

  如果要做类似星舰的超级火箭,那么BE-4很有参考价值。”周瑾说。

  如何判断一款火箭发动机的好坏,有非常多的标准,推力、推重比、可靠性、成本等等。

  猛禽发动机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要比蓝色起源的BE-4更强,在推重比上更是全球最佳,唯独有一点,比不过BE-4,那就是推力。

  “周,BE-4的设计与猛禽的低温燃料并不兼容,二者并不具备太多的相似之处。”

  “我们需要的只是BE-4在推力上能够给我们一些思考。

  尤其是BE-4在研发过程中,有过氢氧版、煤油版、甲醇版等等,你们做过大量尝试,这些尝试的数据都能够帮我们少走弯路。

  更快拿出能和猛禽相抗衡的火箭发动机。”

  单纯说发动机的话,猛禽发动机的设计最早是2009年。当时它在宣传中被定义为氢燃料发动机,一直到四年之后,SpaceX才转向去做甲烷。

  而BE-4的立项时间差不多,2011年的时候立项,它在早期的研发进度是要远远快于猛禽的,猛禽还在纸面可行性立项的时候,BE-4都已经开始做动力组点火测试了。

  蓝色起源位于亨茨维尔的的火箭发动机工厂更是早就开始批量生产BE-4。

  但现在为什么BE-4在各方面都不如猛禽,最大的原因还是蓝色起源对失败的容忍度太低,贝索斯无法容忍哪怕一次失败。

  “这点我无法决定,我得请示戴夫。”他甚至认为自己请示戴夫都没有用,得请示贝索斯。

  贝索斯也没办法拍板,最后还是得问白宫的意见。

  帮助华国航天企业少走弯路,对阿美利肯企业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指控。

  周瑾说:“我相信有了蓝色起源失败的经验后我们能够成功地更快。”

第244章 哪怕只有1的机会也要争取

  这次光甲航天派人来阿美利肯,就是想方设法蹭好处来的。

  对蓝色起源的BE-4能搞到多少信息就搞多少信息。

  光甲航天从来没指望过蓝色起源会出售发动机技术,哪怕蓝色起源愿意卖,白宫也不可能会允许。

  还没傻到这个地步。

  前脚敢拍板这么做的人,后脚就会被当街处理掉。

  “BE-4没有失败过,它非常成功。”蓝色起源的工程师显然忍不了。

  和SpaceX不同,蓝色起源的研发机制更类似华国航天局,都是要保证纸面上万无一失,做大量的地面测试才会发射。

  周瑾挑了挑眉:“哦是吗?

  我记得我前两年还在Youtube上看到过BE-4的爆炸视频。

  都没有发射,在基地里发生的爆炸。”

  “那不能算失败,那还处于地面验证过程,我们的正式发射没有失败过,每次都成功完成了预期目标。”对方也开始逐渐变得不耐烦了。

  因为在他看来,周瑾就是在胡搅蛮缠,想尽一切办法刺探BE-4的资料。

  “不不不,BE-4可是在2017年的时候就完成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结果前两年2023年的时候你们说还在做地面验证?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如果每次制定的计划中都对爆炸有所容忍,那么我们每次都能够完成预期目标。

  那我想我们交付给蓝色起源的开拓者一号火箭,没有任何交付不合格的风险,因为它一定能够达到我们对它的‘预期’。”周瑾在最后的预期上加重音,对蓝色起源的言不由衷表示出轻蔑的态度。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事实就是,蓝色起源在火箭研发上严重落后于预期进度,原本蓝色起源自研的搭载BE-4发动机的新格伦是要在2020年年初就发射。

  结果一直拖到了去年,才完成一次发射。

  在座的工程师们面面相觑后,还是负责人站出来说:“你说得只是部分事实。

  它不是全貌。

  最开始的时候BE-4只是针对蓝色起源内部使用,我们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是完成了所有验证。

  但是后来蓝色起源又接到了来自NASA和国防部的订单。

  他们新的火神半人马火箭将采用蓝色起源的BE-4发动机。

  后续我们针对新的需求,又要做新的测试和验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些都是公开消息,国防部和NASA对火神半人马寄予了厚望,希望它不仅仅是能够帮助NASA完成重返月球的愿望,还希望它能承担一部分军事发射的职能。

  也正因如此,周瑾才对BE-4格外感兴趣,或者说光甲航天内部对它很感兴趣,整个蓝色起源除了BE-4之外,没有其他能让光甲航天觊觎的东西了。

  “所以你们在设计以及后续的生产测试过程中,是如何去规避使用液氦出现的自增压现象?”

