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6节

  当然,眼前的研究还只能算是个开始……

  博士论文的篇幅本就普遍较长,而杨亮更是同时接受理论和工程的两方面指导,涉及到的内容量更是相当夸张。

  足足40分钟过去之后,PPT才总算被翻到了最后一页。

  “我的答辩结束,谢谢大家……”

  看著眼前电脑屏幕上“敬请批评指正”的字样,杨亮总算是松了口气,伸出一只手撑住讲台,以抵抗轻微的头晕目眩。

  不过,心中却也不敢过于掉以轻心。

  讲完PPT,只是完成了答辩的第一个步骤。

  真正的疾风骤雨,还在后面等著……

  ……

  进入提问环节之后,现场的四名答辩评审几乎同时看向屏幕中的常浩南。

  虽然后者并非评审委员会主席,但从各种角度上讲,肯定都应该由他来率先开口。

  面对这一幕的杨亮也重新屏住了呼吸……

  不过,常浩南却只是淡然摆了摆手:

  “还是你们先来吧,我过一会再提问……”

  甚至连头都没抬,而是在眼前的论文边缘上写写画画著什么——

  一来,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只要开口,那基本上就是给整个答辩定了调子,后面的人大概率不会再有什么不同倾向的意见。

  二来,刚才杨亮的报告内容,也确实给了他不少启发……

  而见到常浩南不准备表态,另一名教授很快坐直了身子:

  “在你的论文中提到,多台激光跟踪仪之间要进行协同测量,就需要频繁对跟踪仪的坐标进行转换,并且还给出了一个转站误差的数学模型,但这个模型是基于公共观测点来计算的,你准备如何解决观测点本身的分配和误差问题?”

  杨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稍微思考了几秒钟。

  好在这是个角度刁钻,但难度并不算大的问题。

  “公共观测点分为三类,也就是光学工具球点(OTP)、基准工具球点(TBP)和增强系统参考点(ERS),其中OTP和TBP分别布置在工装与稳固的地面上,可以作为靶球校准的参考基准……”

  不过,提问却并没有就此结束……

  “飞机装配现场温度变化时,工装、型架由于材料、形状结构的不同,在主要尺寸上的热膨胀特性是不相同的,即便是同一零组件,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膨胀特性也有可能不同,而你的转站方法中之涉及到一个膨胀自由度,是否有些不够合理?”

  杨亮:“这是受到目前的误差建模理论所限,过高的自由度会导致计算结果发散或是假收敛,并且根据模拟测试,目前的精度已经可以满足现有型号的要求,当然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会重点攻克您所提出的这一问题……”

  “你刚刚提到ERS点,但在你论文第97页的公式6-41中,只引入了相对中心的缩放,也就是只对平移参数进行了修正,虽然现代飞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左右对称的,ERS点的布置在理论上也是左右对称的,但实际操作中显然不可能绝对精确,那么你准备如何应对旋转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

  杨亮:“……”

  “杨亮同学,你的方法利用测量的数据优化计算,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噪声数据,请问你准备如何去除这部分干扰?”

  杨亮:“……”

  “还有……”

  汗,流了下来。

  甚至不光是杨亮。

  就连周书万也稍稍转过头,用略带求助的眼神,看向了不远处屏幕中的那道人影……

第1167章 像生产香肠一样生产飞机?

  “咳咳——”

  就在杨亮已经准备好现场表演一个“面对质疑,疯狂道歉”的时候,已经快要被众人忽略了的那台笔记本电脑中,突然传出了一阵咳嗽声。

  原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的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不过,热烈的氛围却并没有因此而中断。

  至于正在台上的杨亮,当听到常浩南似乎也准备提问的那一刻,就四肢发软手脚冰凉,一副快要晕倒过去的样子……

  前面那四位的轮番进攻就已经让他疲于应对了。

  这位大佬要是再来个致命一击……

  在某个瞬间,他的眼前似乎闪过了两个大字。

  延毕。

  而李雄江教授虽然也有点心疼台上的自家学生,但事已至此,总不可能强行打断其它评审提问。

  所以只好强颜欢笑:

  “常院士,您请问吧。”

  然而,画面中的常浩南却只是用笔帽轻轻敲了敲桌上的论文,接著说出了一句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话:

  “嗯……我其实不是要提问。”

  他说著又从画面外拽进来两张写满了公式的纸:

  “我是想说,我这里刚好有一些现成的研究成果,似乎可以解决刚才其它几位评审提出的问题……”

  “???”

