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86节

  实际上,常浩南甚至已经定好,在10月的最后一天召开模锻压机研发团队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

  就在常浩南正费尽心思给TORCH Multiphysics软件,以及火炬集团的数值计算业务打GG时。

  黔省,云马厂。

  歼教9的01号原型机涂著红白双色涂装,正静静地停在起飞跑道末端,几辆提供电源和气源的辅助车辆正停在旁边,与飞机之间连接著粗粗的管路。

  飞机的前后两个座舱盖向右侧翻开,两具登机梯架在机身左侧,显然是正等待著飞行员登机。

  云马厂的规模相比于盛京、镐京或者蓉城的同行们小了不止一点半点,加上又身处大山之中,配套的机场也显得比较逼仄。

  因此飞机的整备工作一般就直接放在跑道上进行。

  反正这里过去一个月也未必有机会起飞一架飞机……

  歼教9的总设计师孙惠中正站在距离飞机不远的指挥站里面,部署著本次试飞的准备工作。

  实际上,今天并不是这个型号的首飞。

  歼教9的试飞工作已经“偷摸”进行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当然不是说贵航连兄弟单位都要保密。

  实在是这架飞机在业内没能掀起太多波澜,哪怕在军迷和航空爱好者的圈子里,也只有最资深的一群人关注过。

  从技术上说,歼教9确实可以算作与米格21有直接血统的最终极改进版。

  但对于当下的华夏航空产业来说,米格21,也就是歼7再怎么改,也不足以让大家产生兴趣了。

  简单来说,就是口味被养刁了。

  又考虑到云马厂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不要说从京城,哪怕从省城赶过来都要颇费一些功夫。

  甚至连凑热闹的爬墙党都没有。

  总之,半个月前的首飞相当低调,甚至不如有省领导出席的原型机下线仪式。

  当然,歼教9对于整个航空工业系统是一回事,对于贵航工业则是另一回事。

  这可以说是贵航自救求生的最关键一哆嗦,如果没哆嗦明白,那恐怕就连常浩南也救不了他们了。

  也因此,总师孙惠中和贵航总经理林海军几乎是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来向潜在用户展示这架飞机。

  这架飞机之所以被涂成眼前这个花里胡哨的样子,就是因为今天,八一飞行表演大队的队长吴国辉会亲自前来,体验这架原型机的飞行性能。

  如今八一表演队装备的型号是歼7EB,也就是歼7E的表演型号,也是华夏空军的主力型号之一。

  平心而论,脱胎于歼7E的表演机在低空低速性能上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但是飞行表演这个活,本来就不只是为了展现精彩的特技动作和飞行员精湛的飞行技术——如果只是从飞特技的角度出发,那任何喷气式飞机都不如那些螺旋桨动力的专用特技飞机。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要通过飞行表演展现人民空军,包括华夏航空工业的风采和实力。

  而从这个角度上,歼7EB就有点不够看了。

  哪怕是不怎么懂空军装备的观众,也不难看出这并非一架多么先进的战机。

  所以,八一表演队一直在寻求换装一种至少看上去更先进的型号。

  眼下,空军手里最先进的主战型号就是去年才定型的歼8C。

  但哪怕经过常浩南的一番爆改,截击机血统的歼8C也实在不适合作为表演机。

  机动性倒是足够生猛,但敏捷性和反应的精确性还是差了点。

  况且也有点太贵了……

  而在这个时候,恰好赶上歼教9作为十号工程的进气道验证型号立项。

  林海军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把飞机的设计草案摆到了空军领导的案桌上。

  总得来说,歼教9的操纵性远超原来的歼7EB,并且双人座舱也允许一名飞行摄影师进行伴飞摄影。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至少是一架“尖头飞机”。

  对于不太懂行的观众来说,它看上去甚至跟美国雷鸟表演队用的F16差不太多。

  毕竟飞机在天上做动作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也就只能看见个轮廓。

  于是,才有了这次体验飞行。

  并且,林海军深得一鱼两吃的精髓。

  此刻在远处管理台上,他身边还站著几个明显是外国面孔的人,手里都握著一部望远镜。

  显然也是为了观看这一次的飞行而来。

  ……

  不长时间之后,已经换好一身飞行装具的吴国辉和另一名试飞员一前一后登上飞机。

  与这架歼教9一同起飞的,还有另外一架歼教7。

  后者将协助01号原型机,向吴国辉展示歼教9的一种“独门绝技。”

  吴国辉并不是专职试飞员,但作为表演队队长,他也有超过5000小时的惊人飞行时间,因此对于新飞机的适应很快。

  十几分钟之后,两架飞机一前一后在跑道末端升上天空。

  仅仅是这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拉起机头爬升,就让前座的吴国辉体验到了这架飞机的不凡。

