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64节

  我倒是很感兴趣,毕竟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如果按照活到100岁来算,我也已经过了一半。

  马斯克的推特有人发给我看了,我不想去火星,当时元光也和我说过,等到我去世的时候,别说火星,金星、木星这些地方都能去。

  只是如果是金星和木星的话,最多就只能把我给发射进去,想要埋在这些行星的土地上不现实。

  木星表面还没有土地,它是一个气态的巨行星。

  我是这样和元光说的,我说那些地方太远,我要么埋在地球上,要么埋在月球上。

  在月球上我能随时看着地球。

  这样比较好一点。”

  Pony的采访进一步把整个热度推波助澜了。

  因为李超人离100岁都没两年了,确实已经到了去世不会有任何人惊讶的年龄。

  毕竟在大众印象里,他不像是喜欢这类新鲜事物的富豪。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他更像是旧时代的地主,无论是地产、港口还是基础服务业,本质上都是做的收租生意。

  无论是互联网浪潮还是智能手机,又或者是新能源车,不乏以身弄潮的传统富豪,但李超人以及其后代从没有过想要试一试的想法。

  哪怕其子在香江搞的数码港,本质上也是希望利用互联网噱头来炒地皮。

  因此他预定了月球墓地的消息,倒是让所有人都震惊。

  已经有网友扒出来了报价,1亿美元,埋在月球上,这个价格也是大家热议的焦点。

  别说1亿美元了,有一千万美元无论放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富人阶层了。

  能花1亿美元买这个服务的,流动资金起码都得有个10亿美元,资产就更不用说了。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陈元光、马斯克、Pony和李超人,这些时代造就的精英们陆续登场,围绕着太空葬礼,这件事终于在东大的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山呼海啸般的讨论。

  抖音上但凡是个有名有姓的博主都被问有没有预定光甲航天的月球墓地。

  像一些专做大冤种体验视频的博主,后台全部都是@他们,让他们去体验一下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花4988元去体验咖啡的白冰,他很快特意拍了个段子来回复这件事:

  “大家饶了我吧,首先先不谈我还年轻,没有到要考虑这个的地步,就算我真要埋,我什么小卡拉米啊,也配看这种一亿美元的项目了?我要真有一亿美元,我还用拍短视频?

  大家饶了我吧,别在后台私信我了。”

  像雷君也有不少人@他,很多人都问他要不要支持一下陈元光的生意。

  他也显然不甘寂寞,拍了个短视频回应:“大家的建议我都看到了,师弟也问了我,说要不要体验一下,可以先付个定金。

  我说定金多少?他和我说一百万rmb,我想居然要这么多,都够买四台小米汽车了,我说等我七十岁的时候再和他聊这件事吧。

  所以大家暂时可以不用@我了。”

  雷君网感点满了,换其他富豪来,他们即便不想付定金,也不会这么自然的植入广告,甚至还会说只要一百万?因为和一亿美元比起来,一百万rmb真的很少。

  会被陈元光亲自问要不要考虑的人,一百万对他们来说压根就不是事。

  而微博上,大家关注的点又不一样,抖音以娱乐为主,微博多少有点社会议题的探讨在其中。

  “我早上吃面要不要加个煎蛋都要犹豫,很难想象有人居然要花一亿美元买埋在月球。”

  “超人们住在半山别墅,出入有豪车接送,平时在香江中环的写字楼顶端的落地窗前俯瞰芸芸众生,甚至就连去世都要跑到月球上去继续俯瞰众生。

  我觉得富豪阶层们和普通人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他们的生活是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哪怕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们也最多能拍出一亿水平富豪的生活,至于更高端的,如果他们自己不透露,普通人是没办法知道的。”

  这样的说法明显就是忽视了王校长。

  王校长的日常生活和爱好跟一般的煤老板没有任何区别。

  “超人就是超人,算无遗策,能从华国跑路到英格兰,又能在英格兰大乱之前从英格兰跑回香江,能在地产泡沫之后断臂出售,也能在关键时间点写出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样带有预测性质的箴言。

  连自己百年之后有可能被人从地下挖出来都算到了,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性,非要把自己送到月球上,老子到月球上你们这帮敌视我的民众总来不了了吧?

  很明显超人打的就是这个算盘,尼玛算这么精真不怕后代帮你扛啊?”

