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15节

  接著便如同被抽去了全部力气一般,颓然地靠在墙边,缓缓坐到地上……

  而距离不到100米以外的VIP接待室内,马维塔手里拿著响了三声之后就戛然而止的手机,脸上露出了多日不见的放松表情。

  作为乙方高级代表,想要找个理由留下,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虽然被禁止进入内场区域,但站在这里远远看著还是没问题的。

  马维塔重新抬起头,正好看到那架猎鹰Z预警机呼啸著划过面前的跑道。

  几秒钟后,飞机如同天鹅般轻盈地抬起机头,朝著测试空域飞去。

  “等著看吧……”

  他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

第1137章 扒下大卫国的底裤

  作为一个弹丸小国,阿联国土的东西跨度只有大概400公里,还要考虑到阿布达比和杜拜两大都市圈的安全问题,根本不够预警机雷达充分发挥性能。

  所以,测试地点实际选在了横跨沙乌地和阿联两国的鲁卜哈利沙漠上空。

  这里荒无人烟,也不用担心来自地杂波对测试结果的公平性产生影响。

  起飞大约40分钟之后,指挥舱内便收到了来自飞行员的报告。

  飞机已经抵达预定区域上空,随时可以启动测试。

  随机起飞的甲方代表萨巴赫看了看时间,然后拿起无线电,开始照著表单向地面下达指令:

  “一号无人机准备发射,定高19000米,起始点21,30,KM17区,航向355,东北方向脱离……”

  阿联军队的战斗力当然是菜到抠脚,但作为美军盟友,受到的培训规格确是顶中顶。

  就这一段内容,实际上参照了近空支援所用的九线简报,并略过了其中涉及目标属性的部分。

  说明阿联空军实际上掌握了相当先进的空地协同战术。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远远走在了如今还在磕磕绊绊适应精确制导弹药的华夏空军前面。

  坐在旁边位置上的电科集团代表范济民暗中记下了这个细节。

  九线简报本身作为公开信息,当然谁都可以去用。

  而过去始终缺位的高通量数据链,也已经逐渐开始在部分试点单位铺开。

  但如何把技术转化为战术,却是需要长期学习和适应的。

  美国人不可能好心直接教给华夏军队。

  和欧洲国家直接搞军事交流也有些过于敏感。

  但未必就不能从其它地方迂回学到。

  当然,眼下的第一要务,还是保证本次测试的顺利完成。

  无人靶机的飞行速度和巡航状态下的预警机差不多,但因为可以少飞一些路程,所以只过了大约半小时,预警机便收到了高空目标测试项目正式开始的报告。

  不过,在显控台的雷达显示器上,却还没有显示出靶机的回波信号。

  “接下来……只需要等目标进入搜索范围就可以了么?”

  萨巴赫转头向范济民问道。

  “19000米的高度有些超出了正常模式下的搜索范围,所以需要切换成宽角扫描状态……”

  说话间,范济民亲自坐到雷达操作台后面,拨动了面前的两个拨杆开关。

  屏幕上显示的搜索范围瞬间从两侧120°,扩大到了两侧150°。

  相应地,雷达标记范围则稍有缩短。

  但影响很小。

  看到这一幕的萨巴赫双眼微微瞪大,显然是从没见过还有这种玩法。

  不过,除了惊诧以外,最主要的还是疑惑:

  “可是这个范围和高度有什么关系……”

  甲方大爹发话,范济民马上解释道:

  “宽角扫描状态不仅会影响到平面搜索范围,也能同时把纵向的扫描角扩大约20%……”

  为了著重体现“高明”雷达的性能,预警机此时正飞行在大约3500米的中空,以至于座舱内的颠簸都有些明显。

  这并非预警机的典型巡航高度,但无人靶机最高只能飞到20000米,为了保有足够的高度差,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仿佛是为了印证范济民的说法一般。

  在调节了搜索模式之后,仅仅过了几秒钟时间,雷达屏幕的边缘上就出现了一个相当显眼的回波信号。

  信息框中标定的高度为19300米,速度730km/h。

  显然,作为靶机,目标的定高系统并不特别精确。

  好在没有超出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这个时候,刚才一直沉默不语的卡索雷开口道:

