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7节
二人并没有寒暄太长时间,随着报到的学生和家长逐渐涌入学校,吴懿范和他找来的“销售”们逐渐忙了起来,常浩南则拉着行李箱回了宿舍。
因为距离老生开学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所以现在返校的就只有常浩南一个人。
小憩一会补充了一下这段时间一直都严重缺乏的睡眠之后,常浩南晃悠到了飞机楼附近。
门口的公告栏上,已经张贴好了保研面试的时间和参加人选。
面试本身是整个学院一起进行的,但最终的排名则是每个专业或者系分别来,而航空科学与工程作为整个京航最重要的学院,总共的面试人数大概有二十来个。
搁在二十年以后,一个人数差不多的专业就能随随便便保研二十个。
但在1996年,这个数字还是有点惊人的。
但更惊人的是这次负责面试的评委人选。
除了以刘洪波教授为首的老面孔之外,还有院长唐林天,以及两位院士!
其中一位自然是杜义山。
而另一位,则是航空动力专家,燃气涡轮研究院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刘振响。
当然顺便也是京航大学的教授。
算算时间的话,他应该是刚刚因为成功主持了SB-101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项目而被评为工程院院士,实现了自己“不搞出高空台决不离开山沟”的誓言。
也是我国航空动力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高空台可以在地面上模拟飞机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的各种飞行状态,对发动机及其部件进行试验。
可以理解为发动机领域的风洞。
如果没有自己的高空台,那么发动机在装机试飞之前就必须送到国外去测试。
这样一来,最好的结果是外国人会比你设计发动机的人更早清楚发动机的性能。
如果别人再暗中使坏,在测试数据上给你动点手脚的话,那基本上永远也别想把发动机搞明白了。
后世的日本就是这样被美国坑的非常惨。
从这个角度上说,刘振响可谓是华夏从涡扇6到涡扇10再到涡扇15所有航发项目的奠基人。
“我草……”
常浩南看着公告栏上的通知,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感叹。
燃气涡轮研究院和他生前……不对,上辈子工作的29基地都在绵阳,但并非同一个单位,甚至不在同一个系统里面。
即便如此,刘振响的名字也绝对是如雷贯耳。
并且和早早隐退的杜义山不一样,刘振响一直到21世纪20年代都还承担一部分一线工作。
“就是不知道涡扇15的装机首飞怎么样了……”
“不过既然高空台实验一切顺利,问题应该不大。”
按照原来的计划,换第四代发动机的歼20应该在2023年6月末择机首飞,但常浩南没等到那个时候就重生回来了。
“诶,小常?”
就在常浩南站在公告牌前面独自感怀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不远处传来。
“我刚才正还想着让你们严辅导员去找伱来着。”
是刚好从楼里走出来的杜义山。
回学校这种事情,常浩南当然是提前通知过对方的,但在绝大多数人都没手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只能靠碰运气找。
“老师您有急事找我?”常浩南一愣,心说自己这次除了研究生推免面试之外应该没有其它事情才对。
“算不上什么急事,只是跟你说一下,准备换个住处。”
杜义山笑呵呵地走下楼门口的台阶,示意常浩南跟上他:“这也是唐院长和我两个人的意思,给你从学校新建好的教职工住宅楼里面特批一间出来。”
“教职工住宅?这……”
96年新建的住宅就已经不再是那种筒子楼了,而是后来比较常见的单元楼,每个单元两户或者三户,条件相比起来好了不少,但资源十分紧俏,像唐林天这种院长都未必能在第一批分到。
能挤出这么个地方来给单独给他住,确实让常浩南有点受宠若惊。
“别想太多,只是相当于给你分个单人宿舍,产权是没办法给的,除非等你毕业之后留在学校任教,有了教职工身份,那在规定上就没问题了。”
听到这里,常浩南悟了。
这是打算趁着他本科还没毕业,身价还不是很夸张的时候,提前先给些好处,未来想要留住他也更方便。
这就像投资,同样的钱放在天使轮跟B轮,能换到的股权自然是不一样的。
不过他的大彻大悟被杜义山看在眼里,还以为是在犹豫,于是继续开口道:
“你也不要有太大顾虑,本来咱们学校的博士就有标准更高的单间和双人间可以住,考虑到你参与的项目太特殊,如果住在人来人往的博士生宿舍里面,很多时候可能不方便,学院那边也会担心。”
常浩南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公告板。
他很想说现在连推免面试都还没开始,就直接按照博士生的待遇来办事,会不会有一种钦点的意思?