第303章 终得诺奖

  “羊城那边动作还是快,只是结果和他们想要的不太一致。”林甲吐槽道。

  很明显,林甲的提议被采纳了。

  像这类讨论能够在东大的互联网上引起如此高的热度,明显是得到了许可。

  很多时候默许也是同意的一种。

  这是在试探民间的风向。

  很明显,民间风向不满意,对于这些富豪阶层如此高的消费感到不满。

  哪怕服务的提供者是光神,民众照样不买账。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李超人在内地名声实在不好,他掺和进来之后,民众们的观感瞬间呈现了倾向性的偏移。

  如果换名声好一点,财富积累没有原罪的富豪来,也许结果截然不同。

  “没事,本身我们也不指望国内来消费月球墓地。

  倒是马斯克反应很快,他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业务。”陈元光没有太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必然。

  老中民众能够坦然接受才是怪事。

  像印度首富儿子结婚那种排场,要是敢放到东大,不被滔天舆论给掀翻才怪呢。

  “我只是觉得有点可惜。

  东大应该要发展高端服务业来间接收税的。”林甲说道。

  很明显民众们不买账。

  背后本质原因还是东大民众思维逻辑的底层,不认为你是财富的所有者,认为你只是财富的管理者。

  任何一个东大富豪,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谈到自己财富的时候,都会说要回报社会,要回馈社会,肉麻一点的甚至会说我要把一切都回馈给社会这种话。

  哪怕实际上压根不这么想,他们也必须要做出类似表态。

  这点和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底层的代码没那么好改。

  “羊城那边已经尽力了,这件事最多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这一块的营销就不用把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了,重点放在香江、4v、妈港还有一些海外地区去。

  另外甲甲,我想提醒你一点。”陈元光认真道。

  陈元光一般很少干涉具体的工作,尤其是销售端的业务,他就更不会去干涉了。

  陈元光家庭条件不错,但也仅限于不错而已,和林甲的成长环境比起来压根算不了什么。

  更何况早年他父母离异,成长时期的物质条件和城市双职工家庭的独生子女没有太大差别。

  像售价一亿的客户群体,陈元光不认为自己会比林甲更了解,也不认为自己能在这件事上比专业人士做的更好。

  林甲很清楚陈元光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她对于陈元光想提醒她的事非常好奇。

  “你先说是什么事。”林甲挑了挑眉。

  陈元光说:“那就是别把这件事变成了一张入场券。

  如果想把这件事发展起来,其实是很容易的。

  那就是把一亿美元当成是门票,我们搞个类似泰山会、湖畔学院这样的组织,太空墓地是附赠的服务。

  大家生前常往来,死后一起埋葬在月球上俯瞰地球。

  门槛、逼格还是说凝聚力都很容易做到极致。

  就叫月球商会。”

  如果换成这样的搞法,那这门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销售难度都会大幅度下降。

  大把的富豪愿意为陈元光组织的私人小圈子买单,哪怕这个代价是一亿美元。

  “但千万别这么做。”陈元光说。

  林甲听完后笑了笑:“当然不会,之前李超人的儿子来申海谈保险业务合作的时候,顺带来找了我就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大致意思和你说的差不多,就是一亿美元能不能有一些附加的服务,大家兴趣爱好类似,都是科技爱好者,然后能做到这个地步的企业家事业版图很大,多少能有可以合作的地方。

  能不能由我们来经常组织大家走动。

  除了没有一个名称外,和你说的没有两样。我可没答应。”

  林甲觉得陈元光在这些事上的敏锐度大有长进,换之前得她提醒陈元光,现在没想到陈元光都主动提醒他了。

  “你放心,在东大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很清楚。

  这种敏感得不能再敏感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做。”

  “元光,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在陈元光印象里,每次老赵亲自来找他都没啥好事。

  这次居然说好消息,陈元光直接问:“什么好消息?别卖关子了。”

  赵局长笑呵呵道:“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会颁发给你。

  而且是你独享。”

  这还真没想到,陈元光知道瑞典早晚顶不住压力,会把诺奖给他。

  毕竟诺奖不给他,损伤的是诺奖本身的公信力。

  哪怕是西方战狼,或者印度战象,也不可能否认他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做出的成就。

  如果按照一个公平的原则,别说一枚,两枚都绰绰有余。

  病毒大流行被终结的那一次,他也完全有资格和其他发明RNA疫苗的科学家共享诺奖。

  因此无论是诺奖颁奖前的各大媒体预测上,还是说诺奖委员会提名里,陈元光常年位于前列。

  所以诺奖对他来说只是时间问题,这是公认的事实。

  陈元光也不认为诺奖会像一些东大自媒体预测的那样,等到他五六十岁再颁发给他。

  毕竟他的成就只会越来越多,诺奖也扛不住公信力的血条每年下降一大截。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诺奖居然会只颁发给他一个人。

首节 上一节 264/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