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329节

  阿美利肯有这个实力和动机,阿美利肯能收割高丽和霓虹,凭什么不能收割狮城?

  说不定这是阿美利肯研发出来的新型收割手段,打算在狮城这样的弹丸小国进行实验。

  当天下午所有在管理条例上投下赞成票的议员们都在自己的脸书主页上发文,意思大差不差。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自己受够了PAP的所作所为,要退出PAP。

  这些脸书造成的是真海啸了。

  再迟钝的狮城民众在看到之后都知道大事不妙,这么多成员的离开,意味着PAP在狮城离开大马后,首次失去国会。

  哪怕华国的鉴证博主们都意识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大把的鉴证博主在微博上说大的要来了。

  像峰哥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博主公开表示:“去狮城的签证还没有到期,今天晚上从申海飞狮城的机票已经买好,到时候为b友们带来狮城的一线报道。”

  狮城本地就更是如此了,联合早报的工作line组里:

  “你知道他们所说的所作所为是指什么事吗?”

  “PAP还干了什么我不知道的天怒人怨的事。”

  “这帮人里不乏加入PAP超过40年的议员,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仅是资深PAP成员,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前部长。”

  王仁康作为狮城的新移民,看着工作群里同事们讨论的热火朝天,自己压根不知道他们说的谁是谁。

  可没过多久,整个line组都被解散了,在解散之前上面只发了一句:“联合早报不会派人参加王一康等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王一康的新闻发布会后,维基解密上关于PAP监听狮城各界人士的证据开始密集上传。

  事件进一步发酵后,某华国的财经类博主直接在微博上开喷:

  “沟槽的狮城,我就说当年中航油那事没那么简单,当时大家都以为是这帮国际巨头太牛,我们玩不过人家。现在回过头去看,还真没那么简单,中航油的一切底牌都被淡马锡暴露给了高盛和三井,最后再出来扮好人,别人看牌和你玩,你能玩得过对方就有鬼了呢。

  在04年的时候,中航油因做空油价导致巨亏5.5亿美金,这件事在当时可以说是轰动一时,04年的5.5亿美元,你们可以想想是什么概念。

  后来去回顾,发现是三井和高盛在其中做盘,把中航油一步一步逼上绝路。结果现在一看,压根就不是因为高盛和三井有多厉害。

  由于中航油无论是总部还是注册地都在狮城,所以从三井和高盛给中航油布局开始,长期把中航油高管之间的决策详情给三井和高盛。

  简单阐述就是,中航油当时几乎100%垄断了华国的进口航空石油业务,04年的时候总贸易额在19亿美元,如果长期看好华国经济发展,那么中航油前景不可限量,毕竟这可是一个13亿人的客机市场,而垄断航空汽油的生意又会有多么庞大,用脚想都能想到。

  显然这块唐僧肉被高盛盯上,高盛一家盯上不够,因为当时外资整合大豆市场,试图操控华国大豆市场,获得大豆的定价权,因此如果高盛直接下场,显然会引起中航油的警惕。

  因此高盛以做市商的身份,相当于只是提供一个做空的平台给中航油,而真正和中航油做对手盘的是三井和J.Aron公司,然而J.Aron公司的母公司正是高盛。

  最后中航油被三井逼上绝路,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开始逼仓,正式发出违约函,催缴保证金。在此后的两天中,中航油因被迫在历史高价位上实行部分斩仓,账面亏损第一次转为实际亏损1.32亿美元,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到了11月中航油在狮城申请停牌,次日正式向市场公告了已亏3.9亿、潜亏1.6亿美元的消息,合计5.5亿美元。

  同年在三井的日文官方网站上,一份关于公司盈利情况的报告显示,总部位于英格兰的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在2005年的财政年度(2004年4月-2005年3月)的利润是467亿日元(约4.5亿美元)。对照同年中航油的亏损为5.5亿美元。

  这其中三井和高盛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对中航油的控股,把控华国航油的命脉,然而最终的结局是老中认赔,哪怕赔偿也不让这两家进来,而是选择让英格兰石油公司、淡马锡进场,成为其股东。

  而淡马锡持有2.35亿英镑的英格兰石油公司股份,在这一场角逐中是最后的赢家,以5500万美元的价格最终获得了中航油25%的股份,放在现在去看,这个价格简直是白菜价。

