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4节

  之前本来是计划先搞4部16米孔径的雷达,先组一个小型的雷达场。

  我们可以直接跳过试验阶段,直接开始建深空域的探测设施。

  直接建400部雷达组成方阵,实现对深空域的主动探测。

  好处是我们可以一次性到位,问题是光甲科技可能会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

  比如要这个项目的主动权。

  要我说国家还是太草率,对于没有在航天领域证明过自己的人,随手就是20亿美元的支持,而对航天领域的项目,需要严苛的前期论证。”

  向平提到后面这点的时候,颇有愤愤不平的感觉。

  毛可挥了挥手:“别说了,让他来聊聊吧,如果他真的有本事,把主动权给他又何妨?”

  “20亿会不会有点多,而且华国复眼,不是有华国天眼了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投资这个项目。”林甲同样不理解陈元光的目的。

  最终在陈元光的坚持下,光甲航天由很多家国有资金共同投资,其中最大头的三家分别是申海、鹏城,合肥见光甲航天不愿意搬过去而选择放弃,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投资。

  民营资本则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压根看不到回报。

  “华国天眼和华国复眼是不一样的,华国天眼是射电望远镜,只能接受信号,它更多是做深空大型星体的探测,以及一些脉冲信号的捕捉。

  小行星是不会发射电磁波的,它对小行星的探测缺乏手段。

  而复眼计划是一个完整的分布式雷达系统,它会主动发射电磁波来捕捉小行星,当然小行星只是复眼计划的目的之一。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系统来帮我们探测可以被挖掘的小行星。”陈元光说。

  陈元光思路很清晰,按照未来时空人类开启太空商业时代的路径,在现代社会重新走一遍就好了。

  林甲觉得自己比上学还累,比在哥大赶DDL还更累,要补习的东西太多,不了解的东西太多。

  她才搞明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行业一些基本常识和行业规则,陈元光就开辟了新的战场,航天航空。

  这个领域对于文科出身的她来说,更是一片空白了,生物好歹初中会学,有个大概的概念。

  她对航天的理解还停留在载人航天上。

  “元光,伱说的每个字我都懂,连在一起我也能大致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我们要做这件事的意义。

  之前和马斯克聊的时候,我们不是要通过spaceX的可重复发射火箭来发现小行星吗?”

  陈元光很有耐心,“可重复发射火箭,主要是为了在地球近地轨道上,慢慢找到一些合适的位置,它可以作为中转点位。

  我们发射自己设计的卫星到这些点位去。

  它就算探测到小行星位置也没有意义,因为小行星的位置一直在变。

  我们需要有个设施能够持续帮我们捕捉小行星位置,预测小行星的行动轨迹。

  同时需要判断可能挖掘的小行星是石质还是金属,金属的话好不好挖掘。

  华国复眼这套分布式雷达系统配合我们在太空中的卫星,结合构建成一套完整的小行星价值观测系统。

  这是我们的目的。

  毛院士设计的雷达系统拥有非常优秀的低光敏感度和无颜色分辨能力,在暗光环境下依然能够获取物体的纹理和亮度信息,这对我们判断小行星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既然已经有华国复眼计划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赶上这班列车,而不是自己再重新做一套系统。”

  “毛院士,您好,我们对华国复眼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为这个项目献一份力。”陈元光说。

  毛可年纪大但是思思维不乱,知道陈元光身份后,自然不会端着长辈姿态,更别说对方是潜在的投资方,他也很客气:“元光,来坐。

  你想做小行星挖矿,这是非常好的方向,我看很多国外商业航天公司都在做尝试。

  这是一个前景无限的方向,而华国复眼这套系统能给你们提供一定帮助。

  而华国复眼项目还在一个前期论证的阶段,我们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但是我想知道你的诉求是什么,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也没有白拿的钱。

  元光,这是华国复眼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你先看看我们再聊。”

  陈元光看着眼前消瘦的老人,只有清亮的眼神还在诉说着自己不服老,他接过报告:

  “华国复眼计划”

  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只有陈元光翻书的声音,几百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想看完不容易,不过他也不用看太多,找一些关键点看就行。

  “毛院士,我认为太复杂了,你们这个项目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容易起不到效果。

  华国复眼功能太多,然后探测范围太广,在传输和解码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想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依赖研究人员的挖掘。

  而且还有很大可能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遗漏。

  我觉得需要把探测范围缩小,探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专注于近地和近月范围的小行星。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

  类地行星观察也好,地月态势感知也好,都不用这么远的距离。”

  毛可望向陈元光:“如果让你来掌控这个项目的话你会怎么做?”