  起飞距离比更短不说,油门和杆位响应也比他开习惯了的歼7EB敏感不少。

  涡喷14B并没有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功能,这样的进步完全是因为常浩南重新设计的压气机,歼教9身上效率更高的DSI进气道,允许发动机以更快的速度调节工作状态而不会陷入喘振。

  有点类似于人的肺活量变大了、肺功能更加健康了,尽管肌肉量并没有变化,但运动水平还是会得到提高。

  在连续体验了几次油门增减之后,吴国辉便大概掌握了这架飞机的操作规律。

  他本人的丰富经验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歼教9确实好开。

  由于电传飞控的存在让这架飞机的操纵总体趋于线性,非常符合直觉。

  哪怕是个新手,也能很快驾驭得住。

  确实是作为教练机的好底子。

  有些手痒的吴国辉把飞机爬升到安全高度,准备尝试几个特技飞行动作。

  在起飞之前,他已经知道今天的飞行还有潜在的外国客户观看。

  因此,在做出动作之前,吴国辉特地调整方向,让飞机横向通过管理台的前上方。

  就在歼教9掠过机场跑道的一瞬间,他右手迅速向后拉杆,同时左手控制节流阀,避免飞机进入迅速的爬升姿态。

  短暂的超重感过后,两名飞行员的视线划过正午的太阳,落在身后的地平在线。

  他们几乎以一个头略微朝下的姿势“躺”在了座椅靠背上。

  而从外面,尤其是侧面的观礼台上看来,飞机的机头几乎在一瞬间上仰至大约100-110°,形成了机尾在前、机头在后、飞机机身几乎竖起,但却仍然在向前飞行的姿势。

  震惊之余,林海军也没忘记注意一下旁边阔佬金主们的反应。

  预料之中地,几个人不约而同张开嘴巴,端著望远镜,几乎呆立在原地。

  眼镜蛇机动!

第500章 飞向世界的“山鹰”

  相比于只是在地面上看个热闹的门外汉们,机舱里面的吴国辉此刻更是大喜过望。

  因为他紧握著操纵杆的手甚至能感觉出来,飞机仍然能根据他手上的细微动作而调整飞行姿态。

  也就是说,在这110°左右的大仰角之下,歼教9竟然还是可控的!

  这可比单纯飞个眼镜蛇机动有意义太多了。

  苏27也好F18也好,过去虽然也有不少种飞机做出过同样的动作,但其中大多数在抬头到最后恢复平飞的过程中,本质上都处在半失控的状态。

  也就是飞机虽然因为气动设计虽然还能保持稳定不至于乱飞,但是在一个特定的迎角范围内没办法控制。

  无非不同机型失控的阶段不一样。

  想要恢复完整的操纵只能等恢复平飞。

  当然,其中也有711号验证机或者HARV验证机这样的高段位选手,不过那都是借著矢量推进技术作弊。

  歼教9可没有这些奇技淫巧,完全是靠著气动设计维持的大迎角可操纵性。

  “可操纵性非常好。”

  吴国辉此刻已经在心里给这架飞机打了个不低的基础分数。

  在稍微体验了一番之后,他很快把飞机改平。

  过失速机动之所以没什么实战意义,一方面是动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会导致飞机损失大量速度。

  歼教9即便经过一番改进,也并不是以能量见长的飞机,需要一段时间的平飞加速,给下一个动作做准备。

  趁著这段空隙,林海军则恰到好处地开始对自家的产品进行安利。

  “我们的飞机虽然是一架教练机,但飞机的机动性绝对已经达到了战斗机的水平,几位刚刚应该也已经见识过了。”

  “对于飞行学员来说,操纵性和机动性更强的教练机也有利于他们更快适应真正的作战飞机,并且减少在飞行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即便发生失速或者尾旋,只要飞行员松开操纵杆和踏板,飞控系统就会自动改出恢复平飞……”

  自动改平功能在90年代末其实已经不算特别稀罕了,但对于一些没怎么用过高级货的潜在客户来说,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

  “而且,歼教9本身也拥有使用武器的能力,其中的战斗教练型甚至会装备火控雷达,可以发射中距弹进行超视距作战。”

  他一边说,一边拿著一个木质的飞机模型向几名客户演示。

  对方几人其实来自苏丹,本意只是来购买几架能够培养飞行学员的高级教练机。

  苏丹空军装备著大约20架强5IIA、15架苏25和4架苏24M,并且正在采购一批经过升级、可以发射R77主动弹的米格29S,在非洲大区算是一支勉强够看的空中力量。

  在过去,他们的空军飞行员主要由埃及空军代为培训。

  虽然两个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但争端的原因是他们都认为两块领土应该属于对方,所以互相之间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其中一块土地下面发现了石油……

  总之,苏丹空军觉得,自己得创建一家独立的飞行学校了。

首节 上一节 386/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