但转念一想,在601所那边都已经被常博常博地叫着了,再矫情这种细节似乎也没啥必要。
并且,就算暂时没有产权,分房子这种事,确实还是有那么亿点吸引力的。
“好吧,那就谢谢老师和唐院长了。”
第74章 保研面试
随后的两天时间,常浩南除了准备一些相关材料之外,就是从宿舍把自己的一些东西蚂蚁搬家到新的住处。
面试跟答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不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相关材料,到时候只要对面问什么他回答什么就好。
保研面试安排在一周后的一个下午。
既然是面试,那自然是一个一个人分别进去的。
根据姓氏笔画顺序,常浩南位次相当靠后,所以他也没着什么急,等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前面的人已经结束了一大半。
没等多长时间,答辩秘书就出来喊到了的他的名字。
“下一个,常浩南。”
当常浩南走进面试间的时候,七位面试老师几乎同时调整了一下坐姿。
尤其是坐在最中间的刘振响和杜义山两个人。
一个把刚刚一直随意放在桌子上的眼镜戴了起来,另外一个则翻开了面前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从常浩南的角度,能够看到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大量的小字。
显然,两个人今天来这里的目的非常明确,前面十几个人并不能引起这二位大佬的兴趣。
这个架势,要说起来已经相当不小了。
不少学生进来之后都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
不过对于常浩南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别的不说,他一个多月前去601所之前经历的那次“评审会”,场面就丝毫不落下风。
因此在桌子前面站定之后,常浩南神色如常。
“请坐吧,常浩南同学。”
率先开口的是唐林天。
原本这种活应该是刘洪波几个人的,但这次由于两位院士的存在,之前的保研面试F4很可能连说话的机会都捞不着。
按照面试流程,首先是一些专业知识的考察,随后是专业英语片段的朗读和翻译。
这两个部分对于常浩南来说自然毫无问题,并且刘振响和唐林天二人的兴趣也不在这里,因此不到十分钟就草草结束了。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是自由提问。
对于大多数人的保研面试来说,这个部分基本相当于聊天环节,面试老师随便提两个问题,比如以后的研究兴趣之类的,就可以结束了。
但常浩南的情况,跟大多数人显然存在差别。
这一次,刚刚一直没有说话的刘振响终于开口了:
“常浩南同学,我之前拜读过了603所那边提交的关于‘大展弦比平直翼的颤振模拟与主动控制’的相关技术文件,所以有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想要趁这个机会问一下你。”
“拜读不敢当,您请说。”
“在对研究目标机翼进行气动伺服弹性建模的时候,你针对空气动力矩阵,在拉普拉斯域内引入了两种近似方法,其中的第二种,根据频域内已知折合频率点处对应的气动力系数矩阵来计算待定系数,但在后续的技术文件中,似乎并没有用到这一种?”
刘振响说自己看过技术文件,显然不只是随便翻翻那么简单。
不仅看了,而且还看懂了。
尽管他并不是航空工程和结构力学方面的专家。
牛逼的大佬就是这样,在相关的领域内一通百通。
“这个问题……我需要一支粉笔。”
答辩秘书很快从外面拿了进来。
实际上,常浩南自己都没看过603所上报的具体文件是什么样子。
不过凭借着对于自己“创造”的模型的了解,他还是很快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是这样,基于偶极子格网法得到的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Q(k,M)是关于减缩频率 k和马赫数 M的函数,属于频域气动力,但想要得到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需要把气动力表达式从频域形式转换成时域形式。”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的任意位置,我引入的两种方法之间都属于替代关系,其中您提到的第二种,在误差最小的情况下,气动力F的表达式为F=q[Q1X(t)+Q2X'(t)b/v+Q3X''(t)b^2/v^2+E1Y1(t)+E2Y2(t)+E3Y3(t)+E4Y4(t)].”
“而满足误差最小的前提是,各待定系数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J/Q=∑kε=0……”
常浩南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连串的公式,然后重新回头说道:
“对于计算机来说,第二种近似方法的拟合精度会更高,但是由于空间方程的阶数也要随之增加,因此算力负担会很重,603所方面选择全程使用第一种方法,应该是考虑到了计算量的现实因素。”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刘振响点了点头。
老实说,一直到这次面试开始之前,他都对于常浩南能力的真实性半信半疑。
主要是二十多岁本科还没毕业,就能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主持一项航空工业体系内的先进成果,实在是……
有点离谱。
不过现在事实摆在面前。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