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60节
心烦意乱的羽田俊介朝著庆景斌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可以离开了。
然而后者却并没有马上转身,而是试探著又问了一句:
“羽田部长,这个事情,您觉得应该怎么应对?”
听到这个问题的羽田俊介瞪了一眼自己这个平时明明很有眼力见的部下——
他要是有应对办法早就拿出来了。
不过这种时候,他当然也不可能公开承认这一点,只好先随便找个说辞支应过去:
“当然是让公司那边加速过来建厂,降低轴承的成本,最糟糕的情况,无非就是打价格战嘛。”
这句话半真半假。
公司建厂的进度他说了其实不算,但是打价格战,确实是他压箱底的手段之一。
之前在跟斯凯孚抢市场的时候,这种办法就屡试不爽。
当然,斯凯孚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德国车企早早进入华夏合资,给欧洲轴承企业搭起了很稳固的基本盘,而日本车企的反应却要迟钝得多……
“羽田部长,跟华夏企业打价格战,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得不偿失啊……”
庆景斌在心里已经把羽田俊介骂成了蠢猪,不过脸上肯定还是不能表现出来:
“咱们NSK在定位和成本上本来就要比斯凯孚低一些,跟他们打价格战当然无所谓,但华夏轴承可一直都是最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要是咱们真的和冰城轴承去拼价格,那就相当于直接把NSK的牌子给砸了,哪怕打赢,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呐……”
听到这段分析,羽田暗暗皱了皱眉:
“我当然知道价格战不是好办法,但现在对方的轴承品质本来就更好,让总公司那边短时间内更新产品也不太可能,不打价格战,那市场表现迟早就要受到影响,对你我来说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还是说,庆君,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第468章 媒体攻势
尽管羽田俊介和庆景斌互相在心里都不太看得起对方,但是眼下把NSK集团驻华夏办事处升格为华夏本部是两个人的共同利益,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华夏市场的营收水平不及预期,那么即便成立了华夏本部,也有可能空降一个新的本部长进行管理。
到时候他们两个在这边一手遮天的好日子可就要到头了。
升职加薪带来的直接好处先不说,这些年光是羽田俊介从日本偷运过来轴承,拆掉包装之后再由庆景斌走私人关系卖出去这一条路子,每个月就能给他们多带来将近六位数的油水。
要知道这些轴承可是不走公司帐的,所以赚多少那都是进自己腰包。
哪怕对于日本过来的羽田俊介来说,几万人民币都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就更别提作为华夏人的庆景斌了。
这年头大部分人的月工资也就是几百块的水平,哪怕在上沪,月入几万也绝对是人上人上人。
但要是上面来了个新管事的,最好的结果也是要多出一个人来分钱。
而且还必然要分走其中的大头。
甚至稍微运作不好,这条财路就有可能断了。
所以,无论如何,NSK轴承在华夏的市占率以及利润都必须保证。
“羽田部长,其实轴承这种东西,只要性能不是太差,用户是感知不出来的。”
庆景斌看了一眼旁边的一张椅子,他其实已经在这站了有一段时间,但羽田不发话,他也不好自顾自地坐下:
“冰城那边产的这个轴承确实性能比我们更好,但是对于车企来说,只要能出保修期,寿命长根本不算什么优点,能尽快坏掉才是好事,还有油耗,0.2L每百公里在咱们业内那确实算很厉害,但是对于真正用车的客户来说,气候、路况、脚法都会影响到实际的油耗,其实也根本感觉不出来这小数点后面一位数的差距,至于刚度和强度这些,更是差距都在10%以内,一样的外力冲击,NSK轴承扛不住的,冰城的轴承也基本扛不住……”
“所以呢?说重点。”
羽田俊介觉得很讨厌这种感觉,但现在也只好耐著性子继续问道。
“咱们可以花点钱,在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媒体上买几个版面,抨击一下冰城汽车和金陵汽车以国产零部件代替进口零部件的行为,实在不行就伪造几起因为使用华夏轴承而引发的事故,反正本来就没几个人会相信华夏产的轴承质量比咱们的更好,我们再疏通一下他们的竞争对手,比如微型车领域的常安和商用车领域的福特,到时候这两家车企的销量势必会受到影响……”
“对了,庆君,你先坐下说……”
直到此时,对面的羽田才终于想起来让庆景斌坐下。
总算得以休息一下的后者把旁边的椅子拽过来,端坐好之后又继续道:
“对于咱们来说,当务之急是止损,不能让更多车企放弃咱们的产品,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也算是给其它厂商一个震慑,让他们不敢随便把咱们的产品换掉,同时也能培养消费者的认知……”
在这个因特网普及度还相当低的年头,纸质报刊和电视几乎就是绝大多数人能够获取信息的唯二渠道,而相比于此时还相当青涩的华夏,日本人在利用舆论造势这方面的功底显然要更加深厚。
并且,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他们跟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华夏媒体之间也有著更密切的关系。
97年这会,像是什么《夏令营中的较量》之类的软文已经满天飞了。
只不过之前日本产品进入华夏市场之后几乎就是乱杀,所以日企在这方面的感知度还不太强,尤其羽田俊介属于真正从底层业务员爬上来的,这种人往往胆子和魄力还行,但是见识一般。
反而是作为华夏人的庆景斌反而更加了解这些宣传的威力。
他当年上学的时候就知道那夏令营里的故事肯定是假的——
什么小学生能负重步行50公里?