  “机载的集成化显控系统由泰雷兹公司负责研发,如你们所见,界面风格和操作习惯都与贵国刚刚服役的幻影2000-9飞机,以及我们新研发的阵风战斗机非常相似。”

  “当然,考虑到贵国的预警机操作员都是在沙乌地的E3A上面进行培训,我们也提供了另外一种更加……传统的缺省方案。”

  所谓传统,用不那么委婉的方式说就是落后。

  也算是暗中拉踩了一番美国同行。

  当然,法国人在座舱人机功效学领域属于独一档的水平,也确实有这个底气就是。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跑题,范济民还是及时接过了话茬:

  “现在,我们的预警机和目标之间的投影距离只有25km,而高度差则达到了16km,相当于在正常飞行高度下,同时对地面和三万米以上高度的目标进行探测……”

  这个时候,萨巴赫还有些没懂,为什么这个华夏人突然说起这些。

  但范济民的下一句话,却直接命中了他的内心。

  “这意味著可以在中短程弹道导弹的上升段,争取到大约两到三分钟的预警时间……”

  “!!!”

  要说阿联在可见未来内唯一有可能面临的军事威胁,恐怕就只有来自波斯的近程弹道导弹。

  虽然技术水平并不先进,但胜在量大管饱。

  对于海合会这些严重依赖石油输出的国家来说,基本就是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哪怕不搞大规模齐射,单单是今天偷你个炼油厂,明天炸你个输油管道,也足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当范济民说起反导的时候,萨巴赫几乎瞬间就来了精神。

  2003年这会,哪怕是美国,中段反导拦截技术也还停留在PPT上面。

  各国对于弹道导弹的应对策略,都是靠正常的中远程防空系统兼职。

  而这就非常依赖早期预警和反应时间。

  尤其是对于需要提前部署阵地、倾斜发射的爱国者来说。

  如果等到地面雷达在弹道下落段才探测到目标,那基本上就只有4-8次发射机会。

  但要是能在上升段提前预警……

  那抗饱和打击的能力就能成倍提高。

  实际上,作为过来人,常浩南非常清楚,别说2003年,哪怕到2023年,要想拦截中导也是个纯纯撞大运的事情。

  但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

  在雷神公司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下,他们是真敢相信爱国者对弹道导弹的拦截效率。

  因此这个有的放矢的说法几乎瞬间就让萨巴赫内心的天平出现了倾斜——

  尽管他并非最终决策者,但却能直接接触到穆罕默德王储。

  建议权也是很重要的嘛。

  果然,萨巴赫沉思片刻之后,对马林和卡索雷保证道:

  “我会把这个情况,专门报告给王储阁下……”

  一段小小的插曲过后,机舱内原本只是公事公办的气氛,似乎也变得更加和谐了起来。

  很快,第一架无人靶机按照预定航线开始降低高度,接著又在测试空域内绕行了几个来回,取得了大约20组有效数据之后进入了返航航线。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阿尔巴庭宫机场内的第二架无人靶机起飞,准备在另外一架F16的协助之下,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探测距离测试。

  总体步骤和刚才差不多。

  只不过这一次,靶机会选择与预警机相距大约250-450km之间的几条航线分别飞行。

  在每一轮飞行的后半段,F16将会启动干扰机,以测试高明雷达能在多长时间内重新定位目标,以及第二次定位后的精度与第一次有多少不同。

  照理来说,这属于最基本的雷达功能测试。

  而电磁干扰也是由华夏方面特地要求加上去的。

  所以应该十拿十稳才对。

  就连萨巴赫也逐渐放松下来,开始和另外两人聊起一些不涉及机密的闲话。

  ……

  又是大约二十分钟后。

  “目标已经进入测试空域!”

  萨巴赫放下手中的无线电,重新正襟危坐在位置上,注视著眼前的雷达显示器。

  不过,他的脸上仍然挂著颇为轻松的表情,甚至还轻轻哼著只有自己能听清楚的走音小调。

  一切正如之前估计的那样。

  没过几分钟,两个位于250km外的目标就出现在了屏幕上。

首节 上一节 1015/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