  当年会认为是三井和高盛的手段毒辣,现在回过头来看狮城内部的爆料会发现,你在别人地盘上摆明了被人给做局了,狮城方面一直在把中航油高层的信息透露给三井和高盛,导致中航油在整个期货交易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控制行为都被三井和高盛给提前预判。

  提前预判到你动作的三井和高盛利用人性不断推高中航油的沉没成本,让对方抱着赌一把翻身的心态,最终亏损积重难返到了5.5亿美元之后,整体被迫出让股权给淡马锡。

  高盛和三井获得了资金,淡马锡获得了股权,只有老中亏麻了,也算是早年间缴纳的天价学费之一了。

  沟槽的结果还有这样的内幕在内,2005年的事情,到现在也才不过22年,能不能跨时空追偿,必须要让淡马锡、高盛和三井把这钱给吐出来!”

第370章 迅速而凌厉

  狮城方面难道不想把这件事压下来吗?

  他们当然想压下来,但他们做不到。

  首先,他们无法控制脸书和推特,让脸书和推特按照他们的意愿,封锁相关新闻,就像驴党指示脸书和推特在阿美利肯本土做的那样。

  其次他们也无法控制鹅厂旗下的微信。

  在新闻已经满天飞的情况下,王一康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证据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事后由维基解密进行资料存放,各路自媒体博主进行详细解读,中间大量石锤的证据,让PAP连狡辩的空间都没有。

  里面大量的音频、视频材料太多了,太丰富了。

  华国的自媒体博主随便一挖都能挖出当年中航油被坑内幕出来,更别说大家一起上。

  在互联网时代,像狮城这样的势力是没有办法阻止信息传播的,因此事情在第一时间就失控了。

  即便狮城试图通过带走王一康等人来控制局势,他们以为具体资料还在王一康手里,但没有想到压根没有等到晚上,王一康一边在开新闻发布会,一边消息就从阿美利肯、华国、欧洲互联网上大肆传播。

  走的就是外部影响内部的模式。

  一般来说,在局势还不明朗前,东大互联网上会屏蔽相关讨论,但可能是因为这次东大也是受害方,不乏东大企业因PAP的操作而遭受了严重利益受损。

  以中航油为例,05年的时候淡马锡购买其股权,估值是两亿美元,等到中航油想回A股上市,把股份从淡马锡手里回购的时候,每年的营业收入是两百亿rmb,净利润都能有10亿rmb。

  可以说中航油在淡马锡手上的时候纯纯现金奶牛,绝对的好生意就这样被狮城以卑劣的手段给硬生生咬下一块蛋糕。

  当年中航油如果不是因为狮城把信息都给曝完了,他们压根不会面临如此严重的亏损。中航油做空石油,平仓的位置正好选择在了石油价格高位,亏损几乎是最大化,中航油当年哪怕再撑一个月时间,亏损都会大幅减少。

  类似的事件在维基解密上的爆料有非常多,这让华国有关方面非常愤怒,二十年前亲身经历这些事的人,当年可能只是小吏,现在也已经是一方大员了。

  无论是亲身经历者还是说其他大佬,都不想就这么放过狮城。

  当年就知道不对劲,只是当年还太天真,以为只是高盛和三井做局。

  在中航油掠夺战中,具体参与方是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和J.Aron,前者是三井集团的子公司,后者是高盛的子公司,由这两家公司和中航油做对手盘,高盛作为平台。

  而三井和高盛之间是互相持股的关系,三井住友银行持有高盛12%的股份,而高盛则持有三井住友集团7%的股份。

  可以这么说,高盛和三井就是串联好了来对付中航油。

  在中航油战役结束后的06年,环球财经2006年的第8期节目专门做了一期专题报道-“三井谜语”。

  其中三井物产专务执行官兼华国总代表副岛利宏在采访中直接说:

  “我们最想在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投资,比如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煤炭开采。但这些领域在华国还没有对外资开放。”

  “我们现在最有可能进入的领域是煤炭,虽然不能进入开采环节,但可以进入煤炭液化、气化及煤化工产品生产环节。”

  很明显,三井和高盛做空中航油,从根本上就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获得中航油的股权。

  当年决策者们为了不让三井得逞,又想保住外汇,想通过引入外部投资的方式来提供一部分美金,所以才会选择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和英格兰石油。

