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66节

  林甲没有接话,短暂的沉默之后转移话题道:

  “江大这回得挂横幅,培养出了一个诺奖得主。

  尤其是你们化院,本来每年招生的时候就在吹,我看至少能再吹个二十年。”

  江大这几年凭什么稳压江城科技大学一头?还不是靠杰出校友。

  陈元光当然是最耀眼的那个,但雷君也丝毫不差的。毕竟捐的多,陈元光可没怎么给江大捐过款。

  江大学生在网上舌战群儒的时候,靠的就是这一手。

  “江科大的计算机专业A+。”

  “我们有光神。”

  “江科大就业平均薪酬排名全国前五。”

  “我们有光神”

  “江科大US排名比江大更高”

  “我们有光神”

  靠这一点压的江科大学生没有反驳之力。

  当然陈元光带来的隐性好处,像光甲系企业对江大的学生有优待就不用多说。

  甚至江大这几年在航天领域发展迅猛,没少从燕京航天、南京航天这些航天领域的专业院校挖教授。

  至于凭什么能挖,江大方面的最大筹码就是,我们有很多和光甲航天的联合项目。

  这个操作模式一般是这样,光甲航天在一些细分领域有项目要分包给学术界,然后会有一些意向对象,江大得知消息之后照着名单去挖人。

  把人挖来之后,再运作他们接到光甲航天的横向项目。

  毕竟光甲航天内部江大毕业生不在少数,这类信息透露给江大再容易不过。

  对这些教授来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不来江大也能接到这样的项目,还以为是江大运作的结果。

  这一来二去,航天领域盛传去江大,接到光甲航天的横向项目的概率要大得多。

  这也导致江大的锄头挥舞得更来劲,没少从各个航天强校挖人,江大校长甚至喊出了要把江大建设成航天领域一流高校的口号。

  这也让自诩理工科强校的江城科技大学酸的不行。

  四个小时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以后,先是推特上各路主流媒体都开始报道莱特获奖的新闻。

  然后是国内的自媒体。

  自媒体为了抢热度,一般第一次发内容都很简短:

  “光神独享20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各路主流媒体才蜂拥而上,他们发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长篇文章。

  因为国内主流媒体早就准备好了稿子。

  24年那次坊间就一直有传闻说,陈元光要得诺奖。

  虽说最后没得,但大家都把稿子写好了。

  后来稿子也一直留着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

  这次公布之后,只需要把里面一些细节调整一下就能发出来。

  因此他们发的速度也丝毫不慢。

  “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日中午11时45分,20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地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陈元光独享该奖项。

  报道称,陈元光因发明了常温超导体而获奖,将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伊娃·奥尔松为其颁发奖项。

  据统计,自1901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仅有47次由一人获得,上一次由单人获奖还要追溯到1992年,也就是34年前的法国科学家夏帕克。

  这也是21世纪后最年轻的诺奖得主,比史上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仅大3岁.”

  主流媒体就是这样,喜欢找各种各样的数据来丰富内容。

  其实年龄和是否独享压根就没那么重要。

  成果远比这些数据更重要。

  “元光,我就没说错,江大那边给我发了微信,说是诚邀你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做一次珞珈讲堂。

  不是张主任,而是校长亲自给我发的微信。”林甲看了眼手机。

  张主任是指江大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下资源拓展办公室的主任,之前他一直负责直接和林甲对接具体事务。

  “接下来吧,不过最近可能不方便,具体时间再说。”陈元光对江大还是有感情的。

  消息传播得非常快,等到晚上的时候,所有媒体都在报道这则新闻。

  自媒体在这方面要比传统媒体上道得多,他们更清楚读者们想看什么。

  “陈元光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8岁的年龄。

  我看了下网上,大家都在表示祝贺,但是好像没有太多惊喜的感觉。

  就好像这件事本该发生一样。

  像是一部漫长的连续剧终于完结了,人们的期待值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殆尽,即便这部电视剧再精彩,我们过去再期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结局本身也已经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同样,28岁拿到诺奖,即便放在历史上和那些顶级天才们相比,也绝对算早。

  论成就,常温超导作为拿诺奖的成就在所有诺奖成就里,也绝对能排进前十,甚至是前五,这已经是很谦虚的说法律额。

  波尔的发现原子光谱、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狄拉克的狄拉克方程,薛定谔的猫、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作为一个物理学领域站在山脚下仰望大师们的人,我认为光神的成就绝对是能和这些成就比拟的。

  至于牛顿和爱因斯坦,我认为光神如果能够把常温超导背后蕴含的理论归纳总结出来,他甚至可以和这两位真神相提并论。

  也许光神已经研究出来了,只是出于保密的目的没有办法公之于众。毕竟我在参加各种凝聚态物理相关的学术会议上,大家私下交流都会抱怨两句。

  抱怨什么?抱怨光神关于常温超导的论文有太多遮遮掩掩的地方,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认为光神一定是洞察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因此导致即便有论文也只有东大能够造出常温超导体。

