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16节
“我还是那个观点,不可能卖五十万,要是卖五十万它不需要花这么大力气,搞这么多创新上去。
如果真的只卖五十万,光甲汽车第一款完全可以出一款SUV,在设计上下功夫,然后出增程,把配置做到和同级别新能源SUV一样的水平,光是冲着品牌消费者都会无脑买单。
你们别小看林甲,她在小米汽车干过副总裁,现在都还是小米汽车的董事,包括路特斯那边她也一直当着董事呢,她不可能不会这套复刻玩法,直接对标最成功的产品,无脑复制。
加上奥迪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这么火,他们再推出一台搭配SUV的自动驾驶机器人来拉高逼格。
既然没有这么做,就不可能只是想卖五十万这么简单。”
曹老师连忙解释道:“我也没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价格和销量不可兼得,这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一边起来另外一边就一定要下去。
光甲汽车也不能忽视现实因素。
为什么它是两座跑车,我估计也是考虑到整个变形、水下长距离续航和滞空多重技术因素叠加在一起,不得不做成两座,没办法做成最受欢迎的SUV形态。
我个人对这点是非常满意的,因为这和它背后集团光甲航天的气质相符,我们要追求的是极致的技术体现,商业上是否成功是其次。
如果它做一个中规中矩的SUV,也许在商业上会有更多受众,商业上会更成功,但我反而会失望。
至少从第一款量产车来看,它的品牌形象是绝对站住了的。”
“草老师刚刚给了很高的评价,我觉得它的销量会比一万更高,一万这个数字太低估了光甲的品牌印象里。
也低估了国内富人群体的数量,我觉得年销量能有个三万辆的样子。”
草老师语气中充斥着不敢置信:“光国内?”
“没错,光国内就能做到这个数字。”少军说,“我是这样考虑这个问题,当时小米出轿跑的时候我们同样不看好,认为这个形态的产品不好卖,没有受众。
结果小米卖的很好,甚至后来很多品牌效仿小米推出类似的性能轿跑,但只有小米在这方面成功了。
可以看出,现在华国消费者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实用型为导向,另外就是品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来自过去十余年科技带来美好生活的塑造,光甲的影响力只强不弱。
毕竟小米还有黑粉,有很多不喜欢的声音在,但光甲那是真金身大成,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不是其他品牌能比的。
我觉得能有三万。”
“三万有点夸张,哪怕按一百万的定价,三万的销量加上海外能有个四五万,年营收都能有四百到五百个亿,它第一年的营收就要和广汽打平了!”
“很正常,这么说,过去各新能源品牌抢占的是合资品牌的市场,在高端市场其实突破很少,别说100万,高端新能源国产走到50万再想往上走就已经很吃力了。
像华为的尊界、享界,你说成功吗?也没多成功,享界还好一点,尊界压根没能把劳斯莱斯的市场份额给抢过来。
而光甲汽车的切入点是跑车,是保时捷911、保时捷718、法拉利的市场,这部分市场过去国产品牌压根没有涉及,而光甲汽车我觉得他们有能力把这块蛋糕给抢过来。”
尊界第一款车用的是东安动力1.5T的增程式发动机,型号是DAM15NTDE,同款发动机还被用在了岚图FREE身上,而后者的定价是20万,前者是100万到150万之间。
一下逼格就被无限拉低了。
“销量大家可以都说个数,后面等正式发售的时候来验证一下。”
“我还是那个观点,国内国外各一万。”
“国内三万,国外两万。”
“国内两万,国外两万吧。”
“我观点和草老师一样,国内一万,国外一万。”
少军直接打字把大家的预测给记了下来:“我待会直播完回去发个微博,把我们的猜测给发出去,后面来验证。”
“我还很好奇一点,那就是滞空技术本身,我请教了一些车企的技术人员,他们都说过去没有企业做过。
从宣传片来看,这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你不滞空这一下直接撞到水里,一个是变形时间就更短了,另外就是你车头部分会和水面直接相撞,一次两次可能没事,次数一多是有风险的。
这技术你们有人知道是啥吗?”
