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4节

  林甲不觉得陈元光发的微博有问题,天才有个性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她好奇陈元光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高调。

  直接自曝薪酬是很高调的行为,她用瘦削的手臂把陈元光拉过来:“诶,元光,为什么突然说自己的薪酬?”

  陈元光解释道:“没什么,意识到名气有时候会是保护自己的盔甲。

  所以想着做个浮夸点的人也挺好的,另外如果我有实力,那这就不是浮夸,这就是自信的表现。”

  林甲说:“看来你在这方面也成熟了。

  确实有的时候,名气能够帮你挡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只要你有足够的名气,然后创业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市场化经济成熟的地方,一般不会有什么烦恼。

  当然蛋糕过大,还是要分一些出去,分蛋糕同样是艺术。”

  陈元光说:“我懂。”

  林甲看着陈元光,嗤笑道:“不,你不懂。

  把蛋糕分给国资,比分给私人更有性价比,私人的社会资源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你分给他,然后出意外,投资失败。

  分给国资企业,只是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选择有政治潜力的合作对象,这样即便他失去了潜力,你背后的国资换个人来依然会挺你。

  而如果他能上去,那这份投资算成功了,那你等于是双赢,既有前人的扶持,又有后人的力捧。”

  陈元光觉得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过于复杂,还是搞科研更简单一些。

  他没有再接话,而是打开微博看回复,结果发现下面的评论全是质疑声。

  “吹什么牛呢,还五百万美元,我还说比尔盖茨花五千万美元请我去给他当司机呢。”

  “光神,你咋也开始浮夸起来了,即便是阿美利肯那边顶级药企开出的顶级offer也不过五六十万美元,你这五百万美元也太夸张了吧。”

  “发了几篇论文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太膨胀了”

  “为什么国人都这样,有点小成绩就开始膨胀起来。”

  陈元光感到讶异,“额,怎么全是质疑我的啊,而且质疑的越狠点赞数越多,还有骂我的被点赞到前面来了。”

  “这和我之前发微博下面都是叫光神不一样啊,之前一票的吹捧。”

  陈元光挠头,林甲伸过头来瞄了一眼,然后云淡风轻道:“很正常。

  你想想你发的微博得罪了多少人的利益,原本指望明天继续涨停的智飞生物散户们,他们会不会骂你?

  这么早出来辟谣干嘛?

  背后操盘小作文的会不会请水军来骂你?这么快辟谣,搞的我本来能赚大几个亿甚至10亿以上,现在最多赚个几千万。

  自从病毒流行以来日子过的不好的那群人会不会骂你?本来大家因为病毒日子就很难过,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你还在这说自己年薪五百万美元。

  不被骂才怪呢。”林甲说到后面的时候笑得很开心:“之前还在江大的时候因为我住在外面,然后开车上下学,很少坐校车,不一样被人诟病么。

  习惯就好,之前一样有骂你的,只是那些言论你没看到而已。”

  陈元光感慨:“看来我还是不适合当网红,光是这样都得面对这么大的压力,要是当时答应鹅厂,把自己打造成个人ip,那舆论压力该有多大。”

  林甲有不同意见:“和普通打工人,面对工作压力还赚不到什么钱,当网红面对舆论压力越大,意味着你的收入也就越高,已经很幸福了吧。

  这两年头部网红的收入远超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我倒是觉得网红日子过的太舒服了。”

  陈元光说:“也是。”

  然后陈元光在那条质疑他的评论,就是那条说比尔盖茨花五千万美元请他当司机的评论,下面回复道:

  “你猜的真准,就是比尔盖茨的企业给我开了五百万美元的年薪,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去。”

  回复完他就放下手机休息。

  陈元光的回复等于是给这件事再加了一盆汽油上去,直接从晚上到早上,这件事一直挂在热搜榜的榜首没下来过。

  推特上大批华国网友出征,在比尔盖茨的最新微博下发陈元光的回复截图,并且翻译成英文,想要得到比尔盖茨的回复。

第45章 让子弹飞会

  “陈元光是谁?”比尔盖茨的推特是由盖茨基金会在负责运营,他本人很少登上去看。

  盖茨基金会的运营人员见这么多华国人在下面评论,并且贴出来的图都提到了一个叫陈元光的人,他们开始向上反应。

  一直反馈到了盖茨基金会的营销部门主管那,“元光陈?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不过我还是打电话去问问吧。”

  他打电话问了一圈,都没人听说过,既然没听说过,那就直接不回复。

  比尔盖茨本人认证的推特,大部分内容都在宣传他的慈善事业,极少发表个人评论。

  对于这种言论,在盖茨基金会的运营来看,忽视就好。

  如果真的有这回事,他们也不会用比尔盖茨的账号回复,而是会通过盖茨基金会去发表声明。

  凯特是盖茨基金会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大佬不愿意回复,他可不想放过这个热度,要知道推特上的热度是可以变成钱的。

  华国这么多人,比尔盖茨下面有多少华国人留言他作为运营是很清楚的。

  “老板和老大不回复,看不起这点流量,我完全可以用我的个人账号回复啊,我记得我的个人账号是做了企业认证的。”

