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41节
“在商用飞机这一块,我们不是合作伙伴么,我怎么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情?”
“另外,你们把客机生产线弄到华夏去,那我们公司在下诺夫哥罗德的工厂怎么办?”
“还有,要是连设计标准都按照华夏的要求修改,你这飞机还能叫图204么,岂不是彻底卖给他们了?”
面对这样的一键三连,克里莫夫自知理亏,也不太好回答,因此直接跳过了第一个问题。
“咳咳……我们家乡有句俗语,叫做既然已经决定卖*,就要享受这个过程。”
“现在我们公司眼瞅着就要破产了,卖几个飞机型号而已,相信就算图波列夫同志还活着,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你们米格也不要急,首先以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不可能马上就实现完全国产,最多先把总装工序弄过去,你们至少在未来十年内都可以继续生产零部件和子系统,也不是没有出路。”
“再说了,只要型号的销路被打开,国内市场总归还是要采购的,到时候还不是得在下诺夫哥罗德生产?不管怎么说,首先都得先活下去啊……”
克里莫夫一番巧舌如簧,只可惜他不认识华夏的存在主义大师阎百川先生,否则非得再来一句“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
克拉夫琴科张了张嘴。
他下意识想要反驳对方的说法,但却发现无从说起。
在大脑里简单过了一遍克里莫夫的逻辑线之后,甚至还感觉有点道理。
于是克拉夫琴科花了几秒钟时间就完成了自我开脱。
“我懂了,你说得对。”
第325章 图334客机和霹雳12空空导弹
尽管说服自己接纳了对方的思路,但克拉夫琴科很快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还有一件事,图204的起飞重量可是有100吨,完全不在他们这个协议规定的范围里面……”
不过对于思维缜密的克里莫夫而言,这种事情自然早就考虑过了。
“图204是他们的要求,我们当然也有我们的条件啊……”
他带着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回答道,
“可以把图334的总体设计略微缩小一点,然后捆绑在一起进行谈判,反正华夏那边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直接上100吨级的干线客机,有一种低两个级别的飞机练手,他们想必也不会拒绝。”
图334是一种起飞重量45吨,座位数95-110级别的大型支线客机,相比于像EMB145还有CRJ200这样的传统支线飞机,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用了和干线飞机同样标准的客舱,因此舒适性相比竞品要优秀得多。
由于和图204/伊尔96使用了相同一系列的驾驶舱配置,所以操控便利性和玻璃化程度都还不错。
当然,一并继承的还有三人制机组。
好在价格也是一如既往的低廉,只有同级别飞机的一半左右。
并且只要砍掉10个座位,再在华夏那边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搞一手联合研发,就可以完全符合适航互认协议的要求。
旁边的克拉夫琴科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差点绷不住。
卖身也就算了,搞的还是买一送一。
别人本来只点了一个,结果你直接拿出一对姐妹花……
他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太可恨了!
我们公司怎么就拿不出这样的型号呢……
米格目前唯一能拿出手的商用型号飞机是两年前设计的米格110,但定位和现在摆在面前的MA60(MA= Modern Ark)高度相似,恐怕华夏人并不会买账。
好在克里莫夫也并没有真的打算完全抛弃掉这个来之不易的商业伙伴。
“瓦洛佳,如果我们真的能和华夏达成这样的协议,那么你们的工厂就要负责提供用于组装的零部件,以及生产技术指导,而且恐怕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次回国之后,你可能需要动员一下员工了。”
“这……”
克拉夫琴科看向旁边的眼神在惊讶之余,又多了几分感动。
虽然他是米格公司的高管,但对于老对手苏霍伊那边的情况也了解一二。
正所谓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功夫可不比50年代,要是真有去华夏工作的机会,哪里需要什么动员,都是抢着去。
对方这么说,显然是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拉他们一把。
就在他们最终确定下来这件事情的同时,伴随着逐渐放大的轰鸣声,苏37也终于完成了它的表演,稳稳降落在二人身后的跑道上。
……
另外一边,常浩南是直到第二天,才在国防科工委的一间办公室里面一边看简报,一边通过电视新闻看到的巴黎航展开幕式表演——
在蓉城为十号工程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完成保驾护航之后,手头暂时没有工作的他就回到了京城。
顺便把毕业证和学位证给拿了。
以他现在的情况,到现场参加毕业典礼肯定是没必要了,但证书总归是要交到本人手里的。
而现在,就是他正式获得学士学位之后的第二天。
总算不是高中学历了。
作为重生者,常浩南本就知道那架苏37只是作为验证,相关技术后面会用在苏35BM,进而用在量产型的苏35S上面,再加上上辈子就已经看过不少它的飞行表演,所以自然并不很感兴趣。
之所以特地跑过来看简报,是因为他在关注另外两件事情。