  陈元光说:“控制雷达探测范围,聚焦关键指标。

  引入人工智能模型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

  陈元光接着说道:“毛院士,我知道您会觉得我是为了自己的商业目标考量所以这么做。

  我完全是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不然我没有必要自己投钱。

  我完全可以只买数据,我和华国复眼项目签一个数据实时同步的协议。

  光甲航天只要数据,我们把数据拿过来之后,自己来做数据分析。

  相当于我只做后面那一步,就是数据挖掘,找到有价值、有可能挖掘的小行星。

  即便华国复眼探测的范围多广,信息多么庞杂,我相信我们都是能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

  正是因为我希望让这个项目充分发挥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所以才有亲自参与的想法。”

  陈元光更希望的是,通过这个项目,对华国复眼计划的雷达进行升级,毛院士设计的雷达固然很好,但是从陈元光的眼光来看,依然有优化的空间。

  毛可没有说话,整个房间陷入沉默。

  这章还是3k,还差2k,明天补吧.今天写不动了,晚上一直在外面

请假条

  今天一直在外面,差的后面补。

第84章 可回收商业火箭

  向平没有说话,神色中隐约露出不服气,因为这份可行性报告是他们组的博士主笔,然后他来把关的内容。

  陈元光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这份报告不太行,没有考虑到经济效益。

  问题是科研项目,本身看重的就不是经济效益。

  能在某些指标上全球领先,有助于发文章才是他们实际想要达到的效果。

  学术界只有文章这一个衡量指标。

  光是冲着陈元光发的那么多Nature和Science,向平完全认可陈元光的能力,但这能力和电子雷达压根不沾边,你有什么资格来对这种项目指手画脚。

  向平心想,现在这世道是怎么了,他们申请项目千难万难,而现在的年轻人不过是做了点和载人航天沾边的人体冬眠项目,就有这么多国资愿意掏钱赞助。

  他不是否认人体冬眠技术的研发难度,而是认为这种大型项目,需要的能力和普通研究需要的能力不太一样。

  他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

  当陈元光表达对项目意见时,这种感受愈发强烈。

  “元光,来说说看你的想法?”毛可比向平更能看得开,他反而有耐心听陈元光的意见。

  “我大致看了下,你们原本是打算分三期,第一期的核心目的是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相当于是作为未来载人登月的一部分。

  然后整个三期计划下来,是希望能监测太阳系乃至更远的星体情况。

  我的建议是专注于太阳系内,把雷达监测范围缩小,我们可以考虑S波段。

  构建S波段的相控阵雷达,并且增加射频光纤传输来增加深空跟踪的效果。

  通过两者结合来构建深空星体的测绘雷达,这样可以直接测绘星体表面的地理、水文特征。”

  为什么华国复眼要把探测范围做的足够广,因为雷达天线阵列去跟踪和捕捉近地天体,这个技术有非常久的历史,早在1980年以前,NASA就建了雷达阵列做这件事。

  他们到2022年一共跟踪了接近三万颗近地小行星。

  如果单纯只是做这件事,就很low,而伱扩大探测范围,然后说自己极大程度扩大探测边界,达到国际顶级水平,这能给外行很牛的感觉,觉得这钱没白花。

  我们又在某一领域实现了突破。

  至于是否有必要,没人关心,突破了就是好事。

  陈元光的实用主义让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效率优先,不需要为了追逐某一指标的全球领先而去探测太多庞杂信息。

  不如把有限范围内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陈元光提出的思路是2030年之后,NASA优化他们雷达天线阵列采取的方案。

  毛可听到这里有点兴趣了:“怎么样做能让射频光纤稳定下来,这是个难题。

  另外测绘雷达应该采取什么方案,如何规避掉和探测雷达之间信号冲突问题。”

  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毛可在问,陈元光在答,从原理上解答了毛可的疑惑,至于具体能不能做出来,陈元光也不清楚,这得看毛可以及燕京理工大学电子雷达所的实力了。

  陈元光也没实操过,所以需要依靠高校的实力,不可能所有领域都自己从零开始做。

  陈元光估计光靠燕京理工大学还不够,还得把燕京航天航空大学和华国科学院给拉上一起,因为这是截胡了NASA未来的解决方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整个小行星挖矿是系统性工程,需要数万名科研人员配合,他们不一定都是光甲航天的员工,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是投资,可以是收购,可以是供应商关系。

  陈元光认为自己要把控关键节点,像雷达相阵就属于关键节点,如果能按照陈元光的意思优化出来,那么登陆小行星的成功率能够有所提高。

  如果用老一套解决思路,一些容易被登陆的小行星,很可能发现不了。

  “你觉得怎么样?”毛可问。毛可内心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太厉害了,本来以为只是投点钱,结果对方在前沿技术和雷达阵列设计上的水平非常高。

  向平很惭愧:“他说的一些术语我都只听过,没有深入了解。

  我听到后面觉得很吃力,只能大致懂他什么意思,想怎么做,至于具体能不能做出来,我不确定,原理上没有什么问题。

首节 上一节 44/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