  当然他们最关注的不是BE-4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网上到处都是,他们需要的是其中一些特殊合金的合成路径,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数据。

  前者能够帮他们提高发动机上限,一些良好的设计思路,过去因为材料限制而无法实用,在材料实现突破后就可以用了。

  后者则能帮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如果拿到特殊合金材料的合成路径,不仅仅是光甲航天能用,华国方面也能拿去使用,对华国轰炸机的发动机设计同样大有好处。

  军事上的目的,不会摆在明面上来说,我们是纯粹的商业探讨,但不代表双方不清楚,这是心知肚明的。

  蓝色起源从光甲航天这拿到的技术,会被反馈给NASA和国防部,同样光甲航天从蓝色起源这获取的资料肯定也会同步给华国有关方面。

  “众所周知,保持液体推进剂罐加压是火箭技术组成部分中常见的一种,同时也是非常困难的一种。”

  液体推进剂加压本身不困难,过去阿美利肯和大毛的航天竞赛过程中已经把这件事研究的非常透彻了。

  它的难点在于,技术方案已经非常成熟,哪怕是一丁点的优化都非常困难,是火箭技术领域不为人知又极其重要的工程挑战之一。

  最著名的方法是使用惰性气体,一般来说是氦气去完成这个加压过程。

  “猎鹰九,他们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瓶,安装在LOX罐的底部,冷却后的氦气通过发动机气体发生器连接部分实现热交换循环,在这個环节加热后进入到液氧和煤油的储存罐,保证能够在飞行过程中顺利加压。

  猎鹰九号采用的是苏联的Kerolox架构。”

  蓝色起源的工程师很鸡贼,闭口不谈BE-4的技术方案,转而去谈猎鹰九号的技术方案。

  万一后面查泄密,也不是我们泄密的,光甲航天的技术方案和蓝色起源又不一样。

  “根据我们所得到的消息,星舰采取的是自生增加技术,猎鹰九号用的是纯机械阀去做的这件事。

  好像他们的星舰采用了新的自增压技术。”周瑾迅速捕捉到了对方潜在的想法,于是透露一个情报给对方。

  星舰作为SpaceX的最新技术,鲜有对外暴露具体技术细节。

  这句话一下子勾起了蓝色起源工程师们的兴趣:“他们是怎么做的?

  通过增加氦气压力系统的复杂性来达到节约氦气的效果吗?”

  “我猜也是,不然他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推重比。”

  蓝色起源的工程师们在一阵窃窃私语后,暗惊他们都不知道的情报,远在华国的光甲航天却知道,这不就只有两种可能吗?

  一种是光甲航天和SpaceX保持着高度的互信,另外一种是光甲航天在SpaceX内部有人。

  考虑到SpaceX和他们一样,甚至SpaceX被阿美利肯方面监控的力度还要严格得多,他们不认为因为马斯克和莱特之间有私交,SpaceX就会透露如此关键的情报给光甲航天。

  “根据我们的情报,SpaceX采用的是通过监测热交换器中的热量,来决定氦气加压的程度。

  因为热交换器的热量随着发动机气门和吞吐量而变化,你说的倒也没错,他们确实增加了压力系统的复杂度。I

  星舰在燃烧室周围使用再生冷却回路,将液态甲烷和液态氧加热成气态甲烷和氧气,以对相关储罐加压。

  这样的设计思路没办法用在其他煤油发动机上,因为煤油不是低温液体,对煤油做同样的操作,无法让它沸腾。”

  “老周,你怎么知道星舰发动机的设计思路?我都不知道。”林天旻对于上午交流时候周瑾侃侃而谈的表现记忆犹新,晚上回到酒店后他好奇问道。

  周瑾说:“我不知道啊。”这句话说的非常之理所当然。

  林天旻一下就惊呆了:“那你上午说的蓝色起源那帮人一愣一愣。

  我仔细观察过,坐在最角落里的那工程师拿着个笔记本电脑手就没有停下过,一直在记你说的东西。

首节 上一节 204/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