“这个我也问了,说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基于火箭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毕竟背靠光甲航天,专门为了这个目的设计了一款发动机,提供短暂滞空。
考虑到光甲航天在火箭发动机有深厚技术储备,这是一种,虽然成本高、维护复杂,但这样提供的推力也是最高的,能够实现的滞空时间要长很多。”
第459章 阿三最破防的一集
“另外一种就是类似涵道风扇的类飞行滞空。
这类滞空跟直升机起飞原理类似,在车辆底盘安装涵道风扇或者旋翼装置,提供一个垂直方向的升力,来让车辆短暂悬停在空中。”少军说。
“这两个技术路线有什么区别吗?”草老师问。
“听上去前者技术含量更高,实际上二者在技术含量上没有本质区别。
但从消费者角度,第二种技术路线要好很多。
大家可能从感性认知上会觉得和航天技术有关就很高大上,和火箭发动机相关就很牛。
实际上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滞空,它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精确控制推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对光甲航天来说是看家本领,不算什么难事。
但用这个技术路线,成本非常高,一旦出问题你的维修成本更恐怖。
再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很容易出问题的,你又是电池又是燃油点火喷射,两者尽管做再好的隔离和安全措施,都无法打消消费者内心疑虑。
反而是风扇提供推力滞空,这个技术路线对消费者要好得多。
因为你本身在水下就要扇叶提供推力,相当于水下动力和滞空推力都可以由风扇来提供。
其次在整体重量上也更好控制。
因为你可以在底盘上,把风扇驱动、轮胎驱动和水下动力整合在一起,整车重量会比用火箭发动机轻得多。
这最难的就是底盘,你要重新打造一整套底盘,要把它的升力系统、水下推力系统、动力系统和车辆底盘全套集成在一起,还得控制整车重量,保证它在水下的一个密闭性。
这技术含量绝对是国产新能源车底盘里第一的,研发费用我感觉没个20亿都下不来,因为你得不断测,在一些数据上得有大牛来主持。
大家要知道新能源车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对很多车企来说,硬件、软件、整合各种方案都是现成的,第一款车的资金门槛实际上是不高的,它高在后续的门槛,高在你持续经营的门槛上。
如果它采用的是第二种技术路线的话,那我只能说还是很良心,而且非常自信,对自己的产品、商业嗅觉、技术能力有着绝对的自信。”
“没自信才不正常吧?光甲是什么企业?我感觉他们就没失败过,在最尖端的科技领域没失败过是什么概念?每年大几百亿的现金流,第一流甚至能说第一的品牌摆在这里,失败的可能性真的很低。”
“你再背靠大树,你终究还是要考虑成本收益的问题,你不可能无脑烧钱吧。
而且光甲汽车对光神来说重要性又没那么强,所以光神自己不太可能亲自下场干这个,最多提供类似场外援助,要找能搞定这种技术的大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没有可能光甲航天内部培养的工程师团队呢?他们毕竟五万人的团队规模,拉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加一些汽车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配合,一起搞应该能搞出来吧?”
“当然能,但这也是成本啊,光甲航天的工程师他在光甲航天年收入可能只有五十万,但他换个地方能拿一百万甚至更多。
这就是背靠大树的好处,母公司能提供给你的助力太大了。”
“极越怎么说?”
“极越那是因为不叫百度,如果极越叫百度,Robin他老婆亲自下场带队造车,绝对不会搞成这个样子!