  这一瞬间的风云突变,直接把所有人都给整不会了。

  现场的几位教授先是一愣,继而面露喜色——

  他们之所以夺命连环问,并不是真的不想让杨亮毕业。

  而是真的对后者研究的课题感兴趣。

  只不过问著问著,就让对方挂在台上下不来了……

  现在有人提出说能解决问题,自然是好奇中夹杂著兴奋。

  而同一课题组,以及部分慕名而来的旁听研究生们,则是单纯没见过这种场面,准备开始看戏。

  至于刚才都快要哭出来的杨亮……

  这句话传到他的耳朵里,更是宛如天籁——

  我答辩的时候,院士不仅没提问,甚至还主动帮我回答问题。

  这事说出去能吹半辈子……

  总之,尽管会议室里仍然维持著和刚才一样的安静,但气氛却已经出现了180°的变化……

  ……

  实际上,对于电脑另一边的常浩南来说,ERS点的校准和补偿,并不能算个很复杂的问题。

  只是稍微需要一些理论功底而已。

  但也正因如此,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就把这个问题给说明白……

  组织了一会语言之后,他才开口说道:

  “正如一开始杨亮同学所说,ERS点通常部署在装配辅助型架上,用于创建装配坐标系,而在这种情况下,其相对于OBP和TBP发生的位移和变形就都是线性的,因此可以构建多组补偿后的ERS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最小加权距离误差函数的优化模型……”

  “举个例子,在m个站位、k个温度下测量出的g组数据,其测量值与修正后理论值的匹配关系是Σ(i=1,n)(│RnP^k+Tn-Pa^k│)……”

  得益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常浩南可以把这读起来令人头大的算式直接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贴近屏幕展示给网线另一边的众人。

  一开始,杨亮还动作飞快地回到座位上拿了个本子,准备记下来一些有用的东西。

  但还没写几个步骤,就轻轻挠了挠头,然后默默把笔放下,用充满智慧地眼神看向前方,并时而微微顿首,时而紧皱眉头做思考状……

  这种表现,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想要装作听懂。

  好在其他人这会要么顾不上注意前面,要么也是和他处在一样的状态下,所以无事发生。

  稍微停顿了几秒钟后,常浩南把手上的纸放下,继续介绍起自己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无约束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我和阿贝拉·利塞尔教授在上个月新发表的那篇论文,里面提出了一种经过改进之后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只要稍作调整之后,就正好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成果实在太新,所以眼下还没有现成的缺省软件可以用,如果各位有程序和算法设计能力,那么可以自行设计程序进行计算,如果没有的话……MathWorks公司前些天已经跟利塞尔教授取得了联系,MATLAB应该很快就会提供一个计算工具包……”

  “……”

  听著常浩南的解释,李雄江教授略带唏嘘地轻叹了口气——

  人家这才叫研究啊……

  一篇文章投出去,还没等怎么样,就有应用端的大企业主动找上门来。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自己手里就有一家应用端的大企业。

  比不了比不了……

  就在他这边emo的时候,刚才踊跃提问的几个人也重新被激发起了积极性。

  虽然大家其实都还没看过,甚至未必知道常浩南发表了新论文,但显然不可能有人会质疑他刚才说法的真实与否。

  至少不可能当场质疑。

  而如果大尺寸三坐标测量的精度问题能够被克服。

  那么很多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了……

  “常院士。”

  之前最开始提问的那名教授再次一马当先:

  “杨亮同学的研究是基于单机总装的,那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在整条生产线,甚至车间尺度上应用同样的技术,再结合室内GPS定位,是不是有可能摆脱总装过程对于特制型架的限制?”

  传统的飞机装配过程采用非自动化模式,各项操作高度依赖人工,因此对于不同型号和设计特征的飞机,还需要针对生产流程专门设计一系列装配型架。

  例如给C808飞机安装发动机的型架,就不能用于C909飞机。

  甚至同一型号在经过一些设计改动之后,也要相应更换辅助工装才行。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和灵活性。

  而常浩南也顺势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以目前三坐标测量设备的实际精度而言,要想完全摆脱型架还很困难……但可以把绝大部分的专用工装更换为通用设备,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生产灵活性,甚至让不同型号实现共线生产……”

首节 上一节 1046/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