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8节
姚梦娜这句话说得非常有水平。
从刚才林示宽见到杨奉畑时候的表现来看,由于进度长期达不到预期,整个数码化设计组的士气可能都有些问题,甚至存在一些畏难情绪。
尤其是在型号总师面前完全处在一种抬不起头来的状态。
而姚梦娜的回答就很好地顾及到了所有人的感受,没有进一步刺激到林示宽可能本就已经比较敏感脆弱的心理。
三个人分别握了握手之后,就算是互相认识了。
“感谢杨总还惦记著我们数码化组,非常荣幸能请到两位京航来的专家帮忙。”
林示宽果然已经比刚见面的时候放松下来不少。
“那林工你先带著他们熟悉一下项目的大体情况,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的话再联系我。”
八三工程目前正处在攻关阶段,杨奉畑可以说是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因此在安排好了两个人之后便转身离开了计算中心。
“姚博士,常博士,请跟我来吧。”
随后的两个多小时里面,林示宽先是带著二人参观了一遍机房设备,然后开始介绍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内容。
实际上,这个数码化设计组是1995年初成立的,距离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
换句话说他们这个组成立的时候,歼8-3的01架验证机都已经首飞了。
因此林示宽他们第一个阶段的任务跟设计关系不大,主要是把过去的纸质设计图转为更加直观的几何建模,算是个堆工作量的活。
然而就是这个一开始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任务,他们做了将近一年半都还没有完成,更不用说后面利用数码化技术对飞机进行改进了。
所以林示宽的意思也很简单,希望至少能帮他们找到是哪一步出现了错误。
这个事情的答案,常浩南恰好是知道的,因为在原来的时间在线,他毕业之后正好赶上了整个华夏航空工业从传统设计法全面转型数码化设计的阶段,林示宽遇到的这些问题,他也同样遇到过。
简单地说,数码化设计远不只是拿电脑代替绘图板那么简单,而是一套完整的设计思想。
但正当他组织语言准备开口的时候,旁边的姚梦娜却抢在了前头。
“其实这个问题……我倒是知道怎么解决。”
常浩南下意识转头看向了对方。
“我刚读博士的时候,尝试过自己用数码化方式设计一些简单的飞行器,就遇到了跟你们一样的问题。”
“这……”
包括林示宽在内的几名工程师面面相觑,眼神中半是惊喜半是怀疑。
毕竟困扰了他们一年半,让数码化设计组在601所食堂大妈面前都抬不起头来的难题,别人听完之后马上就说自己能解决。
确实是有点夸张。
实际上别说林示宽等人,就连常浩南都觉得有些意外。
他也没想到姚梦娜会有这方面的经验。
“咱们国家的飞机外形设计一直走的是苏联的路子,在气动力构型设计之后,对全机外形进行数学建模,完全用数学公式,也就是非参数化方式表示理论外形。”
姚梦娜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旁边的一面黑板前,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公式。
“而欧美的飞机外形设计则注重几何表示,通过参数化多项式来表达全机的外形曲线,”
她又画出了一段贝塞尔曲线,然后写出了贝塞尔曲线的二次方公式。
“本来,这两种办法其实各有优劣,如果设计者的数学功底足够好的话,数学公式法对于飞机外形的描述反而还要更精确一些。”
“但你们现在用的设计软件是从法国买回来的CATIA,用苏联的设计习惯套在欧洲的设计软件上面,最后的结果自然会非常别扭,而且更重要的是没办法通过调参进行修改,完全无法体现出数码化设计的优势来。”
“所以你们得更改一下自己的思维习惯,通过曲面曲线理论对飞机设计进行还原,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后续的设计改进乃至装配制造环节都会有帮助。”
说完这些之后,姚梦娜非常潇洒地把手中剩下的半截粉笔丢到粉笔盒里,然后转回了身子。
映入眼帘的是几个人几乎一模一样的表情。
Σ(°△°|||)︴
第58章 项目进展
林示宽几人也都是名校毕业,能力方面自然是不差的,因此在姚梦娜指出他们的问题之后,几个人几乎是立即就明白了后面应该怎么做,然后立即投入了新一轮工作中。
“对了,麻烦你们把之前的气动建模拷贝给我一份。”
常浩南看著重新回到工位上准备开干的几个人赶紧说道,生怕慢上一点他们就把之前的设计文件给删了。
“之前的?可是刚刚不是才说……”
林示宽有些茫然地回过头看向常浩南。
“要修改设计确实很麻烦,但我是准备对原设计做流体力学分析,所以只要你们模型的精度够高就可以。”
听到常浩南的解释之后,林示宽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那是乙方在发现自己之前做过的废案竟然还能废物利用时候的表情。
“那肯定没问题,这方面我们还是敢保证的。”
“另外,林组长,你们这边有没有A弹气动外形的建模?”
