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24节
你做的东西,物质世界会给你正面反馈,外界的负面舆论其实影响不到你。”
陈元光说完之后从手机上调出他站在电磁发射塔前的自拍:
“外界会有各种各样的舆论,当我站在电磁发射塔前仰望着它的时候,我很清楚我给世界留下了什么,在为人类生存空间探索什么。
更不用说我们发射的卫星成功进入轨道,我们的火箭能够帮助企业大幅度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比亚迪、华为、蔚来等等这些造车的企业因为火箭成本的降低,在去年陆续宣布了自己的卫星发射计划。
现实中取得的成绩会让你忽视网上的舆论。”
李希音举着陈元光手机上的照片放到镜头前,“光神,这张照片真的拍的特别好。
在戈壁滩的发射塔前,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天空中还能看到繁星点缀。
人类的渺小、工具的伟力以及对太空的渴望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很好奇这张照片是谁给你拍的。”
“这是华国航天的李总工帮我拍的,那是神舟-光甲号正式发射的前一天,我们在对发射塔做最后的检查。
然后走下来之后,他让我帮他拍个照片纪念一下,于是我也让他给我拍一个。
过去的日子里有太多类似的瞬间,这种瞬间很容易让你屏蔽掉外界的声音。
相比之下,我感觉林甲可能更在意外界的声音,我倒不是很在意。”陈元光说完后,看到林甲坐在镜头外翻了个白眼,他笑了笑。
“光神,那你如何看待外界关于华国应该开放常温超导技术的声音?
华国的常温超导电磁发射火箭成功后,国外非常多国家、个人或者机构表示,常温超导是全人类的财富,华国应该开放这项技术。
他们的核心观点在于,常温超导技术在很多领域都能彻底颠覆现有技术格局,能够带领人类进入到新的时代。
华国一家做这件事,还要遵守严格的保密规定,导致整个进程非常缓慢,拿出的成果也远不如预期。
把它开放给全人类,这将会是地球的幸事,地球的生产力都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老外不说生产力的解放,解放属于socialism独有的讲法。
陈元光觉得这种说法有点搞笑了,他一听这个论调就知道是谁在鼓吹了。
“这让我感觉到了典型的阿美利肯风格,富则独善其身,穷则兼济天下。
反正兼济天下也不用花自己的技术,喊两句口号就行了。
到这种时候又不谈专利保护,科研要大量投入,不重视知识产权了。我觉得西方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
标准老是变来变去,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谋好处。
关于常温超导,我们有论文详细阐述了具体的设计思路,论文也是发表在公开学术期刊上,我可以拿我的学术信誉做保证,论文提到的技术路线是绝对可行的。
华国科学家们应尽的义务已经尽到了。我们已经提供了一个思路。
我觉得技术公开也没问题,大家定一个标准,形成一个技术共享联盟,把自家对等价值的技术拿出来放到这个篮子里,然后全部公开。
比如阿美利肯、英格兰、法兰西等等,这些国家都把自己的独门绝技拿出来,大家一起共享,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到时候看到这个采访的观众可以帮我把我的提议给他们提提。”
不用脑袋想也知道西方国家们肯定不会答应,他们敢这样做等于是自寻死路,靠技术壁垒还能吃高附加值产业的技术红利。
要是技术公开了,他们得到了常温超导技术不假,但自己的高附加值产业一定会被华国打成白菜价。
“所以其实光神信奉的是公平原则。”
“当然,我觉得技术开放也好,或者是别的什么,应该要遵循的是对等原则。
马斯克私下有和我提到过这件事,说特斯拉为了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进步,公开了所有专利。
说我们也应该公开常温超导技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
我当时没有回复他,我让我的助理去找了点资料然后再给他回过去的。
我说哥们,你自己在2013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说过SpaceX对注册专利没有兴趣,因为SpaceX长期竞争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华国,如果SpaceX注册专利,那将是荒谬的,华国人会迅速把我们的专利当成他们的技术路线图。我比你更大方,我已经把常温超导的技术路线图公开了。”
李希音听完后大笑,显然是乐于看到马斯克被怼,“然后他怎么回答你的?”