一是在本次航展上,别里耶夫航空科技综合体(ТАНТК)和大卫国飞机制造公司(IAI)签订了一项合同,前者将负责对一架量产型A50预警机进行改进,用于换装由后者开发的费尔康雷达系统,最终客户是华夏空军。
也意味着“圆环工程”正式进入了原型机制造阶段。
常浩南现在虽说有了不小的影响力,但也不可能靠着一张嘴就叫停已经签了合同并付过订金的项目,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跟进相关情况,力争尽快上马空警200预警机,做到不让IAI的放鸽子行为影响到华夏预警机事业的总体进度。
退一步讲,在这项合同里面,尽管IAI最终违约,但ТАНТК还是忠实地完成了飞机设计工作,留下不少技术资料,也算是给未来的空警2000省事了。
二是洛邑空空导弹研究院,也就是014中心的型号总师董秉印带队在航展上与俄罗斯玛瑙设计局接触,正式确定了联合开发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弹的项目,双方将在9B-1348导引头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全新的9B-1103M导引头,但导弹弹体将由双方分别独立完成。
这个项目实际上早就已经在推进,甚至于导弹的总体设计都已经接近完成,只不过之前一直是由014中心自筹资金,直到最近才算是有了正式编制。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本次合作的最终成果是堪称一母双生的R77-1和霹雳12两种空空导弹。
实际上,由于排在前面的高优先级项目太多,加上华夏的机载武器在上一世就发展的相对顺利,所以自从重生以来,常浩南一直没有把机载武器作为自己的关注重点。
这一次想起来,也是因为之前在611所的时候,突然见到了已经肺癌晚期的杨宝树。
因为霹雳12的总师董秉印,也是因为积劳成疾而在2000年6月因为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相比于已经回天乏术的杨宝树,这一位的情况还是有机会挽救的。
当然,常浩南自己现在也已经忙的飞起,已经不可能腾出精力去直接插手霹雳12项目。
但是像对霹雳11那样,提供一些关键技术还是能做到的。
正在他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走进来的是穿着一身夏常服的科工委副主任怀国莫。
“怀主任?”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资料抬起头,发现对方手里还抱着一大摞档案袋,显然是找自己要谈什么事情,于是赶紧上前接过来放到桌上。
倒不是说科工委副主任如何,主要怀国莫的身体不算很好,确实有些吃力。
“我之前听老师说,您带队去乌兹别克和俄罗斯考察去了……”
“已经回来了,我今天过来就是要跟伱聊这件事情。”
怀国莫掏出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坐在常浩南旁边的椅子上。
正准备说点什么,眼角的余光便瞟到了桌上的资料。
“霹雳12啊……老董在这个项目上操持了快5年,总算是修成正果了……”
作为科工委副主任,他自然知道这个项目的存在。
实际上,去年年末霹雳12进行地面通电测试,就是怀国莫在现场见证的。
“怎么,你对这个项目也有兴趣?”
为上月月票金主【RockU不羁的灵魂】加更
第326章 客机,C808和C909
“倒也算不上兴趣。”
常浩南轻轻摇了摇头,
“巴黎航展毕竟是如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展会,就是跟踪一下咱们国家的动向,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我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
没办法,他总不可能直接跳大神表示我算到董总师三年后将面临疾病之灾,目前正在想办法帮后者避祸。
如今都快进入21世纪了,研究特异功能的热潮早已过去,说出这种话恐怕只会被当成乐子或者诅咒。
所以最终只能给出一个兼容性拉满的回答。
好在怀国莫也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太关注此事。
他这次来的目的虽然也和本次巴黎航展有关,但重点还是放在目前整个科工委都非常关注的大飞机项目上面。
尽管波音和麦道的并购案仍然没有尘埃落定,但欧洲和华夏也都清楚,这种事情是不可能最终拦住的,真的跟美国人撕破脸皮对大家没什么好处,因此已经开始考虑自己提出来的条件。
长期悬而未决的并购对于麦道造成的损害还要远甚于波音,沪飞那个MD90项目基本陷入停滞,很多美方派过来的工程师都被召回国工作甚至遣散。
科工委派出的工作组在经过调查之后,认为目前收到的资源还不足以制造出一架完整的客机,所以整个沪飞再次陷入了停工待料的局面。
只不过这一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料,恐怕是等不来了。
怀国莫慢条斯理地从面前的档案袋中取出一份又一份资料摆在桌上:
“今天上午,也是从巴黎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昨天晚上航展闭展之后,图波列夫和米格两家的人主动跟我们接触了一下。”
常浩南精神一振,从桌上拿起离自己最近的那份资料。
是一份会谈纪要。
跟所有的谈判类似,第一次接触大家也就是互相试探一下对方的要求,所以并没有涉及什么明确的条件。
但是从俄方人员,尤其是那个图波列夫的领队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问题都有关于华夏和欧洲之间的那份协议的情况来看,显然是眼馋于其背后隐藏着的庞大市场。
“怀主任,图波列夫我理解,但是米格……”
常浩南把手中的二十几页纸翻到最后,也没发现整个项目跟米格公司有什么关系。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