华夏从意大利引进的阿斯派德空对空导弹在内部一般简称为A弹,是目前华夏空军仅有的两种可以超视距攻击的导弹之一。
“嗯……A弹的测绘仿制工作不是我们所进行的,所以三维建模还没做。”林示宽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后说道:“但是有之前把纸质图纸转为数码化时候保留的二维设计图。”
“那个也行,反正A弹的气动建模很简单,我自己做好了。”
几分钟后,常浩南手里拿著两张软盘,坐到了靠窗的一台电脑前面。
数码化设计组因为迟迟不出成果因此也不太受重视,全组算上林示宽自己也才寥寥五个人,所以机房里的空机位很多。
姚梦娜也顺势坐在了离他最近的另一个位置上。
“伱这就准备开始做全机气动分析了?”
“全机倒是还不急,那个得一段时间,我先做一下机翼部分的。”
常浩南说著已经打开了CATIA,开始对模型进行分析前的处理。
随著他手上飞快地进行操作,三个之前已经建模完成的导弹挂架逐渐被“安装”在了左侧机翼的下面。
大部分飞机的气动外形接近左右对称,加上这年头的电脑性能实在糟糕,因此可以取半模进行分析,另外一边就不用管了。
“我觉得……你应该拿A弹做例子给他们演示一下。”
姚梦娜看著常浩南的动作,不由得回想起了俩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方也是在用CATIA对一架米格21进行建模。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之后她就再没看到常浩南展示过那种非人般的操作速度了。
“嗯……也行。”
话音刚落,数码化设计组的几个人就飞快地搬著椅子坐到了常浩南周围,甚至连最开始提出建议的姚梦娜都几乎没反应过来。
实际上刚刚就有人注意到了常浩南这边超乎寻常的工作效率,但又担心后者并非601所的员工,贸然过来围观一方面不太礼貌,另一方面似乎也有偷师之嫌。
现在既然得到了人家正主的同意,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顾虑了。
“我们在对离散数据进行参数化之前,要先考虑离散数据的拟合问题,拟合问题又可以分为插值和逼近两种方法……”
因为阿斯派德是意大利人设计的空空导弹,所以它的曲面本来就是以参数多项式形式表示的,建模过程并不复杂,所以常浩南重点讲解的还是如何利用参数多项式构造曲线或者曲面。
实际上一些优秀的数据参数化方法本身也是欧美各大飞机制造商内部的不传之秘,常浩南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后世的经验来介绍一些原则和技巧。
“……”
“由于软件中对曲面片的表达一般采用四边面片形式,所以对三角型外形曲面的表达都会出现边退化为点的情况。这种在三角曲面片的形式在数码化外形设计中是一个致命的陷阱,它会导致在退化点附近法矢为零的情形。”
“这在外形设计阶段一般不会有问题,危机爆发在结构设计阶段,就是因为零法矢的出现,结构件无法进行操作,甚至不能构型,导致整个相关设计过程需要完全推翻重来。”
当常浩南说到对飞机设计中大量存在的三角曲面片的处理方式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了环绕三维声一般的大喘气声音。
那种感觉大概和程序设计师面对自己十年前写的既没有换行也没有注释的屎山代码,但又必须debug的时候差不多。
显然,刚刚说的这个错误直接命中要害,恐怕他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这么处理的。
因此在他说出解决办法是“将三角的顶点拉开成两点,将三角曲面片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变形为四角曲面片”之后,六个人中的四个当即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进行修改,只留下了林示宽和另外一个人继续留在原位。
实际上常浩南后世参与歼轰7A的外形设计时,就被同样的错误给坑过,为此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全面返工。
所以他才会对此记忆犹新。
好在林示宽他们之前的进度就不快,需要改动的任务量也还能接受。
“话说,常博士,你这突然要给A弹做建模,应该不只是为了给我们几个讲课吧?”
眼看著常浩南手头的建模工作已经结束,两发导弹的气动模型也被挂在了机翼下方的挂机上,林示宽挠了挠头询问道。
“当然不是,实际上我是准备用CFD/CSD耦合法分析带弹情况下飞机的副翼操纵性能、机翼载荷分布和结构弹性变形问题。”
“带弹情况下?”林示宽愣了一下:
“但是八三工程还没开始进行带弹试飞啊。”
“数码化设计和空气动力学模拟本来就是为了指导设计和试飞工作,当然要在试飞之前完成才行。”
刚刚一直没说话的姚梦娜单手扶额,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
“这……”
这个道理林示宽当然懂,但实际情况是他们这个数字设计组自从成立开始就一直是在追赶项目进度,久而久之地都快形成思维惯性了。
“不仅如此,根据我之前对三角翼气动特性的研究,这架飞机在超音速状态下带弹飞行时,气动舵面,尤其是副翼操纵效率会因为翼面气流干扰而剧烈降低,所以我现在要用模拟的方式验证一下,看看应该怎么改进。”
“啊?”
林示宽的表情已经几乎是瞠目结舌。
(⊙⊙)
第59章 这个机翼还有改进的余地
之前他们数字设计组连项目进度都追不上还被越落越远,而今天这才一个下午的功夫,常浩南竟然已经直接开始寻找八三工程的设计问题,并且考虑改进方法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成绩始终班里最差的学生突然逆袭考了第一,并且还要给全班的学霸们讲题一样。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