  推特上面的浏览量可以换钱,当你的粉丝数到了一个地步后,推特会计算你每个月浏览量然后打钱给你。

  就好比后世老胡炒股天天亏,但是他靠炒股这件事搏到的流量,微博给他换成钱,覆盖他亏损的十倍都绰绰有余。

  凯特直接转发了某位点赞数最多华国网友的评论:

  “我们没有听说过关于要招聘此人的消息,500万美元更是没有任何来源的消息。”

  凯特看着自己转发下面的评论和点赞迅速破千,两个小时后点赞数就超过了一万,心里别提多美了,狠狠吃米。

  由于凯特的工作单位经过了认证,华国网友很快沸腾了,盖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都认证了没有这消息,陈元光还在自导自演。

  之前大家在陈元光的微博下面,还是以质疑声为主,现在全部变成谩骂了。

  说他不自量力,吹牛成性的新闻充斥着整个评论区。

  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发现全是未接来电,“喂,妈,别担心真有这件事,我怎么可能胡说呢。

  盖茨基金会给我的邀请信还躺在我的邮箱里呢,我在MIT的办公室抽屉里还有盖茨手写的邀请信呢。

  伱别担心。”

  “没事的,我会澄清。”

  陈元光这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林甲满脸茫然地问道:“元光,发生了什么?”

  陈元光先是打开微博,然后把某个营销号对这件事来龙去脉的总结点开,递给林甲:“喏,你看看。”

  林甲瞄了眼,“啊?盖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出来说没有这回事?

  比尔盖茨本人或者盖茨基金会的官方账号没有出来回应吧?”

  陈元光点头:“他们没有回应。”

  林甲一下子就清醒了起来:“鹅厂那边打电话来了没?

  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你确定你把证据保留好了吗?”

  陈元光说:“邮件和纸质的邀请函都有呢,之前特雷弗第二次来找我的时候他为了表示诚意特意带了比尔盖茨本人签名的邀请信来。”

  林甲起身拿过陈元光的电话,瞄了眼未接来电,冷笑道:“鹅厂那边急了,这是个好机会。”

  陈元光不解,“啊?”

  林甲说:“你给詹妮回电话,就说是你自大了,然后看她怎么说。”

  陈元光有点明白了,他接过手机给詹妮回电,连一下都没有“滴”,那边就直接接电话了。

  “元光,微博是怎么回事?盖茨基金会那边已经回复你了,这件事现在很有可能给吉隆坡往事续集的上映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要不要我们帮你写一篇道歉说明?鹅厂危机公关团队都已经准备好了,我先发给你,你看看,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就尽快发,我们得抓住这黄金二十四小时。”

  詹妮明显很急,陈元光这才想起来,因为病毒流行原本计划今年夏天上映的吉隆坡往事2被推到了年底。

  因为吉隆坡往事第一部的宣传,把他作为了宣传重点之一,加上他确实也是原著兼特别顾问,所以他现在的负面舆论会严重影响到吉隆坡往事2的上映。

  因为是开外放,林甲把自己的手机屏幕递给陈元光,然后用手戳他,作嘴型:按照我写的说。

  陈元光因为看林甲屏幕上打的字,所以保持沉默,詹妮那边见陈元光没有说话,急的不行:

  “元光你在听吗?现在不是置气的时候,舆论公关的黄金八小时,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

  你别为了面子考虑而不道歉,这件事已经是舆论危机了,它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个人声誉的。”

  陈元光这才不紧不慢地回复道:“詹妮,我是为了辟谣微博上流传的关于我和智飞生物合作的小作文,为了挽救散户,让他们别被小作文骗而当韭菜。

  我没做错什么,最多说我好心办坏事。”

  詹妮一听,完了,对方年轻气盛不想道歉,问题是装死是躲不过去的,先是得罪资本然后是吉隆坡往事2在年底的贺岁档上映一堆竞争对手等着呢,这件事一定会各种来回鞭尸。

  “元光,这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个人形象.”詹妮还不死心。

  陈元光淡淡道:“詹妮,你忘了我是科学家,你们最开始提议把我打造成ip我并没有同意,我只是加入盖茨基金会这件事被对方打假了,我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没有被人打假,我在科研上做出的贡献没有被人打假。

  这不会影响到我加入华国任何一所顶级高校担任教授。”

  詹妮听完后有种急火攻心的感觉,“你”

  还没等她的你说完,林甲直接把电话从陈元光手里抢走,然后按了挂断按钮。

  “哼,老女人,给我装,让子弹再飞一会。”林甲满脸轻蔑。

  陈元光看向对方,试图等她说话。

第46章 坑鹅厂一把的机会来了

  “老女人,上次把你和阅文签的合同找到之后,直接自己不来见我,派个下属就把我给打发了,看你还嚣张吗?”林甲很爽。

  陈元光问:“你怎么想的?”

  林甲笑得很灿烂:“这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这件事就是最好的机会,我们可以趁机把吉隆坡往事2和后续的版权全部拿回来。

  先让子弹飞一会。

首节 上一节 24/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