回到涵道风扇的这个技术路线上,除了刚才说的底盘是关键外,它的一个姿态控制和稳定性,要求也非常高。
你看上去只是一个滑翔入水,但它的用处肯定不仅仅局限在跳水表演上,像飞速爬坡后降落,也能利用滞空效果给整车一个更好的落地姿态,类似仰望U9的那个原地起跳。
所以它对整车的控制系统同样有超高的要求。
总之光是从技术上,含金量绝对是足够的,产品力本身也没任何问题,品牌度那就更不用说,我觉得它的销量就和市场有关,整个市场多少,它的销量就能有多少。
我觉得最担心的应该是保时捷,要是光甲汽车的定价和保时捷一样,那保时捷的718和911这两款经典车型在国内都别想卖了。
不是说没人买,而是说受众会呈直线下降。”
“我再说两句,我还是调高我的预期,因为我想到黑神话悟空,当时大家的预期都是五百万,结果它给足足卖了两千八百万份出来,我觉得卖五万是有可能的。
光甲的号召力摆在这里呢。”
国际宇航大会是整个航天领域最重要的盛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负责组织召开。
每年举办地点不一样,26年是在土鸡,25年是在悉尼,本来今年要在枫叶国的,结果因为去年华国的核弹变轨,所以今年放在了华国的燕京。
本来还要放在印度,但因为IAF方面强烈要求陈元光参加,说你不来不行,你必须得来,这会没你不行。
陈元光觉得我派个机器人远程参加行不行,IAF方面说不行,你不来我们来华国办,我们改地点来燕京办。
然后IAF的成员组织们专门为了这件事开了个会,讨论更改会议举办地点,改到燕京。
此事没能获得全票通过单纯是因为印度投了反对票,除了印度外,其他国家全投的赞成票。
哪怕是阿美莉卡、霓虹、袋鼠国这些和老中不对付的国家都投了赞同票。
消息传回印度本土,印度人很破防,凭什么为了一个人把我们举办国际宇航大会的资格给剥夺了。
“为什么为了一个人而让所有印度航天人的心血白费?”IAF关于更改国际宇航大会举办地点的推特下面点赞数最高的印度网友评论。
有不少红脖子在这条评论下留言:
“因为莱特一个人比所有印度科学家都更重要。”
“如果印度也能研发出核弹变轨技术,我想IAF会考虑再改回去的,忘了说前提是印度得有核弹。”红脖子们确实没常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印度有核弹。
“我觉得印度人需要思考的是回去建设你们的祖国,当你们不再一心想着留在阿美莉卡、枫叶国、袋鼠国这些地方的时候,你们再谈和华国竞争。”
“很高兴看到印度人破防。”
印度裔移民和传统白人们之间的矛盾在过去四年时间里愈发不可调和,后者认为前者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并且之所以西方世界被搞的一团糟,就是因为涌入了太多印度裔。
至于这几年白宫方面也引进了不少华人工程师,也引起过讨论,但无论是讨论度还是仇恨值都远不如印度裔。
一个是老中主打的就是闷声发大财,不会也不懂怎么样争取权益,二来是因为印度裔过于喜欢抱团,已经到了形成刻板印象的程度。
因此不仅简中互联网的网友们喜欢看印度笑话,西方国家zzzq的白人们也喜欢看。
“IAF忽视印度的行为会付出代价,他们忘了印度同样是航天领域大国,它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做只会进一步损耗国际组织的公信力,尽管它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公信力。”
另外一条印度网友的评论下,黑子们回复的就更扎心了。
“作为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员我感觉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这一幕。”
“我年纪有点大了,在我印象里我在零几年的时候参加过在印度海得拉巴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老实讲那里的环境真的有够烂,空气中弥漫着不知道是什么的味道。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ISRO也是这样说的,说印度会成为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说我们明年要发射月球探测装置,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叫月船一号。
结果就是月船一号发射后不足一年时间就失联了,连它计划寿命的一半都没有到。”
这种摆事实才是最扎心的。
印度方面更是宣布将不参加本届宇航大会以示抗议。
马斯克也在这时候适时插了一句:
“我已经向联邦申请了假期,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华国参加国际宇航大会了,根据我的最新消息,莱特有特别的惊喜要给这次参加国际宇航大会的各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