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09节
卡索雷回过头,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下令道。
正经工厂,当然不可能和小作坊一样乱搞。
每执行一步操作,都是要有对应记录的。
“在这里。”
贝恩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材料。
其实他早就已经检查过日志的内容。
确认无误之后,才去找的卡索雷。
果然,后者从头到尾翻阅了两次,一样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
而如果操作层面没出差错……
“主管,能确定问题出在哪里么?”
身后的人群中,有人恰到好处地问道。
很难说是不是有意起哄。
冷汗,流了下来。
但就在卡索雷几乎下不了台的时候,突然又有一个声音传来:
“主管,这道缝隙从上到下的宽度几乎完全一致,其实……反而不像是由于零件形变或者间隙流动所导致的。”
这句话瞬间点醒了他。
不同规格和位置的零件,在预连接之前计算出的余量也有不同。
如果是设计层面出了问题,呈现出的应该是一个参差不齐的情况才对。
除非在计算过程中漏算了某个常数——
而这显然有些过于离谱了。
卡索雷满怀感激地回过头。
却发现刚才替自己解围的,正是几天前最先向他提问的那名工程师……
一时间,卡索雷的内心五味杂陈,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直到大概半分钟之后,他才重新开口:
“我去把情况和设计团队反馈一下,毕竟是第一次应用新工艺,有一些问题也正常……应该不会很难解决。”
……
法国时间的傍晚,对应的京城时间正好在中午。
因此,卡索雷的情况说明,几乎马上就摆在了梁绍修的办公桌上。
看著眼前的照片,后者只觉得眼前有点发黑。
他之所以把这个活派给法国人,就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白嫖一次技术验证,把整套技术当中潜藏的隐患给挖出来。
但梁绍修想过的隐患,也就是组装时发现公差比较大,或者是测试的时候发现强度达不到预期标准。
最多靠人工再进行部分返工就能解决。
可从来没想过,问题能大到这种地步。
卡索雷在拍照片的时候,生怕没有参照物,还特地往里塞了个游标卡尺。
虽然因为像素问题看不太清楚,但怎么也得有个2.8厘米上下。
这绝对不是靠人敲两锤子或者改几个预连接点位置就能解决的问题。
肯定是每一个缺省单元都出了问题,最后集中起来反应在了这一条裂缝上。
更麻烦的是,因为他本人不在现场,所以也没办法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至于卡索雷提出的那些想法……
他先表示自己检查过日志,不太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又认为缝隙过于光滑整齐,也不像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这话说的就跟说了似的。
看著脸色阴晴不定的梁绍修,坐在他对面的副总设计师马林试探著提议道:
“梁总,根据我在车间一线的管理经验,生产日志这东西不能全信……要想完全搞清楚问题所在,恐怕需要让那边把装配完成的部件拆开,再逐项检查各个参数和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华夏的这一代飞机设计师,对于解决生产问题可谓经验十足。
毕竟一直到十号工程,都在这方面吃过大亏。
也正是那次险些毁掉一台AL31FN的事故,才让航空工业系统下定决心,大力整顿生产过程中的不合规操作问题。
至今不过五年多而已。
而梁绍修小厂出身,对于这些更是一清二楚。
但如果真按照马林所说的操作,那光是检查就要花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对于整个“高明”项目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打击。
如果搁在平常倒也罢了。
反正备份方案始终留著,了不起浪费一点资金。
但眼下正是跟大卫国较著劲,准备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关键节点。
要是拉了胯,即便上级不说什么,梁绍修自己心里这关都过不去。
思索半晌之后,他探身从桌角处拿起那部红色电话的听筒,然后拨出了一个三位数的分机号码。
“喂,小刘吗,帮我安排一下……”
说到这里,梁绍修的声音却又戛然而止。
电话那头,传来了疑惑中带著些焦急的声音:
“梁总?”
叫到第二声的时候,梁绍修才回过神来:
“先不用了,你忙吧。”
说完之后,他光速按下摘机键,然后重新拨出了一个更长的号码。
约莫十几秒钟之后,电话被接通。
“你好?”
电话另一边的,自然是人在镐发集团的常浩南。
说来也巧,他这会刚刚结束一轮测试回到办公室,连口水都还没来得及喝,就听到内线电话响了起来。
“常总您好,是我,梁绍修。”
虽然隔著电话线,但常浩南还是听出对方的语气不太对:
“出什么问题了么?”
而梁绍修的回答,则正中了他的猜想:
“机背壁板单元的预连接工序,出了些岔子……”
“达索那边的生产动作确实很快,但是装配过程中,却发现各单元之间对不上号,出现了一个稍小于3厘米的缝隙……”
“现在最稳妥的办法是全部拆掉之后重新检查各部件的生产情况,但我想问问您这边……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情况报告我已经发到您那边了……”
显然,这是摇人来了。
不过,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光靠耳朵听就虚空分析出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
因此他一边说著,一边飞速打开了自己的内部邮箱。
“你先别著急,我看一下具体情况,最晚明天……”
常浩南本来想说,自己需要一天时间,明天再给出答复。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刚好看见了报告里附带著的那张图。
“好的……”
梁绍修那边已经准备挂电话了。
“等一下,先别挂!”
常浩南赶紧喊停了对方结束通话的动作。
“你告诉达索那边,让他们把定位方式从N-2-1改成N-1-2,再把绷带夹紧方向从横向改成纵向试试。”
第1132章 工程学,不存在了
常浩南的这句话,实在有点太短。
以至于在梁绍修把听筒贴到耳朵边上之前,就已经说完一半了。
本来就没太听清,加上思维也没反应过来,导致后者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沉默了好一会之后,才有些茫然地反问了一句:
“这……这就完事了?”
所谓N-2-1和N-1-2,指的是预连接过程中蒙皮单元在夹紧之前,需要靠三个位置的的离散定位点进行辅助定位。
其中第一个数字代表壁板内表面(不同蒙皮数量差异很大,所以是N),第二个数字是壁板弧向,第三个数字则表示壁板航向。
而在蒙皮单元完成定位以后,长桁才能以蒙皮航向定位点的一端作为基准,将其余自由度通过夹具进行约束。
但对于整个加工过程来说,这实在是个过于不起眼的细节。
基本属于默认缓解。
而且一般认为,三点离散定位的具体方式只会影响到操作流程,并不会对具体的定位效果造成影响。
所以,它甚至都不是工业标准中的一部分,而是各个生产方自己根据习惯来确定。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