  结果现在解密显示,淡马锡属于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肉食者们显然忍不了。

  华国地位也今非昔比,压根就不用看狮城脸色,某种意义上狮城需要看华国脸色。

  “这一回狮城内乱曝了太多猛料出来。”林甲感叹道,她丝毫没有想到狮城发生的一切和陈元光有关。

  毕竟这明面上是狮城议员们自发的行为,而陈元光的影响力在大马,阿尔法科技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怎么可能参与到狮城动乱中去呢。

  哪怕林甲如此敏锐,也差绝不到这之间的关联。

  她只是很感慨,居然这么多年,狮城作为所谓第三方中立国,通过这种卑劣的手段获得了大量好处。

  林甲知道,陈元光看阿尔法发回的报告更是一清二楚,不过他还是装作不太清楚的样子:“我看网上真真假假的爆料太多。

  现在什么类型的博主都在讨论这件事,我也没有时间去分辨真假。

  又有什么大瓜吗?”

  林甲解释道:“除了中航油是板上钉钉了之外,你知道铁矿石谈判吗?”

  陈元光依然装不知道:“没听说过。”

  “就是每年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巴西淡水河谷、袋鼠国的力拓和必和必拓,都要和华国钢铁企业展开谈判,围绕来年的铁矿石价格进行谈判。

  因为华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据了海运铁矿石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进口份额。

  而过去就爆发过内鬼事件,华国的心理价位被这些巨头提前知道,他们就压着你的底线报价,造成高达7000亿rmb的损失。

  后来这件事在09年被调查收尾,而也就是从09年开始,铁矿石巨头们开始拒绝在燕京和华国企业进行谈判,他们要求在狮城进行谈判。

  此后每次在狮城谈判,要么谈不拢,你报多少价格,对方都不答应。

  最典型的就是09年,因为08年的财政刺激,导致09年这帮铁矿石巨头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华国的报价,随后一年价格飙涨了90%,这就是吃准了华国的宏观策略要投资基建,对铁矿石有海量需求。

  要么就是卡在你价格心理接受价位,比如10年,10年的时候出台了房地产新政,号称要用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

  三大铁矿石巨头就谈到了华国的心理价位。

  因为10年那次,铁矿石的现货价格非常高,是那两年最高的高位,所以三大巨头谈的价格也非常高,可以说每次谈判华国都要吃亏。

  之前觉得是这帮铁矿石巨头对宏观行情和华国需求拿捏到位,结果发现只要在狮城谈判,你讨论的内容就有极大泄露风险。

  因为华国谈判代表的决策都要通过电话和燕京汇报,你汇报过程中,狮城电信就能捕获信息。

  淡马锡不但持有三大铁矿石巨头的股份,09年的时候,力合力拓的CEO古德耶原本是要担任淡马锡的CEO,只是古德耶在上任前一周拒绝了。

  不过也可见他们之间关系密切程度。

  从爆料内容来看,狮城仗着自己金融中心和中立方的地位没少故意把一些涉及到巨额利益的谈判放在狮城,而从中牟利。”

  林甲谈起来愤愤不平,作为华国人,她对狮城的欣慰极其不满,更是让她接受金融学专业训练之后的认知破灭。

  所谓淡马锡模式过去在华国风靡一时,大一点的国资平台都说自己要学淡马锡。

  本来以为你靠的是项目评估、完善风控、宏观认知等方面的能力获得长效收益,结果发现你靠的都是盘外招。

  陈元光笑了笑:“什么是祛魅时代,这就是祛魅时代。

  我看有的人说现在是回旋镖时代,我看不是回旋镖,而是祛魅。

  所有号称自己是中立第三方的国家,现在一个接一个都证明了,自己既不中立,也不是第三方。

  过去有瑞士瑞典,针对大毛的行为可见一般,欧洲集体没收大毛富豪资产也证明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只是宣传手段。

  而现在狮城跳出来,证明自己所谓第三方,是充满利益算计的第三方。

  我看这样很好,大家的光环都一个接一个被扯下来。”

  林甲转念一想:“你说的没错。

  我爹现在都在紧急把自己放在狮城那的财产给转移回香江。

  他已经算嗅觉不灵敏的那帮人了,其他富豪估计早就开始行动了,都在把自己资产想方设法从狮城转移回香江。”

  “这不就是最好的祛魅吗?过去华国富人总想着资产到了狮城到了海外就安全了。

首节 上一节 329/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