  欧美的顶级物理学家们不止一次公开呼吁,希望光神能够发表更多的论文来谈谈对常温超导的看法,Nature的主编更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如果光神愿意的话,他写多少Nature就给他发多少,每一篇都放在Nature的头版上都没问题。

  哪怕连续一年,Nature的头版上都只有莱特一个名字。

  这是Nature主编菲利普的原话。

  即便我们抛开常温超导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不谈,光是谈它在学术领域的地位,通过菲利普的原话都足以感受到它从理论层面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划时代的成果。

  我在伦敦去曼彻斯特的火车上知道的消息,知道之后心里和大家一样平静,旁边的白人老头和我说了句恭喜。

  我还楞了一下,不知道对方在恭喜我什么。一直到对方把手机屏幕亮给我看,是泰晤士报关于诺奖的报道,配图是尼古拉斯为光神画的大幅肖像画。

  这里多说一句,尼古拉斯是诺奖工作室的艺术总监,专门为诺奖得主画肖像画。因此他一般能提前知道诺奖得主。

  里面长篇大论地阐述了莱特的成就,我粗略看了下,也有一些阴阳怪气的地方,大致意思是莱特尽管有着众多卓越的科学成就,但是丝毫没有体现出科学无国界的精神,没有利用科技发展造福全世界的民众。

  我看完之后就很好奇,于是和坐在我旁边的白人老头聊了聊这个话题。

  东大的民众对光神已经逐渐脱敏了,倒不是说大家不推崇光神,而是光神做出多大的成就,大家都会有种啊是光神那就不奇怪了。

  换其他人,哪怕只是竞赛得奖大家也会吹捧两句,而光神得了诺奖,大家也好像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因此我很好奇国外民众是如何看待光神的,于是我和他聊了聊这件事。

  他的回答是珍宝,是东大国运向上走的象征,过去英格兰在二战前也有无数著名科学家诞生,有着牛顿、麦克斯韦、法拉第这样的顶级科学家。

  当然在这个苏格兰要求脱离英联邦的关头,爱丁堡出生的麦克斯韦不一定能算是英格兰人。

  扯远了,话说回来,对方认为正是因为东大在蓬勃发展,才能诞生莱特这样的人物。

  从外国人口中听到类似国运的表达,还是让我觉得很惊奇,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讲究的是人民史观,不太讲究这种英雄史观。

  在我大致表述了这两者的区别,以及东大民众已经逐渐对莱特的存在感到习惯之后,对方表示这是因为我们拥有莱特,等到我们没有这个级别的巨擘之后,自然会感到失落。

  等整理好思路,我在曼彻斯特看完球赛,在从曼彻斯特回伦敦的路上。一路上手机上各种国内外的app都在疯狂弹送通知给我。

  ‘莱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盛顿日报。

  ‘为什么印度没有诞生像莱特这样的科学家’这是Quora,Quora上印度用户们最喜欢回答这类用东大成就来反思印度现状的问题。

  ‘恭喜光神’这是微博,国内的社交媒体才会用这个称呼。

  ‘如何评价光神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知乎。

  一路上我在思考,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光神会是什么样。

  东大还会有现在的优势吗?华盛顿会真的认为世界上能容纳得下东大和西大这样的话来吗?

  东大外部的地缘威胁会降低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吗?

  东大内部有多余的财政搞全民福利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里回想,我很难想象没有光神的东大会是什么样。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会庆幸生在这个有光神的时代是多么幸运。能够亲眼见证一批以光神为代表的东大科学家带领东大实现产业升级。

  等我打开微信,翻我过去的同学群,除了一些常年没人聊天的群外,几乎所有的群都在聊这件事。

  里面都是正面积极的评论,是对西方评价体系的不满,我才意识到广大民众很清楚光神的重要。

  只是我自己有了一种钝感。

  这让我想起前两年光神在电视上说,要给大家带来下一个黄金时代,我想这次的诺奖大概就是这个过程中一个很好的注脚。”

第305章 领奖

  “教授。”陈元光算好时差,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拨通了给蒙吉教授的电话。

  东大放国庆,法兰西可不放,蒙吉此时刚到办公室,接到电话之后有些高兴,“莱特,一般刚刚知道自己得诺奖的那几天会有特别多人来恭喜你。

  所以我想着等过了这几天再打电话恭喜你,结果没想到还是你先打给我。

  虽然你这两天应该听很多人说了恭喜,我还是得说一句,记住这美妙的感觉,不要放弃探索世界的乐趣和坚持自己的勇气。”

  蒙吉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完美,自己得了诺奖,自己的学生也拿了诺奖。

  一门两诺奖,教出陈元光这样的学生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了。

  未来无论谁来叙述历史的时候都绕不开常温超导,都会提到他是陈元光的导师。

首节 上一节 266/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