但是在庆景斌看来,连这种一眼假的文章发出来之后都有那么多人相信,不是更证明华夏人好骗?
他刚才的计划里面甚至还说同时买通好几家媒体,稳得不行。
“这个……”
听过庆景斌的这一套分析,羽田俊介陷入了犹豫。
他当然知道,对方说的这些是有道理的。
在质量本身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品牌效应完全可以撑起更高的价格和更高的销售量。
但前提是,质量差距真的不太大……
有一件事情,在华夏只有作为NSK驻华夏办事处负责人的羽田俊介本人才知道。
那就是NSK在好几年前跟斯凯孚打价格战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利润,就暗中调低了量产型号的生产标准,但出厂检测报告的内容却还用的是以前的。
也就是说,NSK轴承的实际性能其实比所有人——包括只看过报告的庆景斌在内,所认为的要差不少。
在过去,他们的产品本来就介于高端的欧洲货和超低端的华夏国产货之间,哪怕性能低一些,也不会改变这种情况,所以几年下来也没出过什么大事。
然而现在,麻烦可有点大了……
就拿微型车举例子。
作为一个在华夏生活了好几年的日本人,羽田俊介非常清楚,买这种车的人大多数都是客货混装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严重超载且缺乏维护的状态下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保修五万公里的轮毂轴承哪怕一万公里就坏了,用户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修车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车长期超负荷使用,肯定是不给保修的。
但换上新轴承之后,由于整体强度和材料表面硬度远超标准降低之后的NSK型号,所以哪怕是极限状态,没准也真能跑满五万公里……
这个差距可就太大了。
哪怕用买通媒体的办法可以挽回一时的败局,不出一年时间,各大主机厂也会发现情况不对。
但这种事情,羽田俊介又不可能和庆景斌明说,只能飞速发动头脑风暴自己想办法。
“羽田部长,您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对面等了好久不见回复的庆景斌不免有点心急。
他实在不理解对方在犹豫什么。
许久之后,羽田俊介才重新抬起头:
“庆君,你的办法我原则上同意,但这么重大的事情,还是要上报给集团总部来裁定,所以,具体要怎么办,可能要过几天才能确定。”
听到这句话,庆景斌总算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这套组合拳打出去,至少撑到NSK的华夏工厂落成肯定不是问题。
这段时间,难道还不够开发出新一代性能更好的产品?
说到底,庆景斌还是觉得,冰城轴承和东北特钢那边就算是从不知道哪里搞来了技术,也不可能有后续升级的能力,只要NSK重新投入研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只不过在日企工作多年的他对于日本人的效率还是不太放心:
“羽田部长,这件事情可不能拖太长时间,夜长梦多啊……”
“放心吧,会很快的。”
羽田俊介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他马上要跟总部说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让这个华夏人知道的……
第469章 贴牌生产
实际上,羽田俊介的想法也很简单。
媒体层面的动作,就按照庆景斌说的来。
至于产品,重新调高标准那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原来的标准也比不上这几份买回来的轴承样品。
另一方面,他们现在的成本已经很高了,在生产在线抠出来的那点成本很快就被冗杂的行政流程消耗掉,如果把标准调回到几年前那样,一个轴承造出来再运到华夏就要折合差不多60-70元人民币,只会导致利润率进一步压缩,更没竞争力。
所以羽田俊介刚刚盘算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就是找个身份比较隐蔽的第三方公司,直接从冰城轴承那边买成品,然后贴牌卖。
我产品质量跟你的完全一样,换上了高贵的NSK公司LOGO,再加上作为组合拳的媒体攻势,价格只高个50%,很良心了吧?
这样一来,他们在华夏每卖出一个轴承的利润率相比过去,甚至相比真正的生产方冰城轴承集团都要高得多。
完美。
而当这天的稍晚些时候,羽田俊介把自己的想法和总部那边的直属上级小田辰己说过之后,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几乎不假思索地就……
同意了。
“小田本部长,这……”
哪怕作为小田辰己的亲信,羽田也被对方的反应给整的有点不会了。
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最初看到那份检测报告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根本不相信。
华夏人怎么可能造出比NSK更好的轴承?
哪怕他们调低了生产标准,那也应该是降维打击才对。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