这种名人趣事是b友们爱看的。
“他应该不好意思了吧,他转移话题了,和我谈我们的新能源车品牌要怎么样才能震惊世界。
你知道的,他是个聪明人,不会让自己陷入到自己无法回答的谈话泥沼中。”陈元光说:“所以这种对专利开发的要求是非常虚伪的。
我们已经告诉了西方世界技术路线图,他们说不够,藏宝图还不够,你得把宝藏直接给我。
这不公平。”
陈元光想了想之后说:“另外华国挖掘常温超导宝藏挖掘的慢是一件好事,他们做出了常温超导之后还有宝藏可以挖。”
“是的,光神,之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你说过光甲航天成功的因素是你,然后网友们都觉得你说的简直太对了。
那我想问,你觉得你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李希音问,“我们把问题更进一步。”
陈元光认真看着镜头说:“这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然后没有再说什么,这就是他的肺腑之言,四百年的技术积累,还是在人工智能奇点到来后的四百年。
如果说这样都不算巨人,那还有什么算巨人。
“我以为你会说努力、目标清晰、坚持这些,这样的回答倒是和牛顿的说法几乎一样。也许天才的思维方式都是一致的。”
第265章 火箭发射
这期采访播出后,和之前陈元光的采访类似,都是当天B站节目的顶流。
光神的吸引力还是足够的,这也和华国整体对科学家的追捧有关,马斯克的访谈节目会成为社交媒体讨论的热点,但是不会成为最热的热点事件,但在华国光神的访谈每次都能成为那两天最热的热点。
当然这也和陈元光每次接受采访都能爆典有关。
每次采访都能为鬼畜区up主们提供大量素材,鬼畜区up主和受众们都调侃,光神一个人提供了鬼畜区没落后的绝大部分新增流量。
当这则节目播出的时候,拉克丝和Tim一行人正坐上了前往酒泉火箭发射中心的航班。
“光神这次的采访感觉比他上央视那几次要更沉闷。
b友们的弹幕都要更有意思。”拉克丝吐槽道。
“唉李希音是什么来头?b站好像就她采访过光神两次。”Tim好奇道。
拉克丝说:“你不知道吗?我以为你应该知道的。”
Tim摇头:“不知道,我和她又不熟,就在百大上打过招呼,我连她微信都没有。”
“她是林甲的闺蜜,大学时候就认识光神了,也算是认识很多年了。
她那公司也是林甲给她投的钱,然后帮她频道联系了一些商业大佬,不然怎么可能雷君、马老师都能采访到。
马老师都那么多年没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了,她能跑到霓虹去采访马老师,靠的就是林甲帮她牵线搭桥。”
杰克马和林甲认识,倒不是因为陈元光,而是因为林庆华,大家都是浙商,属于一个圈子。当然会给这个面子,那和陈元光脱离不了关系。
不然都认识,Tim父亲也认识杰克马,Tim不也没采访的机会。
“这就是抱大腿的好处,希音抱的大腿太硬了。”Tim感慨道。
“其实我倒不这么觉得,她和林总是闺蜜的话,她毕业的时候加入光甲航天或者光甲科技成为初始员工,靠着和林总的关系,拿到初始期权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她能做到头部up主,能力这一块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拿到光甲系企业的原始股,那可要比做一个up主赚得多得多。”Tim家学渊源摆在这,他很清楚光甲系企业的价值。
每年浙商的集体活动里,大家对林庆华那叫一個羡慕嫉妒恨。
一个搞房地产的居然蹭上了华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东风,还不就靠有个好女婿,这是浙商圈子里的一致看法。
当然大家也后悔没能成为光甲系企业的早期投资人。
早期投光甲科技的自然不用多说,上市之后都乘十上百倍地赚回来了。
哪怕是投光甲航天,投完之后被华国回收股份,那也是给了溢价的,在这个投资不确定性极高的年代,这在境内那也是顶好的生意。
“Tim,你这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早知道,那我退学到要再考到江大去和光神当室友,和他打好关系然后跟着他混,混到了光甲科技原始股,拿几年就财富自由了。”拉克丝说。
“财富自由之后你会做什么?”Tim问。
“大概还是拍视频吧,本来我也不差钱。”拉克丝想了想之后说到。
“没错,反正最后也是拍视频,这叫殊途同归!”
说完Tim也开始看李希音采访陈元光的视频,一点开满屏的光神和逼王。
b友们在大部分视频里都会叫陈元光光神,但是在采访切片里,自从有人叫了句逼王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个外号取的太贴切了。
因此也有不少人爱刷逼王。
“你说光神操作的自然基金有什么猫腻吗?”Tim转过头去问拉克丝。
“不知道,应该没有吧,他不至于干这种事。本质上还是没有必要。
财新选了这个题目,也没脑残到质疑他以权谋私,这样不仅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也是在降低财新自己的公信力。
财新也是在说评判标准再不合理,也比完全依靠个人主观评价要更好。
我倒觉得财新这个选题有被回旋镖的风险。
因为你不能用常理来预测光神,光神总是能给你整出一些好活来。
万一等过个两年,大家再去盘点,光神投的那些项目里冒出了类似常温超导的好活怎么办?”拉克丝说。
“Tim,财新说的两种模式不就类似我们两个拍视频的模式吗?这次去酒泉,我只带了一个助理,而你则有一整个完整的团队,我们两个频道的内核其实是不同的调性。
虽然都强调的是有意思,但这种有意思是有区别的。
我的视频出产靠我个人选题,所以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能整出好活也能整出烂活,大多数视频播放量不错是建立在我积累的用户基础上。
伱的出产到了这个阶段,靠的是团队协作的模式,有人负责选题,有人负责对选题进行把关,有一套成熟的机制,这套成熟的机制决定了你们出产的视频质量都有一个下限。
我不敢说我的上限比你们高,但你们的下限肯定要比我们高得多。
这和财新提出的两种模式不是很类似吗?”拉克丝觉得很有意思,科研基金的投放居然能和拍视频挂钩。
他觉得自己又有了能够水一期视频的灵感。
Tim听完后若有所思:“是很类似,所以这两者类似,不更说明了财新的观点是对的吗?
应该依赖完善的机制把下限给提高,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水平线之上。”
拉克丝摇头:“拍视频本质上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业。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